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民事訴訟證據操作指南

  • 為保證人民法院正確認定案件事實,公正、及時審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民事審判經驗和實際情況,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77次會議於2019年10月14日通過了《關於修改的決定》(以下簡稱新證據規定),新證據規定以法釋〔2019〕19號形式於2019年12月25日發佈,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新證據規定公佈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佈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不再適用。本操作指南根據《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民訴法解釋》)和新證據規定相關內容編寫,期冀可為法律實務工作者提供參考。

  • 一、舉證責任的一般規定

  • (一)當事人舉證

  • 1.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被告提出反訴,應當提供符合起訴條件的相應的證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19條規定,起訴條件包括:(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2)有明確的被告;(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範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 2.人民法院應當在審理前的準備階段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和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收集證據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等內容。人民法院應當向當事人說明舉證的要求及法律後果,促使當事人在合理期限內積極、全面、正確、誠實地完成舉證。

  • 3.人民法院應當依照下列原則確定舉證證明責任的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1)主張法律關係存在的當事人,應當對產生該法律關係的基本事實承擔舉證證明責任;(2)主張法律關係變更、消滅或者權利受到妨害的當事人,應當對該法律關係變更、消滅或者權利受到妨害的基本事實承擔舉證證明責任。

  • 4.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後果。

  • (二)法院調查取證

  • 1.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交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被調查人的姓名或者單位名稱、住所地等基本情況、所要調查收集的證據名稱或者內容、需要由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的原因及其要證明的事實以及明確的線索。

  • 2.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包括:(1)證據由國家有關部門保存,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無權查閱調取的;(2)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3)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上述證據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當事人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與待證事實無關聯、對證明待證事實無意義或者其他無調查收集必要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

  • 3.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應當調查收集,該等證據包括:(1)涉及可能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2)涉及身份關係的;(3)涉及因汙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而提起公益訴訟的;(4)當事人有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可能的;(5)涉及依職權追加當事人、中止訴訟、終結訴訟、迴避等程序性事項的。除此之外,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應當依照當事人的申請進行。

  • 4.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應當由兩人以上共同進行。調查材料要由調查人、被調查人、記錄人簽名、捺印或者蓋章。

  • 5.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調查取證,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人民法院對有關單位和個人提出的證明文書,應當辨別真偽,審查確定其效力。人民法院調查收集可能需要鑑定的證據,應當遵守相關技術規範,確保證據不被汙染。

  • 廣告
  • 森海塞爾(Sennheiser) MOMENTUM TRUE WIRELESS真無線藍牙耳機降噪音樂 黑色 顏色京東
  • ¥1989.00
  •  二、舉證期限

  • (一)一般規定

  • 1.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應當在審理前的準備階段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並經人民法院准許。

  • 2.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不得少於15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10日。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不得超過15日,小額訴訟案件的舉證期限一般不得超過7日。舉證期限屆滿後,當事人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的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述規定的期間限制。

  • 3.當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證據。

  • (二)特殊情形

  • 1.存在下列情形的,舉證期限按照如下方式確定:(1)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舉證期限中止,自駁回管轄權異議的裁定生效之日起恢復計算;(2)追加當事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或者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經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前述一般規定為新參加訴訟的當事人確定舉證期限,該舉證期限適用於其他當事人;(3)發回重審的案件,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結合案件具體情況和發回重審的原因,酌情確定舉證期限;(4)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案件具體情況重新確定舉證期限;(5)公告送達的,舉證期限自公告期屆滿之次日起計算。

  • 2.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係性質或者民事行為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的,當事人根據法庭審理情況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並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 3.當事人因客觀原因逾期提供證據,或者對方當事人對逾期提供證據未提出異議的,視為未逾期。

  •  (三)舉證期限的延長

  • 1.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當事人申請延長舉證期限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申請。

  • 2.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存在客觀障礙,屬於“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情形。對於該等情形,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舉證能力、不能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的原因等因素綜合判斷。必要時,可以聽取對方當事人的意見。

  • 3.申請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適當延長舉證期限,並通知其他當事人。延長的舉證期限適用於其他當事人;申請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並通知申請人。

  • (四)證據交換與舉證期限

  • 1.案件需要開庭審理,人民法院通過組織證據交換進行審理前準備的,證據交換之日舉證期限屆滿。

  • 2.證據交換的時間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當事人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的,證據交換日相應順延。

  • 3.證據交換應當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進行。在證據交換的過程中,審判人員對當事人無異議的事實、證據應當記錄在卷;對有異議的證據,按照需要證明的事實分類記錄在卷,並記載異議的理由。通過證據交換,確定雙方當事人爭議的主要問題。當事人收到對方的證據後有反駁證據需要提交的,人民法院應當再次組織證據交換。

