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系統用好戰疫教材,深入挖掘戰疫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


河南教育系統用好戰疫教材,深入挖掘戰疫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

深入挖掘戰疫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展現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譽。

自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人民萬眾一條心,上下一盤棋,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向世界彰顯了“越是艱險越向前”的中國力量,中國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贏得了國內外的普遍認同、廣泛讚賞。

一場疫情,一次考驗,一堂大課。近日,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中共河南省教育廳黨組印發文件,在全省教育系統開展“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要求引導廣大師生把災難當教材、把困難當磨礪,做到在災難面前與國家共患難、與人民共進步,共同完成這場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與道德教育,大力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這一活動既體現了中共河南省高工委、河南省教育廳較高的政治站位,又展現出河南省教育系統的政治擔當,更是河南省教育系統幹部師生疫情防控的實踐遵循。巍巍華夏,苦難輝煌。每次大災、大考之後,都必然是力量的拔節生長,都必然是精神的淬火成鋼。迎大戰、應大考,中國共產黨到底“能不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到底“好不好”、偉大的中國人民到底“行不行”、生活在社會主義中國到底“美不美”,舉世在普遍關注,學子在深沉思考。立德樹人、鑄魂育人,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針對性,抗擊疫情取得顯著成效的寶貴經驗,理應是引領學生立德成人的最佳教材、引領學生立志成才的最佳素材。

利用好這次疫情防控的活教材,需要社會各方、各地各校的共同努力,讓愛國主義成為校園主旋律、最強音。目前,河南各地各學校均精心安排,認真落實。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黨委書記王清義要求思政課教師要將“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結合”,聯繫這場全國動員的人民戰疫,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態與生命教育”“社會責任感教育”“規則教育”“愛與感恩教育”,增強疫情防控期間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動員全體教師把抗疫中湧現出的先進人物、典型事例及時推進線上課堂。

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政課教師要深入挖掘戰疫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把疫情危機化為思政課教育契機,讓黨領導人民抗擊疫情的鮮活案例及時進教案進課堂。把中國共產黨強有力領導的政治優勢,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中國人民團結奮進、迎難而上的民族精神等,通過一個個鮮活案例展現出來,讓大學生看到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戰疫中所展現出的中國速度、中國效率、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使大學生更加真切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什麼好,從而增強大學生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的自信。

從根本上說,把災難變成教材,探索教學內容的轉變是關鍵。教育者要積極、主動、創造性運用好疫情防控這本最鮮活、最生動的教科書,充分挖掘其中豐富的育人元素,把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道德教育與5門思政課的教學內容做到有機融合,打造疫情防控的思政“金課”。教育者要堅持實現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相統一、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講好中國戰疫故事,講出疫情防控背後的真理味道,提高思政課的思想性、政治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發揮高校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作用。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廣大學子應該永遠記住2020年,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的國家是無數幸福小家的堅強保障,越是這樣的危難時刻,越能感知來自國家和民族的力量;越是在無情的災難面前,越能感受“中國”二字帶來的溫暖與幸福。

所有的經歷,都是成長。疫情終將過去,但過去之後,有人依然停留在原地,有人已經迭代升級。通過這次戰疫教育,廣大學子也一定要更加有責任、有擔當,做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青年,樹立愛國心、報國志,讓愛國成為破繭成蝶的不竭動力,讓青春綻放光彩,做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原載於3月18日《光明日報》二版光明論壇,作者:王勝昔)

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黨組印發的《關於在全省教育系統開展“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的指導意見》,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利用疫情這個特殊教材,努力化疫情危機為教育契機,引導學校師生在困難和危機面前,與人民共命運、和時代同步伐。全省教育系統積極行動,開展豐富主題活動,用好戰“疫”教材。

信陽師範學院

信陽師範學院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讓好聲音成最強音

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系列特色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積極宣傳奮戰在一線的科學家、醫生、教師、軍人和學校校友、青年志願者等“戰疫”故事,把黨領導人民抗擊疫情的偉大實踐作為一部生動鮮活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教材、作為一堂感人至深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大課,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進一步增強聽黨話、跟黨走的情感認同,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各學院引導學生結合專業創作多種形式的愛國主義網絡文化作品,讓愛國主義成為網絡最強音。加強社會責任教育,讓正能量成無限量。組織全體學生共同上好“開學第一課”和“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課”,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社會責任和道義擔當的實質內涵,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組織學生結合專業為抗“疫”做貢獻。

