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孩子只在班主任的課上遵守紀律,其他老師的課紀律差,怎麼辦?

強大的祖國123


出現這種情況存在兩方面原因,一是非班主任任課老師課堂缺乏吸引力或管教不管導造成的問題,二是班級管理的問題,這兩個問題共同起作用形成了這樣的局面。

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從兩方面著手。

第一是任課老師方面。任課老師應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愛上這門課,著迷這門課,為了學好這門課無暇做其他事情。任課老師上課還要善於管理課堂秩序,一方面要加強教育、引導、疏導,讓學生認識到守秩序聽好課的重要性,提高自覺性和自律性;另一方面課堂上要有法度和威嚴,讓學生不敢分心做其他事情。

第二是學生方面。班級建設十分重要,班幹部日常管理是關鍵。一是要積極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定期學習觀看優秀學生事蹟、成功成才人士事蹟,用榜樣的力量促進濃厚學習氛圍的形成。再就是制定班規班約,實行班級量化管理,及時提醒後進表彰先進,形成正能量為主的班級氛圍,讓不自律、懶、散、惰在班級內缺乏市場,被正能量逐步同化掉。

老師與學生兩方面問題同步解決,班級才能實現班主任在與不在一個樣,無論哪科老師上課,課堂上都井然有序,教與學同步互動。



王邈逾


我教3、4、5、6年級的副科,這樣的班級我還真都遇到過,下面我談一談我的做法。

六年二班:

這是全校最亂的班級,也是傳說中的好班,清一色高幹子弟,非富即貴,家長又特別會來事,和班主任關係搞得特別好。

這幫傢伙呢,家庭條件好,父母爺奶姥姥姥爺都特別寵愛,個個都是家中寶,生來膽大自信,無所畏懼,不管什麼時候,想說就說,想做就做,把班級當成了菜市場,顯得特別沒有規矩和家教

我頭一次給這個班級上課,發現他們比我還能說,老師在上面講,他們幾十人在下面講,怎麼說都不聽,還隨意下地和打鬧,讓我很生氣。

課下我一問,原來所有科任老師上這個班課都是這樣,一提起這個班科任老師們腦袋都疼,這就是典型的班主任放縱型的亂班。

正好開學第二星期,學校召開全體科任老師座談會,討論如何提高副科教學質量,當時

我比較虎(傻),就提出了“如果不把紀律差的問題解決,成績就上不去”的觀點,並點名批評了六年二班

結果會後,三個校長把六年二班班主任批評了一頓,並且天天坐班,盯上了該班。班主任被接連批評,面子上過不去,心裡又窩著火,便把這股火氣,都撒到了違反班級紀律的學生身上,結果,這個班級的紀律很快就好了

五年一班:

這班學生家庭條件好的倒是不多,家庭條件差的倒是很多,這個班學生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給點陽光就燦爛,給個破筐就下蛋

我講課比較風趣幽默,這在紀律好的班級,對於師生雙方而言,那真是一種享受,嘻嘻哈哈中一節課就過去了,但是在這個班不行。

由於頭兩節課,我在這個班級給他們好臉色了,他們就把他們的本性:草帽沒邊——曬(賽)臉,暴露了出來,結果一上課,這幫熊孩子故意搗蛋,害得我嗓子都喊冒煙了。

我很快改變了打法,聽從他們班主任的意見,不給他們好臉色,對於犯錯的學生,先用凌厲的眼神盯他一分鐘,然後再嚴厲批評,很快他班紀律就變好了

四年一班:

這是一個好班,老師家孩子多,尖子生也多,之所以紀律差,那是因為,有一個老師家孩子老是在課上冒虎氣,經常說弱智的話,然後兩個家長開飯店的孩子,就帶頭取笑他,繼而引發全班學生鬨堂大笑,這個老師家孩子,就沒完沒了地和全班學生打嘴仗,嚴重影響老師們上課

我採用了軟硬兼施的辦法,先在課下分別找他們三個談話,告訴他們上課不許說話,如果能做到,就給獎勵,做不到就罰站。

結果家長開飯店的那兩個孩子,表現倒是不錯,經常能獲得我的獎勵(瑪瑙石),就是

那個老師家孩子,表現得老是像二哈,一說話就逗得全班哈哈大笑,結果他經常被罰站(5分鐘),這樣持續了一個多學期,他才改掉了上課亂說話的毛病

對於全班孩子,只在班主任課上遵守紀律,其他老師的課上紀律差這種情況,我們任課老師,要善於運用智慧,和學生鬥智鬥勇不鬥氣,必要時也要學會藉助外力,相信只要有決心有辦法,差班的上課紀律一定會變好!


