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乒乓球运动员,为什么都流行逆旋转发球呢?好处是什么?

骑马寺的少年


这里有必要先说明一下【什么是逆旋转发球?】

说到逆旋转发球,大家肯定会想到张继科、樊振东和波尔的逆旋转发球,他们几个在比赛中经常会用到这类发球技术。顾名思义,“逆旋转”是相对“顺旋转”而言的,是对“逆旋转”的逆向思维的结果。以右手为例,我们在发球时,手臂和手腕通常会由外向内,从右向左对球体进行撞摩,如果反其道行之,手臂和手腕从内向外,自右向左对球体进行撞摩,这样发出的球就是“逆旋转”。

该技术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由欧洲球员布热夫斯基率先使用,近几年被国乒运动员发扬光大。逆旋转的出现丰富了发球的变化种类,当今乒坛以反手技术为发动体系的球员都拥有一手出色的逆旋转发球。比如刚刚提到的张继科、樊振东,当然还有梁靖崑、林高远等等。

之所以逆旋转发球会流行起来,主要还是像张继科、波尔这类超一流选手开始使用时效果极佳,很多对手一局比赛会吃好几个发球,即便不吃发球,接过去很容易被发球方起板形成主动。当时可以说是“一招鲜吃遍天”。张继科之所以能够445天完成大满贯壮举,逆旋转发球绝对是藏獒武器库里的开路先锋。这种情况下,很多专业运动员纷纷模仿学习逆旋转发球,后来逐渐演变为男子运动员的主流发球技术。

逆旋转发球对手腕的发力要求非常高,具有隐蔽性强,旋转强且变化大、不易被对手直接抢攻的特点。

刚刚流行的时候,很多选手因为吃不准旋转,给了发球方太多抢攻机会,可以说是屡试不爽的杀手锏技术。不过现如今,随着该技术的流行,破解逆旋转发球的接发球技术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像是樊振东、梁靖崑现在开始增加了常规的半高抛发球、高抛发球、转不转发球等发球技术,不在一味的追求逆旋转发球。

最后多说一句,逆旋转发球现在已经有了相应的变种技术,比如以王皓、许昕、刘诗雯、伊藤美诚为代表的铲式逆旋转发球,在比赛中(曾经)经常会看到他们使用这种发球,发过去的球软绵绵,轻飘飘,对方不好借力,对方接不好回来后我方直接上手,已经成为发球抢攻的有效得分手段。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期待大家的点赞和关注。一起交流乒乓球技术,共同提高球技!


国球第六人



逆旋转发球的好处如下:

1)较为少见,对方如果应对不善,你有机会进攻。

2)旋转的方式是和普通发球逆着来的,意思是同样用正手发球,普通正手发球挥拍是从身体外到身体内;逆旋转发球是从身体内到身体外,发过去的球,对方正手接的话,是一个顺接,不太容易发力。

3)逆旋转发球,过去的旋转让对手很难给球到你的正手位(顺转),于是你可以多利用反手来上手进攻。而且现代乒乓球,更强调反手的上手能力。

4)逆旋转发球发的好的,往往反手也好;逆旋转发球也适合反手进攻。


综上所述,逆旋转发球有他的特点,在近些年国际乒坛,的确越来越多被运动员所使用;不过无论是哪种发球,还得靠发球人的水平,结合进攻才行。单单一个发球,还是很容易被破解。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同意我观点的请点赞,不同意的可以在下方评论,说出您的想法。

您的点赞和关注,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哟~


乒乓社交开球网


逆旋转发球方式千变万化,如王皓的右侧内转,马林的背面逆旋等达近十种。其技术要求极高所以在专业运动员中比较流行,其好处最重要的是实战运用效果好。



距离身体近,隐蔽性高,易控制落点。侧上或侧下旋转,如果动作幅度变化小,极易让对方吃球。直接发球得分。专业球员发球都有正手向下切的虚假动作,然后手臂带动手腕回切造逆旋转。如果还是这个动作在下切时触球摩擦便是顺旋转 ,其动作越快隐蔽性越高,如马林发球时还伴随多次的抖动虚假动作,极易被假动作误以为顺旋转,吃球几率增大。



接近身体之力易造更强的侧旋,威胁更大。逆旋转发球时候不像顺旋转那样有足够的挥拍空间,由于身体阻挡会摩擦球的中下部偏右侧,发球时引拍、转腰、手腕手指同时发力,力量方向是从身体内侧向右前上方(上旋)或右前下方摩擦发力,击打的球侧部多一些,容易使发的球产生侧拐,接触球台后运行的是一个C型弧线。




回球位置易下一板衔接,适宜进攻。尤其是上旋球,对手接球极易帽高,衔接下一板扣杀。如果是侧下旋球,落点也会偏正手位或中路,算计之下再稍微移动步伐,轻易发起进攻。



以上是关于在乒乓球专业运动员中发逆旋转流行的原因和好处,不足之处,欢迎球友留言指正。


花式乒乒乓乓


为什么一般人在和左手选手打的时候,会比较别扭?那么,可不可以认为逆旋转发球,相当于把右手将变成了左手将?

