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足八九十年代那么强,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

许都青年


虽然中国男足在80年代、90年代确实没有打进过世界杯,但那时候的中国男足实力强于现在的中国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其实在那个时候,中国队还是非常有机会晋级世界杯决赛圈的。1982年世界杯预选赛,当时亚洲和大洋洲一共加起来才有两个名额,而中国队和新西兰、沙特、科威特杀进了四强。

最后一轮比赛,只要主场作战的沙特不输给新西兰5球以上,中国队就能够获得世界杯决赛圈名额。

要知道沙特在客场都2比2战平了新西兰,正常情况下,回到主场大比分输给对手的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因此,中国队决定提前放假,球员们甚至都准备好了前往西班牙踢世界杯的行李包。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沙特队在主场也完全不要脸面,最终0比5输给新西兰。中国队不得不匆匆重新集中,参加和新西兰的附加赛,最终遗憾1比2落败无缘晋级世界杯决赛圈。

1990年世预赛,中国队和卡塔尔、沙特、阿联酋、韩国、朝鲜争夺两个晋级名额。中国队首战2比1逆转击败沙特。然而第二场,中国队在最后五分钟被阿联酋连进两球,最终1比2被逆转。虽然第三场小负韩国,但第四场击败朝鲜后,中国队重新燃起了希望。但是,再接下来和卡塔尔之战,中国队又是最后五分钟被对手打进两球,以1比2落败后,失去了晋级希望。如果不是中国队在两场比赛最后时刻失去了注意力,还是很有希望打进世界杯的。

再看看现在的中国队,别说能够在世预赛中差一步晋级,连晋级最后的12强赛都很费劲了。要是像以前那样最后的世预赛决赛阶段只有四五支球队,恐怕中国队根本就进不去。


菱镜头


我想说,当前国足水平确实很弱,但是八九十年代的国足也并没有多强,确实强点,但真强不到哪里去。

八十年代,国足共参加过3次世界杯外围赛,和3次亚洲杯,1次奥运会预选赛。外围赛82年那次打到了附加赛,成绩最好。85年却小组没出线。89年打到了最后6强赛,但2个黑色三分钟让我们只差一步到罗马。亚洲杯一次小组未出线一次亚军一次四强。奥运会出线。整体而言成绩比现在要强。

九十年代,国足参加了2次外围赛,2次亚洲杯,3次奥运会预选赛。结果外围赛一次小组赛没出线一次十强赛小组第三。亚洲杯一次季军一次小组刚出线(这次线出得很窝囊)。奥运会预选赛都进去到了最后阶段,但连续输给韩国让国足彻底染上了恐韩症。

新千年头十年国足共参加了3次世预赛4次亚洲杯1次奥运会预选赛。世预赛一次直接出线,二次小组赛淘汰。亚洲杯一次第四一次亚军,两次小组没出线。奥运会一次作为东道主直接晋级一次折戟9强赛。

最近十年,亚洲杯2次八强,世预赛一次止步二十强赛,一次进入12强赛。奥运会基本没进入最终阶段。

总结,成年队成绩八九十年代略强于最近二十年,但真没强多少,以前也是经常爆冷输弱队。青年队比赛成绩下滑严重。原因:八九十年代,亚洲各国足球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很多国家都是业余球员参赛,中国有相对完整的专业队培养体系,90年代又早早开始了职业化,领先西亚等国,相对来讲算是强队。到了职业化后期,随着别国水平提升以及职业化带来的只重视一线队短期成绩的市场利益驱动,梯队建设开始落后,改年龄大打小也受到限制,导致成绩下滑,间接也影响了成年队成绩。


夏日


近几年,中国男足节节败退,彻底沦落到亚洲三流行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男足绝对是亚洲的一支劲旅,在亚洲极具竞争力,他们曾几次差点进入世界杯。


1982年世预赛,是中国男足时隔24年再次冲击世界杯,亚洲和大洋洲一起争夺两个晋级名额,拥有容志行、古广明、李富胜和沈祥福等名将

的中国男足,与新西兰、沙特和科威特一起进入最后四强赛。但他们在最后一场,只要沙特不输新西兰5球以上即可出线的情况下,惨遭放水,最终在附加赛因准备不足不缘出线。
1990年世预赛,中国男足在新加坡举行的六强赛中,五战惨遭两次黑色三分钟,六强赛末轮,只要战胜已经提前出局的卡塔尔,就能进军意大利世界杯,但他们在第87分钟1:0领先的大好局面下,被卡塔尔连进两球,上演了只差一步到罗马的悲剧。
1998年亚洲增加到4.5个名额,中国男足在

十强赛,首战2球领先惨遭伊朗逆转,但他们随即以3战2胜1平取得出线优势。却在第五场再遭伊朗4:1血洗,第六场对阵卡塔尔的关键之战,又在大连金州主场惨遭逆转,送出大好局面,史上最强国足再次梦碎。

与如今中国男足遇强必输相比,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男足,在亚洲谁都不敢轻视。他们一直无缘世界杯,是因为名额太少,以及运气太差和战术失误,并非实力不济。

如果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男足,能拥有如今的4.5个出线名额,和国宝级的征战待遇。至少82和90年两次,会大概率进入世界杯。


土家菜根


中国男足八九十年代实力不俗,相对来说在亚洲足坛的地位比现在强多了,到底有多强,可以以同期的亚洲杯比赛成绩作为参考:

1980年:亚洲8强

1984年:亚洲第2

1988年:亚洲第4

1992年:亚洲第3

1996年:亚洲8强

但那时亚洲参加世界杯的名额相对较少,中国男足还没有绝对实力拿到世界杯入场券,具体名额如下:

