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黛玉後期為什麼生分了?

革斤春風


寶玉和黛玉兩個後期並沒有生分,事實上,不但從來沒有生分,感情比以前更加親近,換句話說,也許身遠了,但是心更近了。

題主之所以說他們生分了,應該是感覺紅樓夢的後期寫他們二人的文字變少了的緣故。

從第五十七回紫鵑試寶玉,原著往後就是寫各種奴才和下人的事,他們吵架鬥嘴,無事生非。或者更早一點,從第四十五回,寶玉在風雨之夜去探望黛玉,一直到六十九回,尤氏姐妹先後死亡,到第七十回才接上黛玉寫桃花行。整整十幾回沒再寫寶黛之間的事,就是二人有一些接觸,對話也淡淡的,更重要的,那種情侶間親密的舉止不存在了,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他們生分了。

其實這是一種錯覺。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以下三點解釋:

一,寶黛愛情已經穩固

前八十回近一半的筆墨都在寫寶黛愛情,這是一個隨感情發展而逐步推進的過程。

從第三回黛玉進府,和寶玉整日玩笑嬉鬧,小兒女情態十足。這叫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從第四回,寶釵進賈府,不僅危及黛玉在寶玉心中的地位,還帶來了人人都在討論的金玉良緣,這是黛玉心裡的一塊石頭。所以黛玉一直對寶釵有所防範,表現在因為寶釵的各種事和寶玉生氣。

第八回,寶釵和寶玉比通靈,第十八回,黛玉誤剪香囊袋,第二十二回,黛玉借戲詞譏諷寶玉。各種鬧彆扭,然後再和好,兩個人之間的吵架鬥嘴,就再不是兒時的鬧彆扭,而是充滿了打情罵俏的意味,他們進入到情感的新階段——那是戀愛的感覺。

人在戀愛之初,捉摸不透對方的心意,拿不準 對方是否心裡有自己,就會猜疑,試探,並且不斷驗證。由於黛玉聽不到寶玉對這份感情確定的答案,因此不免敏感多疑,擔憂愁思,愛使小性兒,作者費筆墨的地方多在這裡。

第二十七回黛玉的第二次葬花、哭訴《葬花吟》,這次和解有寶玉一次重要的內心表白。第二十八回,元春又賞賜端午禮,黛玉多心,寶玉再次表白心意,“除了老太太,老爺,太太,第四個就是妹妹了”。第二十九回“痴情女情重愈斟情”,清虛觀打醮之後,出現一大段寶黛二人的心理活動,深入內心,並直接做了主觀表白,“兩個人原本是一個心,但都多生了枝葉,反弄成兩個心了。”說得很清楚了。

直到第三十二回“訴肺腑心迷活寶玉”,寶黛間終於有了明明白白的一次“談情說愛”。這是寶黛真正交心的那次,黛玉親耳聽到寶玉當她是個知己,寶玉對黛玉說,你放心。黛玉的內心糾結,種種深情與顧慮,在這裡做了一個徹底的剖析。

第三十三回,寶玉被打,黛玉前去看望,雖然沒有再清心直說,痛陳肺腑,但是寶玉再次說出了那句驚天動地的“你放心”。並在黛玉走後,送去舊手帕表明心跡,黛玉便心中有了著落,從此才算真正安下心來。後來和寶玉鬧彆扭的頻率基本沒有了。

他們二人終於“彼此信任”在三十六回“繡鴛鴦夢兆絳芸軒”,黛玉親眼看見寶釵給寶玉繡肚兜,但也沒有再動怒多想,這時候兩人的心意相通,也就無所謂形跡如何,更無生分了之說,而是沒有那麼多猜疑了。

黛玉心中的那份踏實,穩定,還包括在四十五回,黛玉跟寶釵“金蘭契共剖金蘭語”,寶釵主動找黛玉談話,能和寶釵和解,是對寶玉的愛情有了信心,當然也就沒有了嫌隙。

在愛情確定之後,黛玉不再像前面那樣頻繁出場,曹公在提到她的時候,也總是一種表情,一種無傷大雅的感傷。這或者可以說明,雖然婚姻尚成懸念,但她更在意的,是寶玉的心,她的那種表情,是終於抵達目的地後的滿足。

這就是書的後期寶黛之間的情感描寫忽然變少的原因,因為再沒有猜疑與表白,就像黛玉說的:“你的話我都知道了。”所謂,心意已知,不必寫,再沒什麼可說的了。

二,寶黛的年齡約束著他們的行為

按照禮教大防,青年未婚男女的行為有嚴格的界限尺度,否則就會被議論持身不端。隨著二人年齡的增長,寶玉還是像小時候一樣行徑,在黛玉面前學不會矜持與收斂。比如第二十九回,因為張道士給寶玉提親,黛玉生氣,寶玉拉著黛玉的手要訴衷腸,黛玉扯過手不讓他拉,說他:都多大的人了,拉拉扯扯的,也不害臊!

