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2A景区的宽窄巷子,为何常年人山人海?想不到名字竟源于偶然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大诗人陆游的绝句《梅花》描绘出了一个诗情画意的成都。今天的成都仍是人们最喜欢的旅游地之一,人们喜欢成都的悠闲、成都的美食,更喜欢成都的慢节奏。成都的慢在茶馆里、在麻将桌上,更在每条闲适又安逸的街巷中,这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名扬全国的宽窄巷子。

只是2A景区的宽窄巷子,为何常年人山人海?想不到名字竟源于偶然

作为游客的必去之地,宽窄巷子却只是个2A景点,面积并不大的两条巷子里聚了众多茶馆、咖啡馆、餐厅、酒吧和各类商店。虽然很多当地人都觉得如今的宽窄巷子已经变了味,是外地人才去的地方,不过游走在其间,看着窗口里的那些美食、穿着戏服的变脸人,以及坐在椅子上挖耳朵的人们眉间的那份舒展,觉得能如此偷得浮生半日闲也不失为一件惬意的事。

只是2A景区的宽窄巷子,为何常年人山人海?想不到名字竟源于偶然

宽窄巷子的繁华,其实有史可循。公元前316年,秦国先后兼并蜀、巴二国,设蜀郡于成都。隔年,秦太守张仪在成都西区筑少城,少城作为成都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一个区域,不仅暗藏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还是这座城市千年繁华的一个发端,而宽窄巷子所在的位置就是历史上的少城。

只是2A景区的宽窄巷子,为何常年人山人海?想不到名字竟源于偶然

如今的宽窄巷子不止是成都少城的唯一留存,更是北方四合院建筑在南方的唯一"孤本"。康熙57年,在平定了准葛尔之乱后,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清廷为八旗兵及其家眷在少城之上按北京四合院的形制修建了"城中城",叫作满城。

只是2A景区的宽窄巷子,为何常年人山人海?想不到名字竟源于偶然

整个满城有近4里的城墙围着,城内有官街8条,兵丁胡同42条。那时候的宽巷子还叫兴仁胡同,住满族文武官员;窄巷子则叫做太平胡同,住满族士兵,汉人不准进入。直到满清没落后,满城不再是禁区,百姓可自由进出,于是这里逐渐形成了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共同生活的混搭格局。也奠定了如今宽窄巷子北方四合院和川西民居深度融合的样子。

只是2A景区的宽窄巷子,为何常年人山人海?想不到名字竟源于偶然

至今,窄巷子里32号门头的墙上还保留着当时的拴马石,百年前的北方满蒙八旗及家属有骑马出行的习惯,拴马石也是北方文化在川西的符号性表现之一。

只是2A景区的宽窄巷子,为何常年人山人海?想不到名字竟源于偶然

民国时,宽窄巷子所在的满城依旧是达官贵人衷情的地方,他们在此辟公馆、建民宅,宽窄巷子的得名也是来源于那个时候。说到宽窄巷子的得名,其实还也有点好笑。民国初期,在胡同改巷的城市勘测中,一名工作人员完成测量后,随手将满城里宽一点的兴仁胡同注为"宽巷子",将窄一点的太平胡同写作"窄巷子","宽窄巷子"这个极其朴实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只是2A景区的宽窄巷子,为何常年人山人海?想不到名字竟源于偶然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满城成为了少城的唯一留存,而宽窄巷子则成为了满城的唯一见证。到了上世纪80年代,拥有千年历史的宽窄巷子被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与大慈寺、文殊院、水井坊并称为成都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

踩着脚下的青石板路,跟着人群穿过千年的历史,虽然如今很多建筑是仿旧的,但其中也不乏原装特色的,位于宽巷子11号的恺庐就是宽窄巷子中最富标志性的门头之一。传说百年前宅院的主人留洋回来颇有一番革新思想,于是将老门头换做了如今中西合璧的样式。西式弧形兀起的拱门上嵌着中式传统石匾,匾上采用大篆阳刻“恺庐”,但一反当时中国人从右向左读字的规矩,而是从左向右读。石匾上方的椭圆形图案代表高悬的“避邪镜”,意在镇妖魔,保佑合家平安。

只是2A景区的宽窄巷子,为何常年人山人海?想不到名字竟源于偶然

如此有人文气息的宽窄巷子也吸引了不少文化艺术人士,且不说现今开餐厅、咖啡馆的诗人们,上个世纪“蜀中三张”之一的张采芹先生也曾居住在这里。宽巷子西段35号的张采芹故居上方悬挂着著名书法家李树荣先生所写的“思贤庐”匾额。素有“张花鸟“、“张竹子“之称的张采芹先生少时家贫,但他天资聪颖,苦读不辍,终融会中西画技,自成一格。抗日战争时期,他还经常帮助从沦陷区疏散来的画家,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等均在他的帮助下在四川举办过画展,徐悲鸿还感动地为他画过全身素描像。

只是2A景区的宽窄巷子,为何常年人山人海?想不到名字竟源于偶然

除去宽窄巷子被商业化过分包装的浮华,有着底蕴的宽窄巷子也是老成都珍藏的一张底片,是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城市缩影,更是一个隐藏在记忆深处的城市符号。

不想跟团!也不想穷游!怎么用最经济的费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体验?更多既舒适又全面的自助游、自驾游,尽请关注游走在感性与理智间的“饕餮小娘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