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谈谈哲学的起源及简史可以吗?

致敬大师


现在先谈谈哲学的起源

我们先引用上一篇问答里面的一段话:

“哲学的本质只研究两个问题:1、宇宙的真相。2、人类的机制。“

因为哲学涉及到人类机制问题,所以谈哲学的起源,不得不与人类文明的进程联系在一起来谈。

人类在没有文字之前称为史前文明,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史前人类文明与现代的动物,在探索宇宙真相问题上是相似的,他们在思考相似的问题,只是无法用文字进行表达,所以他们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我们不得而之。

接着人类发展进入五大文明古国时代。

每一个文明都产生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

关于宇宙的真相,共同的认知:产生了自然崇拜的神话世界。比如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印度的梵天创天造地,犹太教的上帝七天造世界。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介绍,我向大家推荐叶舒宪老师的经典著作《中国神话哲学》,尤其是本书的“第七章《混沌七窍》“关于“神秘数字7“这一节,建议读者仔细研读,数字“7”是所有文明可以追溯的源头。

关于人类的机制,认知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哲学“这个中文词汇,最早使用于19世纪末,是从日语里面翻译过来的,词义是:

以辩证的方式,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

而日语“哲学”一词是从欧洲的“Philosophia”翻译过来。

Philosophia是由毕达哥拉斯创造的,他的定义是:聪明的人去追求世间的真理,使自己更智慧。换句话说:哲学就是一门使人更聪明、更智慧的学问。

我个人的认知经验是:

没有系统学习哲学之前,我能够将中学课本的那些哲学原则背下来,但是我很难理解那些高高在上的世界观、方法论、工具论,因为不知道它们对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有什么具体的作用。

在大学期间,幸得一名社科院退休的研究员系统地指导我学习哲学。突然某一天,我的思维能力可以在宏观无限大与微观无限小的两者之间顺畅思考宇宙真相和人类机制;同时发现,生活处处皆哲学,哲学思维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大多数人面对一个新生事物无解的时候,我们能够迅速找到解决方案。

我们再看看世人对哲学的理解: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柏拉图指出: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它是哲学的开端。

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

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出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思想”。

接着,我们来谈谈哲学简史

一、第一次轴心时代:公元前500年前后的几百年间

生活在中国、印度、地中海区域的人民,他们产生了共同的天文学认知:一年12个月和365天、每月28天等关于“天”的知识。

他们共同重新思考宇宙的真相和人类的机制,而不再满足于过去神学世界的描述,不再简单地相信自然崇拜。

在地中海,苏格拉底的“我什么也不知道”的回答教育了柏拉图。

柏拉图系统地创办教育机构,培育了一个著名的学生叫亚里士多德。

从希腊到罗马再到整个欧洲,苏格拉底为哲学设定了一个标准:“我宁愿死,也不会放弃哲学!”——哲学就是真理,哲学家是真理的殉道者、使命的殉道者。

在古印度,悉达多·乔达摩抛妻弃子,走遍印度寻找如何面对死亡的解决方案,最终在菩提树下开悟确定自己终生的生涯目标——通过修行以摆脱招致苦难的那些令人迷惑的欲望和激情,才能超脱人类的苦难。通过长达45年的问答教学方式,由弟子记录成经典,其中《金刚经》就是以一次对话的形式回答修行的方法、工具和信念。

在中国,面对周王朝统治的名存实亡、诸侯你争我夺的混战时代。老子寻找自然规律来解决人类机制,提出了“为道日损”的重要观点,著有《道德经》;而孔子擅长人际方面的金玉良言和洞见吸引了大批跟随者,创建中国第一所私人学校,提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观点。他们两人共同奠定中国哲学和治世经学。

最擅长拿来主义的日本民族将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进行重构,区分了自然、社会和灵魂的哲学概念,形成独具特色的生命哲学观。他们不去研究世界的真相和人类的机制,只关注事实的价值和如何管理社会、形而下的治世哲学。