  •  (五)逾期舉證

  • 1.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必要時可以要求其提供相應的證據。

  • 2.當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不予採納。但該證據與案件基本事實有關的,人民法院應當採納,並予以訓誡、罰款。人民法院對逾期提供證據的當事人處以罰款的,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10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5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可以結合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主觀過錯程度、導致訴訟遲延的情況、訴訟標的金額等因素,確定罰款數額。

  • 3.當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採納,並對當事人予以訓誡。

  • 4.當事人一方要求另一方賠償因逾期提供證據致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誤工、證人出庭作證等必要費用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

  •  三、相對免證事實

  •  (一)司法認知的事實、裁判已決的事實、推定的事實

  • 1.司法認知的事實。包括:(1)自然規律以及定理、定律;(2)眾所周知的事實;(3)已為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上述事實,當事人無須舉證證明,但對於第(2)項規定的事實,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反駁的除外;對於第(3)項事實,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 2.裁判已決的事實。包括:(1)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2)已為仲裁機構生效裁決所確認的事實。上述事實,當事人無須舉證證明,但對於第(1)項規定的事實,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對於第(2)項事實,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反駁的除外。

  • 3.推定的事實。包括:(1)根據法律規定推定的事實;(2)根據已知的事實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推定出的另一事實。上述事實,當事人無須舉證證明,但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反駁的除外。

  • 廣告
  • 抖音網紅款55 液晶電視60 65 75 網絡WiFi液晶電視機 黑色 32寸屏超清網絡版京東
  • ¥2158.00
  • (二)訴訟上自認的事實

  • 1.一般自認、擬製自認、限制自認與調解自認

  • (1)一般自認。在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於己不利的事實,或者對於己不利的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在證據交換、詢問、調查過程中,或者在起訴狀、答辯狀、代理詞等書面材料中,當事人明確承認於己不利的事實的,適用前款規定。

  • (2)擬製自認。一方當事人對於另一方當事人主張的於己不利的事實既不承認也不否認,經審判人員說明並詢問後,其仍然不明確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視為對該事實的承認。

  • (3)限制自認。一方當事人對於另一方當事人主張的於己不利的事實有所限制或者附加條件予以承認的,由人民法院綜合案件情況決定是否構成自認。

  • (4)調解自認。在訴訟中,當事人為達成調解協議或者和解協議作出妥協而認可的事實,不得在後續的訴訟中作為對其不利的根據,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均同意的除外。

  • 2.代理人自認與共同訴訟人自認

  • (1)代理人自認。當事人委託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的,除授權委託書明確排除的事項外,訴訟代理人的自認視為當事人的自認。當事人在場對訴訟代理人的自認明確否認的,不視為自認。

  • (2)共同訴訟人自認。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併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

  • 3.自認的限制與自認的撤銷

  • 廣告
  • 金色年華 輕奢大氣客廳裝飾畫現代簡約沙發背景牆三聯畫北歐掛畫 20375/20376/20377 默認5京東
  • ¥2222.00
  • (1)自認的限制。《民訴法解釋》第96條第1款規定的事實,不適用有關自認的規定。自認的事實與已經查明的事實不符的,人民法院不予確認。

  • (2)自認的撤銷。有下列情形之一,當事人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撤銷自認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1)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的;2)自認是在受脅迫或者重大誤解情況下作出的。人民法院准許當事人撤銷自認的,應當作出口頭或者書面裁定。

  •  四、證據提交規則

  • 1.證據原件(物)提交原則。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證據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複製件或者複製品。

  • 2.動產證據的提交規則。以動產作為證據的,應當將原物提交人民法院。原物不宜搬移或者不宜保存的,當事人可以提供複製品、影像資料或者其他替代品。人民法院在收到當事人提交的動產或者替代品後,應當及時通知雙方當事人到人民法院或者保存現場查驗。

  • 3.不動產證據的提交規則。當事人以不動產作為證據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供該不動產的影像資料。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應當通知雙方當事人到場進行查驗。

  • 4.外文書證的提交規則。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外文書證或者外文說明資料,應當附有中文譯本。當事人對中文翻譯件有異議的,應當共同委託翻譯機構提供翻譯文本;當事人對翻譯機構的選擇不能達成一致的,由人民法院確定。

  • 5.域外形成證據的提交規則。(1)當事人提供的公文書證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形成的,該證據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2)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形成的涉及身份關係的證據,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3)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證據是在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形成的,應當履行相關的證明手續。

  • 6.無爭議事實的證據提供規則。雙方當事人無爭議的事實符合《民訴法解釋》第96條第1款規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當事人提供有關證據。

  • 7.證據提交要求。當事人應當對其提交的證據材料逐一分類編號,對證據材料的來源、證明對象和內容作簡要說明,簽名蓋章,註明提交日期,並依照對方當事人人數提出副本。

  • 8.法院出具證據收據義務。人民法院收到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材料,應當出具收據,寫明證據名稱、頁數、份數、原件或者複印件以及收到時間等,並由經辦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  五、證據保全

