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以17萬“騙畫”,再轉手賣8700萬的鑑寶人劉巖,後來怎樣

近些年來因為人們對文物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各個電視臺也就隨之推出了不少文物鑑定類的節目。比如說《尋寶》、《鑑寶》還有河南衛視的《華豫之門》,其中《華豫之門》更是被成為鑑寶節目的最高法院。但巧的是,這節目的一個專家卻扯進了一個文物案裡邊。這件事的導火索是乾隆皇帝的御筆《嵩陽漢柏圖》,這幅畫大概是畫心縱58釐米,橫29釐米。

11年前,以17萬“騙畫”,再轉手賣8700萬的鑑寶人劉巖,後來怎樣

它在之前無意中被河南鄭州一戶朱姓人家收藏,因為當時收藏的時候知道是真品,就當做是傳家寶一樣的傳承了下來。到了2009年的時候,它的主人成為了朱雲。朱雲當時看電視上這麼多的鑑寶節目,想著上河南衛視參加一下,鑑定一下家傳的《嵩陽漢柏圖》,能賣多少錢。9月,他剛準備上節目,有一個鑑定專家劉巖看到了這幅畫。

11年前,以17萬“騙畫”,再轉手賣8700萬的鑑寶人劉巖,後來怎樣

這位專傢俬下跟他說晚上去賓館面談,到了之後劉巖告訴朱雲。這幅畫並不是真跡,最多也就值3萬元,接著劉巖又說,他可以找個人幫忙賣這幅畫,可以多要個三五萬。因為劉巖是專家,朱雲隨即就放棄了參加鑑寶,同意劉巖幫他找人賣畫。劉巖很快給他找了一個程姓的專家,以17萬元的價格成交。但到了2011年的6月,朱雲看電視才發現不對。

節目上賣的正是他的那副《嵩陽漢柏圖》,而這幅2010年在北京保利公司拍出了8736萬元。這下子,朱雲有些懵了,他的那副畫原來壓根就不止17萬元。於是他向法院提起了訴訟,然而一經調查,發現竟然有兩個專家劉巖。那位賣畫的是劉巖B,他後來跟媒體說,成交價是雙方都認可的,他們交易跟他沒有關係。

11年前,以17萬“騙畫”,再轉手賣8700萬的鑑寶人劉巖,後來怎樣

而這兩個劉巖一查就有問題了,北京的那個也就是劉巖B,是幫朱雲賣畫的。另一個劉巖是東莞的,稱之為劉巖A。兩個人有同一個名字,湊巧職業都是鑑定專家也不奇怪,奇怪的是兩個人的經歷、學歷、專家簡歷都是一樣的。到底誰是真的劉巖?劉巖A提出,他早在三年前就知道B在用他的資料上鑑寶節目,B卻說對方並沒有找他,還說自己常年在節目上擔任專家,東莞的那個才是假的。

11年前,以17萬“騙畫”,再轉手賣8700萬的鑑寶人劉巖,後來怎樣

兩個劉巖的事沒有個定論,但當初的那幅畫究竟是不是真跡也變得不清楚了起來。在多次追查之下,劉巖B依然稱這種事在藝術品市場裡有很多,拍賣都是天上一腳地上一腳。顯然,那副被拍出8736萬天價的畫很有可能就是原先朱雲的那副。這事因為調查過程糾纏不清,朱雲想要的是要求劉巖跟程某補償8719萬元,或者撤銷買賣合同。可他這情況實在複雜,哪個才是真正的專家?

11年前,以17萬“騙畫”,再轉手賣8700萬的鑑寶人劉巖,後來怎樣

因為案子涉及到了刑事詐騙,法院沒有立案,證據還在收集中。也就是說這個案子到了如今2020年依然沒有破案,而那位劉巖B沒有因此受到什麼太大的影響。可他在後來卻莫名的移居去了香港,朱雲兄弟恐怕也只能認栽了。人人都能鑑寶,但沒有人鑑定專家,如今古董行業的專家水平良莠不齊,真想要鑑定一件古董最好還是多換幾個專家,慎之又慎為好。

你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