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00后,他们才不是“娇滴滴”


90后00后,他们才不是“娇滴滴”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在回信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习近平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近日,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34名“90后”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在抗疫一线抢救生命的情况,表达了继续发挥党员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的决心。


90后00后,他们才不是“娇滴滴”


90后、00后

在父母眼中可能还是孩子

但当国家需要时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斗争中

他们的身影格外抢眼

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他们也早已到了担负起社会责任的年纪


青春是一段段破茧成蝶、淬炼成钢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

正值青春的90后、00后

践行了他们的使命与担当


01 柳琼香:为长者筑起温暖防线


不敢外出买菜,无法出门看病,心理焦虑无人倾诉……疫情发生以来,不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遇到了困难。为帮助这一特殊群体安全、安心地度过疫情防控期,一名头发短短、身形瘦瘦的97年“女汉子”挺身而出,为老人提供周到的服务,筑起一道温暖防线。


90后00后,他们才不是“娇滴滴”


大家口中的“女汉子”名叫柳琼香,她所在的呼援通社工服务中心全年无休服务着13500多名75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自大年三十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后,柳琼香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立即全身心投入到长者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


“张伯伯,您不要着急,我来想办法帮您解决。”2月2日晚上,柳琼香接到家住绿茵庄张伯的来电求助后,轻声细语地安抚着老人的情绪。电话里,90岁的张伯说自己可能着凉感冒了,有微微咳嗽,话语间透露着紧张和不安。获悉情况后,柳琼香细心询问了老人的接触史及病史,随后又立即联系医生为老人远程诊病。确诊老人为普通感冒后,柳琼香松了一口气。随后,柳琼香根据医嘱买回相应药物,并连夜送到张伯家中。来到老人家中,柳琼香细心为老人测量了体温,并用冻僵的手在纸上写下服药时间、次数及份量,反复叮嘱老人要注意保暖、按时吃药。


战疫的日子里,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

柳琼香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她深知“疫情在前,责任在肩”。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柳琼香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冲锋在基层防控的“疫”线上,彰显了一名青年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坚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战胜疫情那天一定会很快到来!”柳琼香说。


02 王馨语:医学博士研究生到家乡卫生局报到


我学医,而且还是党员,我要上前线做志愿者!”中山医学院免疫学专业在读博士生王馨语从广州回到家乡秭归,疫情一直牵动她的心。得知前线医护力量告急的她,正月初一便致电县指挥部主动请缨,参加一线战“疫”工作。


90后00后,他们才不是“娇滴滴”

右一为王馨语,中间是她的导师陈俊教授


96年出生的王馨语接到的第一个任务,也是她最难忘的任务便是协助疫情防控指挥部筹备地质大学疫情观察点。王馨语从零开始,从打扫卫生、消毒房间到安置病床,然后往返于遥远的物资储备仓库领取购买医疗、生活物资,只用了不到一天半的时间便将一个极其简陋的学生宿舍打造成了具备收纳留观人员的基本医疗条件的观察点,并在正月初六迎来了第一批新冠疫情留观人员。


除了每日坚持对观察点进行的医疗、生活必需品补充之外,王馨语还负责统留观人员密切接触者的个人信息。很多时候为了更新留观者的动态变化信息,掌握疫情的最新情况,她需要忙到深夜。截至目前,她已坚守了一个多月。


亲身战斗在一线的王馨语,没有放下她免疫学的专业知识。每天晚上空余的时间,在导师陈俊教授的指导下撰写有关新冠肺炎的综述文章,并在线发表在中山大学的《热带医学杂志》,希望以科学家的身份,为抗击新冠的防控战斗提供战“疫”胜利的武器。


03 90后女孩王媚:我就想做点有意义的事


太阳高悬,室外温度上升到了20多摄氏度,今年27岁的王媚还要穿着闷热的防护服,戴着手套,拿着测温仪走到车前为车主测量体温,教车主扫码登记信息,义务服务在高速路出口防疫的前线。从2月8日至今,她不仅自己奔走在防疫前线,更组织发动了单位30多名志愿者参与,“我们既要保证妥善处理好每一个环节,为市民的安全把好关;也要保证每一位志愿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安全。现在的情形让我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她瘦弱的肩膀上,显示出90后的担当。