  • 1.訴前保全。因情況緊急,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利害關係人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證據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申請書應當載明需要保全的證據的基本情況、申請保全的理由以及採取何種保全措施等內容。人民法院採取訴前證據保全措施後,當事人向其他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採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將保全的證據及時移交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

  • 2.訴中保全。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在訴訟過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當事人申請證據保全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書應當載明需要保全的證據的基本情況、申請保全的理由以及採取何種保全措施等內容。

  • 3.證據保全的擔保。當事人或者利害關係人申請採取查封、扣押等限制保全標的物使用、流通等保全措施,或者保全可能對證據持有人造成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申請人提供相應的擔保。擔保方式或者數額由人民法院根據保全措施對證據持有人的影響、保全標的物的價值、當事人或者利害關係人爭議的訴訟標的金額等因素綜合確定。

  • 4.證據保全的方法。人民法院進行證據保全,可以要求當事人或者訴訟代理人到場。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和具體情況,人民法院可以採取查封、扣押、錄音、錄像、複製、鑑定、勘驗等方法進行證據保全,並製作筆錄。在符合證據保全目的的情況下,人民法院應當選擇對證據持有人利益影響最小的保全措施。

  • 5.證據保全的賠償責任。申請證據保全錯誤造成財產損失,當事人請求申請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 6.參照適用。證據保全的其他程序,參照適用法律、司法解釋關於財產保全的規定。

  •  六、具結制度

  • 1.當事人具結。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當事人本人到庭,就案件有關事實接受詢問。人民法院應當在詢問前責令當事人簽署保證書並宣讀保證書的內容。保證書應當載明保證據實陳述,絕無隱瞞、歪曲、增減,如有虛假陳述應當接受處罰等內容。當事人應當在保證書上簽名、捺印。當事人有正當理由不能宣讀保證書的,由書記員宣讀並進行說明。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拒不簽署或宣讀保證書或者拒不接受詢問的,人民法院應當綜合案件情況,判斷待證事實的真偽。待證事實無其他證據證明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不利於該當事人的認定。

  • 2.證人具結。人民法院應當要求證人在作證之前簽署保證書,並在法庭上宣讀保證書的內容。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作為證人的除外。證人確有正當理由不能宣讀保證書的,由書記員代為宣讀並進行說明。證人拒絕簽署或者宣讀保證書的,不得作證,並自行承擔相關費用。證人保證書的內容適用當事人保證書的規定。

  • 3.鑑定人具結。鑑定開始之前,人民法院應當要求鑑定人簽署承諾書。承諾書中應當載明鑑定人保證客觀、公正、誠實地進行鑑定,保證出庭作證,如作虛假鑑定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等內容。

  •  七、證明標準

  • 1.一般證明標準。(1)對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經審查並結合相關事實,確信待證事實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應當認定該事實存在。(2)對一方當事人為反駁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所主張事實而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經審查並結合相關事實,認為待證事實真偽不明的,應當認定該事實不存在。(3)法律對於待證事實所應達到的證明標準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 2.特殊證明標準。(1)當事人對於欺詐、脅迫、惡意串通事實的證明,以及對於口頭遺囑或贈與事實的證明,人民法院確信該待證事實存在的可能性能夠排除合理懷疑的,應當認定該事實存在。(2)與訴訟保全、迴避等程序事項有關的事實,人民法院結合當事人的說明及相關證據,認為有關事實存在的可能性較大的,可以認定該事實存在。

  • 八、質證規則

  • 1.證據開示原則。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互相質證。未經當事人質證的證據,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能夠反映案件真實情況、與待證事實相關聯、來源和形式符合法律規定的證據,應當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 2.質證規則。(1)當事人在審理前的準備階段或者人民法院調查、詢問過程中發表過質證意見的證據,視為質證過的證據。(2)當事人要求以書面方式發表質證意見,人民法院在聽取對方當事人意見後認為有必要的,可以准許。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將書面質證意見送交對方當事人。(3)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規定應當保密的證據,不得公開質證。

  • 3.質證內容。人民法院應當組織當事人圍繞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以及與待證事實的關聯性進行質證,並針對證據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進行說明和辯論。

  • 4.質證程序。(1)質證一般按下列順序進行:1)原告出示證據,被告、第三人與原告進行質證;2)被告出示證據,原告、第三人與被告進行質證;3)第三人出示證據,原告、被告與第三人進行質證。(2)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審判人員對調查收集證據的情況進行說明後,由提出申請的當事人與對方當事人、第三人進行質證。(3)人民法院依職權調查收集的證據,由審判人員對調查收集證據的情況進行說明後,聽取當事人的意見。

  • 九、證據審核認定的一般規定

  • 1.證據裁判主義。人民法院應當以證據能夠證明的案件事實為根據依法作出裁判。

  • 2.證據審核的基本原則。審判人員應當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觀地審核證據,依據法律的規定,遵循法官職業道德,運用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驗,對證據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獨立進行判斷,並公開判斷的理由和結果。

