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女人為他相守,還與大姨子有段情緣,風流一世卻遭子女唾棄

若論集科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詩人,作家,劇作家等等於一身的人,非詩人郭沫若莫屬。

郭沫若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者之一、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甲骨學四堂之一,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1952年4月9日,郭沫若還獲得“加強國際和平”斯大林國際獎。

在文學史上集大成的人,背後的私生活卻一直受人詬病。魯迅曾經評價他是“才子加流氓”。周恩來還曾在他的一次婚禮上稱,“希望這是你的最後一次婚禮了! ”。即使才華橫溢,也掩蓋不住他對妻子、情人的冷漠與無情。

3個女人為他相守,還與大姨子有段情緣,風流一世卻遭子女唾棄

1、

1911年,19歲的郭沫若收到了一份家書。母親在書信中告訴他,家裡已經已經為他定好了一樁親事,女方是蘇溪場張家的女兒,名叫張瓊華。在母親的書信中,還強調了女方人美心善,讀過一些書,並且最重要的是並沒有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縛。

郭沫若看了書信後很是心動,同意了父母的安排。

1912年農曆正月十五,郭沫若與張瓊華正式完婚。在此之前,他對女方的長相一無所知,全憑自己的想象和猜測。可沒想到掀開蓋頭的那一刻,他的心中湧現出失望。

張瓊華相貌普通,與自己的想象頗有差距。然而一波未完一波又起,女方的三寸金蓮印在他的眼中,顯得格外刺耳。郭沫若極度失望,快步走出了婚房。

在新婚的第一夜,他就走出了婚房,拿著一本《莊子》在廂房度過了花燭夜。然而他並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對,還在敘傳《黑貓》中寫道,這場婚姻好比“隔著口袋買貓兒,交定要白的,拿回家來才知是黑的。”

結婚後第五天,郭沫若就乘船去了成都。郭沫若給父母寫了一封信,希望解除與張瓊華的婚姻,但遭到保守派父母的嚴厲拒絕。

又過了一年,也就是1913年暑假,郭沫若告別父母與妻子,東渡日本留學。

張瓊華託人代筆給郭沫若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委婉地說道:“來日本之事,千里迢迢,妻年輕婦女似不便拋頭露面,落別人之議論,我夫臉面又存於何地。”

郭沫若沒有給張瓊華單獨回信,只是在1915年7月20日給郭翊昌弟的信中,末尾冷冷地說:“八嫂(即張瓊華)來函也讀悉,願弟為我傳語,道我無暇,不能另函,也不必另函,尚望好為我侍奉父母也”。

此後不久,郭沫若即便與日本女子伊藤富子戀愛並同居了。

68年裡,張瓊華一人孤守在郭沫若老家。而在這一生中,張瓊華只見過郭沫若三次。

3個女人為他相守,還與大姨子有段情緣,風流一世卻遭子女唾棄

2、

1916年8月,東京聖路加病院,郭沫若遇到了22歲的日本女子佐藤富子,並對她展開了熱烈的追求。

郭沫若在給佐藤富子的第一封信中寫道:“我在醫院大門口看見您的時候,我立刻產生了就好像是看到聖母瑪利亞那樣的心情,您的臉放出聖光,您的眼睛會說話,您的口好像櫻桃一樣,我愛上了您!”

郭沫若充分發揮了自己風流才子的魅力,寫了100多封情書展開追求。當時的日本男性是不會這樣直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郭沫若熱烈而浪漫的性格深深吸引了佐藤富子。

在短短的4個月時間裡,安娜和郭沫若連續通信40多次,最密集的時候,一個星期就有5次通信。

佐藤富子原本性格中就有些反叛,她因為反對父母的訂親而離家出走。父親受西方思想的洗禮做了牧師,因此佐藤富子的心中對浪漫的愛情有深深 的嚮往。

佐藤富子被郭沫若的才華和熱情所陶醉,辭去了在聖路加醫院的工作,並隨郭沫若到岡山同居,郭沫若還為她取了中國名字郭安娜。

3個女人為他相守,還與大姨子有段情緣,風流一世卻遭子女唾棄

佐藤家是基督教徒之家,不允許女兒和一個華人青年同居。而且當時的郭沫若作為一名學生,並沒有多少生活費。但是佐藤富子為了愛情義無反顧,甘願洗手作羹湯,照顧郭沫若的生活起居,還為他生了四男一女。

但郭沫若卻不是她的良人。郭沫若因為尋花問柳染上了花柳病,還傳染給了郭安娜。1937年,在政治風雲變幻的浪潮下,郭沫若為了回國參加抗日戰爭,於是不辭而別。

1937年7月27日下午,郭沫若順利到達上海。然而郭安娜卻因為郭沫若的關係,被日本當局逮捕,同時又受了嚴刑拷打。郭安娜沒有吐出一個字,過了22天后才被釋放出來。

但是這些都沒有改變郭安娜對郭沫若堅定不移的愛。因為缺少家人的支持,郭安娜的日子無比艱難,有時候連菜都吃不起,只能天天吃鹹菜。但是這些都沒有擊垮郭安娜。她獨自拉扯五個孩子,此外還給了五個孩子最好的教育。

在漫長的歲月裡,她懷著對丈夫的思念和愛情的堅貞,她也從未放棄尋找郭沫若。

抗日戰爭勝利後,與郭沫若分別11年的安娜終於聯繫到郭沫若,便向日本當局申請與郭沫若結婚。為此,她還放棄了自己的國籍。

但是命運並沒有被她的偉大所感動,而是給她的心口無情的一擊。來到中國的郭安娜發現,郭沫若已經有了另外一個家庭。

3個女人為他相守,還與大姨子有段情緣,風流一世卻遭子女唾棄

3、

在與佐藤富子同居的期間,雖然佐藤富子對郭沫若無限深情,但他卻有了一個情人。

1934年,郭沫若遇到了來日本工作的於立忱。於立忱畢業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曾經因為參加政治活動而被捕入獄,獲釋後為大公報社社長張季鸞聘任。不久她得了肺病,靠著《大公報》的津貼到日本邊養病邊工作。

