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集團500萬元抗疫捐贈物資抵一線

神州瞭望網訊(記者 曹曉霞)2020年1月開始,中國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考驗,防護物資短缺、醫護人員不足等問題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


抗擊疫情期間,“防控物資尤其醫用防護物資存在比較嚴重的短缺”一直是疫情嚴重省份衛健委所召開的每一場新聞發佈會提及的困難。武漢、杭州等地抗擊疫情一線醫院紛紛直接發佈公告稱醫院防護物資告急,向社會公開徵集物資。醫護人員為節約防護物資,進病房後爭取不出來,少吃少喝,少去洗水間,甚至在“裸奔”狀態下工作的消息也牽動著每個國人的心。

ACCESS集團500萬元抗疫捐贈物資抵一線


50多萬件總價值500萬元的捐贈物資已悉數送至疫情前線
捐款不難,採購並捐贈防護物資不易。自1月25日ACCESS集團緊急成立500萬元的“抗擊新型肺炎專項基金”以來,ACCESS集團全力推進捐贈物資採購及落實到位,確保物資悉數捐贈到疫情前線,真正用於抗擊疫情所需。
日前,ACCESS集團調動全球資源,從德國、英國、韓國、日本、中國等地採購到的醫用口罩、專用防護服、一次性橡膠外科手套、額溫槍、消毒液、成人紙尿褲等緊缺物資50多萬件,已分批次全部捐贈交付給武漢、杭州、寧波、宜昌、荊州等地40家抗擊疫情的醫院和防控指揮單位。
ACCESS集團的捐贈物資還覆蓋到了宜昌、荊州、鄂州、寧波等這些聚光燈以外但疫情形勢也很嚴峻的三、四線城市。這是因為ACCESS集團有著一支2萬多人組成的個體經銷團隊,她們遍佈祖國各地,有些是忙得不著家的醫護人員、有些是奔赴一線的志願者、有些因為親人感染新冠肺炎憂心不已……她們無時無刻不在為自己所知的當地醫院的物資短缺發起求助並協調資源。
2月27日,當24000只口罩運送到宜昌市國藥葛洲壩中心醫院門診支部、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和當陽市人民醫院時,當地的醫護人員和經銷商們歡欣不已。


ACCESS集團500萬元抗疫捐贈物資抵一線


ACCESS 集團全球抗疫物資的採購得益於多方支持
“抗擊新型肺炎專項基金”成立後, ACCESS集團立刻通過LinkedIn、電話和郵件向日常合作的品牌高管和供應商合作伙伴發出了急需採購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服、醫用外科手套、護目鏡等緊缺且快速消耗防護物資的求助。一天之內,幾百位遍佈全球的企業高管迅速響應,幫忙轉發或提供供應商資源。
不過,在全球採購抗擊疫情亟需的緊急物資,所面臨的挑戰遠比想象大得多。歐洲、北美、日韓都缺醫用急救物資,即使合格的供應商,價格也普遍上漲;採購風險大增,只有現金支付才可能買到物資,而且下單後的留貨時間只有半小時,超時就會被其他買家買走。
這期間,各方合作伙伴給與了ACCESS集團全力的支持。日本的合作伙伴主動請纓,幫助集團代為採購了8.5萬副醫用口罩,並協助發往國內倉庫;德國的合作伙伴自費驅車往返800多公里採購口罩、驗貨併發往國內;韓國的合作伙伴為幫助集團“搶貨”,硬是在工廠整整守了3天,和衣而臥,毫無怨言……
最終,在一週的時間內,ACCESS集團從德國、英國、韓國、日本、中國等地採購到了醫用口罩、專用防護服、一次性橡膠外科手套、額溫槍、消毒液、成人紙尿褲等緊缺物資50多萬件。其中,2月7日晚,當搭載ACCESS集團採購捐贈物資的包機順利抵達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時,央視網絡還進行了直播報道。


ACCESS集團500萬元抗疫捐贈物資抵一線


眾志成城 同心抗疫
相隔千里遠,迢迢送溫暖。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中,各行各業紛紛籌措來自世界各地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抗擊疫情的城市,大家眾志成城,共同投入戰鬥。
2月26日,在《化妝品報》發佈的109家化妝品企業或個人捐贈情況一覽表中,ACCESS集團的捐贈比肩甚至趕超了一些世界500強企業。


對此,ACCESS集團董事長何志勇表示:“愛心無大小。ACCESS集團儘管僅僅創立三年之久,但集團的飛速發展與國內受疫情直接影響的員工、營銷商和客戶密不可分。我們很榮幸能夠藉助我們在國際品牌方和物資供應商廣泛連接方面的優勢,緊急籌措了這些疫情防控所急需的醫療物資,援助武漢及其它城市的醫療機構,共渡難關。”
新型冠狀病毒的橫空而至,也讓中國乃至全球經濟迎來了一場大考。1-2月,全國零售業、餐飲、旅遊等實體經濟集體遭遇“休克”。BOSS直聘發佈的《2020年春節後10天人才趨勢觀察》中的數據顯示應屆新增崗位規模同比降幅49%,作為應屆生崗位創造主體的小微企業應屆生同比降幅達到60%。

ACCESS集團500萬元抗疫捐贈物資抵一線


在此環境下,企業所需抗擊的不僅是疫情本身,也包括抗擊疫情對於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以及全球經濟的影響。
“疫情之下,ACCESS集團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健康的彌足珍貴。我們將繼續秉承‘每一天,越享生活’的使命,找尋國際優質產品為更多人帶去健康和美麗的生活。與此同時,保障近800名ACCESS集團員工的健康和安全以及應對疫情帶來的業務挑戰,為更多面臨失業有創業需求的群體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創業平臺,也是我們的責任所在。”何志勇補充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