  • 3.單一證據審核認定。審判人員對單一證據可以從下列方面進行審核認定:(1)證據是否為原件、原物,複製件、複製品與原件、原物是否相符;(2)證據與本案事實是否相關;(3)證據的形式、來源是否符合法律規定;(4)證據的內容是否真實;(5)證人或者提供證據的人與當事人有無利害關係。

  • 4.對當事人認可的證據的審核認定。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認可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予以確認。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對認可的證據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必要時,可以責令其提供相應證據。人民法院應當結合當事人的訴訟能力、證據和案件的具體情況進行審查。理由成立的,可以列入爭議焦點進行審理。

  • 5.非法證據的判斷標準。對以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或者嚴重違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獲取的證據,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 6.瑕疵證據的補強規則。下列證據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1)當事人的陳述;(2)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作的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不相當的證言;(3)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係的證人陳述的證言;(4)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電子數據;(5)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複製件、複製品。

  • 7.證明妨害規則。一方當事人控制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交,對待證事實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於控制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該主張成立。

  • 8.證據綜合審核認定規則。審判人員對案件的全部證據,應當從各證據與案件事實的關聯程度、各證據之間的聯繫等方面進行綜合審查判斷。

  • 9.證據採納理由公開原則。人民法院應當在裁判文書中闡明證據是否採納的理由。對當事人無爭議的證據,是否採納的理由可以不在裁判文書中表述。

  • 十、證據種類

  • 1.證據種類。證據包括:(1)當事人的陳述;(2)書證;(3)物證;(4)視聽資料;(5)電子數據;(6)證人證言;(7)鑑定意見;(8)勘驗筆錄。

  • 2.法庭調查順序。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1)當事人陳述;(2)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3)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4)宣讀鑑定意見;(5)宣讀勘驗筆錄。

  • 3.證據事實原則。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 十一、當事人的陳述

  • 1.一般規定。當事人的陳述,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陳述,應當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審查確定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當事人拒絕陳述的,不影響人民法院根據證據認定案件事實。

  • 2.當事人接受詢問與具結。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當事人本人到場,就案件的有關事實接受詢問。人民法院要求當事人到場接受詢問的,應當通知當事人詢問的時間、地點、拒不到場的後果等內容。除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外,對當事人的詢問參照適用本規定中關於詢問證人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詢問前責令當事人簽署保證書並宣讀保證書的內容。保證書應當載明保證據實陳述,絕無隱瞞、歪曲、增減,如有虛假陳述應當接受處罰等內容。當事人應當在保證書上簽名、捺印。當事人有正當理由不能宣讀保證書的,由書記員宣讀並進行說明。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拒不簽署或宣讀保證書或者拒不接受詢問的,人民法院應當綜合案件情況,判斷待證事實的真偽。待證事實無其他證據證明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不利於該當事人的認定。

  • 3.當事人陳述的處理。當事人應當就案件事實作真實、完整的陳述。當事人的陳述與此前陳述不一致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並結合當事人的訴訟能力、證據和案件具體情況進行審查認定。當事人故意作虛假陳述妨礙人民法院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情節,可以對當事人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4.專家輔助人申請。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可以申請一至二名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代表當事人對鑑定意見進行質證,或者對案件事實所涉及的專業問題提出意見。當事人申請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的,申請書中應當載明有專門知識的人的基本情況和申請的目的。

  • 5.專家輔助人通知。當事人申請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人民法院准許的,應當通知雙方當事人。

  • 6.專家輔助人出庭費用。人民法院准許當事人申請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的,相關費用由提出申請的當事人負擔。

  • 7.專家輔助人詢問及參與訴訟活動的範圍。審判人員可以對有專門知識的人進行詢問。經法庭准許,當事人可以對有專門知識的人進行詢問,當事人各自申請的有專門知識的人可以就案件中的有關問題進行對質。有專門知識的人不得參與對鑑定意見質證或者就專業問題發表意見之外的法庭審理活動。除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外,對有專門知識的人的詢問參照適用本規定中關於詢問證人的規定。

  • 8.專家輔助人訴訟地位。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在法庭上就專業問題提出的意見,視為當事人的陳述。

  • 十二、書證

  • 1.一般規定。(1)書證應當提交原件,提交書證原件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複製件、副本、節錄本。前述“提交書證原件確有困難的”,包括下列情形:1)書證原件遺失、滅失或者毀損的;2)原件在對方當事人控制之下,經合法通知提交而拒不提交的;3)原件在他人控制之下,而其有權不提交的;4)原件因篇幅或者體積過大而不便提交的;5)承擔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通過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或者其他方式無法獲得書證原件的。上述情形,人民法院應當結合其他證據和案件具體情況,審查判斷書證複製件等能否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2)對書證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應當出示證據的原件。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出示原件確有困難並經人民法院准許出示複製件的;2)原件已不存在,但有證據證明覆製件與原件一致的。無法與書證原件核對的複製件,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 2.公文書證。(1)國家機關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社會管理職能的組織,在其職權範圍內製作的文書所記載的事項推定為真實,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必要時,人民法院可以要求製作文書的機關或者組織對文書的真實性予以說明。(2)公文書證的製作者根據文書原件製作的載有部分或者全部內容的副本,與正本具有相同的證明力。(3)在國家機關存檔的文件,其複製件、副本、節錄本經檔案部門或者製作原本的機關證明其內容與原本一致的,該複製件、副本、節錄本具有與原本相同的證明力。