小馬爸爸說教育


全班孩子只在班主任的課上遵守紀律,其他老師的課紀律差,怎麼辦?

這裡我說一個案例吧。

上班第一年的物理小李老師的無奈。

學校缺老師,在加上突然有老師懷孕辭職,小李老師雖然上班第一年,就被安排直接去教初三畢業班了。

那個班的班主任是個教齡二十多年的老教師了,教語文。

我們都知道語文背啊默啊的東西特別多。班主任也在學科上也的確是認真負責的。

於是,每次一下課,學生就自發地到小組長那邊去背課文,“背不出放學要被留下來的!”

小李老師課間想找學生面對面、一對一說說錯題,或者是想找到昨天作業沒做的學生,幾乎個個都會說“班主任叫我過去”,“我現在要先去背課文”。

小李老師想到,你們怕被留下來,那我也這麼採取措施了。昨天作業沒做,學校裡也補不出來的,放學留下來!

沒想到,班主任放學的時候總是倒計時“我數10秒,不出來的就不要出來了。”學生一窩蜂地往外衝,根本不管小李老師在那邊叫名字,誰誰留下來。

可以說,小李老師沒有任何能夠威懾到學生的手段了。下課談心學生沒時間,放學學生不肯留下來。畢業班的上課時間那麼寶貴,講題還來不及呢,哪有時間說“昨天誰誰沒做作業,你站起來解釋解釋”。(一般學生站起來也是不說話,簡直是浪費時間。)

開學才幾個禮拜,學生就開始在課堂上也肆無忌憚起來。有的學生在下面偷偷補班主任的作業,也有的學生被點名了以後也繼續回頭轉身說笑。

因為他們知道,下課放學,小李老師都“抓不到”他們。

早上為了默寫語文,班主任有時候連各科作業也不讓學生傳本子。課間有別的學科作業或者是批好的本子送進來,她也不讓學生髮,而是繼續講她的事情,讓學生坐端正聽她說。好幾次學生回家作業的本子都沒拿到手,自然就不做作業了。

小李老師還聽學生說,“我們班主任說的,物理才多少分啊,學得再好比不過語文一篇作文的!”

小李老師不是沒和班主任溝通過,但畢竟教齡懸殊在那裡,班主任又總是一副冷若冰霜的臉拒人千里之外。

溝通了幾次後,小李老師竟然還被領導談話了,“要對老教師尊重!”


Wunei媽媽微課堂


不知題主具體指的是哪個年級?據我所知,在小學1、2年級這種情況較多

記憶了近30年的一個情景

在我剛參加工作不久的一天,一個一年級小男孩在操場爬籃球杆。我們老書記看到了,急忙喊孩子下來,不料孩子卻向她做鬼臉,越爬越快,老書記站在下面哭笑不得。別的老師叫來班主任,班主任只向上看了小男孩一眼,小男孩“哧溜”下來了。

班主任尤其是小學班主任,事無鉅細,孩子的吃喝拉撒都要管,甚至孩子的家務事都要參與。我們常常開玩笑說,班主任是“太平洋的警察(管的寬)”。

在孩子的心裡,班主任有“權”管他們,對班主任有點崇拜,又有點害怕,所以在班主任的課堂上表現都不錯。

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做出共同努力

(一)班主任要做的

  1. 利用班會等時間,教育學生要尊敬長輩,尊重學校所有老師。
  2. 在科任老師上課時,可提前進教室,提醒學生準備好課堂用品,組織好學生,叮嚀學生要遵守紀律。
  3. 可以在監控室觀察本班的上課情況,發現問題有針對性的解決。
  4. 科任老師反映的問題要積極妥善處理。

(二)科任老師要做的


1、要負起自己的責任,不要事事依賴班主任,必要時可參與班級管理工作。

2、與學生多接觸,瞭解學生的內心活動及內心需要。

3、提高課堂質量,激發學生興趣。學生有興趣了,注意力就會集中,課堂紀律自然就會好了。

4、有的科任老師認為自己只在這個班上一兩節課,沒必要下功夫,這種思想千萬要不得,一定要打消“湊合”的念頭。

結束語

題主說全班孩子只在班主任的課堂上遵守紀律,其他老師的課堂紀律差,我認為這種說法有點絕對了。但一般班主任的課堂紀律確實要比科任老師的好。我相信經過科任老師的努力和班主任的配合,這種狀況一定會得以改變。


