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還是創業呢?

楊子翔


如果你是大學在校學生的話,我更建議先去靠譜的地方打工。

1) 創業成功是低概率事件,只有很少比例的人能夠成功;

2) 創業需要啟動資金,這對多數學生來說是較難的事情,而無論是VC還是天使投資人往往更傾向於把錢給有經驗的人和團隊;

3) 創業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好的概念,還需要好的合夥人、執行力、資金、經驗、業內資源、以及運氣,因此,我們見過很多在校大學生創業的項目,概念和起步都很不錯,但由於上述任何一個原因,導致夭折;

4) 沒當過兵的將軍很難是好將軍,沒打過工的創業者可能在團隊長大時遇到管理問題。

如果你覺得你天生就是個領導者,那麼先打工至少2-5年,學到些本領(哪怕是失敗的教訓),再去創業,可能好很多。

另外,上面說的都是你可能很難自己獨自挑起創業的重擔,但參與一個作為大學生,去加入靠譜的創業者,參與創業的過程也是不錯的。

當然,這世界總有些奇才,那些美國的大學輟學創業併成功的例子著實另人讚歎,創業者也總以他們為榜樣,但現實來說,這種奇才是可遇不可求的。


百科小紳


我的經驗是一邊打工一邊“兼職”,然後再去創業。當然我說的“兼職”不是讓你去發發傳單,或者是去洗洗碗、端端盤子這種兼職,因為這些屬於另一種打工,而我說的“兼職”是讓你去做一些跟自己職業或興趣相關的“副業”,能給自己帶來一些穩定收入的“副業”。如果你連一份能維持生活的穩定收入都沒有,直接就去創業,那麼你將非常容易失敗。


原因一,如果你沒有穩定收入的副業,那麼在你的創業初期入不敷出的時候,你可能會變得非常焦慮,可能影響你的家庭和睦和公司經營等等。除非你是富二代,或者是你已經通過打工,攢了很多錢。

原因二,如果你沒有幹過副業,你不會知道一個公司運作起來有多難,成立一個初創企業,自己當上老闆,就要為這個公司負責,對手下的兄弟姐妹們負責,招聘、採購、生產、研發、銷售、售後服務等等……,你都要親自抓起來。如果你沒有幹過副業,沒有管理經驗,每天會被這些非常頭疼的問題折騰死,很多初創公司就是因為沒有考慮好這些難題然後都死在創業的路上。除非你有一個或者幾個很好的合夥人,有負責銷售的,負責生產的,負責資金的,能讓這個公司良性運轉。

或者,如果你想創業,就要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把你的創業項目當做最重要的副業先操作起來,通過實際操作、考察、摸索,將各種問題摸索清楚並排除掉,當你有九成把握的時候,你才可以辭職去創業。

千萬不能僅憑自己的一個想法,或者是一個產品,就匆匆忙忙的去創業,很多創業者自以為是,覺得自己的產品全世界人都要用,但這並非是這樣的。公司經營是環環相扣的,你的產品很好,但是銷售渠道不力,你會死掉;你的產品很好,資金不夠,資金鍊斷裂,你會死掉;你的產品很好,管理不到位,產品質量不穩定,你會死掉……,創業是九死一生的事情。

什麼“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這種鬼話千萬不要信,因為遇到問題時沒有人會幫你的,只有你自己可以幫自己,所謂的“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創業之前你一定要理解清楚。

我已經工作十一年了,幹自己的副業有兩三年了,我準備明年副業穩定了再辭職創業,歡迎朋友們加我交流,也可以在底下留言,然後一起交流創業經驗。


創業路上的趙先森


我覺得創業好,我就是一個例子我從國企辭職自己創業,原先在單位每天就是混日子覺得日子就是空虛的混,毅然決然的我選擇了離開單位自己創業,我經歷了迷茫期當時的我覺得自己的選擇是錯誤的,做什麼都不對甚至做夢都會後悔,但是我老婆很支持我每天鼓勵我,慢慢的我找到了適合我的創業途徑,現金也一步步走上正規。創業是孤獨者的遊戲,創業的過程需要你能夠適應孤獨,能夠不怕白眼,但是當你成功後你回頭看看你經歷的那些你就會覺得沒什麼了,還有記住一句話不要讓你自己失望。


