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天津三绝: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和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天津三绝是天津劳动人民创立的小吃,曾经以实惠和美味享誉全国,尤其是麻花和狗不理,声誉应该是世界级的,到天津的朋友总会想到去吃这三个驰名中外的食品,或者买一些作为手信带回家。

狗不理包子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全国,名扬中外。狗不理包子倍受欢迎,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用料上,狗不理包子的肉馅别具特色,选用七成瘦三成肥的新鲜猪肉,上等酱油找口,放上香油、味精、葱姜末等佐料,边加水边搅拌,打成肉丁水馅。包子皮使用半发酵“一拱肥”富强面。做工上,狗不理包子从揉面、揪剂、擀皮、装馅、掐包、上屉、上大灶,都有明确的规格标准,掐出来的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的褶不少于十五六个。刚出屉的包子,看上去如薄雾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狗不理包子铺原名“德聚号”,据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店主叫高贵友,其乳名叫“狗子”,人们久而久之喊顺了嘴,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据说,袁世凯当直隶总督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很爱吃。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许多地方开设分号。

菜品历史

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狗不理包子”创始人高贵友出生在直隶武清县下朱庄(现天津市武清区)。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取其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

高贵友14岁时,到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因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三年满师后,高贵友独自开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生意十分兴隆。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高贵友初创“德聚号”小吃铺时,用鲜猪肉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调味剂等,调拌成包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1916年(民国五年),高贵友病故,其子高金铭继承产业,转年在南市东大街立了分号。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把侯家后老号迁址到北大关桥口。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将老号、分号合并,迁址到天祥商场后门(今辽宁路),设立新号“德聚号”。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高金铭之子高焕文继承产业,经营至1952年歇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天津市将狗不理包子收归国有并将店铺迁至今和平区山东路,后又在南市食品街设立了分店。2001年,“狗不理”总店扩建。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随着“狗不理”的发展,所经营的品种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逐渐形成6大类、98个品种的包子。技师们精心研制出以鸡、鸭、鱼、肉、海鲜及应时蔬菜、野菜、菌类为原料,采用蒸、煮、烤、烙等多种烹调技法做出了“金针包”、“龙凤包”、“鸳鸯包”、“香芹包”、“什锦包”、“大虾韭菜包”等。

狗不理现在在天津有多家分店,还有贵宾楼,一般不会有仿冒的,不会像麻花那样鱼龙混杂。总店就在滨江道旁边的山东路上,距离劝业场很近,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受到游客青睐的缘故之一。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狗不理贵宾楼位于五大道景区睦南道74号


天津的包子当然不止狗不理一家,只是他家当年做包子认真,真材实料,做工也不偷工减料,做出来的东西才创下了这么大的名头。但包子始终是应该为普通人消费的,不应该成为敛财工具而不顾名声。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如果您想吃到跟天津普通人一样的包子,您可以问问天津的朋友们,我个人吃过的比较好的有这几家:老永胜包子、陈傻子包子、老城里二姑包子、老幼乐包子、张记包子、四平包子铺。具体的地址由于篇幅缘故就不说了,您可以私信我回复。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四平包子是我常去的包子铺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此种大麻花已不多见


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桂发祥”和“桂发成”麻花店,因店铺座落于十八街,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十八街麻花是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创新,在白条和麻条中间夹一条含有桂花、闵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酥馅,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其特点是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迎宾二厂玫瑰火腿肠是用了玫瑰露的,得过国家银奖


记得第一次是天津大麻花是大学时,我们同寝的天津同学带来的,粗若儿臂,长度逾尺,但是非常酥,用手一掰就能掰一段下来,他还带了一根麻花差不多粗的迎宾二厂玫瑰肠,我们一口麻花一口玫瑰肠,吃的不亦乐乎。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到天津之后,回家乡重庆也好,出去办事也好,总会带上几盒桂发祥麻花。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到天津的游客也总是会买一些麻花作为手信带回家。但是遍街都是的十八街麻花总店,让人无所适从,到底哪家才是真的呢?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其实麻花都是真的,只是只有桂发祥才是中华老字号,所以打着十八街麻花X店但没有桂发祥三个字的,咱也不能说他卖的是假麻花,只是不是桂发祥的麻花而已。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超市大部分也有卖,所以完全不必担心。


