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6!A股開始走出獨立行情,到黃金底了麼?

2646!A股開始走出獨立行情,到黃金底了麼?

本文首發於蘿蔔投研,蘿蔔投研是一個選股軟件,擁有海量行業數據庫,監控全網研報信息,縮短信息處理成本,讓你投資決策快人一步!

一、金針探底,萬億資金炸出“黃金坑”

真是不破不立!就在外圍股市一片大跌中,A股終於走出了獨立行情,但是過程令股民心驚肉跳。受外圍股市大跌影響,早盤A股低開低走,直接考驗2月4日的低點,其中滬指擊穿2685點,並創下一年多以來的新低,跌幅也達到3%。

有朋友感慨:“全世界的投資者,就像沒媽的孩子,只剩下爹(跌)了,1月份還是牛市,現在已經冰凍三尺,動彈不得了。”

正當市場悲觀絕望之際,券商、半導體板塊帶領指數明顯回升。午後,券商板塊更是直線拉昇,中興通訊也扭轉跌勢,帶動5G板塊大幅上漲,股指回升加快。其中,創指、中小盤指數率先翻紅,截止收盤,滬指險守2700點,下跌0.98%,深成指微跌0.1%,創指則收漲0.42%。

從指數漲跌幅可以看出,滬指弱勢,深成指強。而造成這種分化的特徵,市場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1、北向資金繼續瘋狂逃離A股,重倉股均出現大跌,如貴州茅臺、中國平安、招商銀行、格力電器、中國國旅等。這些大傢伙,清一色的都是機構在2018年、2019年抱團大漲的白馬股。這些股票的下跌說明,股票漲跌和基本面關係不大,有錢就有主導權。目前這些股票形態走壞,不碰為好。2、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內機構主導的科技股行情,因為行情回落,而虧損較大。此前數據統計顯示,有千億資金流向了科技股,因此這些資金會展開自救,拉昇科技股。短線可以關注跌幅較大,和跌幅較小的科技股。

雖然股指短期波動劇烈,但是全球政策大底已經出現了,從以往慣例來看,伴隨政策底的出現,市場會有反彈。

目前來看,全球政策利好繼續釋放,即將進入高潮。

在美國之後,歐洲央行也宣佈5萬億大救市,日本也計劃拋30萬億。雖然中國央行沒有那麼豪放,但最高層會議重磅發聲,全新定調5大形式,還有部分地方城市發放消費券刺激消費。

市場認為,經過週四的探底回升,全球股市的政策底已經出現,接下來會震盪展開修復性行情。如果有閒錢,可以買一點股票。用百億私募大佬的話來說:“只知道賣股票那你一定是窮人,你怎麼不想想是不是該買股票了?只有滿倉才能掙錢。”

二、疫情下基本面持續下滑,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政策環境綜述: 信貸財政齊發力,一城一策支持房企。 隨疫情逐步控制,“穩增長”壓力持續增大,中央在貨幣和財政政策上均加大了逆週期調節力度。房地產政策方面,在“房住不炒”的大框架下,地方政府根據“一城一策”的要求加大了對房企的支持力度,尤其是供給端的支持力度,也有不少地區出臺了需求端支持政策,政策環境利好。

成交市場綜述: 受疫情影響成交大幅回落 40%。 根據統計局和房管局數據, 1-2 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滑 40%, 剔除 1 月疫情前的情況, 2 月日均規模下滑 67%。分區域來看,東部地區下降最小,分線來看,一線城市韌性最高。展望 3 月,考慮到 19 年 3 月的高基數,以及成交恢復仍需時日, 3 月成交數據的壓力仍然較大。

土地市場綜述: 京滬放量支持土地市場韌性。 根據中指院數據, 20 年1-2 月 300 城全類型用地出讓金同比下滑 3%,下跌幅度並不大。 20年土地市場的韌性與北京上海的放量有較大的關係, 20 年 1-2 月北京和上海出讓金同比增長 46.7%,京滬出讓金佔 300 城出讓金的 25%,剔除北京和上海, 1-2 月其他地區出讓金同比下滑 13%。

開發投資綜述: 竣工影響最小,投資降幅較大。 根據統計局數據, 20年 1-2 月,新開工面積同比下滑 45%,當期停工面積同比增長 57%,竣工面積同比下滑 23%,投資額同比下滑 16.3%,創有數據以來最大的單月降幅,考慮到 1 月疫情前的投資支撐,疫情影響期間的地產投資下降幅度或更大。

三、A股或已調整到位,重回中長線趨勢

海外衝擊推動A股連續調整由於疫情迅速擴散、原油市場價格戰以及衍生出的其他流動性風險上升等因素,道指海外市場波動顯著加劇,截止3月19日道指甚至經歷了四次熔斷。儘管國內疫情防控已經穩步接近勝利,但A股受海外市場波動影響仍不免發生連續回撤。從3月5日高點至3月18日收盤,上證綜指累計下跌9.39%。

國內市場風險相對較小,A股調整或已到位當前海外市場風險正沿著:疫情擴散→經濟悲觀預期上升→金融市場恐慌→股價風險上升→流動性需求上升→流動性危機→金融市場恐慌加劇的路線演化。以美國為代表的海外市場開始採取緊急措施,防止由於悲觀情緒擴散加重資本市場調整的深度和持續性;國際市場有流動性危機加重的風險,但國內市場流動性較為安全;國內疫情控制已經接近尾聲,即將全面復產復工,中國經濟獲得全球領跑地位;A股擁有“風險週期”錯位的優勢,A股風險釋放將快於國際市場;當前滬指已經逼近2月4日低點,海外疫情影響應當較為充分。因此市場認為當前A股調整或已到位。

策略建議:重回中長線趨勢,關注券商、新基建、5G等板塊隨著國內外疫情發展分化越來越明晰,國際市場連續下跌帶動國內市場調整到位,A股將重回中長線以成長風格為特徵的向上趨勢中。目前應當將倉位升高至8成,關注金融市場、新基建、新能源汽車等有明確政策密度較高、鼓勵發展以及需求確定性較高的領域,如券商、新能源汽車、半導體、5G、建材、建築、農林牧漁等;避免開前期外資持股較多,賣出意願較強的藍籌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