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卡瓦大戰T72的事漏洞百出,美國權威史學家如何對此深信不疑?

“梅卡瓦”大戰T-72的故事


梅卡瓦大戰T72的事漏洞百出,美國權威史學家如何對此深信不疑?

提起“梅卡瓦”和T-72的第一次交戰,大家恐怕都會不約而同想起1982年貝卡谷地之戰。按照眼下流行的源自以色列說法,在那次交戰中他們的”梅卡瓦“坦克成功擊敗了了敘利亞的T-72坦克部隊,一舉打破了這種坦克不可戰勝的神話。長久以來,以色列講述的這個故事很受軍事愛好者們,或許還有專業軍事人員的歡迎,似乎從來沒有人對此表示懷疑過。至於說敘利亞方面的說法誰又關心呢?畢竟很多人一看到說起敘利亞或者俄羅斯方面關於那次戰爭的不同意見,就會下意識的扣之以“失敗者狡辯”的大帽子。彷彿以色列說的都是真理,而敘利亞方面則都是謊言。那可真是應了那句“勝利者不受譴責”的老話。甚至,現在已經延伸到了不應當受“質疑”。

梅卡瓦大戰T72的事漏洞百出,美國權威史學家如何對此深信不疑?

敘利亞的T-72在貝卡谷地之戰中表現遠比傳說中要好

然而,歷史上的情況真的是像以色列人描述的那樣麼?很顯然,這裡邊值得商榷的地方不少。不過這裡我們沒有必要再去複述那次戰爭的整個過程。只需要選取“梅卡瓦”對戰T-72的有關情節就可以了。這其中,典型的例子的就是美國曆史學家斯蒂芬在他《T-72主戰坦克1974-1993》一書中提到的:T-72坦克是在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間第一次參加戰鬥。當時部署在黎巴嫩境內的第82坦克旅是敘利亞軍隊為數不多使用T-72坦克的部隊。該旅在同以色列第1裝甲師的戰鬥中,遭到了後者“梅卡瓦”坦克和“陶”反坦克導彈沉重的打擊,共有30輛T-72(其中19輛是“梅卡瓦”坦克的戰果)被擊毀,其中的8輛還被以色列人繳獲。

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

梅卡瓦大戰T72的事漏洞百出,美國權威史學家如何對此深信不疑?

被擊毀的敘利亞第1裝甲師T-55坦克

事實上,上述內容有著太多的錯誤,使我們不得不懷疑它的真實性。例如在貝卡谷地之戰中,只有一支敘利亞坦克部隊裝備有T-72坦克,那就是第3裝甲師下屬的第81坦克旅。沒錯,是第81坦克旅,而不是82坦克旅。敘利亞在黎巴嫩的軍隊中並沒有82坦克旅這個番號。而且敘利亞第3裝甲師的另外兩支部隊第47坦克旅和第21機械化旅都沒有裝備T-72坦克。另外,在對以色列軍隊情況的描寫一樣存在問題,比如以色列根本就沒有第1裝甲師這個部隊。相反的,在當時的戰場上敘利亞倒是有第1裝甲師這個番號,不過它的武器相對於第3裝甲師差很多,能拿出手的也不過是T-62。而且在戰爭一開始就被以色列軍隊打殘了。


梅卡瓦大戰T72的事漏洞百出,美國權威史學家如何對此深信不疑?

T-72在這場戰爭中確實有損失,但和”梅卡瓦“無關

不過問題的關鍵並不是上述細節上的漏洞,而是說當時T-72是否有戰鬥損失?有的話,那數量又損失了多少?當然,還有T-72到底是被誰擊毀的?真的是“梅卡瓦”?就像上邊我們說過的那樣,T-72坦克當時只在敘利亞軍隊的第3裝甲師服役。不過這支部隊參加戰鬥很晚,直到6月11日才開始接手敘利亞第1裝甲師的陣地進入戰場。當時,第1裝甲師在貝卡谷地南部遭到了重大損失。第3裝甲師主要的任務已經不是要擊敗以色列軍隊,而是要阻止其切斷貝魯特-大馬士革高速公路。不過考慮到當天中午12點這條戰線就已經實現了停火,所以理論上T-72在貝卡谷地能參加戰鬥的時間只有短短半天。當然,也許會有人說貝魯特的戰鬥還在繼續,但是那裡既沒有敘利亞軍隊,巴勒斯坦游擊隊也沒有T-72坦克。

梅卡瓦大戰T72的事漏洞百出,美國權威史學家如何對此深信不疑?

T-72的真正對手M60A1坦克

那麼,到底是哪種坦克在和T-72進行交戰呢?很顯然,當時敘利亞人並沒有主動出擊的願望。他們只要確保貝魯特-大馬士革高速公路暢通無阻就算大功告成。再說由於缺乏空中掩護,他們即使主動出擊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不過面對一心切要斷貝魯特-大馬士革高速公路的以色列軍隊,敘利亞第81坦克旅還是在賈貝爾·巴魯克迎來了戰鬥。不過參戰的以色列第767裝甲旅使用的坦克主要還是老式的M60A1。所以一交手以他們就吃了大虧。所幸擔任預備隊的以色列409空降旅“陶”式反坦克發射車及時投入戰鬥才擊退了敘利亞人的T-72坦克。事後經過統計,在這次戰鬥中,共計有17輛M60A1被擊毀。而T-72只損失了11輛。其中被M60A1擊毀的只有1輛,其餘都是“陶“反坦克導彈的戰果。

梅卡瓦大戰T72的事漏洞百出,美國權威史學家如何對此深信不疑?

