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孩子只在班主任的课上遵守纪律,其他老师的课纪律差,怎么办?

强大的祖国123


出现这种情况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是非班主任任课老师课堂缺乏吸引力或管教不管导造成的问题,二是班级管理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共同起作用形成了这样的局面。

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是任课老师方面。任课老师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爱上这门课,着迷这门课,为了学好这门课无暇做其他事情。任课老师上课还要善于管理课堂秩序,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疏导,让学生认识到守秩序听好课的重要性,提高自觉性和自律性;另一方面课堂上要有法度和威严,让学生不敢分心做其他事情。

第二是学生方面。班级建设十分重要,班干部日常管理是关键。一是要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定期学习观看优秀学生事迹、成功成才人士事迹,用榜样的力量促进浓厚学习氛围的形成。再就是制定班规班约,实行班级量化管理,及时提醒后进表彰先进,形成正能量为主的班级氛围,让不自律、懒、散、惰在班级内缺乏市场,被正能量逐步同化掉。

老师与学生两方面问题同步解决,班级才能实现班主任在与不在一个样,无论哪科老师上课,课堂上都井然有序,教与学同步互动。



王邈逾


我教3、4、5、6年级的副科,这样的班级我还真都遇到过,下面我谈一谈我的做法。

六年二班:

这是全校最乱的班级,也是传说中的好班,清一色高干子弟,非富即贵,家长又特别会来事,和班主任关系搞得特别好。

这帮家伙呢,家庭条件好,父母爷奶姥姥姥爷都特别宠爱,个个都是家中宝,生来胆大自信,无所畏惧,不管什么时候,想说就说,想做就做,把班级当成了菜市场,显得特别没有规矩和家教

我头一次给这个班级上课,发现他们比我还能说,老师在上面讲,他们几十人在下面讲,怎么说都不听,还随意下地和打闹,让我很生气。

课下我一问,原来所有科任老师上这个班课都是这样,一提起这个班科任老师们脑袋都疼,这就是典型的班主任放纵型的乱班。

正好开学第二星期,学校召开全体科任老师座谈会,讨论如何提高副科教学质量,当时

我比较虎(傻),就提出了“如果不把纪律差的问题解决,成绩就上不去”的观点,并点名批评了六年二班

结果会后,三个校长把六年二班班主任批评了一顿,并且天天坐班,盯上了该班。班主任被接连批评,面子上过不去,心里又窝着火,便把这股火气,都撒到了违反班级纪律的学生身上,结果,这个班级的纪律很快就好了

五年一班:

这班学生家庭条件好的倒是不多,家庭条件差的倒是很多,这个班学生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给个破筐就下蛋

我讲课比较风趣幽默,这在纪律好的班级,对于师生双方而言,那真是一种享受,嘻嘻哈哈中一节课就过去了,但是在这个班不行。

由于头两节课,我在这个班级给他们好脸色了,他们就把他们的本性:草帽没边——晒(赛)脸,暴露了出来,结果一上课,这帮熊孩子故意捣蛋,害得我嗓子都喊冒烟了。

我很快改变了打法,听从他们班主任的意见,不给他们好脸色,对于犯错的学生,先用凌厉的眼神盯他一分钟,然后再严厉批评,很快他班纪律就变好了

四年一班:

这是一个好班,老师家孩子多,尖子生也多,之所以纪律差,那是因为,有一个老师家孩子老是在课上冒虎气,经常说弱智的话,然后两个家长开饭店的孩子,就带头取笑他,继而引发全班学生哄堂大笑,这个老师家孩子,就没完没了地和全班学生打嘴仗,严重影响老师们上课

我采用了软硬兼施的办法,先在课下分别找他们三个谈话,告诉他们上课不许说话,如果能做到,就给奖励,做不到就罚站。

结果家长开饭店的那两个孩子,表现倒是不错,经常能获得我的奖励(玛瑙石),就是

那个老师家孩子,表现得老是像二哈,一说话就逗得全班哈哈大笑,结果他经常被罚站(5分钟),这样持续了一个多学期,他才改掉了上课乱说话的毛病

对于全班孩子,只在班主任课上遵守纪律,其他老师的课上纪律差这种情况,我们任课老师,要善于运用智慧,和学生斗智斗勇不斗气,必要时也要学会借助外力,相信只要有决心有办法,差班的上课纪律一定会变好!


