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山商会会长陈定保:扎根“九宫”四十载 乐当游客贴心人

香城都市报讯(记者 王奇峰 通讯员 成功)

每到冬春时节,在九宫山上辛劳了大半年的商户大多会下山生活,只有小部分商户坚守。九宫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商会会长、九宫大饭店总经理陈定保就是其中之一。

“到山上来讨生活有四十年了,已经习惯了山上的生活。”陈定保笑言,吃了几十年“旅游饭”,他早已将游客当亲人,“亲人”回家来,得有个吃饭、歇脚的地方,所以他选择了坚守,也习惯了坚守。

九宫山商会会长陈定保:扎根“九宫”四十载  乐当游客贴心人

瞄准商机吃上“旅游饭”

陈定保今年58岁,通山县九宫山镇横石潭人。1979年8月,高中毕业后的陈定保上九宫山“讨生活”,在粮管所找了一份临时的工作。

1981年,通山县开始重视旅游开发,九宫山也掀起建设热潮。“当时山上正在搞基建,到处都是民工,估计有上万人。”陈定保回忆,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差,临时工的工资又太低,他就辞工,跟着山上的工程队做。后来,他承包石料场,贷款买二手拖拉机搞起了运输。陈定保思想活络,勤劳肯干,仅两三年时间就还清了贷款。

1986年,九宫山出现了“旅游热”,尤其到了夏天,不少游客慕名前来避暑。“有人就需要吃饭、住宿,就会有商机。”1986年,陈定保转型开起了山上第一家餐馆,最先吃起了“旅游饭”。“那时候九宫山几乎全年都是旺季,餐馆的生意很火爆。”陈定保介绍,那时虽然只有四五张餐桌和十来个床位,但餐馆收入可观,他家也成为方圆最早的“万元户”。

陈定保开餐馆致富的事很快传开,仅两三年时间,山上的“农民街”(凤岭路)就有了二十多家商户。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来九宫山旅游的游客也一年比一年多。1993年,之前的店铺已经满足不了经营需要,陈定保又找地基建起了新楼,餐馆更名为九宫饭店。2003年,饭店主体建筑由三层砖混结构提档升级为五层的框架结构,更名为九宫大饭店。

九宫山商会会长陈定保:扎根“九宫”四十载  乐当游客贴心人

服务周到赢得回头客

接待过“李自成学术研究会”等大型会议,招待过“首届九宫山水上搏击擂台赛”运动员和贵宾,接待过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风电专家……而在一年一度的九宫山避暑节期间,陈定保的饭店都是龙头接待单位之一,深受游客赞叹。

三十多年来,陈定保的饭店始终顾客盈门,秘诀何在?“没有什么秘诀,就是诚信经营、服务周到,把顾客当上帝,回头客自然就多。”陈定保表示。

1998年夏天,一位武汉蔡甸区的游客驾驶一辆老式的桑塔纳轿车上九宫山,车行驶到半山抛锚,打电话到山上求助。陈定保得知消息后,二话没说就开车下山帮忙,不仅将游客接上山,而且将车拖到了修理点,事后分文不取,让游客深受感动。从那以后,这位游客和陈定保成为好友,只要上九宫山,吃住都在九宫大饭店。除此之外,他还向亲朋好友热心推荐陈定保的店,就这样,通过口口相传,好口碑日渐形成。

冰雪天气全家上阵撒盐、铲雪;为冬天上山做课题研究的教授提供生活便利;帮助转运在山上突发疾病的客人……这样的事例,陈定保经历过很多次。

除了自己勤劳致富,陈定保也带动了家乡的村民脱贫。他常年聘请当地农户五六人,夏天旺季用工近30人,每年暑假还接收贫困学生到店内兼职。另外,陈定保还长期收购当地农户家出产的肉类、蔬菜等农副产品,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九宫山商会会长陈定保:扎根“九宫”四十载  乐当游客贴心人

带领商会抱团求发展

陈定保除了是九宫大饭店的当家人,他还有一个身份——九宫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商会(以下简称九宫山商会)会长。

九宫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商会的前身是九宫山旅游协会。2009年,九宫山旅游协会成立,40多家商户入会,陈定保当选为首任会长。2015年,九宫山商会成立,陈定保再次当选为会长。

“陈会长性格直爽,处事公正,很会为大家的利益着想,我们都衷心拥护他。”提起陈定保,登峰酒店负责人熊登美表示。

“协会成立的初衷就是引导商户抱团,规范经营,避免出现欺客宰客现象,实现良性发展。”陈定保介绍。

近年来,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九宫山风景区再掀基础设施建设热潮。九宫山商会发动会员适时成立专业运输公司,规范了土方、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的清理和运输。

2018年,为丰富九宫山风景区游玩品类,在商会倡议下,会员单位集资一百多万元,收购了云中湖上的游船,又购进30多艘新船,配备安全员,实行明码标价经营。通过近年来的规范经营和管理,既提升了水上乐园的档次,又增加了会员们的收入。

2019年年底,为打通旅游服务“最后一公里”,商会会员们又自愿筹资购进了10台旅游观光车,负责将游客从旅游集散点转运到住宿的酒店和核心景点。

组织会员单位外出学习考察、资助孤儿上大学、对船埠村开展定点帮扶、积极响应抗灾救灾……九宫山商会秉承“以人为本、诚信经营、开拓进取、回馈社会”的经营理念,在做强事业的同时,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