快活大媽說教育


在我們這裡,很多班級都是這樣,班主任的課很安靜,班主任一去班上就很安靜,班主任一走或者是別的任課老師上課就很吵鬧。

下面就這個現象說說個人的觀點。

1、班主任平時管理班級很嚴格。

不同的老師當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有的班主任很民主,有的很專制,有的管得松,有的管得嚴。

管得嚴的班主任,不允許班上紀律吵鬧。平時對班上的各項工作都嚴格要求,學生沒有做到做好,班主任就會有懲罰措施。

管的嚴的班主任,會經常去教室監督學生,觀察學生的動態,一發現學生違紀及時處理。對於小學生、初中生,班主任這樣的管理方式就有很明顯的效果。學生會怕班主任,怕班主任懲罰,怕班主任找家長。因此,上班主任的課就表現很好,不敢造次。

2、學生班級整體紀律意識,班級凝聚力不夠好。學生缺乏內部學習動力。

學生只有在班主任的課或者是班主任在的時候才會表現出乖巧聽話,安安靜靜。學生是怕班主任,感覺是在為班主任而學習。

學生自身是沒有認識到上課要安靜聽課的。他們學習的動力來自外部,來自班主任的壓力。當學生缺乏內部學習動力的時候就會表現出受外部環境影響而有很大的變化。

在農村的一些學校,這種現象更為嚴重就是因為在農村學校學生內部學習動力不足造成的。

3、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班主任的長期引導,營造良好的班風和班級約束力。

說實話,管理這樣的班級,班主任會很累,要班主任事無鉅細,要勤跟勤管,一旦班主任鬆懈下來,班級紀律就會立馬反彈,變得無法收拾。

班主任得由嚴到松,然後建設有力的班幹部隊伍,通過班幹部隊伍去影響去改變班級紀律。

好的班幹部隊伍可以減輕班主任很多事情,對班級管理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選擇良好的班幹部隊伍也需要班主任很強的識人能力。

班主任可以多與班上的學生交流,與各任課老師交流,多角度瞭解學生,然後選擇合適的人選,再慢慢放手由班幹部去管理班級,慢慢的就會轉變過來。


化學姐話教育


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責任在班主任。如果是學生在某一門任課老師的課上紀律差,可能是該任何老師的課堂管理能力低,就是我們俗說的壓不住學生,所有的任課老師的課上都紀律差,這是班風的問題。這個時候最應該著急是該班的班主任,要想辦法怎樣改善班風,提高孩子們的課堂紀律。

為什麼孩子們不敬畏其他老師的課堂?

不管是幾年級的孩子,都有一個本領,就是看人下菜碟。他知道如果得罪了班主任,很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告知家長、接受懲罰,甚至還可能因為老師對自己的批評,引來別同學對自己的嘲笑或者孤立。孩子們怕班主任正是出於一種班主任效應。

而其他老師的課堂,明顯任課老師的權利要比班主任小一些,很多任課老師上課就來下課就走,平時跟學生的交集並不多,甚至有些老師一週就上一兩次課,再加上不是特別嚴厲,學生更容易在課上放肆。遇到這樣的情況,班主任應該怎麼做呢?



和任課老師溝通揪出課堂上的“搗亂分子”。

我們經常說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把班裡愛搗亂的份子先揪出來,通過批評、寫保證書、讓量化組組長和班幹部進行監督等方法,改善這些活躍分子的聽課狀態。

班主任還要經常利用空閒的時間去教室周圍轉轉,趴窗戶也好或者從後門兒觀察也好,看看這些搗亂分子治理後的效果怎樣。如果還是沒有比較明顯的改善,可以和家長溝通,尋求家長的幫助。特別嚴重的,先終止他上課請到辦公室教育。

一般來說,處理幾次班風會有比較明顯的改善。



成立量化小組,以小組捆綁式對小組的成員進行紀律上的約束。

很多學生不怕老師和家長的批評,但是非常害怕受到來自於同伴的嫌棄。我們可以抓住學生這樣的心理,實行量化小組的綜合評比,把課上紀律作為評比的一項主要內容。

我一般課上有不好好聽課搗亂的學生,無論什麼課上任課老師和班長都有權利給該組扣分,因為哪個學生被扣分,往往這個學生會遭到其他成員的譴責,有時甚至以把他踢出量化組為要挾。很多學生懼怕成為遊兵散將沒有組織,所以對小組內成員的態度非常忌憚。

