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一門藝術,幼師必學的溝通技巧

溝通是一門藝術,幼師必學的溝通技巧

幼師常用溝通技巧


01

輕聲慢語,聆聽為先


輕聲慢語,讓家長首先感受到安定與舒適,更有利於談話的開展。


最瞭解孩子的,往往是家長。在與家長的談話中,老師多多聆聽,一是可以全面掌握孩子的情況,並結合自身的專業判斷,提出具有指導性的意見;二是展現禮貌、專注的職業素養。

溝通是一門藝術,幼師必學的溝通技巧

02

耐心理解,想好再說


老師與家長對孩子的初衷都是一致的,希望孩子好。而家長則更為關切孩子在園的點點滴滴,這是正常現象。因此,如果家長表達的慾望很強烈,老師們不要著急打斷家長,理解家長急迫的關心之情,更要全面地揣摩家長話語間表達的深層次含義。


只有全面的理解家長話語的含義,才能夠為自身的思考提供有效的依據,做到“想好再說”。與其把話說出口再糾正,不如一次把話說正確、說到位。說話到位,也是展現以為老師內心素質、穩定性和專業性的指標,通過老師的言談舉止,家長自然會判斷這位老師是否值得信任。


03

不說假話,不亂承諾


對家長誠實、守信,不胡亂隱瞞孩子在園的情況。不承諾做不到的事情,更不要大包大攬。


與家長溝通,貴在真誠,誠實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是最好的選擇。做事穩紮穩打,言出必行,行必有果,這比好聽的承諾更讓家長覺得踏實。

溝通是一門藝術,幼師必學的溝通技巧


04

姿態自信,言語謙遜


作為專業的學前教育工作者,為家長做出專業的判斷和有參考性的意見,在獲得家長認可的同時,也有助於自信心的培養。


面對無助的家長,我們提供溫暖的幫助。面對強勢的家長,也要不卑不亢,勇敢表達自己的立場。面對家長的肯定,老師需要注意不要被溢美之詞衝昏頭腦,保持謙遜,不浮躁、不驕傲。


溝通是一門藝術,幼師必學的溝通技巧

幼師與家長溝通的禁忌


1、“不可能,這種事絕對不會發生”


不如這樣說:我查查看。


解析:老師使用絕對的否定語句,變相在說家長撒謊了,讓家長感覺到老師的不信任,容易加重家長的不良情緒。


2、“不行!”


不如這樣說:我能做到的是……


解析:老師不胡亂承諾是對的,但如果家長提出不合理要求,老師也不要過於生硬地拒絕,以免給家長留下“這位老師很難溝通”的印象。

溝通是一門藝術,幼師必學的溝通技巧


3、“這件事你應該找我們園長去。”


不如這樣說:我來試著幫您解決一下。


解析:家長向老師提出超出幼兒園常規做法的要求時,如果老師把事情推給園長,則顯得自身不負責任。如果此事確實需要園長參與解決,那麼老師也應先向園長反映,達成一致後再將家長領到園長面前,這樣老師就可以樹立起值得信賴的形象。


4、“今天你的孩子又犯毛病了。”


不如這樣說:你的孩子一直在進步,只是XX點還需要努力。


解析:老師直接地陳述孩子的缺點,往往會造成家長下不來臺,為了讓家長能夠積極配合園所共同教育孩子,老師應以讚揚為主,委婉地指出缺點。


溝通是一門藝術,幼師必學的溝通技巧

幼師面對不同家長的溝通策略


1.內向型家長

對策:老師應主動一些,與家長建立朋友關係。交談的內容不要太死板,可以和家長先找找共同語言。


如果家長不擅言談,老師可以讓家長通過觀看孩子在園活動的錄像、照片等,逐漸增加家長對老師的信任,相信老師可以很好地教育和照顧孩子。此外,與家長共同建立孩子的成長檔案,通過書寫的方式溝通,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2.溺愛型家長

對策:多多表達關心,讓家長感到放心。

這類家長多以老年人為主,生怕孩子在園裡吃不飽、受欺負。因此,幫助溺愛型家長建立科學育兒的觀念很重要。老師可以向此類家長展示孩子的在園情況或飲食,多多溝通,先從家長最為擔心的點出發。


3.挑剔型家長

對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挑剔型家長大多有著優良的經濟條件,文化程度高,他們對幼兒園的保育教育有較高要求。面對此類型家長,老師應仔細觀察孩子,並準備錄像和照片等一手資料。在與家長溝通時,可以呈現這些影像資料,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家長了解到園所為孩子準備的一切都很合適。


溝通是一門藝術,幼師必學的溝通技巧

溝通是一門藝術,幼師必學的溝通技巧

常見問題的標準溝通話術


家長問:孩子突然不想去幼兒園了怎麼辦?


解決方法:

老師應先詢問孩子:“你覺得哪裡不舒服?”“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事情?”因為孩子可能在幼兒園遇到了不能解決的問題,而產生牴觸情緒;或因為身體不適未能明確表達,就用“不上幼兒園”來表明該自己的煩躁不安。


當老師排除以上兩點情況後,可以與家長進行以下溝通:“孩子的情緒有一些波動,可以在家休息一天。但家裡不要安排特殊的精彩活動,還是讓孩子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度過一天。晚上告訴他明天必須上幼兒園。孩子有這種情緒的波動很正常,我們肯定孩子的感受,也要堅持原則。”


家長問: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怎麼辦?


解決方法:

出現此類情況,老師應及時調解、明辨是非。孩子在“告狀”時往往會站在有利於自己的角度,老師應引導家長先了解緣由再做出評判,避免家長教給孩子過於強硬的“反擊”,以免養成暴力傾向性格。


老師可以以如下的方式與家長溝通:“孩子之間有摩擦和爭執是正常的,我們已經及時做了調解,並安排兩個孩子在遊戲中增進感情。”


家長問:孩子上幼兒園回家,總是喊“餓”?


解決方法:

幼兒園中,孩子們吃的都是“大鍋飯”,且口味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以清淡為主,且為了孩子的膳食均衡,食譜內可能會出現一些孩子不愛吃的食物。而在家中,家長會以孩子的口味為主,因此孩子往往面對幼兒園的飯菜則會降低食慾。


如果孩子回家還喊餓,可以適當在睡前1小時,增加1次加餐。加餐的食物要有營養,比如牛奶、麵包、少許的堅果(花生、核桃等)、水果等,避免給孩子一些太肥膩的食物或那些含鹽含糖較多的零食。


家長問:孩子一上幼兒園就生病?


解決方法:

情緒的波動會導致孩子出現著急上火的現象,機體的抵抗力也會相應下降,增加感染疾病的風險。且幼兒園小朋友多,孩子每天至少要接觸十幾個小夥伴,很容易交叉感染。有時會出現“一人生病,全班倒下”的情況。


幼兒在園的所用物品每天我們都進行消毒並做到隨時保潔;班級教師也對幼兒全面護理,並培養幼兒養成勤洗手講衛生的好習慣。孩子生病我們和您一樣著急,但由於孩子年齡小,抵抗力弱,這是每個孩子在生長髮育過程中要經歷的一個過程。


俗話說:會說話,贏天下,老師們掌握了良好的溝通技巧,不僅對於工作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對於家庭、友情等相處之道皆有幫助哦!

溝通是一門藝術,幼師必學的溝通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