涵深似墨


對於現在創業好還是打工好,我想要看對什麼人。

首先,就我個人而言,是屬於輸不起的那種。因為我輸了,可能家人都要餓肚子了。全家的收入靠來源要我來支撐了,所以我肯定選擇打工,最起碼要能保證家裡正常開支的前提下才會選擇創業。

而對於一些家裡不需要自己幫助的人來說,我覺得,有機會就一定不要放過。不然將來肯定後悔,而且家裡不需要你支撐本身就是天生的機會,千萬別浪費。


累不死的小白


月收入6000

一年12個月

共計72000元

減去花銷

純剩5萬

10年後省吃儉用

家裡人不得病

沒有這事兒那事兒的

純剩50萬

10年後你多大了

10年後的50萬能買什麼

我也不知道

創業要有明確的思路想法

不可盲目……


Mkhl


你就問一句,你想清楚了麼,確定了麼?

能拿2w工資的已經有了一定資源的,

若是真的反覆思量過!

那麼再努力向前衝一步完全可以的

而且一旦做出選擇,你必須時刻鼓勵他,體諒他!

即使有失敗的跡象或者完全失敗也不要埋怨!

有時候那個動力,即使不可能也會變得可能,

創業前要規劃好,想清楚!

網上的雞湯打氣參考都可以,但不能太在意

有資源,想創業完全可以的。


魚刺兒那個雷


有多少人想過,這輩子到底應該如何度過呢?

有兩個同學,問了類似的問題。

1、我今年27歲了,老婆馬上就要生孩子,目前也沒錢買房,像我這樣的人,是不是一輩子都沒創業的希望了?

2、當時年輕,就一心想著去創業,辭職後也沒賺很多錢。最近糾結一個事情,以前的公司邀請我回去繼續做,身邊的朋友和家人也希望我能回去,畢竟穩定很多,賺的錢也少不了多少。

從我自己的內心來說,雖然知道創業的艱難,可我一直不死心,還是有個創業夢。

舟哥給點建議吧,我是回去上班還是繼續堅持自己的呢?

這估計是很多人都會有的問題了,到底是上班還是創業?

如果是以前問我,我最先的建議肯定是創業去。理由是,既然有強烈的創業衝動,那就應該給自己一次嘗試的機會,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

現在呢?先好好上班,等你能發現賺錢的機會了,小規模測試後,確實能賺錢,再去全身心投入。

我是不是保守了?

今天就不聊怎麼發現機會這些具體的術了,聊點大的方面。

有兩個人,一起去河邊冬泳。

剛下水沒遊一會兒,甲就開始不斷抱怨:怎麼水會這麼冰呢?早知道這樣冷,就不來了。

他說完後,發現乙遊得很愜意,就問:你怎麼回事啊?難道不冷嗎?

乙說:水肯定冰涼啊,不過已經下水了,抱怨有用嗎?現在該做的是積極活動開來,想辦法抵禦嚴寒,然後享受冬泳好的一面,這樣你就會越遊越開心了哇。

這就像上班還是創業的問題一樣,不管你選擇哪個,都會有遺憾。不去游泳吧,體驗不了冬泳的感覺,去了吧,又發現太冷了。

還是心態的問題。

我看起來像悲觀主義者,內心應該算樂觀的。

年紀小的時候,看到有人在網上罵喜歡的明星,都會上去對罵。現在呢?不管怎麼黑,都沒那衝動去搭理了。

後來慢慢的明白一個道理,幸福感與生存環境沒有一點關係,只與你的心態有關。

很多不愉快的事情,都是跟人針鋒相對造成的,大多數時候根本是沒必要的,浪費自己的時間而已。

之前在社群裡,有發廣告的,你把他踢出去了,跑來很你撒潑,還會把你的對話截圖到處發,氣憤嗎?

還有人離開之後,通過一些所謂的爆料,吸引一批心裡有怨氣的人,很多被收割了還不知道。

最後的結果呢?

以前怎麼對上家的,後來收割的那些人同樣手段對付他。

太陽底下沒新鮮事,換個主角一直重演歷史而已。

現在啊,對這些事都沒啥興趣了。也不去關心,心情好了,做事也更順了。

一輩子的意義在哪?

贍養父母?撫養兒女?家人朋友?