  • 3.私文書證。(1)單位向人民法院提出的證明材料,應當由單位負責人及製作證明材料的人員簽名或者蓋章,並加蓋單位印章。人民法院就單位出具的證明材料,可以向單位及製作證明材料的人員進行調查核實。必要時,可以要求製作證明材料的人員出庭作證。(2)單位及製作證明材料的人員拒絕人民法院調查核實,或者製作證明材料的人員無正當理由拒絕出庭作證的,該證明材料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3)私文書證的真實性,由主張以私文書證證明案件事實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私文書證由製作者或者其代理人簽名、蓋章或捺印的,推定為真實。私文書證上有刪除、塗改、增添或者其他形式瑕疵的,人民法院應當綜合案件的具體情況判斷其證明力。

  • 4.公證文書的效力。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 5.調查收集書證的要求。人民法院調查收集的書證,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是經核對無誤的副本或者複製件。是副本或者複製件的,應當在調查筆錄中說明來源和取證情況。

  • 6.以摘錄的方式複製書證。摘錄有關單位制作的與案件事實相關的文件、材料,應當註明出處,並加蓋製作單位或者保管單位的印章,摘錄人和其他調查人員應當在摘錄件上簽名或者蓋章。摘錄文件、材料應當保持內容相應的完整性。

  • 7.書證提出命令。(1)申請條件。書證在對方當事人控制之下的,承擔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責令對方當事人提交。申請書應當載明所申請提交的書證名稱或者內容、需要以該書證證明的事實及事實的重要性、對方當事人控制該書證的根據以及應當提交該書證的理由。(2)不予准許的情形。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責令對方當事人提交書證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當事人申請提交的書證不明確、書證對於待證事實的證明無必要、待證事實對於裁判結果無實質性影響、書證未在對方當事人控制之下或者不符合應當提交書證的五種情形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3)審查處理。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交書證的申請進行審查時,應當聽取對方當事人的意見,必要時可以要求雙方當事人提供證據、進行辯論。對方當事人否認控制書證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法律規定、習慣等因素,結合案件的事實、證據,對於書證是否在對方當事人控制之下的事實作出綜合判斷。當事人申請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責令對方當事人提交書證;理由不成立的,通知申請人。(4)應當提交書證的情形。下列情形,控制書證的當事人應當提交書證:1)控制書證的當事人在訴訟中曾經引用過的書證;2)為對方當事人的利益製作的書證;3)對方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有權查閱、獲取的書證;4)賬簿、記賬原始憑證;5)人民法院認為應當提交書證的其他情形。上述所列書證,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當事人或第三人的隱私,或者存在法律規定應當保密的情形的,提交後不得公開質證。(5)費用承擔。因提交書證所產生的費用,由申請人負擔。(6)書證中的證明妨害規則。控制書證的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交書證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對方當事人所主張的書證內容為真實。控制書證的當事人以妨礙對方當事人使用為目的,毀滅有關書證或者實施其他致使書證不能使用行為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對方當事人主張以該書證證明的事實為真實,並可以對控制書證的當事人處以罰款、拘留。

  •  十三、物證

  • 1.一般規定。(1)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複製品。(2)對物證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應當出示證據的原物。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出示原物確有困難並經人民法院准許出示複製品的;2)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證據證明覆製品與原物一致的。無法與原物核對的複製品,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 2.調查收集要求。人民法院調查收集的物證應當是原物。被調查人提供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複製品或者影像資料。提供複製品或者影像資料的,應當在調查筆錄中說明取證情況。

  •  十四、視聽資料

  • 1.一般規定。(1)視聽資料包括錄音資料和影像資料。存儲在電子計算機等電子介質中的視聽資料,適用電子數據的規定。(2)關於書證的規定適用於視聽資料。(3)當事人以視聽資料作為證據的,應當提供存儲該視聽資料的原始載體,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出示原始載體確有困難並經人民法院准許出示複製件的;2)原始載體已不存在,但有證據證明覆製件與原始載體一致的。

  • 2.調查收集要求。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視聽資料,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原始載體。提供原始載體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複製件。提供複製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在調查筆錄中說明其來源和製作經過。

  • 3.證據保全要求。人民法院對視聽資料採取證據保全措施的,適用上述關於調查收集要求的規定。

  • 4.審查認定。人民法院對視聽資料,應當辨別真偽,並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審查確定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 十五、電子數據