古希伯来人属于世界中一股不可忽略的哲学力量,但在耶稣之前,没有哪一个希伯来哲学家可以与老子、佛陀、苏格拉底比肩而论。当然《旧约》依然是不可忽略的经典。

这就是人类的第一次轴心文明,在全球不同的区域,有一些沉思者和觉悟者在共同思考一些问题,虽然他们从未产生过交流,但是他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共同观察到地球与月亮和太阳的关系。所以他们产生了以文字记载的第一批地球人类哲学家。

唯一缺位是美国和澳大利亚土著部落的数千年历史,他们没有产生哲学,因为连文字也没有产生,何来哲学呢?只能称为史前文明。

因此,哲学产生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是:文字。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一种抽象思维,是人类思维进步的一件里程碑事件。

二、第二次哲学兴起,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由于中国、印度的缺位,没有形成人类第二次轴心时代。直到2000年的互联网技术打破空间的限制才形成第二次人类轴心时代,但到现在还没有产生新的哲学体系,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有人去完成这一全球性的历史使命。

文艺复兴是基于哥白尼的新天文学假设——太阳中心学说。他们需要重新解读经典文化,最终找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

希腊人是何许人也?

希腊人是商人,他们并无原创。经济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政治性结论在希腊时代被运用得炉火纯青。

他们来到爱琴海,无法掌握原著民的语言和技术系统(比如室内排水系统),但他们从事贸易,他们有钱。

他们从腓尼基人那里(生活在今天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一带)学习字母表,从埃及获得建筑技术和几何原理,从巴比伦(今伊拉克)学习天文学和几何学等,他们创建学校,让大量的市民接受教育。

希腊哲学是神话、神秘主义、数学及知觉的混合产物。

希腊哲学的起源也是西方科学的起源,神话赋予宇宙世界以人格,使其具有更好的解读性。

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产生了很多哲学家,真所谓群星灿烂,我们只简单地介绍代表人物的核心观点,关于他们个人的更多背景,限于篇幅,不详细介绍。

弗兰西斯·培根:1561年出生于英国,12岁进入剑桥大学,主要职业生涯是税务官(就是中国今天最热的收税公务员,需要5000:1才会被录取),但却是现代哲学、现代科学的开创者。

著名观点:“知识就是力量”!

勒内·笛卡尔:1596年出生于法国,史称近代哲学之父,著作《方法论》。

著名观点:我思故我在。

这句话后来在广告界演化为产品广告语:

罗西尼手表——“时间因我而存在”!

笛卡尔儿首先是一名天文学家,以太阳旋涡模型解释了天体、太阳、行星、卫星、慧星等形成过程,是17世纪权威的宇宙论。

其次是一名数学家,创建了解析几何,初中教科书使用的坐标系就是他构建出来的。

再次他是一名物理学家,提出了“运动与静止”的参考系、惯性运动、视力失常的晶体状形变及设计了矫正视力的透镜。

最后他还是一名心理学家,提出心身分离的二元论,提出人的原始情绪只有六种: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和悲哀,其它情绪都是这六种基本情绪的一种组合体。

莱布尼兹:1646年出生于德国,提出了单子论观点,哲学作品《形而上学谈话》。职业生涯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创建柏林科学院并出任首任院长。

始创微积分,至少与牛顿同一时期在不同国家各自独立创建的,利用微积分导出折射定律。

他是中国文化向西方的传播第一人,把《道德经》和太极图介绍到欧洲。他曾这样说:“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欧洲——中国”。

黑格尔:1770出生于德国,代表作品《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职业生涯担任过中学校长、柏林大学校长,被公认为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人物。他重新定义一些基本概念,诸如:国家、辩证法、认识论。

他对“国家”的定义,是绝对自在自为的理性东西,现实国家只是国家理念的表现。

他对“辩证法”的定义,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辩证法产生的根本,辩证法是由正题、反题与合题组成的。