小马爸爸说教育


全班孩子只在班主任的课上遵守纪律,其他老师的课纪律差,怎么办?

这里我说一个案例吧。

上班第一年的物理小李老师的无奈。

学校缺老师,在加上突然有老师怀孕辞职,小李老师虽然上班第一年,就被安排直接去教初三毕业班了。

那个班的班主任是个教龄二十多年的老教师了,教语文。

我们都知道语文背啊默啊的东西特别多。班主任也在学科上也的确是认真负责的。

于是,每次一下课,学生就自发地到小组长那边去背课文,“背不出放学要被留下来的!”

小李老师课间想找学生面对面、一对一说说错题,或者是想找到昨天作业没做的学生,几乎个个都会说“班主任叫我过去”,“我现在要先去背课文”。

小李老师想到,你们怕被留下来,那我也这么采取措施了。昨天作业没做,学校里也补不出来的,放学留下来!

没想到,班主任放学的时候总是倒计时“我数10秒,不出来的就不要出来了。”学生一窝蜂地往外冲,根本不管小李老师在那边叫名字,谁谁留下来。

可以说,小李老师没有任何能够威慑到学生的手段了。下课谈心学生没时间,放学学生不肯留下来。毕业班的上课时间那么宝贵,讲题还来不及呢,哪有时间说“昨天谁谁没做作业,你站起来解释解释”。(一般学生站起来也是不说话,简直是浪费时间。)

开学才几个礼拜,学生就开始在课堂上也肆无忌惮起来。有的学生在下面偷偷补班主任的作业,也有的学生被点名了以后也继续回头转身说笑。

因为他们知道,下课放学,小李老师都“抓不到”他们。

早上为了默写语文,班主任有时候连各科作业也不让学生传本子。课间有别的学科作业或者是批好的本子送进来,她也不让学生发,而是继续讲她的事情,让学生坐端正听她说。好几次学生回家作业的本子都没拿到手,自然就不做作业了。

小李老师还听学生说,“我们班主任说的,物理才多少分啊,学得再好比不过语文一篇作文的!”

小李老师不是没和班主任沟通过,但毕竟教龄悬殊在那里,班主任又总是一副冷若冰霜的脸拒人千里之外。

沟通了几次后,小李老师竟然还被领导谈话了,“要对老教师尊重!”


Wunei妈妈微课堂


不知题主具体指的是哪个年级?据我所知,在小学1、2年级这种情况较多

记忆了近30年的一个情景

在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一天,一个一年级小男孩在操场爬篮球杆。我们老书记看到了,急忙喊孩子下来,不料孩子却向她做鬼脸,越爬越快,老书记站在下面哭笑不得。别的老师叫来班主任,班主任只向上看了小男孩一眼,小男孩“哧溜”下来了。

班主任尤其是小学班主任,事无巨细,孩子的吃喝拉撒都要管,甚至孩子的家务事都要参与。我们常常开玩笑说,班主任是“太平洋的警察(管的宽)”。

在孩子的心里,班主任有“权”管他们,对班主任有点崇拜,又有点害怕,所以在班主任的课堂上表现都不错。

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做出共同努力

(一)班主任要做的

  1. 利用班会等时间,教育学生要尊敬长辈,尊重学校所有老师。
  2. 在科任老师上课时,可提前进教室,提醒学生准备好课堂用品,组织好学生,叮咛学生要遵守纪律。
  3. 可以在监控室观察本班的上课情况,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
  4. 科任老师反映的问题要积极妥善处理。

(二)科任老师要做的


1、要负起自己的责任,不要事事依赖班主任,必要时可参与班级管理工作。

2、与学生多接触,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及内心需要。

3、提高课堂质量,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有兴趣了,注意力就会集中,课堂纪律自然就会好了。

4、有的科任老师认为自己只在这个班上一两节课,没必要下功夫,这种思想千万要不得,一定要打消“凑合”的念头。

结束语

题主说全班孩子只在班主任的课堂上遵守纪律,其他老师的课堂纪律差,我认为这种说法有点绝对了。但一般班主任的课堂纪律确实要比科任老师的好。我相信经过科任老师的努力和班主任的配合,这种状况一定会得以改变。