  • 1.一般規定。(1)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短信、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包括下列信息、電子文件:1)網頁、博客、微博客等網絡平臺發佈的信息;2)手機短信、電子郵件、即時通信、通訊群組等網絡應用服務的通信信息;3)用戶註冊信息、身份認證信息、電子交易記錄、通信記錄、登錄日誌等信息;4)文檔、圖片、音頻、視頻、數字證書、計算機程序等電子文件;5)其他以數字化形式存儲、處理、傳輸的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信息。(2)關於書證的規定適用於電子數據。(3)存儲在電子計算機等電子介質中的視聽資料,適用電子數據的規定。(4)存有疑點的電子數據,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 2.原件提交規則。當事人以電子數據作為證據的,應當提供原件。電子數據的製作者製作的與原件一致的副本,或者直接來源於電子數據的打印件或其他可以顯示、識別的輸出介質,視為電子數據的原件。

  • 3.調查收集要求。人民法院調查收集電子數據,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原始載體。提供原始載體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複製件。提供複製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在調查筆錄中說明其來源和製作經過。

  • 4.證據保全要求。人民法院對電子數據採取證據保全措施的,適用上述關於調查收集要求的規定。

  • 5.判斷電子數據真實性因素。人民法院對於電子數據的真實性,應當結合下列因素綜合判斷:(1)電子數據的生成、存儲、傳輸所依賴的計算機系統的硬件、軟件環境是否完整、可靠;(2)電子數據的生成、存儲、傳輸所依賴的計算機系統的硬件、軟件環境是否處於正常運行狀態,或者不處於正常運行狀態時對電子數據的生成、存儲、傳輸是否有影響;(3)電子數據的生成、存儲、傳輸所依賴的計算機系統的硬件、軟件環境是否具備有效的防止出錯的監測、核查手段;(4)電子數據是否被完整地保存、傳輸、提取,保存、傳輸、提取的方法是否可靠;(5)電子數據是否在正常的往來活動中形成和存儲;(6)保存、傳輸、提取電子數據的主體是否適當;(7)影響電子數據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其他因素。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可以通過鑑定或者勘驗等方法,審查判斷電子數據的真實性。

  • 6.推定真實規則。電子數據存在下列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確認其真實性,但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除外:(1)由當事人提交或者保管的於己不利的電子數據;(2)由記錄和保存電子數據的中立第三方平臺提供或者確認的;(3)在正常業務活動中形成的;(4)以檔案管理方式保管的;(5)以當事人約定的方式保存、傳輸、提取的。電子數據的內容經公證機關公證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真實性,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  十六、證人證言

  • 1.證人資格。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

  • 2.程序啟動。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請書。申請書應當載明證人的姓名、職業、住所、聯繫方式,作證的主要內容,作證內容與待證事實的關聯性,以及證人出庭作證的必要性。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事項與待證事實無關,或者沒有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必要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當事人的申請。

  • 符合《民訴法解釋》第96條第1款規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 3.費用負擔。證人出庭作證費用,包括交通費、住宿費、就餐費和誤工損失。其中,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費用,按照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差旅費用和補貼標準計算;誤工損失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標準計算。當事人申請證人作證,經人民法院准許的,由該當事人先行墊付並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預繳;當事人沒有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作證的,由人民法院先行墊付,最終由敗訴一方當事人負擔。

  • 4.作證通知。人民法院准許證人出庭作證申請的,應當向證人送達通知書並告知雙方當事人。通知書中應當載明證人作證的時間、地點,作證的事項、要求以及作偽證的法律後果等內容。未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不得出庭作證,但雙方當事人同意並經人民法院准許的除外。

  • 5.出庭作證原則及其例外情形。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接受審判人員和當事人的詢問。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作證,申請以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請書。申請書中應當載明不能出庭的具體原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證人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1)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2)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3)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4)其他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的。

  • 證人在審理前的準備階段或者人民法院調查、詢問等雙方當事人在場時陳述證言的,視為出庭作證。雙方當事人同意證人以其他方式作證並經人民法院准許的,證人可以不出庭作證。

  • 6.證人具結。證人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應當要求證人在作證之前簽署保證書,並在法庭上宣讀保證書的內容。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作為證人的除外。證人確有正當理由不能宣讀保證書的,由書記員代為宣讀並進行說明。證人拒絕簽署或者宣讀保證書的,不得作證,並自行承擔相關費用。證人保證書的內容適用當事人保證書的規定。證人拒絕簽署保證書的,不得作證,並自行承擔相關費用。

  • 證人經人民法院准許,以書面證言方式作證的,應當簽署保證書;以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方式作證的,應當簽署保證書並宣讀保證書的內容。