黑格尔系统地解读《道德经》的“道”与“无”、“三生万物”等并应用之,他的哲学分为三大部分,每部分论述三大命题,每一个论点用三个步骤进行解读。后来这种思维方式成为麦肯锡咨询机构的咨询报告表达与写作的理论,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有详细描述。

卡尔·马克思:1818年出生于德国,184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在国外所有哲学家里,最为熟知的人就是马克思。

代表作品: 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他的三个重要观点:

其一:一切经济最后都归为时间经济。争夺时间就是竞争的本质。

这个观点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才真正被充分应用,谁占用用户的总时间最多,并且能够解决用户的问题,谁就是互联网产品的胜出者。

比如“平安医生”APP的用户量也很巨大,但真正的生病还是离不开医生和医院这两个场景,同时用户使用”平安医生”APP不可能像天天刷微信朋友圈一上去就可以看几个小时。

其二:劳动是人的第一需求。

这个观点是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一个普遍认知,尤其是那些解决财务自由的人群,理解更深刻。

其三:哲学家们总在解释世界,而重要的是改造这个世界。马克思因此成为全球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导师。第一个成功的应用个案是苏联,目前最成功的个案是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

最后介绍一位离我们最近的哲学家。

约翰·杜威:1859年出生于美国,构建了实用主义理论大厦。他的著作很多,涉及科学、艺术、宗教伦理、政治、教育、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诸方面,使实用主义成为美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他的部分重要观点:

关于教育:教育即生长(education as growth)、教育即生活(education as life)、学校即社会(school as society)。

关于教学论:从做中学,强调关于怎么做(how to do)知识。

关于学生与教师:学生是中心,教师是学生天赋的发现者和引导者。

杜威与中国的关系:在中国讲学时间长达2年零2个月。1919年起,先后在北京、南京、杭州、上海、广州等地讲学,由其学生胡适、陶行知等人担任翻译。

三、第三次哲学兴起,源于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第三次哲学兴起,应该不属于西方,而是回归东方,这就是我的预言。因为这次哲学复兴将系统整合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


唐易生涯咨询


聊哲学起源已经是一件很头疼的话题了,这就好比聊几千年的历史一样,更别提简史了,因为这不是一篇文章可以说得清楚的,就算是市面上将哲学的书籍很多也只能称为简史,更何况也谈的并不齐全。不过爱好文学的怎么可能错过哲学这个话题呢,干脆就试着讲到哪算哪,最后还想推荐一本个人觉得比较好的哲学简史。

(孔子)

提到哲学,可能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西方哲学,也就是古希腊哲学,但其实同一时期我国的孔子、老子等一群子也都是哲学家,而印度出现的《奥义书》和佛陀,也探究了怀疑主义、唯物主义、诡辩派和虚无主义等哲学话题,再有比较冷僻的巴勒斯坦的以赛亚等先知们,可以说是中国、印度和西方在三个不同地区在同一时间点发展起来了哲学。那么,这些不同地区在哲学起源上有没有共同性呢?

(柏拉图)
答案是有共同性的,任何的哲学之间都是相互包容的,虽然分处各种的对立的流派,但实际上每一种哲学都是相互堆砌形成的,各个流派共同组成了哲学整体。而凡是哲学流派中最初的东西,也一定是哲学这个体系中最初的东西。

(黑格尔)

可能这么说比较绕,说人话其实就是越是早期的哲学越是具有普遍性,而这些问题在以后的任何流派都是差不多的东西,只是每个流派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解说,正是因为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解说才形成了各种流派。比如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强调伦理道德,只谈伦理,不谈天或自然,分别将“仁”和“美德”作为各自哲学的核心。

至于每个具体哲学流派的核心是什么,在这也没条件讲,只看过几本哲学书的我也没能力谈,最后推荐一本书叫《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这本书比较全面的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主要哲学家的哲学核心,还是比较不错的。