生,就是走向死。只有不生,才能不滅。起,也是為了落,生長就是為了滅亡。

比如創業,你選擇對了,公司走向頂峰,同時也是衰落的開始。沒有長生不老的公司,所以無論你創辦的公司是如何偉大,總有一天它會滅亡。

連宇宙、地球,都是遲早會滅亡的,人的作用和意義在哪?

說實話,我也在一直想這問題,要說完全搞明白了,那肯定是忽悠你的。不過可以確定一點的是,既然生下來了,就應該好好活下去。

如何活得精彩?

老來回憶往昔時:這一生,大多數時候都盡力了,快樂多於悲傷,遺憾少於錯過,沒做昧良心的事,沒有對不起的人。

打工和創業,我是支持創業的,不過得有規劃和目標,不是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

經常問問自己想做什麼,然後看看自己能做什麼,想通過做這事達到什麼結果,應該做哪些準備。

小王的目標是,能一口氣跑上100層樓。

試了試自己的體力,目前只能一口氣跑上10層樓。那麼,要能一口氣上100層,先得具備一口氣上99層的體力。

要想一口氣上11層樓,先得具備一口氣上10層樓,這點,目前已經具備。

那下個目標就是,找個11層樓,拼命往上衝,直到體力鍛鍊到可以一口氣衝上11層樓。

目標有了,才不會迷茫。

站在未來看現在,你能更加清楚地知道現在該做什麼,怎麼做。


文 / 李舟,2019- 5-19


李舟創業筆記



打工與創業 ——你選擇?

我們無法改變現有的環境,但唯一能改變的就是自己的思想!

一個人如果踏上社會工作了3至5年,如果還沒有一個自己比較滿意的結果,那應該重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重新考慮自己選擇的方向?近來許多好友都與我談到創業,他們心裡很矛盾,既有創業單幹的激情,同時又有擔心失敗後悲慘的命運!所以很多朋友思考了很長時間,最後還是決定等等再看,一月過了一月,一年過了又一年,歲月流逝,光陰不再,沉浸在打工的生涯中難以自拔,結婚供房,身上的經濟枷鎖日益沉重,無力再搏,最後只好認命,打工一輩子

想穩定就打工 想自由就創業


簡愛淼


打工

1、比較穩一點,每天朝九晚五。

2、有底薪,不用擔心自己一個月沒有錢花。

3、壓力不大,自己省吃儉用,還是有一點積蓄。

4、打工適用於沒有太多工作經驗、管理經驗、經營經驗的年輕人。

創業

1、確定創業行業以及未來的需求量。

2、相對於打工,創業壓力比打工大很多,必須得扛得住。

3、收入存在不確定性。

4、需要的經驗要比打工的多。

5、你得有基礎資金。

以上是小編自己認為打工和創業的區別,打工和創業都是有利有弊,得自己規劃好路線,以免走錯了路。希望對你有幫助!




信達影視


我自身經歷:大學畢業後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所以選擇創業,我身邊的同學都選擇就業,我第一次創業選擇了餐飲,門檻低,入門快,剛開始的時候覺得很好,也能掙錢,接著問題就來了,由於缺少經驗,再擴大經營的時候,選擇進入互聯網行業,由於沒有經驗,開始做外賣快餐,加上定製網站,收集客戶端等,餐盒餐具,花了不少錢啊。好在找到投資人,慢慢好起來啦。但是問題就出現了,由於引入資本,主動權不再我這裡了,就開始出現了一系列的決策失誤,導致公司慢慢開始虧損,最後只能破產倒閉。

第二次創業,選擇金融行業,做的是信用卡和貸款,其實對這個行業也不是特別瞭解,主要可能就是因為門檻低吧,剛開始也是特別順利,但是低估了行業風險,最後出了事故,封了很多卡。

第三次創業,是做花草茶,花做的茶葉,市場很大,但是處於產品最底層,簡單包裝,就開始銷售,線上線下,同步,還在堅持當中。

這麼多年創業,欠了一屁股帳,已經靜不下心按部就班的打工了,也希望慢慢好起來吧!

反觀我的同學們,選擇就業,慢慢經過幾年的打拼,都處於公司高層了,買房買車,人生贏家,而且由於經驗比較足,出來創業的都成功了。我的經驗是,大學畢業,還是安安生生找份好工作,先賺夠經驗和錢,才有能力和想法創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