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和美團又雙叒“懟” 李彥宏、沈南鵬手中“攜程”成王炸

支付寶和美團擦槍走火,準備開打,相信大家都已經察覺了。

昨天支付寶雜全國12箇中心城市搞起了一個“城市生活周”活動,今天美團就回敬了一個南京銀川的“安心消費節”。

美團在南京每日發2.5萬電子消費券,在銀川一共會發500萬元補貼券。支付寶的活動半斤八兩,也是支付優惠,相當於補貼。

相信這場PK會燒成一次天昏地暗。總體感覺上,支付寶更強勢,美團處於劣勢,無論資金實力和流量資源上,支付寶要擁有更強的電商資源。

前兩強打架,一般而言,先倒下的應該是老三。

目前本地生活業務主營大公司,除了支付寶和美團外,就是攜程了。

支付寶和美團又雙叒“懟” 李彥宏、沈南鵬手中“攜程”成王炸


【攜程成了“魚肉”】

從某種程度上,攜程非常尷尬。在過去了十年,攜程堅守OTA市場,就像花生油企業做法,總是靠收購或佔大股方式消滅競爭,保住自己市場一哥的地位。

在這些年,從百度手中收購去哪兒網,入股途牛成為大股東,在藝龍和同程合併的公司裡佔大股東,收購永安旅遊、入股臺灣地區最大在線旅遊網ezTravel,還在印度和美國等地收購同業公司。2015年攜程從阿里“虎口拔牙”奪得藝龍,後來有以自己賣身方式拿下去哪兒,真不知道是攜程買了去哪兒,還是百度用去哪兒做支票收了攜程。

攜程的特點是生意很專業,在酒店和機票兩大業務中,挖得很深。對很多航空公司都形成了戰略捆綁,從而獲取到最好得資源。專業也有軟肋,在本次疫情下,旅遊業幾乎被穿透性傷害,攜程受到的衝擊很大。

目前,攜程市值約為127億美元;美團市值約為4200億港元(約540億美元),支付寶未上市,估值約為1500億美元。

攜程在體量實力上,遠遠無法與後兩者相抗衡。而攜程所經營的業務,又偏偏是支付寶和美團勢在必得的地盤。

支付寶和美團又雙叒“懟” 李彥宏、沈南鵬手中“攜程”成王炸


【股權分散,李彥宏是控局】

攜程有一個股權機構上的軟肋,那就是股權極度分散。百度有19.3%股權;Baillie Gifford & Co有10.1%股權;Priceline Entities持有攜程8.5%股權;T.ROWE PRICE ASSOCIATES, INC. 為攜程第四大股東,持股為6%。

Priceline Entities是一家老牌酒旅業控股公司,也是美團的主要投資公司。

而攜程的創始團隊和經營者目前持股,總體不足的5%,範敏約1.6%、梁建章1.21%、孫潔1.0%,而沈南鵬股權不足1%。

沈南鵬管理的紅杉中國依舊持有美團約10%的股權。

雖然攜程的創始和經營團隊在表決中,佔優,但過度分散的股權,在巨大的市場壓力,很難保證股東不做出自己的財務保全投票。

攜程股東中,Priceline Entities和沈南鵬都是美團大股東。而百度方面近2成的股份也最能決定攜程的命運。

支付寶和美團又雙叒“懟” 李彥宏、沈南鵬手中“攜程”成王炸


【誰最需要攜程?】

支付寶除了中國本地生活一項重任以外,螞蟻金服還在推動支付寶在全球的業務發展佈局。如2017年進入南非依靠的就是當地的在線旅行公司。和OTA合作是支付寶業務全球發展最順當的渠道。

相比美團來說,支付寶要更需要攜程。

因為對於美團而言,獲得攜程,只是加快酒店和機票等商旅的一種方式。但從競爭看,美團肯定最不希望看到支付寶和攜程走到一起。

再看股東組成,身為美團核心股東的Priceline Entities和沈南鵬會怎樣影響兩家公司的合作呢?

是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還是左右平衡,實現自身財務最安全化呢?

攜程的命運,由百度李彥宏和沈南鵬左右。

而美團和支付寶一戰,實力角逐過於懸殊,恐怕會有更強的實力派入局左右大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