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估計疫情會影響消費減少1.38萬億,需要10倍努力推動反彈

2月22日,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IMF原全球副總裁朱民在“五道口在線大講堂”上,講授了他對此次疫情及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看法。

朱民:估計疫情會影響消費減少1.38萬億,需要10倍努力推動反彈

估計疫情會影響今年1-2月消費減少1.38萬億元

朱民認為,從總需求、總供給和宏觀經濟週期環境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遠遠超過“非典”疫情。

消費方面,朱民指出,通過大數據的調研,我們估計今年1-2月期間,線上、線下消費可能會下降。預計餐飲會下降4000多億,旅遊休假會下降9000多億。和上升的線上教育、短視頻、遊戲相抵的話,估計疫情對消費的總影響是1.38萬億人民幣。

朱民:估計疫情會影響消費減少1.38萬億,需要10倍努力推動反彈

這個1.38萬億人民幣的影響,是什麼概念?

等於去年總消費的5.5%,如果就把消費需求折換成經濟增長的話,第一季度消費肯定是負增長,對第一季度GDP會連帶著個3~4個百分點的影響,所以影響還是很大。

朱民:估計疫情會影響消費減少1.38萬億,需要10倍努力推動反彈

在總供給方面,朱民認為,整個供給面大規模受到影響。停工大約20-30天,經過調研發現,復工難的原因,主要還是物流、人流、交通流不通,鑑於這次疫情的影響面都達到了全國60~70%以上,產業鏈的恢復非常困難。

但他也表示,“反彈是必然的,但我們需要一個強勁反彈,所以需要十倍努力。”

疫情後的恢復會走上新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疫情期間的社會經濟運行,如生活服務、在線醫療和辦公學習等,也因為數字經濟出現了新的生態。

朱民:估計疫情會影響消費減少1.38萬億,需要10倍努力推動反彈

“線上教育、娛樂、醫療、娛樂、辦公,都得到了跳躍式發展,這是很大和很新的變化。”朱民認為,“疫情後的恢復,會走上很大規模的新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的過程,這個對整個經濟的推動和影響,以及對長期的影響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認為,科技創新既是抗疫的有力工具,也在成為反彈的新經濟增長點。

朱民指出,抗疫引發了中國新一輪數字化高潮,未來會出現數字化社區,因為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礎。現在通過線上登記、每日健康跟蹤,整個數字化治理的框架正在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