1982年:亚洲+大洋洲2个

1986年:亚洲2个

1990年:亚洲2个

1994年: 亚洲2个

1998年:亚洲3.5个

其次,中国男足在这期间有几次其实已非常接近世界杯了,但由于自身在足坛的“经验”不足或关键场次的比赛心理素质不过硬,导致最终功亏一篑,着实比较遗憾,否则中国男足恐怕早在在八十年代就打进世界杯了。


HH体育


中国男足在八九十年代是一个相当爱国的团体,没有人不努力,努力的令人感动,但是老天不睁眼,天不遂人愿,那时的男足应该在亚洲有夺冠的实力,多年保持前三前五的水平,然而输给香港阴沟翻船,打平就出现,然而恰恰打不平,许多机会不是人不努力,是天公不作美,那是的中国男足受全国人民的爱戴,虽然屡战屡败,冲击世界杯,每年都是倾尽全力,拼死争取,也得到国人的理解和支持,甚至是感动!中国的男足,有许多老教练和有识之士,为了中国男足的走向世界也是费尽了毕生的精力,而当今的中国男足已经彻底变了味道,足协塌方式的腐败,其实上面变黑少,请遍了世界顶级的足球教练,浪费了几座金山!要么毫无作为,要么昙花一现,但是钱财却花的无边。更突出见效的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腐败透顶的白斩鸡似的,奢华无比的,生活相当腐败的国足队员!爱国苦练去TMD,才不会去干!不要劳民伤财了,提一个最合理的建议,中国男足快TMD的解散!


善待72303924


中国男子足球队在八九十年代并不强!也就是说,中国男足历史上就没有强过(宋朝高俅时期除外)。只不过与当前的中国男足比,在亚洲地位更高。当年中国男足恐韩症、恐伊症,与沙特、日本输多胜少。那些黑色三分钟、金州不相信眼泪、与新西兰只差一步到罗马、5.19工体闹事等等,让多少国人欲哭无泪,伤心欲绝。只不过那时的中国男足面对东南亚球队几乎轧压对手。记得当年亚洲杯预选赛用一个省队就可以应付东南亚所有小组对手。现在很多人感觉八九年代中国男足有多强大,那是因为我们现在在亚洲地位每况愈下,因为大家都在进步,包括印度、越南、缅甸等以前不入流的国家足球队都在迅速提升,唯有中国男足,不进反退,由八九年代的二流球队沦落到现在的四流。


山萱子


97年看了,实力确实是最强阵容,而且郝海东、范志毅都在二十六、七岁的黄金年龄,但没有出线,总结一下无外乎两点

第一,教练太差。当时国内教练战术停留在贝肯鲍尔时代,战术落后,一群好球员全靠自己单干,基本没啥配合,而且怎么跑、定位球怎么防根本讲不明白,更不要说应对高位逼抢了,基本一紧逼就丢球。

第二,你最强时恰好也赶上了亚洲足球全盛时期,由于对阵不占绝对优势,关键时刻又总掉链子,所以一直是头号拦路虎,就是不出线


八日山


八九十年代,中国男足二次只差一步进入世界杯决赛圈,82年西班牙世界杯亚洲大洋洲合并为一个赛区,只有二个出线名额,中国队力克亚洲劲旅朝鲜队进入亚大区四强,在四强赛中连胜科威特.沙特,只因最后一轮沙特放水新西兰5球,造成中国和新西兰积分净胜球相等,补赛一场中国队1比2负新西兰,如果当时实行三分制,中国队早已提前出线,这一届国家队有容志行.古广明.沈祥福.黄向东.左树声.李富胜等优秀球员。90年意大利世界杯,亚洲有二个名额,中国队战胜伊朗队进入六强赛,由于对阿联酋.卡塔尔遭遇二个黑色3分钟,最后功亏一篑。


江山归一统


八九十年代的国足虽然没进世界杯但实力确实亚洲一流,82年的亚大区决赛4强战有中国,89年6强赛有中国,对中国足球伤害最大的是沙特放水新西兰,其次就是89年两个黑色三分钟,但92国奥队兵败吉隆坡却是破坏力最大的,直接导致中国足球最黄金一代球员分崩离析和最好的本土教练徐根宝无缘国家队教练,使国足丧失了93年多哈六强赛的资格,从而失去了与亚洲顶尖强队较量的机会,造成了97十强赛中国队进退失据,屡次丧失良机,兵败十强赛,从而中国足球形成人才断档,后果严重,02年世界杯只是职业化开始前后的那一批老队员自身实力的展现,加上分组有利,但那一批队员其实已经过了巅峰期,之后国足连续三届世界杯无缘最后十强赛,最终沦为亚洲三流。


中铁纵横


那时踢球的人都不是独生子女,小时侯踢一天球家里父母都不管,到吃饭时才知道踢球去了,有时候吃饭时少一小孩,不管他先吃着,刚吃完饭从床底爬出了孩子,床底玩睡着了'。现在的孩子敢放手不管吗,眼晴不离还出事呢,父,母,和老人拉着,抱着,又接,又送费多少神,生怕小孩出差错,真要是放手让孩子们踢足球,父母和老人这关需要过,再有小学校足球设施也不建全,过去是胡同里踢足球多,现在那有那么大的胡同可以踢球了。什么时代就造就什么样的英雄,不创造优良足球基础设施,'学校足球得不到普级,'那过去的足球光辉将一去不复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