历史小词


自然形而上的思考是哲学发展的本质。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还不了解,打雷闪电、山洪暴发等自然现象激起了人们对自然和自身的探索和认识,这便是宗教的早期雏形,可以说,在这一时期,哲学解释宗教的形式存在。

哲学产生于社会生产力长足进步的古代奴隶制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能力的较大提高,人们开始思索世界的本质等理论问题,人类早期的哲学思想出现了。在古代,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庞杂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能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各种问题,都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这时期的哲学研究对象,包含了具体科学的对象,哲学和科学浑然一体。

到了奴隶社会中期,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具体科学成为一门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去了。哲学的研究对象缩小了,并具体化了,在哲学内形成了各种具体的哲学学科: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产生了近代实证科学,各门具体科学纷纷从哲学中独立出去,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哲学研究对象又缩小了。恩格斯指出:“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旧存在的,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它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认识论和发展观的问题成为这一时期哲学的重点问题。

扩展资料: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

1、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

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属于二元论。

2、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

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lLYINB


自然形而上的思考是哲学发展的本质。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还不了解,打雷闪电、山洪暴发等自然现象激起了人们对自然和自身的探索和认识,这便是宗教的早期雏形,可以说,在这一时期,哲学解释宗教的形式存在。

哲学产生于社会生产力长足进步的古代奴隶制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能力的较大提高,人们开始思索世界的本质等理论问题,人类早期的哲学思想出现了。在古代,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庞杂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能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各种问题,都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这时期的哲学研究对象,包含了具体科学的对象,哲学和科学浑然一体。

到了奴隶社会中期,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具体科学成为一门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去了。哲学的研究对象缩小了,并具体化了,在哲学内形成了各种具体的哲学学科: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产生了近代实证科学,各门具体科学纷纷从哲学中独立出去,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哲学研究对象又缩小了。恩格斯指出:“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旧存在的,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它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认识论和发展观的问题成为这一时期哲学的重点问题。

扩展资料: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

1、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

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属于二元论。

2、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

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为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


梁现实


哲学的起源,这是个大到几乎没有边界的问题,也是个抽象到几乎没有答案的问题。如果非要说出一个起源来,我愿意用19世界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的一句话来回答:“哲学就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这里的乡愁,就简单的理解为家乡吧。

一个人的家乡,是每个人最终都应回去的地方,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回去。将这种“乡愁”、“家乡”抽象化,就是哲学三问中的后两问(第一问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当人类意识到万事万物皆在流变,以及自身的认知与生命的局限时,便开始追寻探究一种永恒不变的东西——比如对无限的探究。这便是哲学中的“本体论”,“本体“就简单理解为导致万事万物诞生记变化的原因。

西方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就是一种研究“本体”的哲学。之所以叫“形而上学”,是翻译时参考了《易经》中的两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最初的哲学诞生于形而上学,后来不断的开枝散叶,发展出各种门派学说,如伦理哲学、宗教哲学、认识论等等,很多很多。

至于简史,更不是一句两句说清楚的,这里推荐两本书吧。西方哲学,看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看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光速陀螺


又是一个特别庞杂的学术问题,谈谈我的一点浅显了解吧。

最先提出哲学概念的应该要算古希腊人,哲学的前身应该就是古希腊神话,描述的基本就是神的故事和一些英雄史诗,其中有的内容会涉及到人类起源等哲学思考,被广泛认为是哲学的萌芽。

第二个阶段应该是公元前六七百年,由苏格拉底开端到亚里士多德结束,以这俩人为代表的哲学家将观察视角由宇宙放在了人的身上,创立了形而上学的自然哲学、美学、伦理学等,亚里士多德独领了科学这一领域。

第三个阶段,希腊哲学不流行了,开始普遍信仰神学了。基督教的教义是最被普遍接受的哲学思想。一般称作中世纪哲学期或神学哲学时期。

第四个阶段,属于近代哲学时期,由笛卡尔出现为开端,历经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厉害的哲学家,尼采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哲学的黄金时代。