桂发祥的厂店,是在洞庭路上,前店后厂,我们家经常路过那里,就会顺便买点小麻花吃。只是这个地方比较偏,公交车我都不知道哪一路到那儿。不过您也不必担心,但凡挂着桂发祥招牌的,您都可以放心大胆的进去买,而且不管是在哪里,桂发祥店内的价格应该都是统一的,不必担心被宰。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这种皖牌照的做的麻花跟天津麻花差距很大


还有一些南方的朋友说我见过天津大麻花,开着车子卖那种!这里要特别解释一下,您看到的可能是图中这种车子,但您仔细看看车牌,咱就不多说啦。

耳朵眼炸糕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津门食品三绝之一。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选料精,制作细,因店铺紧靠耳朵眼胡同,故名。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圈起来的就是耳朵眼胡同

耳朵眼炸糕选料需用优质糯米、黄米、红小豆、赤砂糖、香油等。馅经漂、煮、焖、搅、炒糖、炒馅等工序,皮面经水泡、石磨、发酵、兑碱成型,在滚油内炸成金黄色球冠状成品,特点是口感外焦里嫩、酥皮脆而不硬、馅鲜嫩而不干、细甜爽口、香味芬芳。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炸糕是天津传统特色小吃,经营者众多。耳朵眼炸糕店几十年如一日,坚持选料精细,讲究工艺,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使自己经营的炸糕品种越加发扬光大,与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并称津门三绝食品。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一些卖早点的也有炸糕卖


耳朵眼炸糕起源于晚清光绪年间(1900年),第一代掌柜刘万春(1874年一1962年)由推独鸵车走街串巷叫卖,到在估衣街西口的北门外大街上摆摊设点现做现卖,积攒些资本后,刘万春与他的外甥张魁元合伙,在北门外大街租了一间八尺见方的脚行下处(搬运工办事和休息的地方)挂上刘记的招牌,干起了炸糕店。由于刘万春做的炸糕选料精、作工细、味道好、口感妙,物美价廉。在众多的炸糕中出类拔萃,独树一帜,买卖日见兴隆,赢得了炸糕刘的美称,又因为炸糕店靠近估衣街和针市街上的染料庄、当铺、银号、布铺、鞋帽店。富户、百姓人家过生日、办喜寿事。借糕字谐音,取步步高之吉利,提前预约购买炸糕,使得生意蒸蒸日上,刘记炸糕店显露了名声。因炸糕店紧靠着一条只有1米多宽的狭长胡同--耳朵眼胡同,人们便风趣地以耳朵眼来称呼刘记炸糕铺。虽日伪时期曾改名为增盛成,但耳朵眼炸糕铺则越叫越响。炸糕也被称为耳朵眼炸糕了。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传统的耳朵眼炸糕采用北运河沿岸杨村、河西务和子牙河沿岸文安、霸县产的黄米和江米经水泡涨后用石磨磨成粥状,盛在布袋中。经淋水发酵后兑好碱当作面皮;再用天津出产的朱砂红小豆,制成豆馅,加优质的红糖在锅内熬汁炒成豆沙馅,凉后作馅心,包好后温油(130℃)下锅,勤翻勤转,这样炸出的炸糕,色泽金黄爆刺儿,炸糕外皮酥脆不艮,内里柔软糯粘,豆馅细甜爽口,别有风味。在1987年天津市群星杯津菜大赛上被授予特别荣誉奖,1989年被商业部批准为优质食品获金鼎奖,连续多年获天津市餐饮业优质食品金奖。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华名小吃。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炸糕是很便宜实惠的小吃,只是需要很大一口油锅来炸,自家炸的不如耳朵眼现炸的香,所以这就不易携带,导致耳朵眼没有前面两绝的名声大。

天津三绝  狗不理 包子  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耳朵眼滨江道店


耳朵眼炸糕现在也开了很多家小连锁店,专门卖炸糕的,在一些旅游区比如鼓楼、滨江道均可以见到,就不用非得跑到估衣街去吃啦。

天津三绝是天津劳动人民创立的小吃,曾经以实惠和美味享誉全国。只是现在,由于某些经营者在经营理念上与劳动人民渐行渐远,三绝之一的某某已经臭大街了,天津人民几乎异口同声的讨伐,谁背离了它生存的土壤,其结果必然是被人唾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