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欽天監與觀象臺中口傳,民間不得流傳的《步天歌》

《步天歌》在史藉中最早見於南宋鄭樵編撰之《通志·天文略》中,即《丹元子步天歌》。但由於中國古代星占學向來就是皇朝秘密資料,不公開傳閱;《通志.天文略》中附言:“此本只傳靈臺,不傳人間,術家秘之”(意即這份步天歌只在欽天監與觀象臺中口傳,不向民間流傳,占星術數家視之為秘密);明代中葉後期雖有所開禁,但民間流傳甚少。

雖如此在南宋時期鄭樵已指出《步天歌》已有數個版本流傳,流傳各版本的句數與字數均不盡相等,文句間亦有異同但分別不大,部分版本並附有供對照之星圖(皆為後來繪製的),現流傳與影響較廣的有鄭樵的《通志》版本。

而清朝學者梅文鼏於康熙年間把《步天歌》與西方星圖對照,刪減諸星成《經天該》加上梅本人據《崇禎曆書》所載對南天星空之《南極諸星補歌》合稱《西步天歌》(但《經天該》非梅所著),清朝欽天監博士何君藩編有一版本;19世紀中葉韓國李俊養據10世紀傳入韓國之版本撰有《新法步天歌》,近代則有道教學者玉溪道人根據《靈臺儀象志》自行改編的步天歌,除此以外還有各版刊抄本二十餘種,均在中國各大圖書館與私人收藏家中,或已刊載(如刊於《四庫全書》中)。

只在欽天監與觀象臺中口傳,民間不得流傳的《步天歌》


只在欽天監與觀象臺中口傳,民間不得流傳的《步天歌》


只在欽天監與觀象臺中口傳,民間不得流傳的《步天歌》


只在欽天監與觀象臺中口傳,民間不得流傳的《步天歌》


只在欽天監與觀象臺中口傳,民間不得流傳的《步天歌》


只在欽天監與觀象臺中口傳,民間不得流傳的《步天歌》


只在欽天監與觀象臺中口傳,民間不得流傳的《步天歌》


只在欽天監與觀象臺中口傳,民間不得流傳的《步天歌》


只在欽天監與觀象臺中口傳,民間不得流傳的《步天歌》


只在欽天監與觀象臺中口傳,民間不得流傳的《步天歌》


只在欽天監與觀象臺中口傳,民間不得流傳的《步天歌》


只在欽天監與觀象臺中口傳,民間不得流傳的《步天歌》


只在欽天監與觀象臺中口傳,民間不得流傳的《步天歌》


只在欽天監與觀象臺中口傳,民間不得流傳的《步天歌》


下面是步天歌的部分內容

(一)紫微宮

中元北極紫微宮,北極五星在其中,大帝之座第二珠,第三之星庶子居,第一號曰為太子,四為後宮五天樞,左右四星是四輔,天乙太乙當門路。左樞右樞夾南門,兩面營衛一十五,東藩左樞連上宰,少宰上輔次少輔,上衛少衛次上丞,後門東邊大讚府。西藩右樞次少尉,上輔少輔四相視,上衛少衛七少丞,以次卻向前門數。陰德門星兩黃聚,尚書以次其位五,女史柱史各一戶,御女四星五天柱。大理兩星陰德邊,勾陳尾指北極巔,六甲六星勾陳前,天皇獨在勾陳裡,五帝內座後門間。華蓋並槓十六星,槓作柄象華蓋形,蓋上連連九個星,名曰傳舍如連丁,垣外左右各六珠,右是內階左天廚,階前八星名八谷,廚下五個天棓宿。天床六星左樞右,內廚兩星右樞對,文昌鬥上半月形,稀疏分明六個星。文昌之下曰三師,太尊只向三公明,天牢六星太尊邊,太陽之守四勢前。一個宰相太陽側,更有三公向西偏,即是玄戈一星圓,天理四星斗裡暗,輔星近著開陽淡。北斗之宿七星明,第一主帝名樞精,第二第三璇璣是,第四名權第五衡,開陽搖光六七名,搖光左三天槍明。

(二)太微宮

上元天庭太微宮,昭昭列象布蒼穹,端門只是門之中,左右執法門西東。門左皂衣一謁者,以次即是烏三公,三黑九卿公背旁,五黑諸侯卿後行。四個門西主軒屏,五帝內座於中正,倖臣太子並從官,烏列帝后從東定。郎將虎賁居左右,常陳郎位居其後,常陳七星不相誤,郎位陳東一十五。兩面宮垣十星布,左右執法是其數,宮外明堂布政宮,三個靈臺候雲雨。少微四星西北隅,長垣雙雙微西居,北門西外接三臺,與垣相對無兵災。

(三)天市宮

下元一宮名天市,兩扇垣墻二十二。當門六角黑市樓,門左兩星是車肆。兩個宗正四宗人,宗星一雙亦依次。帛度兩星屠肆前,候星還在帝座邊。帝座一星常光明,四個微茫宦者星。以次兩星名列肆,鬥斛帝前依其次,鬥是五星斛是四。垣北九個貫索星,索口橫者七公成。天紀恰似七公形,數著分明多兩星。紀北三星名女床,此坐還依織女傍。三元之像無相侵,二十八宿隨其陰,水火木土與並金,以次別有五行吟。河中河間晉鄭周,秦連巴蜀細搜求,十一星屬十一國,梁楚韓邦在盡頭。魏趙九河與中山,齊越吳徐東海間,燕連南海盡屬宋,請君熟記有何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