面對“陶”式反坦克導彈,T-72顯得不堪一擊

坦率的說,無論是T-72大勝M60A1,還是被“陶“反坦克導彈輕而易舉的貫穿都沒有出乎大家的意料。畢竟它們的技術指標都擺在哪,只要是沒有大的偏見都能預料到這個結果。不過和以色列人事後宣稱繳獲了T-72不同的是,儘管當時他們確實準備了拖車打算將被擊毀的T-72運走;但是由於擔心敘利亞軍隊的反擊,以色列人最後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然後不久,敘利亞人果然打了回來,並運走了那些戰損的T-72,只有個別的部件留在了原地。不過以色列人在短暫控制某個T-72坦克時候拍的照片,確實對以後的輿論影響很大。此後西方大肆宣傳“T-72坦克不敗神話破滅”基本都取材於此。

“梅卡瓦”當時到底和T72交過手沒有?

梅卡瓦大戰T72的事漏洞百出,美國權威史學家如何對此深信不疑?

正在行進中的“梅卡瓦”坦克部隊。

我想到這一定會有人問,作者東拉西扯老半天,那麼“梅卡瓦”坦克到底在1982年的貝卡谷地之戰中和T-72交過手沒有呢?首先我們剛才已經說過,在戰場上和敘利亞第81坦克旅正面交鋒的是以色列的第767裝甲旅,這支部隊的主要裝備是M60A1坦克。所以說指望他們駕駛“梅卡瓦”對戰T-72那是不可能的。而當時裝備“梅卡瓦”坦克的以色列裝甲部隊番號我們也能找到。分別是第7裝甲旅下屬的75、77、82裝甲營;第211裝甲旅下屬的126、429裝甲營和第460裝甲旅的198裝甲營,總兵力共計6個裝甲營大約300輛“梅卡瓦”坦克。(雖然第844裝甲旅還有2輛“梅卡瓦”,但是這個數目聊勝於無,不具有任何實際意義。)


梅卡瓦大戰T72的事漏洞百出,美國權威史學家如何對此深信不疑?

行駛在貝魯特街頭的“梅卡瓦”坦克

實際上,不但裝備“梅卡瓦”坦克的部隊番號清楚,而且就連他們的戰鬥歷程也是有跡可循。第7裝甲旅的75、82裝甲營參加了第252師的戰鬥,他們沿著安提利萬嶺逐步推進,在揚塔附近迎來了停火協議。77裝甲營這在戰爭中曾經先後4次變更了隸屬。它先是在36師編成內參加了對博福特的進攻;緊接著又參與了在納巴斯高地東部的戰鬥;然後又2次改變了戰鬥地域,最後在卡倫湖附近結束了戰鬥。而第211裝甲旅作為第91師的一部分,它的126、429裝甲營都參加在提爾和西頓的戰鬥,然後一直打到貝魯特。第460裝甲旅的198裝甲營則先是參與了在耶西納的戰鬥,然後在哈倫湖以西迎來了停戰。至於說第844裝甲旅,就像我們上邊說的那樣,他無足輕重。

梅卡瓦大戰T72的事漏洞百出,美國權威史學家如何對此深信不疑?

被擊毀的“梅卡瓦”坦克,疑似是T-62的115毫米火炮的戰果

綜上所述,根據裝備“梅卡瓦”坦克的以色列軍隊戰鬥歷程我們可以基本判定。在1982年6月貝卡谷地的戰爭中,以色列一直宣稱的“梅卡瓦”打敗T-72的故事純粹是他們編造出來的。因為在T-72參戰的11日上午半天時間裡,他們根本就沒有被部署在同一地域,自然也不可能參加一場相互廝殺的戰鬥。實際上,和T-72的損失情況差不多。在16輛左右戰損的“梅卡瓦”坦克中,基本上都是被反坦克導彈擊中的;只有1輛有確切證據表明是被敘利亞的T-62坦克幹掉的。當然,在戰鬥中T-62的損失要遠比“梅卡瓦”大得多,至少是雙倍於對方。不過很明顯,即便T-62的損失再大,那也和T-72毫無關係。

梅卡瓦大戰T72的事漏洞百出,美國權威史學家如何對此深信不疑?

盟軍坦克手習慣吧所有的德國自行火炮都叫“費迪南”

但是,既然我們能夠通過分析相關資料知道“梅卡瓦”大戰T-72是一個虛假的故事;那麼又如何解釋那麼多著作,包括參戰者的回憶文章裡提到的那些相反結論呢。尤其是後者,對於很多人來說回憶錄的權威性簡直是不容置疑的,難道這僅僅是空穴來風?其實這很好解釋,歷史上也不乏先例。我們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坦克手和德軍交戰的時候,往往把德軍坦克統稱“虎”式,把自行反坦克炮都叫做“費迪南”。那麼,在1982年的貝卡谷地之戰的時候,敘、以雙方的士兵既然都知道對方T-72和“梅卡瓦”的存在,那麼在混亂的戰鬥情況下,很容易產生誤認,把對方都看作是T-72或者“梅卡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