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淺談龍應臺《目送》

《目送》是臺灣女作家——龍應臺的散文集,這是一本世間人情的散文集。這是一本橫跨三代人的書。中年的龍應臺,既為人子女,又為人父母,是中間的一代。她所面對的是慢慢老去的父母,緩緩長大的兒子。父親在時間遊走之中又逝去了,母親在老去的時間裡逐漸忘記了自己的女兒,兒子長大了又要遠行。疼痛、無奈、纏綿、不捨,是全本書73篇散文的基調。

所謂散文,不如小說那般扣人心扉,沒有轟轟烈烈的大情節,也沒有過於突出和深刻的人物塑造,散文是時光走累了留下的痕跡,所敘寫的是作者一時之情感。上乘的散文,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能夠激發人心之中最柔軟的部分。龍應臺的《目送》,所寫並不是什麼大悲大痛,也不是什麼大別大離,所寫皆是身邊人的生、老、病、逝,是友人的牽腸掛肚,是兄弟手足攜手共進,是生而為人有時的脆弱、無力……人本就不是神,不必偽裝的刀槍不入,一點悲歡離合,方能彰顯生命的厚重。散文起源於生活,凌駕於生活,並不冗長的文字提出的是生命的思考,是對生活的深度體會。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淺談龍應臺《目送》

在大眾的印象之中,龍應臺的文風一直是犀利的,她執著於批判一些社會現象,她所寫的文章大多數也都是有批判意味的,唯獨《目送》,道出思念繾綣,道出款款真情。

這也與她的童年和家庭生活有關。龍應臺在很小的時候就從大陸移民到了臺灣,對於她來說,沒有家族,沒有過多的親戚。因此從小就沒有像一般孩子那樣見過家族中的年長者病逝。生命為何?生命的意義?對於極小年紀見過生命流逝的孩子,似乎並不會在心中激起怎樣的浪花,太小的年紀阻礙了思想。而對於中年的龍應臺來說,父親逝世,是人生的“暗夜行山路”。她本人而後也承認,所謂文學作品,其中心應該總是人,對人類的終極關懷才是文章應該體現的東西。與人文關懷相比,社會的議題只是細枝末節。

在世走一遭,誰不是初次學著當兒女,誰又不是第一次學著當父母。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淺談龍應臺《目送》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親人

散文的第一個章節,構成了全篇文章最為濃墨重彩的一部分,是整本書最扣人心扉、令人心感疼痛的華章。

文起目送,作為母親去送華安上小學,而後又送兒子出國,好不容易等兒子回來了,卻又不願意與母親一起去學校。她在等,等兒子回頭看自己一眼,這寄託著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深沉的愛意,帶甚至帶著一絲祈求。文章中又講述了作者奔波兩地,看望父親的故事。我們能夠體會到,這位老父親是靦腆的,他為自己的女兒驕傲,卻又怕自己成為女兒的汙點,害怕由於自己的形象,抹黑了女兒。所謂父母的愛究竟是什麼?很多學生熱衷於敘寫父愛、母愛,可是,為人子女時所體會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當兒子成了父親,女兒成了母親,才能體會到一言一語總關情這句話罷。

於是,龍應臺有了這樣的感觸: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淺談龍應臺《目送》

這一部分的文章中,所講述最多的就是與孩子、父母之間的故事,點點滴滴,細枝末節的小事,從中窺見的,卻是時光在悄悄溜走,生命也在其中流逝。龍應臺的文章,字字珠璣,講述著的日常瑣碎:父親開著拉貨的小車,送自己前往學校;到潮州看望得了健忘症的母親,晚上抵足而眠;17歲的兒子華飛,小心翼翼地與母親交流愛情觀……原來,生活即是瑣碎;瑣碎即是生活。

人到中年,總會面臨父母老去、子女離家的場面,有人也許是麻木的,更多的人認為這是人世間最普通的情感。而在龍應臺的筆下,這真情的流露卻令人動容,這也許是太久沒有回去與家人在一起了吧。人呢,應該是情感動物,這是與機器最為不同之處。

生命會誕生,生命會離去,生命也會爭鬥。什麼是生命?生命的意義為何?生命的本真又是什麼?可能浮世之中,很少有人想到要去參悟這些。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淺談龍應臺《目送》