快活大妈说教育


在我们这里,很多班级都是这样,班主任的课很安静,班主任一去班上就很安静,班主任一走或者是别的任课老师上课就很吵闹。

下面就这个现象说说个人的观点。

1、班主任平时管理班级很严格。

不同的老师当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有的班主任很民主,有的很专制,有的管得松,有的管得严。

管得严的班主任,不允许班上纪律吵闹。平时对班上的各项工作都严格要求,学生没有做到做好,班主任就会有惩罚措施。

管的严的班主任,会经常去教室监督学生,观察学生的动态,一发现学生违纪及时处理。对于小学生、初中生,班主任这样的管理方式就有很明显的效果。学生会怕班主任,怕班主任惩罚,怕班主任找家长。因此,上班主任的课就表现很好,不敢造次。

2、学生班级整体纪律意识,班级凝聚力不够好。学生缺乏内部学习动力。

学生只有在班主任的课或者是班主任在的时候才会表现出乖巧听话,安安静静。学生是怕班主任,感觉是在为班主任而学习。

学生自身是没有认识到上课要安静听课的。他们学习的动力来自外部,来自班主任的压力。当学生缺乏内部学习动力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受外部环境影响而有很大的变化。

在农村的一些学校,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就是因为在农村学校学生内部学习动力不足造成的。

3、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班主任的长期引导,营造良好的班风和班级约束力。

说实话,管理这样的班级,班主任会很累,要班主任事无巨细,要勤跟勤管,一旦班主任松懈下来,班级纪律就会立马反弹,变得无法收拾。

班主任得由严到松,然后建设有力的班干部队伍,通过班干部队伍去影响去改变班级纪律。

好的班干部队伍可以减轻班主任很多事情,对班级管理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选择良好的班干部队伍也需要班主任很强的识人能力。

班主任可以多与班上的学生交流,与各任课老师交流,多角度了解学生,然后选择合适的人选,再慢慢放手由班干部去管理班级,慢慢的就会转变过来。


化学姐话教育


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责任在班主任。如果是学生在某一门任课老师的课上纪律差,可能是该任何老师的课堂管理能力低,就是我们俗说的压不住学生,所有的任课老师的课上都纪律差,这是班风的问题。这个时候最应该着急是该班的班主任,要想办法怎样改善班风,提高孩子们的课堂纪律。

为什么孩子们不敬畏其他老师的课堂?

不管是几年级的孩子,都有一个本领,就是看人下菜碟。他知道如果得罪了班主任,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告知家长、接受惩罚,甚至还可能因为老师对自己的批评,引来别同学对自己的嘲笑或者孤立。孩子们怕班主任正是出于一种班主任效应。

而其他老师的课堂,明显任课老师的权利要比班主任小一些,很多任课老师上课就来下课就走,平时跟学生的交集并不多,甚至有些老师一周就上一两次课,再加上不是特别严厉,学生更容易在课上放肆。遇到这样的情况,班主任应该怎么做呢?



和任课老师沟通揪出课堂上的“捣乱分子”。

我们经常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把班里爱捣乱的份子先揪出来,通过批评、写保证书、让量化组组长和班干部进行监督等方法,改善这些活跃分子的听课状态。

班主任还要经常利用空闲的时间去教室周围转转,趴窗户也好或者从后门儿观察也好,看看这些捣乱分子治理后的效果怎样。如果还是没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可以和家长沟通,寻求家长的帮助。特别严重的,先终止他上课请到办公室教育。

一般来说,处理几次班风会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成立量化小组,以小组捆绑式对小组的成员进行纪律上的约束。

很多学生不怕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但是非常害怕受到来自于同伴的嫌弃。我们可以抓住学生这样的心理,实行量化小组的综合评比,把课上纪律作为评比的一项主要内容。

我一般课上有不好好听课捣乱的学生,无论什么课上任课老师和班长都有权利给该组扣分,因为哪个学生被扣分,往往这个学生会遭到其他成员的谴责,有时甚至以把他踢出量化组为要挟。很多学生惧怕成为游兵散将没有组织,所以对小组内成员的态度非常忌惮。

