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摔倒,媽媽第一時間的反應讓奶奶怒斥,醫生:做得好!

小孩子總是愛玩愛鬧,但他們並不知道什麼是危險,可能家長一不注意孩子就會發生意外。所以說帶娃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為了孩子的安全考慮,家長們必須時刻小心謹慎,不要因為自己的疏忽給孩子帶來危險。

壯壯現在已經1歲了,原來一直是媽媽一個人在照顧他,但現在孩子已經開始學走路了,媽媽擔心自己照顧不過來,於是讓孩子奶奶過來幫忙,就算平時婆媳之間總會有點矛盾,但至少孩子的安全又多了一些保障。

1歲寶寶摔倒,媽媽第一時間的反應讓奶奶怒斥,醫生:做得好!

這天上午媽媽陪著孩子在床上玩,壯壯一直在床上爬來爬去,等媽媽反應過來時,孩子已經摔到了地上,而且還是頭先著地。

壯壯立刻嚎啕大哭起來,可是看著孩子摔到地上媽媽第一時間的反應卻是蹲在孩子身邊查看,並沒有抱起孩子。

1歲寶寶摔倒,媽媽第一時間的反應讓奶奶怒斥,醫生:做得好!

正在廚房忙碌的奶奶也急忙跑了過來,看到孩子趴在地上非常心疼,立刻伸出手要去抱孩子,但孩子媽媽卻攔住了她。

奶奶本就非常心疼孫子,看到兒媳不急不忙的樣子更是怒火中燒,立刻大聲怒斥道:"你這個人怎麼做人媽媽的?自己看不好孩子,讓孩子摔到地上,現在還不趕快看看孩子有沒有受傷?攔著我幹嘛?"

1歲寶寶摔倒,媽媽第一時間的反應讓奶奶怒斥,醫生:做得好!

但兒媳就是堅持不準奶奶抱孩子,而是一直看著孩子的反應,並及時打通了120急救電話,等到醫護人員過來幫孩子檢查後這才將孩子抱到懷裡安撫。

1歲寶寶摔倒,媽媽第一時間的反應讓奶奶怒斥,醫生:做得好!

奶奶又急又怒,本想好好教訓兒媳,可是沒想到到了醫院醫生竟然說兒媳做得好。面對驚呆了的奶奶,醫生解釋說孩子頭部受到重創之後,決不能擅自移動,而是應該先觀察孩子的反應,否則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二次傷害。

其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曾經出過類似的情況,他們年紀小不懂得保護自己,家長一定要時刻注意孩子的情況,儘量保證孩子的安全,不要粗心大意讓孩子受傷。

1歲寶寶摔倒,媽媽第一時間的反應讓奶奶怒斥,醫生:做得好!

那麼,家長在家帶娃時怎樣做才能保證孩子的安全呢?

  • 用柵欄規劃孩子活動範圍。
    在家帶娃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家長有時也需要做一些家務,難免有觀察不到孩子的時候,為了避免孩子發生危險,可以用給孩子規劃出一個活動的範圍,地上鋪好柔軟的爬爬墊,周圍用柵欄圍起來,裡面放一些孩子的玩具,這樣孩子只要不哭鬧就可以玩很長時間,而且也不怕孩子發生危險。
1歲寶寶摔倒,媽媽第一時間的反應讓奶奶怒斥,醫生:做得好!

  • 包裹傢俱邊角。
    房間內的傢俱對寶寶來說也存在著不少的危險,有時候孩子跑來跑去,很容易撞到傢俱的邊邊角角,如果是比較尖銳的地方會對孩子造成重大傷害,可家長又不能時時刻刻抱著孩子不讓他亂跑,為了避免此類情況出現,家長應該提前用防撞貼將傢俱包裹好,這樣就算孩子不小心磕碰到也不會出現危險了。
1歲寶寶摔倒,媽媽第一時間的反應讓奶奶怒斥,醫生:做得好!

  • 不讓孩子到太高的地方。有些孩子比較頑皮,總是喜歡爬高,比如說桌椅傢俱上、窗臺上等等,如果家長沒能及時發現,孩子就可能出現危險,因此家長必須囑咐孩子不能這樣做,同時也要注意平時不要和孩子玩站到高處的遊戲,這樣很容易給孩子做出錯誤示範,就算家長站在孩子身邊,也難免出現意外,這種危險隱患一定要杜絕。
1歲寶寶摔倒,媽媽第一時間的反應讓奶奶怒斥,醫生:做得好!

  • 讓孩子處於家長視線內。有些家長比較粗心,覺得自己在孩子身邊孩子就不會出現危險,所以和孩子在一起時經常抱著手機不鬆手,其實這極有可能讓孩子發生危險,不管家長是否守在孩子身邊,一定要確認孩子處於自己的視線範圍內,只有這樣在孩子發生危險時家長才能第一時間保護好孩子。

養孩子確實非常不容易,孩子總是意識不到危險在哪裡,作為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消除危險隱患,保護好孩子的安全,別總是粗心大意讓孩子受傷。

更多育兒小妙招請關注小苗媽咪育兒經,每天和你分享日常育兒技巧,瞭解詳細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