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舊時

時至中年,一生中最為困惑的時候,所思所想不過是希望三五好友,靜坐閒聊。這個時候渴望的總是平靜、本真的生活。

在這樣尷尬的年紀裡,總會讓人胡思亂想,有時候即使簡單如一首詩,若是寫到了淒涼落寞之感,總會引起心情的波動。這個年紀,讓人的心思也變得沉重起來,想問題、做事情總會複雜化,十分害怕自己的短處被人發現。

在散文的第二個章節中,龍應臺著重講述的是就是舊時的時光,有快樂的回憶,也有點滴落寞,有些是小巷深處的瑣碎之事,也有大到對一個國家的關懷。從散文的字裡行間,我們能夠看出龍應臺似乎偏偏喜愛杜甫的詩歌,總是在夜深人靜之時琢磨一詞一句的用意。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淺談龍應臺《目送》

杜甫,詩聖,所著為詩史。

單單的詩聖二字,就足以能夠看出杜甫在詩詞領域的建樹,也肯定了他的作為。只是短短二字,又何以概括他的一生。與李白相比,杜甫是苦難的。一是苦難在他所處的正是唐朝衰敗之時,一眼望去皆是滿目瘡痍。二是苦難在他沒有李白那樣豁達的心境,因而李白的詩讀起來皆是浪漫的,而杜甫的詩總會令人有無限的悲愴之感。

興許是杜甫的詩讀多了,龍應臺也變得悲天憫人起來。在第二章節的散文中,戰爭、苦難、辛酸,似乎成為了主要的基調。她敘寫了金門的憂傷,講到了時代的殘酷,同情著由於戰爭遺留問題被殘害的孩子們,也講述了某場戰役中死難的人們……這也就是杜甫的意境了,滿懷著對國家的忠誠,對百姓的悲憫,對生命的敬畏。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就是說啊,習《大學》的人,要有一種關愛人民的思想,在境界上要能夠達到至善。因此,對於現代許多知識分子、科學家,一直在攻克各自領域的難題,在不斷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他們心中所懷有的,就是一種對人類的關懷,是一種對人類幸福的責任。

從這些散文中,我們能夠聽見作者心中最沉痛的哀歌,這些文章,所內涵的是對人類的終極關懷。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淺談龍應臺《目送》

滿山野茶樹開花——電話裡溜走的青春

散文集最後的章節,頗有一種如夢如幻如真之感,如果仔細閱讀,會發現每篇散文的開篇都是在與通電話。這也許就是現在很多年輕人與父母相處的狀態了,總是在電話之中噓寒問暖。實際上確實十分關心,但是在是工作繁忙,或者是怕回家之後與父母無言相對。於是,又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常回家看看。也許,父母總是希望孩子揚帆遠航;也許,在你進入家門的時候,父母總是在把你往外推;也許,父母總是說著專心工作、學習,家裡不用你管……父母就是這樣,用雙手給予子女前進的動力,卻總是將孤獨寂寞留給自己。

社會同樣缺少對老人的關注。大街上琳琅滿目的商店,都是賣著年輕男女的時髦服裝,幾乎看不見賣老人服飾的地方,也沒有合適的書或是其他娛樂設施給這些老人去了解自己的精神世界,去豐富最後的時光。社會不會有太多的人去關注一個80歲的女人心中所思,也不會有人去關注他們的愛美之心。對老人的定義永遠只是需要養生,要健康,除此之外,老人也有自己的追求。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淺談龍應臺《目送》

在這部分中,有一個細節特別令人動容,女兒攙著自己的父親,就像當年他纏著自己一樣,一句一句念著唐詩,鼓勵已經寸步艱難的父親去邁出一步又一部。

生命是一個環,總有哪些情節、事情反反覆覆出現,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時間,總會有不同的看法。生命是一個圈,有些平平無奇的事情,總需要不斷地去回味,不斷地去重複,讓人們去記住。點滴之中,蘊含地皆是真情,或許在很多年之後的午後,在百無聊賴之時,總要將這些回憶拿出來曬一曬,去品嚐當年未曾理解的人情味兒,去給生活添上一點感動。

生命是頑強的,作為生命個體的人,應當是慈悲的。所謂慈悲者,心中所懷的不僅是一點讀書之事,而應該是國事、家事,是對生命的敬畏,是對所有個體的尊重,也是對人類的終極關懷。小到身邊事,便是對家庭幸福承擔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