  • 7.證人作證方式。證人作證前不得旁聽法庭審理,證人作證時,應當客觀陳述其親身感知的事實,不得使用猜測、推斷或者評論性語言,不得以宣讀事先準備的書面材料的方式陳述證言。證人言辭表達有障礙的,可以通過其他表達方式作證。證人故意作虛假陳述,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情節,對證人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8.證人連續陳述。證人應當就其作證的事項進行連續陳述。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或者旁聽人員干擾證人陳述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制止,必要時可以予以訓誡,責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罰款、拘留,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9.詢問證人。審判人員可以對證人進行詢問;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經審判人員許可後可以詢問證人,但對證人的詢問與待證事實無關,或者存在威脅、侮辱證人或不適當引導等情形的,審判人員應當及時制止,必要時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11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 詢問證人時其他證人不得在場。

  • 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證人之間進行對質。

  • 10.證人出庭作證費用的支付。證人出庭作證後,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證人出庭作證費用。證人有困難需要預先支取出庭作證費用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證人的申請在出庭作證前支付。

  • 11.證人證言審核認定。人民法院認定證人證言,可以通過對證人的智力狀況、品德、知識、經驗、法律意識和專業技能等的綜合分析作出判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作的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不相當的證言以及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係的證人陳述的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無正當理由未出庭的證人以書面等方式提供的證言,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 12.證人保護制度。依法保護證人的合法權益依法。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阻止證人作證或者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妨礙證人作證,或者在證人作證後以侮辱、誹謗、誣陷、恐嚇、毆打等方式對證人打擊報復的,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11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 十七、鑑定意見

  • 1.申請鑑定。就查明事實的專門性問題,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鑑定的,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間內提出,並預交鑑定費用,逾期不提出申請或者不預交鑑定費用的,視為放棄申請。

  • 2.鑑定啟動。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鑑定,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申請鑑定的事項與待證事實無關聯,或者對證明待證事實無意義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對於一方當事人就專門性問題自行委託有關機構或者人員出具的意見,另一方當事人有證據或者理由足以反駁並申請鑑定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當事人未申請鑑定,符合《民訴法解釋》第96條第1款規定情形的,人民法院應當依職權委託鑑定。

  • 3.當事人申請鑑定的期限及逾期後果。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認為待證事實需要通過鑑定意見證明的,應當向當事人釋明,並指定提出鑑定申請的期間。對需要鑑定的待證事實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間內無正當理由不提出鑑定申請或者不預交鑑定費用,或者拒不提供相關材料,致使待證事實無法查明的,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

  • 4.鑑定人的選任。人民法院准許當事人鑑定申請的,應當組織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具備相應資格的鑑定人。當事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符合依職權調查收集證據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依職權委託鑑定,在詢問當事人的意見後,指定具備相應資格的鑑定人。

  • 5.出具委託人與委託人具結。人民法院在確定鑑定人後應當出具委託書,委託書中應當載明鑑定事項、鑑定範圍、鑑定目的和鑑定期限。鑑定開始之前,人民法院應當要求鑑定人簽署承諾書。承諾書中應當載明鑑定人保證客觀、公正、誠實地進行鑑定,保證出庭作證,如作虛假鑑定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等內容。

  • 6.鑑定材料。人民法院應當組織當事人對鑑定材料進行質證。未經質證的材料,不得作為鑑定的根據。鑑定人有權瞭解進行鑑定所需要的案件材料,經人民法院准許,鑑定人可以調取證據、勘驗物證和現場、詢問當事人或者證人。

  • 7.鑑定期限與未如期完成鑑定的處理。鑑定人應當在人民法院確定的期限內完成鑑定,並提交鑑定書。鑑定人無正當理由未按期提交鑑定書的,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另行委託鑑定人進行鑑定。人民法院准許的,應當在3日內作出裁定,責令原鑑定人退還已經收取的鑑定費用;拒不退還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執行。

  • 8.鑑定書的內容。鑑定書應當具有下列內容:(1)委託法院的名稱;(2)委託鑑定的內容、要求;(3)鑑定材料;(4)鑑定所依據的原理、方法;(5)對鑑定過程的說明;(6)鑑定意見;(7)承諾書。鑑定書應當由鑑定人簽名或者蓋章,並附鑑定人的相應資格證明。委託機構鑑定的,鑑定書應當由鑑定機構蓋章,並由從事鑑定的人員簽名。

  • 9.對鑑定意見的異議。人民法院收到鑑定書後,應當及時將副本送交當事人。當事人對鑑定書的內容有異議的,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間內以書面方式提出。對於當事人的異議,人民法院應當要求鑑定人作出解釋、說明或者補充;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也可以要求鑑定人對當事人未提出異議的內容進行解釋、說明或者補充。

