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九年,TVB就让我们看这样的《法证先锋》?

要说这个世界上最让人痛心的是什么,亲眼看着一个优秀的事物变成不及格绝对算一个。


比如,一家曾经让食客赞不绝口的饭馆儿,突然开始使用地沟油;


比如,一个曾经在球场上叱咤风云的球星,突然开始往自家球门里踢球;


再比如,曾经超好看的港剧《法证先锋》系列,闹闹腾腾地播出了惨不忍睹的第四部。


苦等九年,TVB就让我们看这样的《法证先锋》?


单冲着前三部的面子,第四部的收视率就已经有了一半的保障。


哪怕它启用的是全新的故事和演员阵容,但只要挂上老羊头,甭管里面是羊肉还是狗肉,观众也会冲着羊头的面子买单。


这部剧未播那会儿因为TVB力捧的小花黄心颖引发一波讨论,女三的番位跟男主角有不少对手戏。


苦等九年,TVB就让我们看这样的《法证先锋》?


但因为她去年跟许志安闹的沸沸扬扬的那档子事,搞得被全港唾弃,主演的剧集和广告全部下架,自己也惨到逃到国外避风头。


苦等九年,TVB就让我们看这样的《法证先锋》?


为了迎合群众,《法证先锋4》砍掉了所有黄心颖的镜头,换角重拍她的戏份,损失惨重。

苦等九年,TVB就让我们看这样的《法证先锋》?


而本应在去年台庆档上映的档期也拖到了今年二月。


不知道算不算因祸得福,挪期后的法证4赶上了疫情,全国人民都被迫窝在家里看电视,让其首集收视率突破33点,成为TVB自 2012年以来首集收视最高的剧集。


照理说,占全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法证4很难扑街。


但它做到了。

苦等九年,TVB就让我们看这样的《法证先锋》?


尽管豆瓣分数已经为我拉响了烂片警报,但我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看完了前十集。


一开头,这个仿若公务员赶去打群架的开场让屏幕外的我尬出一身鸡皮疙瘩,合拍剧同款滤镜也让画面失去了TVB特有的内味儿。


苦等九年,TVB就让我们看这样的《法证先锋》?


最让我疑惑的是,只要有命案发生,这群法证法医和重案组就齐刷刷带上墨镜出现在凶案现场,排成一字或人字长队凹造型。


说实话法证戴墨镜我能理解,但警察和法医戴是图啥啊,一堆黑墨镜搞得跟天桥算命大师集体团建似的。

苦等九年,TVB就让我们看这样的《法证先锋》?


每个案子结束后,一群人就凑一起,边喝红酒边用上帝视角讨论案情,对案子当事人评头论足,这哪是什么法证精英?村口老大娘都不会这样在人背后嚼舌根。

苦等九年,TVB就让我们看这样的《法证先锋》?


再来说说刑侦剧最重要的推理。


前几部中,高科技只是辅助,破案靠的是几个主角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


而到了法证4,根本不需要主角用脑子,破案主要靠先进仪器(iPad和iPad mini)和嫌犯自首。


苦等九年,TVB就让我们看这样的《法证先锋》?

苦等九年,TVB就让我们看这样的《法证先锋》?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法证4依然能将一个案子拖到四集以上,睡一觉起来故事发展都能连得上。


每集的剧情总结一下就是:


上班化验,下班吃饭,碰到嫌犯,缉拿归案,其余时间,谈情说爱。

苦等九年,TVB就让我们看这样的《法证先锋》?


拖时长也就算了,更恶心的是案情还三百六十度吊打观众智商。


比如第一个案子,张某想搞死人渣A和人渣B,但是看见B杀了A却不报警,而是去撺掇B的儿子去弑父,还美其名曰心疼人家两母子,所以要替天行道。


苦等九年,TVB就让我们看这样的《法证先锋》?


这是什么神奇的脑回路?天知道这事吗你就替天行道?


撺掇的方法也让人不知所谓,就是告诉B的儿子真相:“你爸害你妈得了艾滋病。”

苦等九年,TVB就让我们看这样的《法证先锋》?


老爸是人渣不假,但做儿子的已经忍了十几年,怎么可能听人说一句不知真假的话就去杀他爸?


不仅可能,而且效率极高,听完后一扭头就跑去杀人了。


张阿姨你怕不是传销组织的洗脑专家吧???


人渣B儿子落网了,但是警察叔叔说了,案子没破,张某才是真凶。然后故意设局刺激她跑出来袭警,终于逼她“落网”并说出整个过程。

苦等九年,TVB就让我们看这样的《法证先锋》?


最后,法证精英们一边品着红酒一边感慨:“张某这次的教唆杀人罪跑不掉了,下半生都要在牢里过。”


等会儿,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虽说张某居心不良,但仅仅告知事实咋就叫教唆杀人了?


苦等九年,TVB就让我们看这样的《法证先锋》?


毫无逻辑的推理+莫名其妙的案情+纯拖时长的恋爱构成的剧情,让我对这部《法证先锋4》彻底失望。


木伟觉得,讲好一个故事本就不易,编不下去的故事就让它在最完整的时候结束,生拉硬拽不完结只会让口碑崩坏,再想要触底反弹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激流勇进是勇气,而激流勇退是一种智慧,与其花费心思狗尾续貂,不如另起一篇,说不定还能再创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