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疫情期间的农村,有些地方钓鱼的年轻人比生产的老农民还多,你怎么看?

鸟雀林老王19966


这是现代社会存在的一个主要矛盾,农作物价格低,农村一般性质的农业生产挣不到钱、农村老人热爱农业生产,但用的是老模式,挣不到什么钱,人最多,个人的收入也是有限的,心有余、力不足、农村的年青人就是穷得没早饭米,也不想参加农业生产,农业生产除了很辛苦也挣不到什么钱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段端元


说说我这边的真实事件吧,今年这个年过的格外抑郁,我相信大家都有同样的感觉…

为什么我这样说,农村的稍微还好点,毕竟空间视野都比城市来的宽敞自在,城市那就每天对着四四方方的几面墙了…言归正传,在我们这边,包括今天,大概从年初四就开始,距离我家大概一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野生鱼塘,每天当我起床打开窗户眺望的时候,准确的来说,是早上七八点左右,鱼塘边上就坐了两三个青年在钓鱼,然后中午回家吃个饭,下午准确到鱼塘报道,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这么迷恋钓鱼?难道是喜欢钓鱼?又或者喜欢吃鱼?这大概都不是真实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排寂吧,他们中多半都是单身未婚,年纪轻,和父母交流的也不多,血气方刚,天天待在家里确实待够够的了,所以只能到外面钓钓鱼,找乐子消磨时间,其实,说实话,这大冬天的,能钓到鱼的真的不多,尤其是大清早七八点就钓鱼的,鱼还没他们起的早呢😂…

人家也是被逼无奈,不能串门,不能打牌,不能上街等等…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村子里钓钓鱼,这么多年。你们又见过几个大过年的年纪轻轻的小伙子钓鱼的?形势所逼,大家都把心胸视野放宽广点,对于这件事情,我没什么看法,就是觉得年纪轻的人比年老者多是好事,这说明,祖国繁荣富强啊!



乡村生活小徐


大家好,我是长江三农。春节以来,因肺炎疫情农村农民工至今还宅在家里,不能聚集聚餐,不能走亲访友,不能扎堆聚会,不能宴请娱乐,他们宅到正月初十,就在家里坐不住了,纷纷戴上口罩,骑着电瓶车去野钓,我们当地有条排涝沟渠,叫漕河,全长8公里,两岸每天都有大量年轻人垂钓,昨天,我堂侄说一下午钓到15斤大板鲫,他说他昨天找到鱼窝了,要知道垂钓者大多都是“空军”。今天清明扫墓归来,我发现那条沟渠两岸排满了钓竿和垂钓者。年轻人耐不住性子,去野外垂钓无可厚非,不在乎每次“空军”,不在乎渔获,他们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收获一份好心情,平复一下情绪。

垂钓者比劳动的农民还多也不奇怪!宅在家里的农民工已经没有土地耕种了,不用下地干活了。现在平原地区都是规模化、机械化种植,不需要人工种植了,我们这边一年到头田野上不见一个人影,但庄稼长势良好,农作物年年丰收,因为是全程机械化耕耘、播种、收获,农业大生产已经不需要几个人干了。每次我去田野拍农民劳动场景,我都是扫兴而归,我没有撒谎,我们这边一对夫妻承包100亩水稻田,每年出勤日真不到100天。我们没必要过份去看垂钓者比田野生产劳动的老农民多这件事。你总不能逼着年轻人去帮人家义务劳动吧?再说年轻人愿意学“雷锋”,帮人家义务劳动,可总得有农活让年轻人干呀?老农民自己都没有农活干,不需要干农活了,干嘛看不惯年轻后生去钓鱼呢?你不让年轻人去钓鱼,让他们干什么去?又不是田地荒废了,只要有人种地就行了,年轻人马上就要外出打工了,让他们放松一下有何不可!

当前农村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已进向好的方向发展,已经解除封禁了,我们当地已经有农民工外出打工了。农村人可以去野外垂钓了。可以下地干活,单独在户外活动了,也可以进超市、农贸市场、购买运输农业生产资料了。许多地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死亡病例清0了,为什么还要阻止年轻人单独去垂钓?当前农业上主要是春播和春管,春播用机械来干,春管只有几天的活,现在农村农业没有农忙了,小麦刚刚拔节,油菜刚刚盛花,老农民也在田埂上闲庭信步,疫情防控已经从社区防控向精准防控转变,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农村秩序、农民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现在只有武汉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死亡病例没有清0。农村年轻人很快会复工,走上工作岗位,外出挣钱,眼下钓鱼不是闲情雅致,也不会玩物丧志,一旦接到复工通知,他们就不再钓鱼了。

今天去清明祭扫,发现丘陵山场都栽植苗木,种植油菜,田野上没有农民劳作,农村年轻人都复工了,乡村恢复了宁静,只见到老人,不见青少年。可能年轻人宅在家里,孩子们在电脑丶电视机前接受远程教育培训吧,小镇小吃店开张营业了,菜贩子在沿乡村公路叫卖,物流车辆开到村庄,商贸服务业已经开始复工了。据我了解,农村年轻人准备在3月下旬开始返工。


