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可以預見的海量華僑歸國潮,目前中小學返校復課是否明智?

用戶6247080631


這兩天看了海外疫情爆發的情況,很是觸目驚心,很多海外華僑選擇回國也可以理解,祖國也敞開了懷抱接納了所有人。

國內的防控效果來之不易,要珍惜

但是國內能目前的防控效果,是醫護人員,警察,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不畏風險在一線奮戰了兩個多月,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努力配合到現在都還不敢鬆口氣。只有經歷了的人才知道到底有多不容易。

大量人員入境防控難度很高

如今國內的傳播源已基本被阻斷,但是海量華僑歸國讓形勢變得又嚴峻起來:

一是人員數量大,每天平均12人湧進來;

二是病毒難防控,鍾南山教授說: 現在主要問題就是國外輸入病例了。往往看起來並不是有很多的症狀,是在檢測和隔離過程中發現,很多都不一定有發燒的徵兆。這些輸入性病例50%都沒有發燒,就是咳嗽啊類似感冒的症狀,結果進入中國後,經過核酸檢測才發現患病。

三是有人不配合,目前已經出現多例隱瞞個人行程和身體狀況的病例,回家不自覺隔離,而且明知出現狀況還出入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的案例;也還有諸如要求喝礦泉水,嫌棄等待檢測時間太長,覺得自己從歐洲回來沒有獲得超國民待遇而抱怨,威脅工作人員要將視頻傳到網上等等,這樣的事情真的很讓人寒心。

四是目前國內還沒有統一的處理方式。疫情爆發的時候,鍾南山,李蘭娟院士判斷準確,果斷封城,全國人民配合宅在家,這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疫情的進一步擴大,但現在各地在如何安置入境人員的問題上並沒有嚴格的統一的措施,很多地方甚至還沒有看到相應措施,這是很讓人擔心的。

開學的原則性要求不容易滿足

教育部說開學要滿足3個選擇性要求:一是風險基本得到控制。所謂基本得到控制,是由國家來判定的,具體可能要精準到縣一級的防控情況。二是家長都認為,或者絕大多數同意說現在開學是安全的。三是開學以後必要的防控物資和條件都是到位的。

現在青海,貴州等地已經開學,這也是基於前期國內防控取得明顯效果,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但是對於目前輸入的情況,顯然是意料之外的。

開學後也不能完全放心

已經開學的地方,需要花大量的時間來對校園消毒,檢測師生體溫,戴口罩上課,錯時吃飯,看上去防控措施非常到位,但需要做這麼多工作,所有人真的能放心麼?

但沒開學的地方難道要一直等下去麼?這好像也不現實,畢竟現在離高考只剩下80天左右了,一個學期也差不多過了三分之一了,在具備開學條件的情況下,肯定還是會有序組織復工復學的。

關鍵還是要加強對入境人員的防控

現在的關鍵問題還是希望有明確嚴格的管控措施,能對入境人員進行隔離管控,阻止潛在的風險,入境必須隔離滿14天,必須接受核酸檢測,有條件費用自理等應該是最基本要求,而且最好是全國統一起來,不然有的地方松,有的地方緊也很難起到應有的效果。


象牙塔裡講故事


今天下午我收到了一則短信,是我們學校轉發的,市教委的通知,內容就是說海外輸入病例是疫情變得嚴峻,所以建議家長不要讓孩子出門,連續三個“不出門”,可見情況不容樂觀。

此種情況我覺得此時開學不太明智:

首先,國內也只是剛剛趨以穩定,像我們省前兩天還有一個輸入病例,傳染了不少人,不過今天我們省除了鄭州二七區以外,其他都是三類疫情。還需要穩定的持續一段。

其次,我們看到海外歸來有些人,北京人李某某,從倫敦回來後發熱,自行買藥,還去超市公司,共涉及62名密切接觸者,其中,機上人員52名;有21名密切接觸者在北京,其中同機人員11名。

這些人回來後,不自覺隔離,不報備導致一人傳很多人。這就使防疫的工作又增添了危險因素。隨著大批海外人員的回國,防疫的形勢依然很嚴峻。

第三、現在口罩依然還是緊俏貨,而且大街上很多人都不戴口罩,這就又加重了一層風險,學生如果開學不能全封閉在學校的話,在回家的途中也增加了感染的幾率。

所以,現階段還是不要返校復課,不要讓大好的形勢前功盡棄,不要讓如花的生命受到摧殘!


