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丨我省藏区脱贫路上不歇脚 小康路上不松劲

2019年底,我省藏区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063个贫困村退出,实现全域脱贫摘帽。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四川藏区健全了防止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脱贫路上不歇脚,小康路上不松劲。

四川新闻丨我省藏区脱贫路上不歇脚 小康路上不松劲

3月的丹巴县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在大邑村,村民三年前种下的中药材终于迎来成熟期,这让寂静的山村热闹起来。大邑村位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带,这里山高坡陡,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四川新闻丨我省藏区脱贫路上不歇脚 小康路上不松劲

甘孜州丹巴县大邑村村主任 周洪文:以前我们这里主要种玉米和土豆,基本上家里累一年,最多玉米能卖800多块钱1000块钱,连喂猪的猪饲料都不够。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当地政府采用农民+合作社+公司的模式,积极引导村民种植羌活、秦艽、连翘、芍药等经济价值高的中药材,还给予种植户种苗款补助。村民苏国强家的7亩地都种上中药材,光羌活就收获1000斤,可给他家带来2万元的收入。

四川新闻丨我省藏区脱贫路上不歇脚 小康路上不松劲

这几天,泸定县伞岗坪金丝皇菊产业基地也是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正在参加金丝皇菊的种植技术培训,今年,这里已被作为全县乡村振兴第二批示范基地进行重点打造。

四川新闻丨我省藏区脱贫路上不歇脚 小康路上不松劲

甘孜州诗和远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曾志勇:去年我们在泸定7个乡镇,13个贫困村试种了金丝皇菊100余亩,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亩收益都基本上达到了七、八千元。

四川新闻丨我省藏区脱贫路上不歇脚 小康路上不松劲

甘孜州泸定县泸桥镇团结村村民 孟意浩:我们家去年种了一亩多地,收入应该是在2万元左右,今年我们就继续签约了,准备把菊花这个产业再发展得大一点,把自己腰包弄满一点。

产业新则乡村兴,甘孜州在康定、泸定、丹巴3县市打造示范村15个。梯度推进雅砻江、金沙江流域乡村振兴试点,启动实施乡村振兴第二批试点村69个。

四川新闻丨我省藏区脱贫路上不歇脚 小康路上不松劲

这些天,阿坝州小金县日尔乡木桠村村民李华英家门口的开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复工了,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公司优先为脱贫不久的村民提供工作岗位,李华英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四川新闻丨我省藏区脱贫路上不歇脚 小康路上不松劲

阿坝州小金县木桠村村民李华英:昨天又打电话我们就来了,一个月也能挣3000多。

全域脱贫摘帽后的阿坝州并没有满足现状,把稳定增收作为核心,持续完善帮扶政策,多渠道发展产业,帮助已脱贫人口真脱贫能致富。

这几天跨越2000公里,由浙江省兰溪市仙乡杨梅专业合作社装运的2400株“扶贫杨梅苗”运抵汶川县映秀镇中滩堡村,这批远“嫁”汶川的产业扶贫苗,将助力当地群众巩固脱贫成效。

四川新闻丨我省藏区脱贫路上不歇脚 小康路上不松劲

汶川县映秀镇中滩堡村村支部书记 杨云兵:我们想下一步再种两三百亩,扩大我们的种植面积,给我们的群众致富增收和集体经济、旅游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巩固脱贫成果,阿坝州及时将中央、省、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亿元分解落实到项目上,确保在3月底前1655个扶贫项目全面开工。

四川新闻丨我省藏区脱贫路上不歇脚 小康路上不松劲

阿坝州扶贫开发局副局长 舒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排查分析脱贫攻坚领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让贫困户在脱贫的同时实现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