郭沫若被於立忱的才貌雙全所吸引,慢慢的就有了別的心思。郭沫若為了追求於立忱,騙她說自己對郭安娜已經沒有感情,很快就會分開。熱戀中的於立忱相信了郭沫若的話。

3個女人為他相守,還與大姨子有段情緣,風流一世卻遭子女唾棄

然而郭沫若並未有和於立忱結婚的念頭,只是貪圖她的美貌。等到於立忱懷孕時,郭沫若就開始對她冷淡起來,對結婚的事隻字不提。於立忱肚子越來越大,郭沫若要她把孩子拿掉。心灰意冷的於立忱只好做了流產手術。

正好大公報社社長張季鸞寫信來要她回國,於是於立忱回到了上海。

但是回國後兩個月,於立忱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幾十年間,她自殺的原因一直成謎。直到好友謝冰瑩在1984年發表的文章《於立枕之死》裡提到:

1937年謝冰瑩前去醫院看望正在產房當中的於立枕,此時感情激動的於立枕剛剛打掉腹中胎兒,而這胎兒的生父,正是始亂終棄、不負責任的郭沫若,而後面對著郭沫若的濫情拋棄,孤立無援的於立枕無奈之下選擇了自殺。

離世後的於立枕不會想到,郭沫若後來娶了自己的妹妹,而妹妹最終同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3個女人為他相守,還與大姨子有段情緣,風流一世卻遭子女唾棄

4、

離開日本的第二年,郭沫若見到了於立忱的妹妹於立群。郭沫若在於立群的身上找到於立忱的影子,內心的悸動又冒了出來。他並不知道她就是於立忱的妹妹,並且對她展開了浪漫的攻勢。

而此時的郭沫若比於立群整整大了24歲,但並不妨礙郭沫若對愛情與浪漫的追求,兩人1939年在重慶結婚。

於立群與郭沫若走過了後半生,並且為他生了四男二女。在郭沫若的影響下,於立群的書法大有長進,成為一名書法家。也許是郭沫若年紀大了,也許是受到太多的關注,總而言之,兩人的感情還算穩定,日子平淡如水。

3個女人為他相守,還與大姨子有段情緣,風流一世卻遭子女唾棄

直到1978年86歲的郭沫若病逝。62歲的於立群料理完後事後,開始整理郭沫若的遺物。在一次整理資料時,她看到了姐姐的一張年輕時的照片,無意中發現了郭沫若與姐姐之間的事情。至此她才知道,原來姐姐是因為郭沫若而死的。

此時的於立群由於喪夫之痛原本就悲痛萬分。加上剛剛獲知的這一層真相,於立群的悲痛達到了極點。傷害姐姐的男人卻成了自己的愛人,實在是造化弄人。承受不住的於立群最終在第二年,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姐妹倆愛上了同一個男人,並且選擇了同樣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也許於立群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給早已離去的親人最後的慰藉吧。

3個女人為他相守,還與大姨子有段情緣,風流一世卻遭子女唾棄

5、

再回到前面說的郭安娜這位日本女子。

郭安娜來到中國,發現郭沫若已經另娶了老婆。郭沫若對安娜非常冷淡,彷彿不認識她一樣。這讓安娜痛苦萬分。

但也許是日本女性的傳統思想束縛,也許是愛得太深,安娜選擇原諒郭沫若,認為是日本軍國主義挑起的戰爭讓他們一家骨肉分離,郭沫若是不得已而為之。就這樣,安娜又帶者孩子返回了日本。

後來新中國成立後,安娜二度離開日本來到北京再次尋找郭沫若。不幸的是,郭沫若干脆避而不見。

不過在周總理的安排下,給了安娜政協委員和副部級的待遇,安娜也加入了中國籍,帶著孩子在大連定居,平日裡深居簡出。她對中國政府和相關人士給予的幫助表示深深的感激,讓自己的孩子不要留在日本要回來建設祖國。

直至1978年郭沫若病危之時,她才下定決心請政府安排去看望。分離多日的兩位耄耋老人見面後,待了不多時便離開了。即使這樣,安娜的心願算是有了一絲安慰。

安娜將孩子培養成材,自己也老了。她每次回日本都是隻待幾天,因為怕自己年歲太大會死在日本,她說自己是中國人,死也要死在中國。

1994年8月,她將自己的全部積蓄捐給了中國政府。

一年後,安娜在中國走完了自己101歲的一生。

3個女人為他相守,還與大姨子有段情緣,風流一世卻遭子女唾棄

6、

獨守在老家68年的張瓊華雖然孤獨,卻平靜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郭沫若離世很久後張瓊華都不知道,因為郭家人擔心88歲高齡的她受到打擊,便有意地隱瞞了。

次年6月,郭沫若的兩個女兒特意前去看望了年近九十的張瓊華。當她們趴在她身邊輕聲呼喚“媽媽”時,張瓊華先是一愣,而後雙眼模糊,泣不成聲。

在她嫁入郭家的艱辛歲月裡,她是如此孤獨,無兒無女。她也渴望丈夫的懷抱,卻因為封建的束縛而獨自走過了一生。1980年,張瓊華病逝於樂山,沒有留下子女。

郭沫若的兒子郭博曾公開評價郭沫若:“對於家庭,郭沫若是個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