地理科學學院學生研發推出的“疫圖繪”,及時標註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所在位置,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巨大幫助。加強傳統美德教育,讓主旋律成新韻律。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中央《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積極引導學生利用居家團聚機會,從孝敬父母、感恩父母開始,力所能及幫助家長做家務,樹立良好家教家風,傳承好家庭美德。加強生命安全教育,讓生命線成警戒線。

認真組織全體學生做好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和技能培訓,積極開展網絡知識競賽,切實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利用微信平臺,加強病毒常識教育、傳染性疾病教育、生態文明教育、生物安全教育等內容,強化學生敬畏自然和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聚焦心理防疫,實施“線上心理支持計劃”,開通心理支持熱線,加強對在校學生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強化學生思想、心理問題的教育引導,確保學生思想穩定、心理健康。重視疫情防控期間學生體育鍛煉,教育引導學生規律起居,增強自身體質。

加強法治觀念教育,讓法制課成必修課。學校積極運用網絡平臺,加強對《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組織學生上好法制必修課,引導學生增強法治意識,冷靜應對疫情,自覺遵紀守法,推動形成積極支持和依法做好疫情防控的氛圍。堅持正面宣傳為主,開展疫情防控違法違紀行為警示教育,強化學生規則意識和法治觀念。

洛陽師範學院

洛陽師範學院發揮專業優勢編寫小學段生命教育教材

日前,由洛陽師範學院與河南大學、中國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聯合編寫的《共克時艱 健康成長——新冠病毒防控背景下的生命教育》一書已完成編寫。該書共5冊,分幼兒版、小學低段版、小學高段版、中學版和教師版。該書“小學低段版”和“小學高段版”兩冊由洛陽師範學院承擔編寫任務。

該校積極發揮專業優勢,由長期從事生命教育研究與實踐的教師擔任主編,成員既有生命教育與教師發展中心的相關專業教師,也有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同時還吸納洛陽市西工區教體局的領導和2名小學教師參與,力求使教材更接地氣。

在一週左右的時間裡,編寫組成員通過“學習強國”APP視頻會議功能多次線上集體研討,線下分組撰寫,經反覆論證、修改打磨,最終形成近5萬字的書稿。兩冊書籍根據小學低段(1-3年級)、小學高段(4-6年級)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各分為15個專題,既有故事案例、觀點評論,又有技能訓練、引申閱讀等,力求科普知識準確,形式多樣有趣。

河南教育系統用好戰疫教材,深入挖掘戰疫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

河南教育系統用好戰疫教材,深入挖掘戰疫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

鄭州商學院

網絡教學課堂堅持用好戰“疫”教材

鄭州商學院網絡教學課堂堅持用好戰“疫”教材,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疫情防控教育、自我保護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堅韌不拔、從容不迫的奮鬥精神和家國情懷。持續3周的網絡教學中,馬克思主義學院課程入腦入心見行見效,為廣大學生提供了實在而豐滿的思政課網絡教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主動將社會疫情防控大課堂同思政課戰疫小課堂緊密結合,尤其是通過生動感人的教學素材,對同學們進行心理疏導、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引導教育,激勵同學們珍惜時光,養成讀書學習好習慣,激發同學們求知向上的潛力和積極性。

同時,開展“師生共讀一本書,助力書香校園工程建設”特色活動。教師制定詳細的閱讀計劃,每天發佈閱讀內容,帶領學生讀精讀透,深思深悟,生生交流和師生互動,引領學生啟迪創新智慧,碰撞思想火花,堅定理想信念,提升人文素養。95%以上同學對思政課教師的網絡教學比較滿意,認為現有的視頻及課件通俗易懂、生動易學,對網絡教學的組織、授課和管理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河南經貿職業學院

以網絡直播的形式開展系列教學活動

河南經貿職業學院為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幫助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將科學教育、生命教育、愛國教育、信念教育納入形勢與政策課程,以網絡直播的形式開展系列教學活動。該系列課程為期4周,分為四個專題:“溫暖疫路照亮前方,心防擊退新冠疫魔”“抗疫鬥爭英雄本色,濃墨書寫中國精神”“眾志成城合力抗疫,中國特色硬核力量”“中國製度有力有效,中國道路堅定信心”,著力弘揚抗疫中國精神,展示中國製度優勢,堅定中國道路自信,教育引導學生強化責任擔當,厚植愛國情懷。目前,該系列課程已直播兩個專題,共有3.6萬人在線聽課。

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

開展線上主題班會以及主題教育活動網絡作品展播

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黨委出臺《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開展“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明確活動時間、主題、原則、內容、重點任務。成立了“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領導小組,黨委書記、院長任組長;成立了課堂教學工作組,日常教育、社會實踐、宣傳工作組,教師教育與研究攻關工作組,心理服務、困難學生幫扶工作組,畢業生就業幫扶工作組等5個工作專班,壓實責任單位、責任人,確保主題教育活動取得實效。全校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線上主題班會。

