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拖延成為你的拖累

“拖延”是現代社會中,大部分人自帶的一種毛病,我們先將之稱呼為毛病吧!

“拖延”為我們帶來了很大不必要的麻煩,比如學生們總等到期末才開始趕作業,大學生總等到要交的那一刻才開始趕論文,工作人員等著報告的最後期限,房間等到亂的自己看不下去才開始收拾,汽車的罰單等到最後一天交,這種種的行為為人們帶來了極大的負擔。

簡·博克、萊諾拉·袁兩位作者著書《拖延心理學》為大家明確了拖延症產生原因以及克服拖延症的辦法,其中是大量真實案例,從他們開設的拖延工作坊中獲得。


別讓拖延成為你的拖累


為何會產生拖延症?

一、不想經歷失敗的痛苦


在人的一生中會有許多失敗的經歷。

人們總是樂意去玩遊戲、追電視劇、看小說,因為這些事情不用計較結果,即使失敗也沒關係,當然除了遊戲,其他事情並不會經歷失敗~(^з^)-F!


人們對於結果未知的事情總存在一種不可言表的恐懼,當人們一旦去做這些結果未知的事情,自然而然的就會去逃避,這種逃避的行為就是拖延。通過拖延的行為,讓自己呆在一個安全的舒適區。最後到了迫不得已必須要完成的時候,在逼迫自己用不情願的心理去面對任務,而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加重拖延的毛病。


我對於我的畢業論文就是這種心理,最後論文雖然過了,但是內容質量真的是讓自己嫌棄 (′~`;)。


二、害怕成功


相信大家應該都聽過這句話“槍打出頭鳥”,很多人為了自己不成為那隻冒頭的鳥,都會安靜縮在自己的小角落裡默默待著。


舉個小例子:一個同學本來成績一般,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成績有個一個質的飛躍,直接成為了班級的第一名,他可能會因為遭到同學們的嫉妒,從而影響他的人際關係。(相對於害怕成功而導致拖延症的人屬少數,這類人情商相對較低,無法處理人際關係)


最後就變得比較佛系。


三、讓壓力得到舒緩


面對快節奏的社會,人們往往無法去慢慢地瞭解另一個人,更不用說企業了。所以不論是在交往過程中還是招聘過程中,人們往往已經設置好了一道門檻,而這道門坎成為了人們無形的壓力,每個人都在為這個壓力奮鬥著。


比如說,考取更高的學歷,更好的院校,更多的技能證書,而這些無形的壓力有時候壓的人喘不過來氣,所以人們通過拖延的方式為自己製造一個心靈舒適區,讓自己的心靈得到短暫的休息。但是短暫的休息過後往往是拖延帶來的更大壓力。


四、對於自主權的爭奪


人都渴望自由,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決定,但是生活中,往往自主權都不在自己的手上而在別人的身上。


比如說,你媽媽叫你洗碗,叫了你不下20遍,你雖然一直答應,但一直不做。最後導致媽媽因為你的拖延症而發火,同時你又對她的行為感到厭煩,這些其實就是自主權的爭奪。這件事你會做,不需要別人一直催,你只是想在你想做的時候去做。


五、存在拖延基因的可能


抑鬱症、注意力缺失、執行障礙、季節性情緒紛亂等心理疾病因素,都有可能導致拖延症的產生。


神經科學方面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定的論據。

1.大腦是不斷變化的

2.感受很重要

3.潛伏記憶的影響

4.聯結的通路

5.左逆轉


這些觀點表明,我們的拖延症是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得到改善的。

別讓拖延成為你的拖累


如何克服拖延症?

一、設立截止日期


從開頭,我們其實可以看出來,我們的拖延症有截止日期,我們往往會在截止日期時,將我們的任務完成,例如論文、繳費單、衛生……。


那麼我們給自己設置一個更早的截止日期,我們的任務就能更早地完成,而不至於拖到沒有時間。比如說我的作文需要在大後天9點之前上交到老師處,那麼我就設定我要在明天中午12點之前將這篇作文完成,我是不是就提前完成了我的任務,併為自己留出了一天的時間,可以做其他事情。


二、創造環境


環境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


古有“孟母三遷”、“頭懸樑,錐刺股”為我們充分說明了環境的重要性,只有在一個好的、適合的環境裡才能造就一個更好的自己。


所以為自己創造一個“勤快”的環境,一定能克服拖延症。


三、心態的轉變


心態是個很重要的東西,心態好了,才能做好更多的事情。


拖延症患者往往就是對事情預期太高,但是又對自己不太自信,怕自己達不到自己的預期,從而給自己過大的心理壓力,就想著“這件事,我要是做不好怎麼辦,還是先放放吧!”但是說實話,這類人的能力可能並不弱,當他們開始工作後,工作效率挺高,就是開頭太難。


那麼我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己的標準,放鬆自己的心情(比如說,做個飯能吃就行;寫個文章,能看就行,好不好另當別論),那麼自然而然的,心態轉變了,心理壓力降低了,拖延症自然也就解除了,很多事情也變得水到渠成!

別讓拖延成為你的拖累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下,拖延症為人們帶來了更大的心理壓力,希望每個人都能克服自己的拖延症,讓自己在忙裡偷閒中獲得更愉快的生活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