利用這樣的方法,以學生之間的互相牽制,以量化小組之間的互相競爭,也能逐步實現班風的好轉。



配合任課老師的工作,不能各自為戰。

在學生面前樹立任課老師的威嚴,幫助任課老師規範良好的課堂紀律。對不服從任何老師管理的學生,班主任要給任課老師撐腰。

任課老師也要重視自己課堂管理的能力,不能把所有的工作推給班主任。自己的課堂自己做主,一般嚴厲高效、工作能力強的任課老師也能很好的組織課堂,通過精彩的講課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獲得學生的認可。

總結:班裡課堂紀律的好壞直接受班風的影響,班主任不能把這單純的看成是任課老師自己的事情。而應該全方面的聽聽任課老師的反映,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變學生的聽課狀態,改變學生的固有思維,讓班風逐漸好轉起來!


軒老師談教育


總的來說,無論什麼科目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學生都有種天然的敬畏班主任的心理,這是心理暗示所起的作用,學生總是會認為班主任掌握著與家長聯繫以及各種獎勵,懲處等等大權,自然在班主任的課堂上就會表現的守紀律一點。但是,如果一個班也僅僅是班主任的課紀律好,其他科任教師的課紀律都差的話,那可能這個班的學風和班風就有點問題。

1、首先對於這個班的班主任來說,如果他也僅僅只管好他自己所上的課的紀律,而對於任課教師的課堂情況不聞不問,一味的把課堂紀律推給任課教師,那他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班主任!一個合格的班主任應該利用學生對班主任的這種天然的敬畏心理,經常出現在教室外面,甚至必要的時候在教室後面和學生一起學,瞭解學生的學習和紀律情況,有針對性地對症下藥,激勵先進,鞭策後進,長此以往,一定會對班級建設大有裨益。

2、其次對於任課教師來說,組織好課堂教學,是教師的首要責任,如果不聞不問學生的學情,只管完任務似的了事,或者一味地利用教師的身份恐嚇、威逼學生就範,甚至有些教師對於不守紀律的學生暴力相向,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那都是要不得的。作為科任教師,應該以其淵博的知識,幽默的談吐,深入淺出的講解,高尚的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如果學生對你這堂課感興趣了,你還會去擔心學生不守紀律嗎?關鍵是要學生從你這堂課上真正的學到一點東西!




井水麻蛙


班主任的課堂秩序明顯好於其他任課老師。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班主任是班級的核心人物,一個工作認真負責,對學生有愛的班主任深受學生和家長喜歡。學生自然而然的就喜歡上她的課,在課堂上積極學習,遵守紀律。

班主任不僅上課,關心學生所教科目學習外,還參與到學生的班級活動中,其他科目學習情況,早晚自習,班會,家長會等等,可以說班主任就是這個班級的大家長,管理這個班級的一切大事小事。學生對班主任是又愛又怕。愛班主任的對班級的付出,怕班主任手中的權利。

任課老師和班主任比較,與學生的接觸時間主要在課堂上。下課了就走了,比如一些副科一個星期三節課,就見三次面,一個學期這個老師才把學生的名字記住。老師如果課堂管理能力差些,上課的時候,學生們就容易放飛自我。任課老師就像是來串門的親戚,班主任就像父母。

任課老師一方面要加強管理能力的學習,不斷提升自我,改善課堂紀律。二要及時的和班主任老師取得聯繫,對課堂上出現的一些狀況及時告訴班主任,得到班主任老師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事是:任課老師中擔任了班主任的工作的老師,上課的紀律要好於其他不擔任班主任的老師!

可見班主任善於與學生溝通,管理學生的能力明顯高於普通的任課老師。這是班主任們與學生們鬥智鬥勇的成果。



肖老師英語課堂


一、班級裡出現不守紀律,頑劣調皮的學生,這是不可避免的,老師們沒有選擇學生的權力,所以,抱怨學生調皮搗蛋不守紀律,完全沒有意義。

二、班主任管班的能力可能不是很強。班主任的威信不高,震懾力不夠,會導致在班裡時一個樣,不在時班裡又一個樣。可是,許多班主任管理能力不一定強,許多管理能力強的不一定願意當班主任,所以,完全依賴指望班主任本身就是不正確的。