初中語文李老師


上海華山醫院的張文宏說:全球疫情基本上到夏天也結束不了。

如果張教授的論斷是成立的,將會意味著全球華人,華僑,留學生都會陸陸續續的回到國內,那也是否就意味著我們的孩子一直不上學呢?很顯然這是不符合實際和科學防控宗旨的。

1、海外華人華僑和留學生回國是無法避免的事實,如果他們有正當的理由,且有合適的航班回來,那隻能是接收,無非就是要服從國內的各種管控措施。

2、回國人員都將會接受14天的集中隔離觀察期,最近兩天北京和安徽都已經正式發佈了境外人員入境後的管控措施,這項措施是對之前措施的升級,不管是從哪個國家過來的,都一律要接受集中隔離觀察,且相關費用自理。如果涉及到確診治療,那麼沒有國內醫保的也需要自費治療。如此一來,那些準備回國的人可能也要掂量一下了。

3、如果一律採取集中隔離觀察措施的話,我認為回國入境人員的風險是可控的,不會像社會和學校蔓延,而且隨著我們對疫情管控經驗的成熟,各方面的操作也越來越專業,風險也就會越來越低。

按照目前教育部的規定,只要符合三個條件,開學都是沒有問題的,那麼現在大多數地方都是缺第一個條件:疫情已經基本控制,那什麼叫控制?不僅僅是數據清零,連續28天沒有新增病例,還需要考慮到當地疫情防控形勢和麵臨的風險因素。

一旦這些風險因素排除,開學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從目前已經開學的青海和貴州來看,開學進展的都非常順利,各項工作都是在按照預案推進,封閉的校園安全係數還是很高的。大家可以走出去看看,很多家長都在帶著孩子在外面逛街,放風箏,逛公園等,這難道比封閉的校園還安全?

所以,一旦條件具備了就應該儘快開學,尤其是那些準備中考和高考的學生,家長和孩子都等不急了,最重要的是這些開學決定都是科學的決策,並非就是想當然,很多人喜歡說會一直等到不戴口罩那一天再開學,其實這是不對的,開學其實就意味著安全了,戴口罩只是為了更安全,讓所有人更放心!


美蛙英語


我們貴州省高三及初三今天已經開學了,剛剛我也已經上了兩節課,由於所有的學生及老師都是戴口罩上課的,所以顯得有點不習慣,氣氛有點緊張。但是我認為現在開學總比不開學強,我認為只要滿足開學條件了,那麼現在開學是明智的選擇。

01

目前國外疫情真的很嚴重。

現在國外已經有152個國家和地區出現確診者了,國外累計確診者88714人,死亡人數3304人,這兩個數據都已經超過國內的總數了。

昨天國外新增確診人數達到8000多,國外疫情還在快速的惡化當中,國外確診人數及新出現確診的地區在短時間內一定還會增多。

02

海外華僑歸國將給國內疫情防控帶來巨大的壓力。

我們國家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現在有非常多的華僑這是事實。現在國外疫情很嚴重,部分華僑選擇回國那也是可以理解,但是他們回國有很大風險將病毒攜帶回國,所以他們的回國會給國內疫情防控帶來很大壓力。

現在我們國家新增確診人數有很多是境外輸入型病例,境外輸入型病例已經超過國內新增確診人數了。可以說,現在我們國家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已經是嚴防境外輸入型病例了。

03

回國華僑,對國內疫情影響不是很大,中小學開學不會由於回國華僑產生很大影響。

雖然現在回國人員增多,但是我們對於回國人員都是採取隔離14天的措施,我們都是要對回國人員進行CT及核酸檢測的。如果我們檢測出感染者,那麼我們是可以及時對他們進行醫治的,我們會及時採取隔離措施的。