尤其是把逆旋转发到右手将的正手位,短球,很多情况下,只能触球的右侧。那么好了,右手将逆旋转发球旋转有右侧旋,那么接的时候,就是旋转最强烈的一面,容易吃旋转从而获利。

当然,逆旋转发球的好处当然不只是这一点,但这是其中一点。

第二个好处是,逆旋转发球是有利于手腕的发挥的。顺旋转不需要手腕内屈,而逆旋转发球则需要先将手腕内屈,然后外展来摩擦球,从而获得旋转。手腕内屈再外展,这个发挥空间就大了去了。逆旋转发得好的,手腕的力量一定是比较大。所以有的人发下旋球时,顺旋转发球反而没有逆旋转发球来得转,道理就在这里。

虽然我个人是业余选手,但我的逆旋转发球,下旋就是比顺转要转。

第三个好处是逆旋转发球发出来的球,相对比较“飘”。他的运行轨迹有别于顺旋转。可以发出相对又飘又转的球。对方相对更难处理。

有人说逆旋转发球有利于反手将,这个理解可能是因为在对方接回来时,用反手触球的左部有避转作用吗?但实际上我个人在比赛中,更感觉逆旋转发球,对方回击到我正手的机率反而大。我可以直接正手攻击。

以上为个人的理解吧,可能有所偏颇,欢迎讨论。


微乒乓


逆旋转发球发球无论是接球者还是发球者的难度都是很大的,其有这些优点。

第一,逆旋转发球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他的起手动作像是正旋转旋发球,容易迷惑对方造成对方判断失误,也可以配合正旋转发球来迷惑得分。

如图是他的起手动作,先抛球再正旋转但球拍未打到球,后逆旋转,所以你可以用这动作迷惑对手。



第二,逆旋转发球大多数发到对方的正手的前方,能让对方很容易吃到旋球,或者对方只能用特定的形式吧球打回来,否则接不到球。这时我方队员是可以做出下一步的战略,而对方则被迫接球。



动漫小朱


大家都没有说到点子上。逆旋发球是克制摆短技术的,而摆短是当时主流接发下旋短球技术。与摆短接逆旋短球,球很容易从侧面出界。拧拉技术可以很好克制逆旋发球,而且发的人多了,大家都熟悉了,也就没有什么厉害了。


早已碎了的吾皇


逆旋转发球可以使对手找不到接球的方向,球是旋转而过,对手接球时球到球拍的切点会产生正旋转,球会偏离台子。可以最先拿下一分。


神秘的人类


1,主动的控制对方,造成一种假象,因为逆旋转动作隐蔽,出手迅速,发力协调,旋转较强而富有变化。2,动作姿势可以很帅🙂🙂


谭二帅家的小瓶


逆旋转发球的好处是让对方突然适应不了!


油城平歌




逆旋转发球之所以会在专业选手中流行,是因为逆旋转发球和正常发球相比,优势非常大。出球更短,动作更隐蔽,也比较利于发挥横板反手的技术和套路。



相对于正常旋转,逆旋转发球,可以发的更短,因为当你发顺旋转的时候,你会习惯性的把手腕的力量发的过大,特别是你想发得很转、想发力的时候,但是逆旋转发球,对手腕的发力和控制要求比较高,人的身体结构对逆旋转动作的完成有一定的限制。这样出球会更短。



另外,发逆旋转之后所衔接的下一板进攻,也和顺旋转有比较大的差别。一般来讲,逆旋转发球都是围绕横板的反手技术体系来组合的,在横板成为主流打法的现在,逆旋转发球比较有利于反手技术好的球员发动进攻,比如张继科、樊振东、梁靖崑等,都有和逆旋转发球相配套的进攻体系。而马龙的正手技术突出,所以在实战中,很少看到马龙使用逆旋转发球。

不过,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讲,逆旋转发球很不容易学习,对手腕力量要求太高,平时可以作为正手发球的补充练习一下,实战中可以作为一种突然的变化。

原创内容,真实态度,理性观察!您的评论和关注!是对我的最大鼓励,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