  • 10.鑑定人出庭費用的預交和負擔。當事人在收到鑑定人的書面答覆後仍有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有異議的當事人預交鑑定人出庭費用,包括交通費、住宿費、就餐費和誤工損失,並通知鑑定人出庭。其中,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費用,按照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差旅費用和補貼標準計算;誤工損失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標準計算。有異議的當事人不預交鑑定人出庭費用的,視為放棄異議。雙方當事人對鑑定意見均有異議的,分攤預交鑑定人出庭費用。人民法院認為鑑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鑑定人應當出庭作證。鑑定人出庭費用由敗訴的當事人負擔。因鑑定意見不明確或者有瑕疵需要鑑定人出庭的,出庭費用由其自行負擔。人民法院委託鑑定時已經確定鑑定人出庭費用包含在鑑定費用中的,不再通知當事人預交。

  • 11.鑑定人拒不出庭的後果。經人民法院通知,鑑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鑑定意見不得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人民法院應當建議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組織對拒不出庭作證的鑑定人予以處罰;支付鑑定費用的當事人可以要求返還鑑定費用。當事人要求退還鑑定費用的,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內作出裁定,責令鑑定人退還;拒不退還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執行。

  • 12.鑑定人出庭的準備、要求和鑑定人對異議及詢問的答覆。鑑定人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審理3日前將出庭的時間、地點及要求通知鑑定人。委託機構鑑定的,應當由從事鑑定的人員代表機構出庭。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鑑定人發問,詢問鑑定人不得使用威脅、侮辱等不適當的言語和方式。鑑定人應當就鑑定事項如實答覆當事人的異議和審判人員的詢問。除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外,對鑑定人的詢問參照適用關於詢問證人的規定。當庭答覆確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在庭審結束後書面答覆。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將書面答覆送交當事人,並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必要時,可以再次組織質證。

  • 13.對鑑定意見撤銷的限制。鑑定意見被採信後,鑑定人無正當理由撤銷鑑定意見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退還鑑定費用,並可以根據情節,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當事人主張鑑定人負擔由此增加的合理費用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人民法院採信鑑定意見後准許鑑定人撤銷的,應當責令其退還鑑定費用。

  • 14.申請重新鑑定的情形。當事人要求重新鑑定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對鑑定意見的瑕疵,可以通過補正、補充鑑定或者補充質證、重新質證等方法解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重新鑑定的申請。當事人因鑑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申請重新鑑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當事人申請重新鑑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也應當准許:(1)鑑定人不具備相應資格的;(2)鑑定程序嚴重違法的;(3)鑑定意見明顯依據不足的;(4)鑑定意見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存在前款第(1)項至第(3)項情形的,鑑定人已經收取的鑑定費用應當退還。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內作出裁定,責令原鑑定人退還已經收取的鑑定費用;拒不退還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執行。

  • 15.申請重新鑑定的後果。重新鑑定的,原鑑定意見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 16.鑑定人保護。依法保護鑑定人的合法權益。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對鑑定人打擊報復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11條的規定進行處罰。鑑定人故意作虛假鑑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退還鑑定費用,並根據情節,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十八、勘驗筆錄

  • 1.程序啟動。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依職權對物證或者現場進行勘驗。

  • 2.勘驗準備與要求。人民法院應當在勘驗前將勘驗的時間和地點通知當事人,當事人可以就勘驗事項向人民法院進行解釋和說明,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注意勘驗中的重要事項;人民法院可以要求鑑定人參與勘驗。必要時,可以要求鑑定人在勘驗中進行鑑定。

  • 3.勘驗程序。勘驗物證或者現場,勘驗人必須出示人民法院的證件,並邀請當地基層組織或者當事人所在單位派人參加。有關單位和個人根據人民法院的通知,有義務保護現場,協助勘驗工作。

  • 4.當事人到場原則。勘驗時,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成年家屬應當到場,拒不到場的,不影響勘驗的進行。

  • 5.權利保護。勘驗時應當保護他人的隱私和尊嚴。

  • 6.勘驗筆錄。人民法院勘驗物證或者現場,應當將勘驗情況和結果製作筆錄,記錄勘驗的時間、地點、勘驗人、在場人(包括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成年家屬和被邀參加人)、勘驗的經過、結果,由勘驗人、在場人簽名或者蓋章。對於繪製的現場圖應當註明繪製的時間、方位、測繪人姓名、身份等內容。

  • 7.詢問勘驗人。經法庭許可,當事人可以詢問勘驗人。詢問勘驗人不得使用威脅、侮辱等不適當的言語和方式。

  • 8.重新勘驗。當事人要求重新勘驗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 9.勘驗人保護。依法保護勘驗人的合法權益,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對勘驗人打擊報復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11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 【作者簡介】
  • 王冠華,北京盈科(烏魯木齊)律師事務所管委會委員、股權高級合夥人,法學博士,國際註冊高級法律顧問師。主要社會職務有:自治區監察委員會第一屆特約監察員、九三學社新疆區委法律專門委員會主任、烏魯木齊市律師協會公司金融證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勞動及社會保障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 轉自:狄城普法驛站

    【免責說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公眾號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