雖然現在回國確診者已經有一百多人了,但是並沒有造成病毒在我們國家大規模傳播。我們國家現在也在加強境外輸入型病例的防控工作。

所以回國人員的增多是不會使我們國家的疫情變得不可控的,我們國家很多地方是安全的,中小學學生的安全是不會受到大的影響的。

所以,我認為:

海外華僑回國會增加國內疫情防控工作的壓力,會給國內疫情帶來一定不好的影響,但是我認為這個影響是可控的,影響是很小的。

隨著國際合作的不斷深入,我認為疫情是能夠慢慢控制住的。像韓國一樣慢慢控制住疫情的國家會不斷增多了,回國人員應該問不會大規模出現的。

我們希望選擇回國的人員,一定要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做好必要的防護及隔離措施,不要隱瞞自己的行程,要按照國家的規定回國後做好相關檢測,不要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畢竟國內疫情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

我是“地理視角看教育”,分享知識、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留言評論!

地理視角看教育


本來,我認為華僑歸國,對我們中小學返校復課沒有什麼影響,可是今天看了一則小視頻後,我內心有了些許擔憂,所以,目前是否能對我們中小學的復課影響持保留意見,仍需觀察一段時間。

本來信心滿滿,如今心中有憂

心中曾想,都是留著炎黃子孫的血液,能幫一幫是我們義之所在。可是在看到一則澳籍華人返京後不在家隔離,而且還不戴口罩出門跑步,與人對話也同樣不戴口罩。

通過長時間的努力,我們全國上下換來了疫情防控的大好形勢。前不久,鄭某鵬從意大利回國後被確診新冠肺炎,一個人給一個城市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一人毀一城不為過。

如今又有一位華僑女,如此不顧公共衛生安全,只顧自己安危,不為大眾考慮,如此行為應給予嚴厲的懲罰。

面臨著未來大量的華僑進入國內,如果每個人都如此女一樣,任意妄為,對我們國家的疫情防控也會增加巨大的難度。

開學時間的影響

如果控制得好,我們國內的學校開學是不會存在大問題的。但是這個澳籍華僑的做法,讓我感到一種心寒。雖然如此用心人數極少,但是隻要有一個人不遵守我們的隔離規則,那對我們的疫情防控會起到巨大的破壞。

所以,是否開學,我們需要更加慎重的觀察 ,還需要繼續觀察一段時間,看看是否真的適合開學。


童教雷鳴


經過全國人民兩個月硬核的與病毒的戰鬥,我們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可以預見的是我們很快可以戰勝新冠肺炎病毒,取得國內戰“疫”的完全勝利!於此同時,國外疫情處於爆發的上升期,比如意大利、伊朗、西班牙等國已經到了很危險的境地。在這場戰役中中國展現了強大的國家力量,而國外就比較亂套,甚至作為頭號強國的美國目前來看作業做的都很不理想。國外比較亂套,中國風景獨好,所以很多華人華僑都選擇回國避疫。

各行各業都已經復工,唯獨學校還沒有復學,很多省份病例都已經清零並且連續半個月無新增,已經制定了開學時間,但是現在又出現了輸入性病例,這無疑給防控工作帶來了壓力,而且隨著海量的華僑回國潮,我們恐怕要長時間面對不斷有國外輸入病例的情況。既然這樣,人們不僅要問中小學是否還會按計劃復學,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復學。我認為:應該防疫復學兩不誤,兩手都要硬,堅決阻止病毒進入校園。

首先,經過這段時間與病毒的鬥爭,我們對病毒已經有了很大的認識,我們的防疫方法、病患治療都積累了很多經驗,不像剛開始那樣面對陌生的病毒,我們更多的表現出恐懼。

針對大量入境人員,我們的政府做了嚴密的措施,不管什麼人一律隔離觀察14天,並且對隱瞞行程、隱瞞健康狀況的人進行嚴厲處罰。

關於學校復學:

學校防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政府要給予學校足夠的支持:物資人員的支持,對學校人員的培訓。

在這件事上,學校無疑是最大的責任方,每天要做好教室、餐廳、宿舍、公共場所的消毒。現在很多的學校已經召集老師提前返校,進行培訓,為開學做準備。

防疫不是學校一方的事,需要

老師家長學生的鼎力配合,各方都要有責任意識,要注意自己的生活軌跡,接觸的人,每天都要測體溫,講衛生,各方都要對自己負責對別人負責!