第五个阶段,就是我们现在正经历的时代,称为当代哲学时期。当代的哲学方向与分类太过复杂,如果解释清楚就能成就一本哲学著作了,在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


松叶主理


不要用现代的理念和思维去解答最原始的哲学起源,如意认,物质,形而上,形而下。那是在猜度原始人类。

人类在原古时的直立人,为原始群到部落杂居就有了召唤式哲学,如对天上的闪星,黑夜的光园,白昼的🔥一般的空中大饼,用单音付与上支的手式交流着,黑夜与白昼,星月与日光那如几岁孩子般的可笑问答,'在几百年内这样单调的传达最原始的如梦般的滑稽传承。

它的初形是在杂居到分居的等级开始,从知耻知丑到取🔥火有了真正意义的原始哲学起原,

用结绳记事划道做次,对自然界的天与地,上与下,黑与白,进与退,山与水,生与熟,阴与阳的初步认知,对于不能左右的水与🔥火的自然灾难,与天上的太阳与月亮,与动物界的鸟兽作图腾用来供上苍的天神,与大地江河的地灵才真正意念上与思维哲学开端,起源有了意识,与形态的表达与传承。


i米和平


古希腊四大哲学学派:犬儒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今天我们首先介绍伊壁鸠鲁学派,以及这个学派的创始人:伊壁鸠鲁。

在介绍伊壁鸠鲁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古希腊哲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大约从公元前600多年至公元前400多年苏格拉底之前。古希腊哲学的起点是从“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之原”。古希腊人们开始摆脱神创论的束缚,打开了理性思考世界的大门。之后一大批古希腊思想家开始对世界进行理性的思考,比较著名的有几大学派,包括泰勒斯为代表的米利都学派;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爱利亚学派”;以毕达哥拉斯为代表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一时期涌现出了非常多伟大的哲学家,比如提出“气本原论”的阿那克西美尼、提出“火本原论”的赫拉克利特、提出“原子论”的德谟克利特、当然也包括提出“数本原论”的毕达哥拉斯等等。

这一时期的哲学家思想的一大特点就是,他们都偏向“自然哲学”,探讨的主题是“本体论”也就是对世界的起源,万物的构成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虽然他们的观点和思想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甚至可以说荒谬,但是,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人们开始摆脱神的束缚,用更加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这个世界,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第二阶段:是从公元前400多年的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之后便是古希腊最为著名的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一时期的思想特点是从外部的自然界,转向了关注人类自身。从探索万物的构成,转向关注人性的善恶、道德以及知识等与人类自身相关的话题。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并一生致力于启迪他人思考,传播知识。之后柏拉图的“理念论”影响了西方此后上千年的思想和文明。而亚里士多德显然是古希腊哲学和科学的集大成者,是一个百科全书的思想家,是逻辑性和生物学的创始人,也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形而上学”这一概念和思想体系,其中包括他的“四根说”“十范畴”等等。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是古希腊思想最为繁荣的时期,但是这一时期也是古希腊从繁荣到衰落的一个时期,古希腊先后经历了波希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等,古希腊从一个繁荣富强的民主城邦制国家,后来被亚历山大为首的马其顿帝国所征服,最终古希腊文明逐渐走向瓦解和衰落。

第三阶段:在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公元前300多年,到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腊文化逐渐走向衰落,而这一时期也出现古希腊四大思想流派,也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犬儒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这一时期的古希腊思想的特点是,他们对世界并不感兴趣,他们也并不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唯一关心的是人自身的感受,以及如何获得快乐和幸福等等话题。比如伊壁鸠鲁学派就以快乐哲学、甚至是纵欲主义闻名;而斯多葛学派则以追求灵魂的快乐和幸福,而放弃对肉体和现实的幸福的追求。

