《三國演義》識人學:這六種人,最不可深交

來源:京博國學(ID: jingboguoxue)


一部《三國演義》,有人看家國大事,有人看計謀韜略,有人看世道人心,有人看忠悌孝義。

而談及三國中的“義”,人們想到的會是劉關張桃園結義,張遼土山勸關公,華容道義放曹操。

然而,它在傳頌“仁義”的同時,卻也告訴我們,有一些人,絕不可與其深交。

《三國演義》識人學:這六種人,最不可深交

生性多疑,內心偏頗者

許劭評價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身為領導者,他有讓人欽佩的人格魅力。但作為朋友,卻讓人不敢恭維。

當初曹操誅殺董卓的事情敗露後,與陳宮一起躲在好友呂伯奢家中。

曹操怕呂伯奢假借買酒之名報官抓他,又聽到後屋有磨刀之聲。於是先下手為強,殺了呂伯奢全家。

等呂伯奢回家見到此狀,質問曹操,亦被殺害。

陳宮見曹操如此多疑又偏頗,不可相交,便棄他而去,最後更與他兵戎相見。

左宗棠說:“多狐疑者,不可與之謀事。”意思是生性多疑的人,不要和他一起共事相處。

這種人,除了自己誰都不信,行事武斷,沒有同理心,看似富有主見,卻視友情如無物。

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是人之常情,但也要有敵我之分。

面對朋友,還是要真誠相待,這樣的友情才會走得長遠。


《三國演義》識人學:這六種人,最不可深交

貪而不智,驕傲自滿者

荀彧曾說:“許攸貪而不治。”

許攸是曹操官渡之戰的最大功臣。官渡之戰的關鍵時刻,許攸棄袁紹來投靠曹操。

他一獻妙計奇襲烏巢,扭轉了官渡的戰局;二獻奇謀決漳河之水,霸佔了冀州,完成了對袁紹的致命一擊。

可他偏偏因為這份功勞,居功自傲,得意忘形。

不僅四處彰顯自己的功績,還讓身為主公的發小曹操抬不起頭來,最終也導致了自己的滅亡。

人們常說,要人情便會沒人情。那些整日以施恩為傲的人,總會有一天消耗掉彼此的感情。

曾國藩說:“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驕傲自滿,忘乎所以,不僅會輸了友情,還輸了自己。


《三國演義》識人學:這六種人,最不可深交


《三國演義》識人學:這六種人,最不可深交

反覆無常,輕佻重利者

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道:


“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

一句話便道出了呂布這類人不可交的原因,那便是重利反覆。

他為利先殺義父丁原,又為色再殺義父董卓,後轉投袁術、張揚等人,反覆無常,更被張飛辱罵是三姓家奴。

他雖天下無敵,卻丟失了最被世人看重的“信”。

古人云:“人而無信,未知其可。”一個人若沒有誠信,便什麼事也做不好。

你以誠待人,別人才會用誠回報你,反覆無常者,只會把自己的出路堵死。

一個人的信譽,便是他一生的資本。


《三國演義》識人學:這六種人,最不可深交

自視甚高,臨人盛氣者

古語有云:“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氣滿則浮躁,心滿必傲慢,才滿便會禍患至。

楊修的機智才華連曹操都曾自嘆不如,可偏偏因為這份才華,引來殺身之禍。

他常常賣弄小聰明,如解門上添“活”字一事,與眾分食寫有“一合酥”的一盒酥。最後更因猜透曹操心中所想,破解“雞肋”軍機,而丟了性命。

古人說:“不諂上而慢下,不厭故而敬新。”

盛氣凌人者,總以為自己聰明天下第一,驕傲自負,趾高氣揚。可卻忘了有本事的人懂得界限,明白謙卑。最後也因為自己的小聰明而導致失敗。

朋友需要平等而待,不小瞧,也不敬畏,不買弄才學,也不炫耀自身。

這樣的友情,才會讓人感到舒適,願意繼續交往。

《三國演義》識人學:這六種人,最不可深交

故不知改,不聽勸解者

曹魏後期,曹爽一手遮天。

有一次,曹爽兄弟要去拜謁高平陵,他的智囊兼同鄉好友桓範勸他兄弟二人不可同時出城,曹爽不聽。

司馬懿趁此時機,發動政變控制了洛陽。桓範從城裡跑出來,勸他們帶皇帝去許昌,再集結隊伍與司馬懿對抗。

但曹爽兄弟卻要罷官投降,願為富家翁。氣得桓範大罵二人是蠢豬。

最後,不但曹爽被夷三族,桓範也被連帶,抄家滅族。

王永彬在《圍爐夜話》中說:“性情執拗之人,不可與謀事也。”

這種人,你去勸導他,他從不肯聽從。他們目光狹窄,只會從自己利益出發,從不尋找新的思路。

當朋友指出我們的錯誤,而我們不聽也不改時,只會傷了朋友的心。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聽從朋友的善意,並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這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若遇到一個為你指出問題的朋友,便是我們一生的財富。


《三國演義》識人學:這六種人,最不可深交


《三國演義》識人學:這六種人,最不可深交

狂妄自大,不明局面者

禰衡少有才學,孔融經常向曹操舉薦。

可禰衡恃才傲物,不敬主上,還在酒宴上當眾裸身換衣。

孔融聽說後就責備禰衡,並說了曹操對他的誠意。禰衡也答應去給曹操賠罪。

曹操聽到這個消息後大喜,命令守門的有客人來就通報,但是卻等到禰衡很晚。

而禰衡卻身穿單衣,持三尺長杖,在堂上大罵曹操和他手下。

曹操大怒,但又因聲名沒有殺他,於是派人馬把他送到了劉表處。

禰衡也因自己性格,終被劉表手下黃祖殺死。

鬼谷子說:“流言而無忌,自私而不顧,非是而強行者不可深交。”

有的人,自私自利不顧朋友的面子,明知不對依舊我行我素,這種人不可深交。

人貴有自知之明,若不明白自己的位置,枉顧朋友的幫助,不但會讓朋友下不來臺,也註定未來寸步難行。

《三國演義》不僅是歷史的啟示錄,也是人性的教科書。

朋友交而慎交,三國中的故事和人性,講述了不一樣的交友之道。

交友,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願你遠離這六種人,交到摯友,諍友,在未來的日子裡,感受友情的美好,享受歲月的饋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