黛玉明白自己是待字閨中的姑娘,必須恪守禮教,不得逾矩,但是在五十三回,榮國府過元宵節,府裡開夜宴,黛玉居然忘了禮教大防,當著眾人的面把自己杯中的酒放在了寶玉唇邊,要他代飲,寶玉一口氣喝了,這都是必定會招人閒話,不合規矩的行為,所以賈母藉此機會給黛玉的一個提醒,提點她注意言行,不要落人話柄,

黛玉當時沒有反應,但是緊跟著在五十七回,黛玉特意交代紫鵑,以後要和寶玉遠著些。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隨著時光流逝,兩個人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任性嬉鬧。畢竟已經長大,要懂得分寸,顧及許多方面。無論如何,兩人並排躺在床上講論“香玉”的情景,已經不可能再重現了。

三、寶黛愛情受所依附環境的制約

在寶黛愛情穩定前後,曹公調轉筆墨寫了賈府上層主子的一些內鬥,如賈赦要納鴛鴦,但是從六十一回之後,寫的幾乎全部都是奴才丫頭的故事。這些數以千計的賈府奴僕們,虛榮腐化,利慾薰心,穿金戴銀的丫頭、吃穿用度不凡的婆子,每日打牙犯嘴,連看門人也華冠麗服,張牙舞爪,只盼著發外財,管賬房的吳新登(無星戥),管錢糧的單大良(擅大量),總管賴氏家族更是尾大不掉,依賴賈家升官發財,把自家肥成一個小賈府。

為什麼特意寫這些下人,因為這些這些家奴就是數不清的蟲鼠蛀蟲,人多了不光花銷大,拖垮了賈家經濟,心思也雜。每個人都為了自己謀私利,在外面藉著主子的權勢狐假虎威,仗勢欺人。更甚者不斷教唆引誘主子做壞事獻媚討好,貽害無窮。

在賈府早已入不敷出的情況下,這些奴才早就該“裁員”了,但是為了維持賈府的體面,還不能這樣出手,只能一日日無望地拖延著,而這,就是寶黛二人的生活環境。

這個充滿險惡,骯髒的環境是他們生活的根基,同時又在侵蝕,破壞著他們至純至聖的愛情,寶黛二人擺脫不掉這種依附,縱然從來沒有生分過,他們的愛情也最終只能成為水中月,鏡中花。


在文化的邊緣行走


以前看紅樓夢看不出什麼,可能是因為年紀小也沒什麼感受。覺得寶玉對黛玉無非是前世鴛盟那樣的感情,是寫書人編出來的。

直到剛看到五十八回,《杏子陰假鳳泣虛凰,茜紗窗真情揆痴理》,藕官偷偷祭奠和自己以前唱戲演夫妻的菂官,哭的幾乎斷氣。

芳官是這麼描述這倆的:

“那裡是友誼?他竟是瘋傻的想頭,說他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做夫妻,雖說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場,皆是真正溫存體貼之事,如此二人就瘋了,雖不做戲,尋常飲食起坐,兩個人竟是你恩我愛。菂官一死,他哭的死去活來,至今不忘,所以每節燒紙。”

假作真時真亦假,正好應了太虛幻境那副對聯。

溫存體貼,也成了恩愛,網上最經常貼那種八九十歲老夫妻的照片感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如此看來,也真是無語。

芳官下面這句更殘酷,算是寶玉娶寶釵最明顯也最心酸的伏筆了。

“後來補了蕊官,我們見他一般的溫柔體貼,也曾問他得新棄舊的。他說:‘這又有個大道理。比如男子喪了妻,或有必當續絃者,也必要續絃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丟過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續,孤守一世,妨了大節,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你說可是又瘋又呆?說來可是可笑?”

寶玉覺得有道理啊!何止是有道理,簡直是他的知己。書裡是這麼描寫的:

“寶玉聽說了這篇呆話,獨合了他的呆性,不覺又是歡喜,又是悲嘆,又稱奇道絕。”

看到這,實在是五味雜陳,心酸不已,再不要罵高鄂亂寫了,因為這呆性,他與黛玉相知相惜,可娶寶釵也是他性格里的一部分,註定的都。

地下安不安不知道。想問問寶玉,妨了大節,大節是什麼?