回顾古希腊这三个阶段的思想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时期的思想文明,都高度和这个事情的历史背景相关。好了,简单介绍了古希腊的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接下来,回到今天我们介绍的“伊壁鸠鲁学派”。刚才我们讲了,伊壁鸠鲁学派,常常被认为是一种、“享乐主义”,甚至是“纵欲主义”的代表。但实际上,伊壁鸠鲁学派是一种“快乐主义哲学”。他们提倡理性、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所追求的快乐也是一种清心寡欲的简单快乐。主要宗旨就是要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并要学会快乐。

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伊壁鸠鲁(公元前341 - 前270年),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无神论者,也是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个无神论哲学家。他出生于古希腊城邦萨摩斯,但父母亲都是雅典人,他14岁开始学习哲学,18岁时搬到雅典,曾就学于柏拉图学派的潘菲劳和德谟克利特学派的脑西芬尼等人,并熟悉亚里士多德和阿那克萨戈拉等早期哲学家的哲学。伊壁鸠鲁继承、修正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哲学,建立起一个思想上统一的完整体系。

公元前306年在雅典,在他自己买的一所花园里办学,由此伊壁鸠鲁学派也称花园学派。伊壁鸠鲁的学校里有男有女,还有奴隶,以充满友谊而著称,这个学派在他去世之前一直在雅典活动。传说中他住在主房和庭院内,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因此也被人称为“花园哲学家”。据说会在庭院的入口处有一块告示牌写着:“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

伊壁鸠鲁的学说广泛传播于希腊—罗马世界。伊壁鸠鲁学派作为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延续了4个世纪,而在古罗马时期的另外一个哲学家西塞罗把“伊壁鸠鲁学派”称之为“纵欲主义”,并且到处败坏伊壁鸠鲁的名声,因为西塞罗本身是一个斯多葛学派的人,斯多葛学派的思想和行为可以说是和伊壁鸠鲁学派正好对立的,他们是“禁欲主义”的代表,我们在后面的文章中会介绍斯多葛学派的思想。

伊壁鸠鲁也是一位高产的哲学家,据记载,他的著作多达300多卷 ,其中重要的有《论自然》、《准则学》 、《论生活》和《论目的》等 。现存的只有三封信和题为《格言集》和《学说要点》的残篇。

伊壁鸠鲁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宣扬从原理世俗的纷扰,寻求简单的快乐和幸福,虽然他们把快乐与幸福相等同,但却坚决反对把快乐与享乐相等同,伊壁鸠鲁区分了三种不同的快乐:

第一种是自然的和必须的快乐,如食欲。

第二种是自然的但却不是必须的快乐,如性欲。

第三种则既不是自然的又不是必须的快乐,如虚荣心。

伊壁鸠鲁在比较了各种快乐的得失后,认为静态快乐高于动态快乐。

伊壁鸠鲁分析了现实的世界会对人的心灵产生纷扰的三个原因:

第一个是对自然灾害的恐惧,比如地震、海啸、台风等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等等。

第二个是对死亡的恐惧,死亡的不确定性和必然性,会让我们的心灵所产生不安的情绪;

第三个是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干扰。人生活在社会中,难免与人打交道,难免会产生各种摩擦,这也会对我们心灵带来纷扰。

那如何解决心灵的困扰呢?伊壁鸠鲁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的思想学说,认为世界是由一堆原子构成的,并不存在所谓的神,是一位典型的唯物主义者,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比如自然灾害,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的原因,跟神无关,因此伊壁鸠鲁也被称为第一个明确提出无神论的哲学家。

总体来说,伊壁鸠鲁学派提倡的是快乐主义,但绝对不是纵欲和享乐主义。在古希腊文化和社会出现衰落的大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幸福和快乐,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和人本主义色彩,这是这一时期古希腊各个哲学流派思想的共同特点。


希伦宝贝


这个问题要回答太费劲,一两句讲不清,有西方哲学发展史,中国哲学发展史,中国哲学发展史读读冯友兰先生编的《中国哲学简史》


翰墨荣华


佛法即是哲学又是生命科学 易学是哲学中的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哲学的起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