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何不带吴钩,吴钩到底是什么?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南园十三首其五》,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名篇。这里的“吴钩”,是指一种兵器。诗人通过吴钩这种兵器来抒发热血男儿的豪情,表达了“家国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男儿何不带吴钩,吴钩到底是什么?


那么诗中的吴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起源:吴钩出吴地


吴钩之所以叫吴钩,就是因为出产于吴地。它与干将、莫邪等神兵利器一样,带有神秘色彩。


说它神秘有两个原因:一是其多次出现在古代诗人笔下,成为表达男儿热血的一种象征意象。二是其失传了。所以后人只能通过文字记载来想象,解读其形象。


吴钩的来源,与吴王阖闾有关系。相传当时吴地盛产金钩,吴王阖闾自获得干将、莫邪宝剑后,又悬赏百金以征求天下最好的金钩。有个杰出的匠人经过千锤百炼、反复实验,甚至不惜杀二子,以血入金,造出了两把锋利的金钩,一名“吴鸿”,一名“扈稽”。这两把金钩有多厉害?据说呼唤两钩之名,两钩就会飞贴胸前。


男儿何不带吴钩,吴钩到底是什么?


传说可不可信另说,但可见当时吴地冶金手工业的发达,以及尚武之风的盛行。


形象:弯刀?钩子?宝剑?


失传了的吴钩到底什么样?


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说:“吴钩,刀名也,刃弯。” 也就是说“吴钩”其实就是刀刃为曲线形的弯刀。


这个说法受到冷兵器研究者的肯定。在70年代陕西出土的秦俑坑中,考古学家发掘了一种造型奇特的弯刀,有人将它和吴钩关联起来,给它起名“秦钩”。


它大概长这个样子↓

男儿何不带吴钩,吴钩到底是什么?


从图也可以看出,这种实心弯曲,两面开刃的兵器,在古代近战中优势明显。它前可推后可钩,出招奇诡,处处蕴藏杀机。既能与弓弩配合,从侧面勾杀隐蔽物的敌人,又是紧身护卫,携带方便的“神器”。


可以想象当年吴王阖闾指挥着吴钩与弓弩为前导的吴军,驰骋在疆场之上,直捣楚都、争霸中原,是何等威武雄壮!


古代高富帅标配


吴钩在当时有多流行?从诗词中可见一斑。


李白《侠客行》开篇就写道:

赵客缦胡缨,

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

飒沓如流星。


豪放的辛弃疾说: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还有

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

骢马金络头,锦带配吴钩。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


男儿何不带吴钩,吴钩到底是什么?


从这些诗句中不难窥出,吴钩在当时已经是男儿英武形象的必需配件了。李白笔下的少年侠客英姿飒爽,银鞍白马配吴钩,让人羡慕不已。吴钩还与锦带、金络头等华丽的装饰搭在一起,成为古代高富帅的标准行头


吴钩在古代战争史中停留的时间并不长(与剑,戟,戈,矛,弩等相比),属于昙花一现。其原因,有研究者考证可能与其致命弱点:短有关。


随着骑兵的兴起,长距离有效杀伤促使长兵器更吃香,而吴钩走向没落,并最终湮没在历史尘埃里。


但其在文学史上却书写了万千豪情。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至今仍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满怀。

男儿何不带吴钩,吴钩到底是什么?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