結合“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在線討論活動,同學們圍繞把災難當教材、疫情防控對青年大學生成長的教育意義,如何用青春奮鬥擔當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在危難面前我們能做什麼、將來的我們要成為什麼,向奮戰在抗議一線的逆行者們學習,勇於擔起時代賦予青年大學生的考驗和責任等,交流心得,暢談體會。

開展“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網絡作品展播。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首推展出了學院土木工程系輔導員邵琳和學生們製作的微視頻《我國疫情日漸向好,但我們永遠不能忘記》。

濟源示範區教體局

各班充分運用抗擊疫情這一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教材

濟源示範區教體局把疫情、災難當教材,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和“三觀”教育,全市廣大師生共編髮手抄報近2萬份,網絡思政課近2000節,書畫文藝作品近3萬件,校長、班主任發佈公開信近3000封,校長做疫情教育網絡課近2000節,班主任做疫情教育網絡主題班會近3000節,取得了明顯的育人成效,讓廣大青少年學生思有方向、行有目標、學有收穫。

濟源市第四中學各班充分運用抗擊疫情這一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教材,聚焦“感恩、愛國、奮鬥、自律”等關鍵詞,向學生講述防疫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傳播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愛精神。

河南教育系統用好戰疫教材,深入挖掘戰疫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

在高二(4)班主題班會上,班主任以“疫情下,我們的責任與擔當”為主線,闡釋了“逆行者”們無私無畏的社會大愛,引導學生思考肩負的責任與擔當,做出合理的人生規劃;高一(8)班以“小確幸和大幸福”為主線,班主任為學生講述了疫情期間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個個感人故事,讓學生們領悟了幸福的含義,感受到幸福背後的國家力量及中國製度的優越性;高二(11)班以“世界眼中的中國”為主線,引導學生面對困難,迎難而上。一場場精彩紛呈的網絡主題班會,構築起學校特殊時期愛國主義教育的新陣地。

沁園中學創新育人新途徑,利用網絡直播的形式,精心舉辦“雲端”道德講堂。本次“雲端”道德講堂的主題為《不負韶華,靜等花開》包括唱歌曲、學模範、誦詩歌、講思政、談感悟、發倡議等六個環節。道德講堂藉助“釘釘”雲平臺,採用一人主持直播、視頻連線、眾人參與互動、評論信息實時查看的形式,進行公開直播,可以通過手機、電腦、電視觀看節目。“雲講堂”在唱歌曲《讓世界充滿愛》的環節中拉開序幕。

河南教育系統用好戰疫教材,深入挖掘戰疫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

網上連線的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為愛獻唱,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在學模範環節,大家共同觀看了《戰役·濟源》專題片。在誦詩歌環節,連線的同學和老師一起為大家朗誦了《中國必勝》,激發了觀眾們的愛國熱情和凝聚力。

在講思政環節,沁園中學校長衛強以《不負韶華,靜等花開》為題,做了一堂生動而深刻的思政課。他把萬眾一心抗擊疫情作為生命教育和信念教育的生動教材,結合鮮明的抗疫英雄的感人事蹟,告誡廣大學生要從抗擊疫情逆行英雄先進事蹟中汲取力量,不負韶華、奮發有為。

平頂山市湛河區教體局

平頂山市湛河區教體局用好抗疫“活教材”,上活居家思政課

湛河區教體局引導全區中小學努力把疫情、災難變為一本生動、沉重的“活教材”,通過在線團隊會、德育課等多種形式的“空中課堂”,對學生開展道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心繫陽光、逆風成長,銘記中華民族永不屈服的“中國精神”。

組織名師錄播“病毒防疫篇”“心理健康輔導篇”微視頻,加強學生心理健康保健;舉行了戰疫中特殊的升旗儀式,3萬餘名師生線上升國旗、唱國歌,挖掘疫情中的教育因子,把抗疫“活教材”貫穿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

各學校還召開線上主題班會、團隊會,利用微信公眾號、班級群、在線教育平臺等媒介,面向學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大難中生根、苦難中磨礪、艱難中成長。湛河區鐵爐小學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和家長的協助下,在家自我錄製預防新冠肺炎抖音宣傳視頻,用歌曲、繪畫、順口溜等多種形式為大家宣傳預防病毒的注意事項,分享給宅在家中的廣大師生、家長。

河南教育系統用好戰疫教材,深入挖掘戰疫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


河南教育系統用好戰疫教材,深入挖掘戰疫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