长江三农


不得不说农村的生态比较好,这也是每个钓鱼人比较喜欢的,这时你发现同样出现了比较多的年轻人在河边钓鱼,上去细问,原来他们在工作的所在地有空时就去钓鱼,回家加上家里没什么农活了所以也就出来钓鱼,但是近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工厂复工,村里钓鱼的年轻人也就慢慢少了起来。

现在,农村越来越少的人耕田,所以你在疫情期间的农村,看到这么多年轻人在钓鱼也就比较正常的了。


看什么电影呢


因为疫情原因,一些做门店生意的人因为城市控疫还比较严格,不允许开工,所以还没上去继续留在农村,一些打工的可能是去年辞工回家的也不想这个时期上来找工作,所以都留在家,他们做不惯农活所以也不愿意去帮父母干活,但呆在家无事做很无聊就去找乐趣打发时间,钓鱼就是一种爱好,所以只看到老一辈干活年轻的都去钓鱼了


智能无线开关


天天呆在家里哪里都去不了,又不能和朋友一起喝喝酒,又不能在一起娱乐,更不能出外上班和打工,这样子下去不要说年轻人老年人也会受不了的,所以年轻人一般首先会想到钓鱼,一来出来透透气,二来可以当作娱乐活动,三来可以防人扎堆,一举两得而何不乐为呢,不过也有些年轻人玩物丧志啊,只知道钓鱼又没有工作,对家庭不负责这样是不好的。





苏李智


这是非常好的现象,说明垂钓和乡村的其它旅游事业的消费群体的向年轻化增加,消费结构适应了中国人口城乡结构比例的转变,原来是8亿农民在乡村,现在是八亿人口在城市,消费群体数量的提高就是消费能力的提高。同时老农的数量减少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这样也化解了人多地少的弊病。



柳禾芽


疫情期间我们这里是不让出门的。更不会让你随心所欲地去从事什么娱乐活动。这几天管控松懈了,人们就会走出去尽情的释放。其中钓鱼成为人们休闲与宣泄心里压力的一种生活方式。

钓鱼有很多好处。

可以充实自身的生活。

可以排解心中的郁闷与苦楚。

可以调理自身的情操。

钓鱼专心致志,可以让人忘掉一切不开心的事。

年轻人去钓鱼很多人不是为鱼而鱼。更多的是通过钓鱼去寻找一种刺激,寻求一份对心灵的抚慰。

疫情给每一个人的心里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伤害最深的应该是年轻人。

年轻人背负着责任与梦想。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以及子女的抚养费用已经压得喘不个气来,60天的疫情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生活的茫然。

有些长年不在家的年轻人,春节期间拖家带口回来了一屋子人,有的七八口,有的甚至十来人,原本准备乐哈几天年后初几再去上战场,60天的疫情把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有些创业办工厂的,厂租及银行利息每天都是个不菲的数字,一天过去了几万就没了。十天八天扛得住,60天过去了就会把你击垮。

更有一些人年前就交了几十甚至上百万的摊位费,备了很多的货物,疫情让他们的梦想破灭了。

还有一些寻梦的年轻人,原本准备年后去通过打工改变自身的现状。疫情期间工厂不能开工,不能走出去挣钱,内心疾苦只有自已知晓。

年轻人内心有多苦,不身临其中不会知道个中苦楚。

说了这么多好象偏离了主题。其实我说的这些也是众多年轻人趋之若鹜地出去钓鱼的原因。


幸福不会从天降123


1.我是不会去钓三月鱼,因为现在大部分鱼种都是产卵季节,所以我想给孩子们做个榜样,保护环境、保护生物链,但是我不反对其他人钓鱼,这是他们的爱好与自由。

2.现在疫情期间正好时间长,我会多陪陪父母聊聊天,多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多关心他们的生活,比如,我和老婆就帮他清洁床上的被褥等,种点水果树、蔬菜......等。我老爸有老寒腿和胃痛的老毛病,在网上咨询了人民医院的医生,确认好面诊的一切事宜,等到疫情解封就好立即安排。实际上我们一生陪父母的时间不多,所以要珍藏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

3.另外也可以总结自己工作、事业的过往,根据自己的缺陷可以在网络上找一些专业老师的课来听,做好笔记,不断的强化,尽量确保自己以前犯的错误不能再犯,这个在新加坡朋友圈很流行,他们叫净身,工作一段时间就要停下来一到两周检讨自己。他们常常说国内好多朋友,平时从来不关心自已的身体,等到真正有问题时去检查才发现到了晚期,多可惜啊!工作事业与身体何尝不一样呢!

4.疫情期也可以多关心一下孩子,平时工作忙,只是了解孩子的考试成绩,根本不知道他是怎么学习的,每次考试成绩的分布情况,每科错题的实际原因,提到这么多疑问,你认为我还有时间钓鱼吗?

综上所述,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开心就好,我希望疫情尽快结束,大家都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


家有孖宝仔


现在农村年轻人有的暂时复工不了,又没有什么事做,没事钓钓鱼,也是缓解一下压力吧,年轻人也有年轻人的压力对吧,总比去赌博的好吧,不要看不惯他们,他们也没有办法,说不定他们工作地是在湖北呢。理解理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