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话说“春分有雨,瓮里有米”,春分和二十四节气具体有何关联?

新大风歌


今年3月20日就是春分,农历二月二十七,春分在二十四节气划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说明春天已经过了一半了,春季就有90天,春分节气表示在气候上,是气温温和稳定了,雨水充沛了,光照也足,土壤的地温也回升到了10℃以上,适合农作物的春管和翻耕农田备播了。



春分节气相关的农谚还有“春分有雨是丰年,春分无雨划耕田”,“春分无雨是空年,农夫一年瞎种田”等,都在强调春分雨水对农民种田(播种)的重要性。其实想象也对啊,春分不下雨,就是干旱天气,冬季农作物没有雨水滋养无法输运水肥养分,春播农作物也没法出苗生长,对后期的农作物收获影响很大。

说说“春分有雨,瓮里有米”,这个字面意思比较适合南方水田稻谷种植。春分时节,南方在3月中下旬的气温,普遍都在13℃以上了,比较适合水稻的早稻秧苗的育苗,目前长江流域农民已经展开大面积的育秧作业,目前南方雨水充沛,气温还可以,比较适宜育秧,稻谷秧苗一般苗龄30天左右,就可以移栽大田了。所以说,春分雨水对水稻的育苗和栽培都很重要,涉及到是否“瓮里有米”的问题。


再说北方,北方对春分雨水的需求也是很重要的,也是涉及到“瓮里有米”的问题。俗话说的好“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说的是啥意思?在春分节气,北方的冬小麦进入春管的关键阶段,水肥管理要跟得上,因为冬小麦起身拔节都需要雨水来积蓄墒情,土壤中的养分输运到冬小麦的茎叶,也需要水份。还有北方农民预留的春地,也要春耕,不过可以提前春耕的,春耕的时候没有墒情,也是白搭,没法播种,播种春玉米春花生也不会出苗。

春分节气,在春管春播农作物上是关键期,和二十四节气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因为农民种地,一般都是按照节气来安排的,如果乱套了就麻烦了。一般正常的年份,一到春分节气,不管南北方雨水都会充沛,气温升高到10℃以上,太阳光照强度充足,但不排除会出现干旱天气或者气温突然下降等不利于农业耕作的不正常天气,要听看15天内天气预报做好预防措施,比如给苗床秧苗或者其他农作物秧苗做好浇水透风或者防寒保暖。


“春雨前后家家忙”,其实今年农民从惊蛰开始就开始春忙闹春耕了,我的邻居的耕地就在我家门前不远处,很早就开车来翻耕春地,我问准备种什么庄稼?他说是春花生。我说播种还早呢要等清明前后了,他说先把春地给翻出来,也好晒晒田,不然到跟前了再翻耕,忙不过来,毕竟还要来回更换旋耕耙和耕耧。

至于春分和二十四节气有啥关联?那是基础常识,春天已经过一半了,天气暖和了开始一年的春管春播了,毕竟“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误农时才能五谷丰登的呀,春分是种下希望盼望收获的节气的开端。


农村老俗话


不知不觉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春分节气,随着春分节气的到来,天气开始了明显的改变,春分到来。也是全年气温骤然上升的最快阶段。天气会明显的感觉到阳光的改变。春分春分昼夜平分,这一天的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长短。天气的变化,也让农田开始忙碌起来,一年一度的春耕,也到了忙碌的季节,春耕、春种,是现在农田最繁忙的景象。

关于春分节气的俗语有很多,大都市跟农业生产有关的,其中就有一句大家所熟知的:春分有雨,瓮里有米,这句老话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春分下雨到底好不好呢?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理解出其中的含义,意思是在春分这一天,如果出现了降雨的天气,那么也预示着今年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农田的庄稼会很好的生长,而且很容易取得丰收,村民家中的瓮子里面,装的都是收获的米,为什么老话说春分下雨会丰收?这也是多年经验的积累,还是具有一段的道理的。

春分节气到来,日月平分,天气是一年之中最为干燥、蒸腾作用最强的时候,农田的庄稼,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得到充沛的降水,降水能够起到灌溉的作用,对于南北各地的农田庄稼,春分期间出现大量的降水,是一件对农田最有益的事。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是很有道理,俗语: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说的是春分节气当天出现降雨,那么在整个春季之中,降雨都会比较的频繁,春季频繁、充沛的降水,对于农田庄稼的生长,是极为的有益,所以也就能够轻易的获得丰收。

农谚:春分无雨划耕田,春分有雨是丰年,春分没有出现阴雨天气,反而是一派暖烘烘、十分干燥的天气,农田里面无水,尤其是种植水田的地区,村民是无法对农田进行耕种的,这在过去灌溉设施不齐备的年代,村民种地取得收获,都是要指望着靠天吃饭,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才能获得丰收,而一个干旱无雨的春季,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春分有雨是丰年,指的就是在春分这一天,出现了降雨或者是阴天,那么这个春季的降水次数出现的会比较的多。

大家对于春分节气期间出现降雨,不论南北地区,普遍都认为是一个极好的现象,春分节气期间,正值春耕、春播阶段,越冬的小麦也正值生长之际,农田正迫切的需要一场充沛的降雨,来缓解旱情,所以说这句老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存在的,但随着灌溉设施的齐备,以及大环境气候的变化,我们也能够从容的应对一些过去棘手的难题。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


棒奔霸


春分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3月20号或者21号。这个节气比较特别,在立春和立夏之间,而且这个节气把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分配的比较均匀,24小时,昼夜各占一半。这个节气只是对于北半球来说,南半球并不是。而我们的农村俗话说“春分有雨,瓮里有米”,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春分节气里多下一些雨水,可以促进农作物丰收,或者利于春耕播种,使得老百姓获得一个好收成,五谷丰登,谷满仓。


老俗语说“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很好的说明了春分时节,小麦开始拔节进入营养生长旺期,如果春分这个节气间下雨,对农作物生长非常有利。才会有此俗语说春分下雨好。我们从小知道:“春雨贵如油”,这是我们北半球的季节性气候规律,在春分节气,气温回升,一些农作物进入拔节、花芽分化期,这个时候需要雨水的滋润,而且春耕播种也需要雨水,而此时并不是我国雨水丰沛的季节,通常雨水比较少,所以老百姓期盼着春分时候多下点雨,无论是对农作物或者从事春耕播种,都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所以形成这样的俗语。

又比如老俗语说:“春分麦起身,粪水要紧跟”,村里老人经常说:“种地不用粪,纯是吓胡混”。这两句话充分说明了,春分节气以后,作为我们北方的主要粮食冬小麦,进入生长旺期,需要水肥的滋养。但是,春天通常来说比较干旱,过于干旱的土壤,即便里面有肥力,作物的根系由于干旱没有了生理活力,也无法有效吸收利用。由此可见,水对于春分节气间,小麦生长的意义。当然了,春耕春播也离不开春雨,还是下雨的好。不过现在我们当地有水区灌溉,只要是勤劳的人,加强田间管理,浇水追肥,都可以获得不错的收成,谷满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