新冠病毒雖然可惡,但是我們不能讓它耽誤了所有的事情,我們要做到科學防控、有序開學兩不誤。

防疫馬上就要取得絕定性勝利,我們不能讓境外輸入導致功虧一簣,更要堅決阻止病毒進入校園!


陳同學Mr


目前已經明確開學時間的幾個地區分別是青海,貴州,西藏,山西。其中3月9日,青海省第一批開學的高三年級已經返校復課了。

目前隨著國際疫情的爆發和蔓延,我國很多在外的留學生紛紛回國,尤其是意大利和英國的留學生。目前,據說從倫敦飛上海的機票起步價已高達180000!由此可見,有多少人急著回國…



雲南地區原計劃3月23日高三和初三年級開學,結果在3月15日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例!(西班牙輸入)

該患者41歲,男性,雲南昆明人,3月11日從西班牙探親返回,常住昆明市西山區醫大廣場小區,其家人長居西班牙。患者於2020年1月16日到西班牙探親。3月10日從西班牙馬德里乘機先後經布魯塞爾、北京於11日到達昆明,出機場後由家人自駕車接回家中。3月11日至14日,患者均在家未外出,每日社區人員隨訪,測量體溫均無異常。3月14日患者出現乏力、發熱,於當晚22時左右騎自行車到昆醫大附一院發熱門診就診。3月15日22時確診,目前患者病情穩定,已轉至省傳染病醫院隔離治療。



經排查,該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共有54人!均已按要求進行集中隔離觀察,患者居住單元已進行封閉管理。

由此可見,如果境外輸入病例失控,後果不堪設想!河南鄭州的“毒王”就是前車之鑑,另外,浙江省這兩天也有4起境外輸入案例!

尤其是對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對外交流比較多的城市,壓力可想而知。而目前單純的體溫檢測根本無法準確檢測出病患,所以,國際疫情的爆發,給我國各地的疫情防控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張文宏表示:全球疫情今夏結束基本已不可能!



由此看來,目前尚未開學的地區一定要謹慎制定開學計劃,一定要確保萬無一失,否則一旦學校爆發疫情,後果不堪設想!

強烈建議對所有入境人員強制進行14天隔離觀察,或者暫時封關一段時間,否則很有可能會讓來之不易的勝利局面付之東流,孩子們的開學也會遙遙無期。

大家覺得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防控境外輸入呢?歡迎留言。

♻️關注“教練講高效學習”,教你普通學生如何可以通過掌握方法考上清華北大♻️


教練講高效學習


真經認為,就算國外疫情進一步惡化,就算海量華僑歸國,中小學也有必要在合適的時候開學,就像2月份我們不得不復工一樣。


不管是中國還是歐美國家,在疫情處置上都是在權衡利弊。中國經濟體量大,可以撐上幾個月,所以我們集中火力,力爭在幾個月內就速戰速決。但如果要和病毒打持久戰,中國的經濟恐怕也會被拖垮,那個時候可能會造成比病毒更大的風險。而歐洲一些小國,雖然富裕,但經不起折騰,停工半個月可能國家經濟就要出問題,到時候,人沒病死,反倒餓死了。所以,歐洲一些國家選擇不抵抗也是有道理的。

同樣,開學問題也是一個平衡問題。一方面,隨著境外輸入病例的增多,一些地方的零增長被打破,感染的風險上升。另一方面,如果一直不開學,學生的高考怎麼辦,中考怎麼辦,大學畢業生就業怎麼辦?這些都是麻煩的社會問題,同樣存在巨大的社會風險。所以,我們必須評估,境外輸入病例這種風險上升的程度到底有多大?是否值得我們繼續延期?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輸入疫情並沒有大面積的反覆,國內現有醫療條件也可以承載這些境外輸入病例,個人認為,這一風險肯定不如取消高考、畢業生延期畢業等的風險大。因此,兩害相權取其輕,即便是有輸入疫情,高三初三、大學畢業班學生也應該開學。