三、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任課教師的問題,要麼是觀念問題,要麼是能力問題。有些老師管理能力差,管不住學生,這是能力問題,不需要細說。 重點講講任課老師們的觀念問題。有些任課教師總認為管理學生、批評教育學生、做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都是班主任的事,都是班主任的責任,自己上課時遇到的大事小情,哪怕是雞毛蒜皮,統統交給班主任,課堂紀律混亂總是抱怨班主任管得不行,張嘴就數落學生的不是,從來不找找自己的原因,一說就是:你班的課誰誰誰天天堂堂搗亂,沒法上課。你班的誰誰誰在班裡攪得上不成課,要麼他在班裡,要麼我在班裡,你當班主任的看著辦。如果要是問他為什麼自己不好好管理自己的課堂紀律,他又會說:那是班主任的事,我又沒有拿班主任費,我可要管哩。這樣的任課老師肯定上課紀律不會很好。有許多人總是把課堂紀律混亂的責任歸於班主任,說班主任的權力大,其實都是在推卸責任。任課老師上課,這45分鐘教室裡就歸你管,批評教育,調整座位,是坐是站,都由任課老師說了算。如果在教學的起始階段就大力進行課堂管理,樹威信、立規矩,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一月兩月形成習慣,以後的課肯定就會安安穩穩、順順利利了。可是,有些任課老師卻不願意想辦法努力抓這一兩個月,認為這事與自己無關,學生違犯紀律不親自處理解決問題,直接撒手交給班主任,既沒有管理的責任心,又沒有批評教育學生的愛心、耐心、同理心和寬容心,一點點地在班裡喪失了個人威信,得不到學生的的愛戴和尊重,得到的只有學生們的鄙視和厭煩,甚至是痛恨,為以後的課堂教學紀律混亂埋下禍根。抱怨學生調皮頑劣,抱怨班主任管理水平不高,都不如管好自己,冷靜、沉著、機智,有意識地迎接課堂問題,解決課堂問題,自己順心、舒心,世上沒有救世主,靠誰都不如靠自己。說到管理學生的權力,只要你願意,批評、懲罰、在你的課堂上調座位、請家長,哪個不能做呢?


相逢19175


同樣的班級,同樣的學生,為什麼有的老師課堂紀律好,有的老師課堂紀律差,其實是有原因的。

1.班主任課堂紀律好。孩子在學校裡上學,最喜歡班主任老師,也最害怕班主任老師。班主任老師在班級裡的時間長,和孩子們呆在一起的時間也長。班主任老師從早晨七點多鐘到校,就與孩子在一起打掃衛生,看晨讀,上班會,和孩子一起出操、上課。孩子在生活學習中遇到了困難,也都是尋求班主任老師幫助解決。孩子在與班主任老師的相處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漸漸地喜歡上了班主任老師,孩子喜歡老師,因而也喜歡上他的課。同時,孩子也對班主任老師產生畏懼。俗話說:“不怕官,就怕管”,班級裡的大小事情,都是班主任老師過問,都是班主任老師管理,孩子的吃喝拉撒,都是班主任老師張羅,孩子做得不好,老師要批評,甚至要懲戒,孩子能不怕?

2.科任老師課堂紀律較差。人常說,孩子怕老師,孩子也是分人的。一般來說,孩子懼怕班主任老師,科任老師他們可不怕。科任老師與孩子接觸較少,只有課堂上會與孩子們見面,上完課就走了。只要課堂上,孩子沒有過分的做法,任課老師也不會追究孩子的過錯。語文、數學、英語任課老師要佈置孩子的作業,孩子也要按時完成作業。但也有少數孩子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這些老師要批評這些孩子,要讓孩子補做作業,因而孩子對語文、數學、英語任課老師也心存畏懼,課堂上也不敢違反紀律,班級紀律相對較好。音樂、美術、體育老師的課堂紀律相對差一點,孩子感覺上課就是玩的,也沒有什麼作業,孩子比較放鬆,講話的,做小動作的,做別的事情的都有。

3.對孩子加強紀律教育。首先班主任老師要對班級孩子加強紀律教育。對孩子管理要嚴格。讓孩子對待老師一視同仁,不能厚此薄彼。不管哪位老師上課,都要嚴格遵守紀律。科任老師也要加強對班級的管理。不僅教書,還要育人。要教育孩子從小遵法守紀,長大才能做一個好公民。課堂上如果有孩子不遵守紀律,要嚴肅批評教育,甚至懲戒。還要與班主任老師密切配合,互相溝通班級紀律情況。必要時也可以聯繫家長,與家長一起,為了孩子的學習、成長,共同教育、管理好孩子。

只要老師之間互相配合,家校共管,就一定能把課堂紀律抓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