利用这样的方法,以学生之间的互相牵制,以量化小组之间的互相竞争,也能逐步实现班风的好转。



配合任课老师的工作,不能各自为战。

在学生面前树立任课老师的威严,帮助任课老师规范良好的课堂纪律。对不服从任何老师管理的学生,班主任要给任课老师撑腰。

任课老师也要重视自己课堂管理的能力,不能把所有的工作推给班主任。自己的课堂自己做主,一般严厉高效、工作能力强的任课老师也能很好的组织课堂,通过精彩的讲课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获得学生的认可。

总结:班里课堂纪律的好坏直接受班风的影响,班主任不能把这单纯的看成是任课老师自己的事情。而应该全方面的听听任课老师的反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变学生的听课状态,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让班风逐渐好转起来!


轩老师谈教育


总的来说,无论什么科目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学生都有种天然的敬畏班主任的心理,这是心理暗示所起的作用,学生总是会认为班主任掌握着与家长联系以及各种奖励,惩处等等大权,自然在班主任的课堂上就会表现的守纪律一点。但是,如果一个班也仅仅是班主任的课纪律好,其他科任教师的课纪律都差的话,那可能这个班的学风和班风就有点问题。

1、首先对于这个班的班主任来说,如果他也仅仅只管好他自己所上的课的纪律,而对于任课教师的课堂情况不闻不问,一味的把课堂纪律推给任课教师,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该利用学生对班主任的这种天然的敬畏心理,经常出现在教室外面,甚至必要的时候在教室后面和学生一起学,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纪律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长此以往,一定会对班级建设大有裨益。

2、其次对于任课教师来说,组织好课堂教学,是教师的首要责任,如果不闻不问学生的学情,只管完任务似的了事,或者一味地利用教师的身份恐吓、威逼学生就范,甚至有些教师对于不守纪律的学生暴力相向,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那都是要不得的。作为科任教师,应该以其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谈吐,深入浅出的讲解,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如果学生对你这堂课感兴趣了,你还会去担心学生不守纪律吗?关键是要学生从你这堂课上真正的学到一点东西!




井水麻蛙


班主任的课堂秩序明显好于其他任课老师。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人物,一个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有爱的班主任深受学生和家长喜欢。学生自然而然的就喜欢上她的课,在课堂上积极学习,遵守纪律。

班主任不仅上课,关心学生所教科目学习外,还参与到学生的班级活动中,其他科目学习情况,早晚自习,班会,家长会等等,可以说班主任就是这个班级的大家长,管理这个班级的一切大事小事。学生对班主任是又爱又怕。爱班主任的对班级的付出,怕班主任手中的权利。

任课老师和班主任比较,与学生的接触时间主要在课堂上。下课了就走了,比如一些副科一个星期三节课,就见三次面,一个学期这个老师才把学生的名字记住。老师如果课堂管理能力差些,上课的时候,学生们就容易放飞自我。任课老师就像是来串门的亲戚,班主任就像父母。

任课老师一方面要加强管理能力的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改善课堂纪律。二要及时的和班主任老师取得联系,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状况及时告诉班主任,得到班主任老师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事是:任课老师中担任了班主任的工作的老师,上课的纪律要好于其他不担任班主任的老师!

可见班主任善于与学生沟通,管理学生的能力明显高于普通的任课老师。这是班主任们与学生们斗智斗勇的成果。



肖老师英语课堂


一、班级里出现不守纪律,顽劣调皮的学生,这是不可避免的,老师们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力,所以,抱怨学生调皮捣蛋不守纪律,完全没有意义。

二、班主任管班的能力可能不是很强。班主任的威信不高,震慑力不够,会导致在班里时一个样,不在时班里又一个样。可是,许多班主任管理能力不一定强,许多管理能力强的不一定愿意当班主任,所以,完全依赖指望班主任本身就是不正确的。

