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权国家,“一路向东”

“旧大陆”最初的陆上霸权国家是西班牙,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与葡萄牙通过“教皇子午线”瓜分了世界,但西班牙具有明显的优势。西班牙不仅是海上霸主,而且是陆上霸主。


陆权国家,“一路向东”

1588年西班牙“无极舰队”在入侵英国时几乎全军覆没,这就导致西班牙海上霸权的衰落,这也说明一个陆上国家试图在保持陆权的同时控制海权是危险的。英国这样的海岛国家只需要强大的海军就行,不需要维持庞大的陆军。但西班牙不一样,陆军对它而言属于生存需要,稍有不慎就会面临旁边强大邻居的入侵。

1618年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中,西班牙在丧失了“海权”60年后,“陆权”也丧失了,西班牙要在与英国海上争夺的同时与法国陆上争夺,显然力不从心。1701年到1714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西班牙再次被英国与法国“暴揍”,控制地中海出口的直布罗陀要塞也被英国人抢走,西班牙完全丧失了大国霸权。

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即位后,法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海上马车夫”荷兰的船队可以控制欧洲三分之二的海上贸易,却被“不讲理”的法国人出兵直接摧毁。1672年到1678年的法荷战争直接宣告荷兰贸易霸权的终结,英国趁机发动第三次英荷战争,经济富庶而陆军脆弱的荷兰也就沦为二三流国家,陆上国家的陆军是“生存需要”,海军只是“发展需要”,荷兰可以承受英国与法国的“贸易战”甚至承受英国的海上挑战,却受不了法国强大陆军的“军事占领”。


陆权国家,“一路向东”

法国的陆上霸权一直维持到1756到1763年的七年战争,七年战争后英国终于击败了法国成为“欧洲霸主”与“世界海上霸主”。法国人在1776年到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中曾联合西班牙、荷兰集体支持美国击败了英国,但法国却为此耗费巨资财政紧张,直接引发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法国的“革命军”横扫欧洲大陆,巅峰时期整个欧洲大陆都处于法国控制下或者沦为法国“同盟者”,只有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依托英吉利海峡坚持抵抗。法国不仅要求“陆权”,而且向英国主张“海权”,英国面临1066年以来最可怕的入侵威胁。

1812年法国进攻俄国失败,60万大军竟然只有3万大军退回巴黎,如同淝水之战后的前秦。英国组织了新的反法同盟,莱比锡战役、滑铁卢战役后法国再也顶不住,终于在“群殴”中接受战败国地位。法国成为西班牙失去“陆权”后又一个失去即将“陆权”的国家,而且产生了两个“挑战者”,这就是中欧的普鲁士与东欧的俄罗斯。


陆权国家,“一路向东”

1870年的普法战争宣告法国“陆权”的最终结束,1871年诞生的德国成为新的“陆权”国家。法国不甘心普法战争的惨败,拉拢俄国结成“法俄同盟”,并给俄国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援,帮助俄国“现代化改造”。英国当然乐于见到欧陆国家“互掐”,只要这种“互掐”不危及到英国的地位。但德国并不满足于“陆权”,通过了庞大的海军军备扩张计划,这就逼着英国放弃拿破仑战争以来长期坚持的“光荣孤立”政策,转而加入法国、俄国遏制德国的同盟。

1914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德国战败,英国虽然保持着“海权”却面临着美国的挑战,甚至不得不在华盛顿会议上以《海军军备条约》的方式接受美国与自己相等的“海权”。被“国际社会”排斥的德国与俄国(后来改成苏联)只好“抱团取暖”,德国的技术与苏联的资源相结合,加上英美等国的“剩余资本”流入,德国与苏联迅速崛起。法国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其实是自欺欺人,在德国与苏联强大的军工系统与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自称“陆权国家”。

美国其实是“放大版”的英国,与旧大陆之战隔着太平洋与大西洋,南北都是弱国,这也就使得美国只需要保持“海权”即可,陆军聊胜于无。不过,美国有堪比苏联的人口,还有世界最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这也就意味着美国一旦进入“战时状态”它就可以把人口优势与工业优势转化为军事优势。美国对旧大陆的纷争漠不关心,如同拿破仑战争后的英国。问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已经出现了飞机与潜艇,英国人忽视了英吉利海峡不能挡住来自欧洲大陆的飞机与潜艇入侵英国。英国真想置身事外其实不难,那就是与法国结盟并明确德国不能拥有航空兵与潜艇,否则英国就应该联合法国发动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解除德国海空军武装。

英国和法国竟然对德国采取纵容政策,甚至在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后没有感觉到战争迫在眉睫,还幻想着德国会进攻苏联而不是自己。1939年8月英国与法国在莫斯科会议上拒绝了苏联“结盟”遏制德国的建议,也就导致德国与苏联签署《互不侵犯条约》,这就意味着英国与法国将要在没有苏联支援更没有美国支援的情况下单独与“德奥同盟”开战——德国吞并了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已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奥结盟的再版。


陆权国家,“一路向东”

德国终于在英国、法国、苏联、美国的“群殴”中战败,甚至被“四大国”分区占领。苏联终于接过了德国手中的“陆权”旗帜。如果此时苏联满足于“陆权”,对“海权”不表现出热情,沿袭斯大林时期的“稳健外交政策”而不是赫鲁晓夫那样的“冒险主义外交政策”,特别是不制造“埋葬”欧美的“好战言论”,则美国与苏联的对立更多是“外交战”而不是“冷战”。苏联巅峰时期经济总量只有美国80%,军费却超过美国20%,这样的苏联岂能不被“军备竞赛”拖垮?

1991年苏联解体,数万辆坦克的“钢铁洪流”终于“一分为十五”,俄罗斯虽然接受了苏联的主要战争遗产与经济遗产,“陆权”地位却逐渐丧失,甚至车臣战争出现了“格罗兹尼惨败”。中国逐渐毫无争议的成为新的“陆权”国家,从1500年新航路开辟以来,“陆权”从亚欧大陆西南的西班牙经过西欧的法国、中欧的德国与横跨亚欧两大洲的俄国,最终到了东亚的中国手上。中国站到了新航路开辟后的法国、三十年战争后的法国、普法战争后的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曾经站着的位置。

中国比西班牙、法国、德国、苏联“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不称霸”,无论是核军备还是海洋军备甚至太空军备,中国都坐观美国与俄罗斯“斗法”,时不时通过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方式给俄罗斯“输血”,俄罗斯可要顶住啊。“夫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中国保持“陆权”的同时,需要谨慎对待“海权”,需要注意其他国家的前车之鉴。


陆权国家,“一路向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