而相比起來,其他年級開學就沒有那麼急切了,這些年級開學就應該充分考慮輸入疫情的影響,充分考慮學校的承載能力,細細準備、慢慢開學。


高校人才真經


老穆認為,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們很難有一個統一答案。

試想一下,倘若等到全球疫情都結束再開學,中高考該怎麼辦呢?難道還不進行了嗎?

難道全球疫情不結束,國內所有學校都不開學了嗎?


3月15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發文稱,全球疫情今夏結束基本已不可能!

試想一下,難道全球不結束,我們的孩子一直都不開學嗎?


目前,復課的學校有青海、新疆和貴州……

今日清晨7點30,貴州的高三和初三陸續開學了。

目前,國外的疫情正呈上升趨勢……

累計超過1000人以上確診病例的國家多達12家,分別是意大利、伊朗、韓國、西班牙、德國、法國、美國、瑞士、英國、挪威、荷蘭、瑞典等。

其中以意大利和伊朗最為嚴重!



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66.21萬人。

回國受感染者,大都來自意大利、伊朗、歐美等地區。

在境外輸入病例中,流向甘肅、北京、上海、浙江地區比較多。

目前,境外輸入確診人數已達到116人……

試想一下,如果來自全球的中國留學生同時回國,這將給我國疫情防控帶來很大壓力。

綜上所述,老穆認為,符合開學條件的地區,還是可以開學的,只要做好回國人員隔離工作即可。

但老穆建議,回國人員,最好隔離28天,這樣,對大家都好!

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老穆說語文


沒有輸入性病例的省份要嚴加控制,已經有輸入性病例的省份就要慎重一些,儘量延遲開學

我們國家的各個專家都在強調要嚴格控制輸入性病例:

鍾南山教授說:

現在主要問題就是國外輸入病例了。往往看起來並不是有很多的症狀,是在檢測和隔離過程中發現,很多都不一定有發燒的徵兆。這些輸入性病例50%都沒有發燒,就是咳嗽啊類似感冒的症狀,結果進入中國後,經過核酸檢測才發現患病。

張文宏教授說:原本以為中國控制良好,世界也會同步控制,像新加坡、日本以及韓國等東亞國家都做的非常好。但是現在歐洲突然成為疫情的新中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後續我國仍然面臨較大的輸入性風險。

從專家的話中我們可以預測出如果輸入性病例不能得到很好控制的話,我們國家很難做到真正的安全,同時廣大中小學想要開學也是不可能的。

這件事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雖然輸入性病例低於我們國家的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個壓力和挑戰,不過我們應該注意的是在不同的省份情況還是不一樣的,例如已經開學的青海省。

青海省連續30多天沒有新增病例,而且所有的病例都已經出院,並沒有輸入性病例,在做好層層防護的情況下,學生選擇開學這種情況,我認為就是安全的。

不過像最近我們國家已經出現輸入性病例的北京,上海,浙江,山東,甘肅,河南雲南這些地區,就不適合在近期給廣大中小學開學,尤其是河南省出現鄭州毒王郭偉鵬這樣的案例讓我們捏了一把冷汗。

當然還有一些省份已經連續多天沒有新增病例同時個別省份數據都已經清零,這些省份只需要做好預防,輸入性病例,則可以在3月下旬或者是4月初開學,就像我們吉林省。

最後我想說:

無論怎樣,廣大中小學的開學,一定要在絕對安全的情況下,廣大學生和家長千萬不要過於著急,總是到網上發佈各種急於開學的言論,製造緊張的情緒。

我們需要理性分析當前的情況,確保環境是安全的情況下,再讓中小學開學絕不能讓廣大學生冒險進入校園所以我覺得一個地區如果出現了屬性病例就不適合在近期開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