90后00后,他们才不是“娇滴滴”

王媚(中)和队友在高速路口开展防疫服务。


“您好,请配合测一下体温!”“您好,请扫码登记一下信息。”惠大高速水口互通出口处,穿着红马甲、防护服、戴着防护面罩的王媚一遍遍地重复着这些话,由于长时间说话,又不能喝水,柔和的声音已经嘶哑了,要不时地清清嗓子。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配合团委部门和惠州市善水志愿服务总队,在其所在的惠州市工交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发起宣传招募,半天内就有20多名志愿者联合组成“青年战疫突击队”。“宅在家里,只是看看书,刷刷抖音,这个时候我就想去做些有意义的事,而且我还是个入党积极分子,这个时候更应该去做点事。”


04 罗浩然:坚守广东“北大门”


广东海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1164班学生党员罗浩然报名参加了共青团韶关市委组织的镇守广东北大门志愿者活动,主要工作是协助乐昌粤北检查站工作人员完成车辆人员体温测量、登记入粤、派发传单等。处在粤湘交界的乐昌坪石高速乐昌粤北检查站是广东省严防疫情输入的重要关口,春节返程高峰期时每天足有上万辆车通过。


然而罗浩然工作起来便完全忘记了劳累,有时候一站就超过3小时,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既要做到礼貌、细心、细致,又要做到不错不漏。罗浩然说:”虽然站了几个小时非常辛苦,但是我觉得抗疫,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携手是非常重要的。”


越是艰险越向前”,面对疫情检测压力,韶关市战疫青年志愿者突击队不忘初心和使命,仍然坚守岗位,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筑起坚强堡垒。这支战疫青年志愿者突击队主要由部分青年党员、共青团员、共青团干部、韶关籍大学生等群体组成,他们大多都是00后,冲锋在前,无惧风险,在灯火通明与家人团聚时刻默默守护着百姓的祥和与安宁,严守广东健康“北大门”。


90后00后,他们才不是“娇滴滴”


05 廖泽舜:虽有炬火,我也可以是一束光


在这场形势严峻的疫情阻击战中,暨南大学2019级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方向)专业的团支部书记、入党积极分子廖泽舜同学看到各行各业的党员同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主动报名参加社区防疫志愿队,参与疫情防控值守与宣传工作。


90后00后,他们才不是“娇滴滴”


青春的光与热就是投入到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防疫基层一线中去,共同守护好家园。在群防群控和联防联控的战线中有我们的青春身影。”廖泽舜同学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青春誓言。“您好!请问您是否本小区住户?”“您好!现在为您测量体温,请配合!”他的工作就是为小区守好入口,这也是为小区居民守住健康和平安。“现虽有炬火,我也可以是一束光”。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廖泽舜同学自觉投入到母校从化中学防疫战线上,回校值守和宣讲防疫知识,充分发挥青年人关注防疫动态和了解疫情知识的优势,发出疫情防控的青年最强音!


廖泽舜同学牢记鲁迅先生之话语:“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是的,城市危急之时,国家艰难之际,没有谁是旁观者,做能做的事,发能发的声,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加入到抗疫行动中去,为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90后00后,他们才不是“娇滴滴”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代年轻人的奉献与担当,也看到了我们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其实能定义我们每个人的从来都不是几零后,而是努力后、奋斗后,我们究竟能为国家、能为人民带来什么。


青春之所以宝贵,就在于这个人生阶段的我们更有勇气、更果断、更纯粹,更能听从自己心灵的声音去做那些真正想做、该做、对于国家和社会有意义的事。


这个2020年的冬末春初,无疑赋予了90后、00后这代年轻人特殊的意义。在这场战疫中,奋战一线的他们,找到了青春应有的担当;“宅”在家里的他们,增加了对于生命的敬畏与思考。


最后,希望所有的90后、00后都能珍惜这转瞬即逝的青春,利用有限的青春,去拓宽人生无限的广度,而不只是在时过迁境后去“唏嘘”当时要是如何如何就好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请努力勤学奋斗、增长才干,用科学知识来保护想保护的人,用人生做笔书写心中想写的故事;请坚定理想信念,不坠爱国之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谱写你的青春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