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美食千萬道,精品都集中在了這麼一本書上

歷時五年終出爐

有這麼一本講述宋代美食的書籍,這本書籍的名字叫做《宋宴》,第一作者是位叫徐鯉的女士。她在創作這本書籍時說自己參考了所有所能找到的材料,然後以論文的形式寫下了這本書,

書中還原了整整75道宋菜的具體做法,可謂是極其細緻了。這本書實際上就是一個加大版的菜譜,這也是本書的另一名作者盧冉也就是這名女士的丈夫所一再強調的。在他看來,宋代的菜和現代菜之間是有一定聯繫的,只有親手把它做出來,親口嚐了之後才知道當時的飲食文化到底是怎樣的。

宋代美食千萬道,精品都集中在了這麼一本書上

這本 300多頁的超厚書籍售價高達168元,僅僅出版4個月後,就已經加印兩次,並且受到了讀者的廣泛好評。這本書的完成時間高達5年,可以說這本書是這幾位作者花費了很多心思才完成的一本著作。從前期的調研歷史背景,再到後面的親手製作,最後再編寫成書,真的是煞費苦心吶。

現實中的徐鯉不善言辭,但是一旦到了她的專屬寫作領域,她就表現得十分開朗活潑,和前面簡直是截然相反的兩個人。在該書的前言中,她用細緻的手法描繪了宋朝的各個階層人的故事,首先帶讀者瞭解了宋朝的歷史。

宋代美食千萬道,精品都集中在了這麼一本書上

二、外國友人的實驗

曾經有個外國人在中國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要求自己的廚師按照《齊民要術》中的配方來做菜,然後給當地的中國人品嚐,但這些人嘗完過後都覺得這根本就不像中國的菜。這位外國人覺得很奇怪,他按照中國人的書來做的菜,最後給中國人品嚐,竟然得出一個否定的答案。儘管該書對各種菜的做法描述的很詳細,但是經過了這麼長時間,人們的口味已經變了。就像後來的宋菜,人們喜歡在裡面加一些小的調料,這樣做出來的菜才有味道,也更加可口。可惜的是這位外國人並不知道這一點。徐鯉在創作這本書時,也詳細閱讀了《齊民要術》,起到了很好的參考作用。《宋宴》這本書的另一位作者也說過,要想探討中國飲食文化,最低要探究宋代以後的,宋代以前的人們的生活標準就是吃飽飯,沒有太多的追求。這本書的幾位作者並不是專門學習飲食歷史的,他們主修的是美術史,創作這本書也是出於一次偶然。

宋代美食千萬道,精品都集中在了這麼一本書上

三、宋菜的三大類型

在查閱了許多的書籍之後,幾位作者總共找到了1000多種菜餚,最終篩選出這75道宋菜。

儘管已經做得很細緻,但幾位作者也說了,這並不能代表整個宋代的飲食文化。這幾位作者把宋菜分為三大類型,即宮廷菜,文人菜和平民菜。宋菜的主要代表是文人菜,顧名思義,文人菜主要是文人雅士食用的,大多具有詩意。因此這些文人菜大多具有一個特別好聽的名字,例如梅花湯餅、石子羹等,聽起來就很有詩意。

宋代美食千萬道,精品都集中在了這麼一本書上

而宮廷菜則比較講究了,因為宮廷菜主要是供給那些達官貴人的。宋朝皇帝有一次去一個大臣家做客,這位大臣準備了整整150道菜,想一想那場面都覺得很氣派。而這些菜都被後人記錄在了書中。我們今天所說的《宋宴》中也記錄了其中的兩道菜。幾位作者在查閱歷史書籍發現宋代的宮廷飲食與民間有很多的類似地方。

像平民菜一般包括一些麵食糕點等類似的。像我們今天所說的蓋澆飯這類的快餐也屬於平民菜。其中一位作者也說過文人菜看起來很可口,但是吃起來並沒有市民菜好吃,這個適合在聚會時擺上那麼幾道,可以起到美觀的作用。

宋代美食千萬道,精品都集中在了這麼一本書上

在創作這本書之前,作者對廚藝並不精通,廚藝水平也僅僅停留在一些簡單的家常菜上。但是當他們嘗試做出第1道菜後,一股自信心油然而生,他們照著菜譜一步一步的做,最後做出來的菜味道十分的可口,這極大地增加了他們創作的決心。但是由於其中的很多菜餚都已失傳,並且許多蔬菜他們都不認識,因此他們在創作的過程遇到了許多的困難。

宋代美食千萬道,精品都集中在了這麼一本書上

這對夫妻倆在做了這麼多的宋菜之後,最吸引他們的還是日常的平民菜。書中有道平民菜叫做"瓜齏",這道菜如今經常出現在徐鯉家的餐桌上,他們可謂是真正享受了宋菜呀。這道菜的做法是將醬瓜絲、筍乾絲拌在一起再加入雞肉絲一起炒,燒出來的菜香氣騰騰,可以說是和黃豆醬一樣下飯。這道十幾分鍾就能炒好的菜實在是適合家庭日常食用。還有滿山香、山煮羊、這樣的菜,雖說看起來不咋地,但是吃起來的話可是會讓你大吃一驚。還有大詩人蘇軾發明的煮魚,看起來清淡無味,但一品嚐,那個味道可是讓人流連忘返,幾位作者都對這道菜大大讚賞。

總結:盧冉也說到,光看是不行的,還是要自己親自動手把它做出來,這樣可以獲得滿滿的成就感,親手做出來的菜它不香也香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