可能就是賈母說的人後胡鬧,人前比大人還周全的禮數。

金枷玉鎖,何處自由。

送曹公一個大寫的服。


楚元熙


初讀《紅樓夢》的少男少女情竇萌開,對書中描述的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郎才女貌親密嬉戲纏綿,毫無疑問,認為那就是天底下至高無上的偉大愛情。

其實,細細把玩品味後不難發現,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情感,從來就不是什麼真正的愛情,縱然林妹妹深信不疑,但至少在紈絝子弟寶哥哥的眼裡,黛玉充其量就是一個能讀懂他遷就他的一個玩伴而已。

高處不勝寒的寶玉,從小禁痼在毫無生機的衣食無憂的一潭死水枯燥無味的窒息般的生活之中,整天處在一群處處迎合他的丫環叢中,但少年的懵懂卻和天真無人能排遣他內心深處的孤獨,而和他有著天壤之別的黛玉不僅伶牙俐齒而且聰慧過人,處在寄人籬下的她顯然有些過早知嘵人世間的冷暖,在大觀園這個對於有身份的女孩的她來說幾乎與世隔絕,躁動的內心深處也不乏孤寂之惰。於是,一對貌合神離的少男少女便萌生了顧盼相憐之情,便在這大觀園裡毫無拘束談書論畫,嬉笑怒罵,好不逍遙自在。

但在寶玉眼裡黛玉只是一個能排洩寂寞孤獨的一個處處迎合自己的高級玩偶而已,而黛玉卻不拿自己當外人做起了可望而不可及的五彩泡泡般一場春夢……

夢醒時分淚巳幹,便有了後來黛玉葬花……埋葬的豈止是落花,而是她自己那顆破碎的玻璃心。

所以,賈寶玉和林黛玉一起走過童年,走過少年,止步邁向婚姻的成年。彼此的生分已不是偶然,而是特定社會特定環境下的必然。





沉浮15831


誰說寶玉和黛玉後面生分了?78回兩個人還一起悼晴雯。

不過通過前面寶玉送帕子,在蜂腰橋寶玉對黛玉說你放心,特別是在紫娟試探寶玉後,寶玉為了林妹妹要回家發了瘋,至此後草木姻緣得到賈府諸人暫時的承認,兩個人在思想上有了絕對的信任,相知,相愛。所以愛情不再是疾風暴雨,而是深情脈脈,這也是兩人最甜蜜的時刻。

有認為兩人關係冷淡的大都是受了後四十回的影響,後四十回又把寶黛的愛情拉回到吃醋階段。

不知大家春前80回時是否注意到,黛玉的眼淚流的並不是很多,

真正的還淚是在後三十回,這也就是兩人的愛情由互相猜忌,到相知相愛,到痛徹心屝直至死亡的過程。

對後三十回有多種猜徹,我只寫其中一種有脂硯齋記載的。賈府被抄家,寶玉因為林四孃的詩被賈雨村告發犯上,留住獄神廟,是正月十五開始,到春未夏初。因為不知寶玉消息,林黛玉肝腸寸斷,每日哭泣,直至淚盡。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寶玉回來黛玉己亡,續娶寶釵。

這正是兩人愛情經歷最嚴峻考驗之時,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沒有寶黛二人的生分。


旁觀者嵐


一、與其說是生分,倒不如說是成熟了。

二、黛玉剛進賈府時,她與寶玉一樣,年紀還很小,整日裡打打鬧鬧,那時還談不上什麼打情罵俏,寶玉甚至還經常要求躺在黛玉的床上,純粹是小孩過家家。

三、隨著寶釵的到來,寶玉與黛玉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隱約是愛情的到來。在寶釵、史湘雲甚至是丫鬟襲人,都認為寶玉作為一個男子,更應該努力讀書,日後好考取功名 ,不應該整日裡鑽在女人堆裡,所以寶釵、襲人免不了經常苦口婆心地教育寶玉,而天生不愛讀書的寶玉,心裡莫名的煩悶,但唯獨黛玉,從來不在這方面要求寶玉,黛玉從內心裡渴望的還是與寶玉之間的那份愛情,寶玉對黛玉更是呵護有加。

四、隨著時間的流逝,寶玉、黛玉也慢慢長大 ,天生敏感多疑的黛玉逐漸感覺到了寶釵對自己的威脅,黛玉又因自己沒有雙親的呵護而倍感淒涼,更是直接說出了羨慕寶釵有媽媽的話。黛玉本性聰慧,又是個讀書的胚子,眼裡看到了賈府的上上下下,心裡也不斷推測著自己與寶玉的愛情,她是忐忑的,她沒有把握能與寶玉走到最後,這是她成熟的表現, 自然在行動上與寶玉顯得“生分”了。




