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仁市標準化規範化種植薏仁米今年計劃種植35萬畝

內容摘要:連日來,興仁市搶抓春耕春種好時節,在全市推行薏仁米標準化規範化種植,促進全市35萬畝薏仁米產業發展,提升產業扶貧成效。

中國黔西南訊 (通訊員 熊庭波 王 穎) 連日來,興仁市搶抓春耕春種好時節,在全市推行薏仁米標準化規範化種植,促進全市35萬畝薏仁米產業發展,提升產業扶貧成效。

在下山鎮馬乃屯壩區薏仁米標準種植示範點,全市薏仁米標準化種植現場觀摩會正在進行,農技專家向參會的各鄉鎮(街道)分管農業的領導,村幹部、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代表、種植戶代表等講解薏仁米標準化種植、膜側抗旱集雨栽培等種植要點,並現場進行實操學習。

下山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李剛介紹:“80公分的寬,50公分的窄,50公分的窩距,這樣栽下去,一是出苗整齊,二是出苗後苗壯,三是能夠使土壤的膜鋪好以後減少雜草。”

王朝雲是下山鎮馬乃屯村的老種植戶,種植薏仁米已有20多年,近兩年來,他家都是按照市裡推廣的種植技術規範化種植,實現了增產增收。王朝雲說:“用薄膜的話,薏仁米的成長率要好點,產量也高,一畝地能產千把斤。”

興仁市是“中國薏仁米之鄉”,是全國薏仁米產業大縣,去年全市共種植薏仁米34萬畝。今年為實現薏仁米標準化、規範化、規模化種植,提高薏仁米種植技術和畝產量,興仁市通過簽訂政府、公司、合作社、社員(農戶)四方合同,採取政府墊資發放種子、化肥、農膜病蟲防害等農資,農技部門技術指導,合作社監督管理、社員(農戶)種植、公司訂單收購的方式,大面積進行規範化種植,努力實現增產增收。

興仁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陳品熾說:“今年,我們在整個種植環節上補短板,一個是在提升產值上補短板,今年突出了套種,主要是突出薏仁米+馬鈴薯+藠頭,興仁市政府也專門安排了今年的扶貧資金進行補助。另一個就是突出綠色原材料基地創建的要求,在農藥、化肥、綠色防控技術的使用上作了培訓。”

為打造綠色有機的薏仁米產業,提高薏仁米產業附加值。今年,興仁市將在各種植鄉鎮建好標準化種植基地,從品種、種植、田間管理等方面實行“一個標準”,並將種植任務層層落實到鎮、村、戶,實行領導、農技人員包保制度,選派農技專家面對面與種植戶講解種植技巧,切實讓他們掌握規範化種植的要領。

下山鎮種植戶陶德超說:“今天培訓下來,我感覺還是有奔頭的,現在我也不想出門了,就一心一意做農業,今年我計劃種薏仁米十畝左右。”

2019年,興仁市17個鄉鎮(街道)種植薏仁米的農戶達5萬戶近20多萬人,薏仁米加工貿易企業560餘家,從事加工、銷售人數近2萬人,年加工能力40萬噸,綜合年產值在50億元以上。今年,興仁市計劃種植薏仁米35萬畝,目前已完成薏仁米種植1萬餘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