三、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任课教师的问题,要么是观念问题,要么是能力问题。有些老师管理能力差,管不住学生,这是能力问题,不需要细说。 重点讲讲任课老师们的观念问题。有些任课教师总认为管理学生、批评教育学生、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都是班主任的事,都是班主任的责任,自己上课时遇到的大事小情,哪怕是鸡毛蒜皮,统统交给班主任,课堂纪律混乱总是抱怨班主任管得不行,张嘴就数落学生的不是,从来不找找自己的原因,一说就是:你班的课谁谁谁天天堂堂捣乱,没法上课。你班的谁谁谁在班里搅得上不成课,要么他在班里,要么我在班里,你当班主任的看着办。如果要是问他为什么自己不好好管理自己的课堂纪律,他又会说:那是班主任的事,我又没有拿班主任费,我可要管哩。这样的任课老师肯定上课纪律不会很好。有许多人总是把课堂纪律混乱的责任归于班主任,说班主任的权力大,其实都是在推卸责任。任课老师上课,这45分钟教室里就归你管,批评教育,调整座位,是坐是站,都由任课老师说了算。如果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就大力进行课堂管理,树威信、立规矩,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一月两月形成习惯,以后的课肯定就会安安稳稳、顺顺利利了。可是,有些任课老师却不愿意想办法努力抓这一两个月,认为这事与自己无关,学生违犯纪律不亲自处理解决问题,直接撒手交给班主任,既没有管理的责任心,又没有批评教育学生的爱心、耐心、同理心和宽容心,一点点地在班里丧失了个人威信,得不到学生的的爱戴和尊重,得到的只有学生们的鄙视和厌烦,甚至是痛恨,为以后的课堂教学纪律混乱埋下祸根。抱怨学生调皮顽劣,抱怨班主任管理水平不高,都不如管好自己,冷静、沉着、机智,有意识地迎接课堂问题,解决课堂问题,自己顺心、舒心,世上没有救世主,靠谁都不如靠自己。说到管理学生的权力,只要你愿意,批评、惩罚、在你的课堂上调座位、请家长,哪个不能做呢?


相逢19175


同样的班级,同样的学生,为什么有的老师课堂纪律好,有的老师课堂纪律差,其实是有原因的。

1.班主任课堂纪律好。孩子在学校里上学,最喜欢班主任老师,也最害怕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在班级里的时间长,和孩子们呆在一起的时间也长。班主任老师从早晨七点多钟到校,就与孩子在一起打扫卫生,看晨读,上班会,和孩子一起出操、上课。孩子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也都是寻求班主任老师帮助解决。孩子在与班主任老师的相处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渐渐地喜欢上了班主任老师,孩子喜欢老师,因而也喜欢上他的课。同时,孩子也对班主任老师产生畏惧。俗话说:“不怕官,就怕管”,班级里的大小事情,都是班主任老师过问,都是班主任老师管理,孩子的吃喝拉撒,都是班主任老师张罗,孩子做得不好,老师要批评,甚至要惩戒,孩子能不怕?

2.科任老师课堂纪律较差。人常说,孩子怕老师,孩子也是分人的。一般来说,孩子惧怕班主任老师,科任老师他们可不怕。科任老师与孩子接触较少,只有课堂上会与孩子们见面,上完课就走了。只要课堂上,孩子没有过分的做法,任课老师也不会追究孩子的过错。语文、数学、英语任课老师要布置孩子的作业,孩子也要按时完成作业。但也有少数孩子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些老师要批评这些孩子,要让孩子补做作业,因而孩子对语文、数学、英语任课老师也心存畏惧,课堂上也不敢违反纪律,班级纪律相对较好。音乐、美术、体育老师的课堂纪律相对差一点,孩子感觉上课就是玩的,也没有什么作业,孩子比较放松,讲话的,做小动作的,做别的事情的都有。

3.对孩子加强纪律教育。首先班主任老师要对班级孩子加强纪律教育。对孩子管理要严格。让孩子对待老师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不管哪位老师上课,都要严格遵守纪律。科任老师也要加强对班级的管理。不仅教书,还要育人。要教育孩子从小遵法守纪,长大才能做一个好公民。课堂上如果有孩子不遵守纪律,要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惩戒。还要与班主任老师密切配合,互相沟通班级纪律情况。必要时也可以联系家长,与家长一起,为了孩子的学习、成长,共同教育、管理好孩子。

只要老师之间互相配合,家校共管,就一定能把课堂纪律抓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