德馨先生


曹雪芹的一部《紅樓夢》,從誕生至今,讓不計其數的人愛不釋手,尤其是裡面賈寶玉和林黛玉美好純潔卻不能終成眷屬的愛情悲劇,更是讓人扼腕嘆息。“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如此美麗不食人間煙火的林妹妹卻過早香消玉殞,讓讀者尤其不能釋懷。

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聽見的《紅樓夢》仙曲十二支,其中寫林黛玉的是《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明明白白地寫著,寶黛之間有緣無分,相愛的兩個人最終不能相守,黛玉只能賠盡一生眼淚。而黛玉自己寫的《葬花吟》“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和《桃花行》“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 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等詩,以及和湘雲的聯句“冷月葬花魂”等等,都表明她應該是韶華早夭。那麼,是誰阻止了寶黛的愛情走向婚姻,令這純美的一對生分的?

與此相關的研究很多。比如高鶚的續寫,他認為是巧施掉包計的王熙鳳和主張這麼做的王夫人,以及批准同意這麼幹而故意瞞著黛玉的賈母和賈政,還有橫刀奪愛的薛寶釵。有人考據之後,還說是深處後宮卻操控這件事的賈元春。好像是,又好像不是。因為曹雪芹的原稿已經遺失了,所以我們不知道黛玉的直接死因,但有一點是可以明確的,寶黛愛情的悲劇在於它的反抗性。在封建禮教的重壓下,寶黛的自由戀愛是有違綱常的洪水猛獸,是對傳統禮教的巨大沖擊,和統治階級的利益是相違背的,所以,不管是誰毀滅了兩人的愛情,那個人都只是所謂的傳統道德的執行者罷了。

林黛玉一生是為愛而生的,當她的愛情被無情毀滅,也就預示著她的生命走到了盡頭。用最後一滴眼淚埋葬了自己的愛情,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天上掉下來的林妹妹,是美和愛的化身,在賈府她從始至終都是一個反抗者,她和寶玉一起鄙棄那些“仕途經濟”的所謂正道,從不阿諛奉承誰,也決不因為身份的差距而區別對待誰,以一顆赤子之心度過了她詩意的一生。

因此,寶黛的愛情是毀於封建禮教,黛玉是以身殉了自己的真情。


字裡藏機


並沒有生分,至少前八十會寶黛兩人是沒有生分的,自從寶玉跟黛玉訴肺腑之後,黛玉就特別相信寶玉了,表現在她竟然和對她威脅最大的薛寶釵做了好姐妹,薛寶釵也給了黛玉長姐般的溫暖,不得不說黛玉真的很有性格魅力。不說前世因果,寶玉除了是人人平等的先驅者之外,其他地方真的配不上黛玉,生存能力不強 ,紮在女人堆裡,有一句話說的話,一個人天天沒有正事可幹,必將走向滅亡,賈家就是如此吧。


三釐三


因為兩人長大了,男女之間從孩童期的兩小無猜無話不說,到變成了懷春少男少女,進入了青春期,互相愛慕無法說出口,愛埋藏在心中,如果交往的太頻繁,又怕別人笑話,實質上兩人並不生分,表面上看起來有點生分,內心裡雙方的愛是熾熱的,這一點我們每個人都有體會,上小學時,男女學生交往很正常,到了初中男女學生交往很少,生怕別人說閒話,到了高中交往又多了,到了大學便不再有什麼顧忌,公開談戀愛也沒人管你說你了。


殿忠雜談


寶王黛玉後期為什麼生分了?寶黛初次見面,黛玉年僅六歲,相當於現在剛入小學一年級幼童,天真無邪,不諳世事,因此寶黛注重的是友情,不懂什麼男女。

再者作者又有意,在開篇即言明絳珠仙草追隨神瑛侍者下凡於人間,以眼淚還債,報答澆灌之恩的鋪墊和伏筆。

註定寶玉黛玉後期絕不會生分,而是伴隨年令的增加,進入發育的青春期,男女性別意識決定雙方相處,不會再是兒時的兩小無猜,而是青春少男少女的羞澀而含蓄。這恰是正熟的表現,相反更想得到對方的愛意,因此說生分,恐怕不一定對。


老兵4200


首先,我問一下,出這個題的人怎麼想的?你們那裡看到他們生分了?

並沒有生分。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得不開始忌諱男女之大防,不能像兒時那樣直截了當地訴說好感,只能以禮相待,委婉含蓄一些。

寶黛之愛從未衰減,只是換了種表達形式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