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于现状和知足常乐是一回事吗?它们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俗人不装


安于现状,表达的是对自己现在的生活与情况没有更进一步的意思。认为事情是怎样的就怎样,生活现在是怎么样的也就怎么样,没有上进的意思在里面。安于现状的人其实更适合老年人的心态,老年人本已身在迟暮之年,夕阳夕下的年纪状态了,上进奋斗已不是在这个年龄段了,安于现状对他们来讲是最好的选择。

而知足常乐,指的一个人的平和心态,不好高鹜远。用一种心态平和的态度看待自己所拥有的生活。

对于年轻人,有远大的报负,有能力有魄力肯努力上进的人,肯定不可能也不会安于现状,因为他们需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能够给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亲人一种理想中的生活。但同时也需要有一种知足常乐的平和心态看待人生。努力与知足常乐两者兼容有时并不矛盾!





湘妹子sanmei


知足常乐是一种生活态度,安于现状是一种生活方式,彼此在一个人生活中有一定的交集,甚至可以和谐共生,至少我目前认为:安于现状这个词不存在什么褒贬。

那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安于现状有太多的鄙视,而对知足常乐又特别地宠爱,我觉得是对这个词有所偏见,有先入为主的成份。

举个例子说:一个人工作是朝九晚五,生活是香车娇妻、儿女双全、衣食无忧、家庭和睦,他说我现在就想安于现状了,我就知足常乐了,有毛病吗?

再者,一个人工作毫无生气,得过且过,随时都面临失业的风险,生活上是朝不保夕,或啃老度日,或方便面充饥。他还不思改观,一副S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美其名曰:知足常乐。就是他说得出口,我都替他害臊、甚至羞耻。

所以我认为安于现状本没有错,只是因为我们经常把它用在混得很差的人身上,于是便产生厌恶之感 ,才觉得它配不上知足常乐。

对于我的文字表达能力不佳,我是可以安于现状的,而在某些观点上,如果与条友有相当大的偏差,甚至冲突,条友不是口诛笔伐,而是放我一马,于我而言,就该知足常乐了。


航母5号


两个词的意思看上去有点相近,但本质上却大不相同。

安于现状: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不愿改变。少了上进心和奋斗的目标。就好比一个人或是一个企业,如果对目前的现状已经满足,不去改变,不去进步就容易被社会淘汰掉。含贬义,近义词:不思进取。

知足常乐: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解人颐》中说到:终日奔波只为饥,刚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贪无官职被人欺;当了县丞嫌官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优化取舍,择善而行![灵光一闪]

你品,你细品~[机智]



鳗鱼Mandy


安于现状和知足常乐不是同一回事。

安于现状,是指现在是什么样的工作、生活就过什么样的工作、生活,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不度改变……

而知足常乐的人,热情、开朗,且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改变现有的工作、生活状况,在得不到对应回报时不会斤斤计较,拿得起放得下,冷静、平静、愉悦安祥……

就是这两个不同的本质



一笑乐逍遥


安于现状和知足常乐并非是同一回事,它们之间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安于现状相对来说是带有一定的消极情绪和心态,而知足常乐则可以是一种完全积极的态度。

首先,我们说一下所谓的“安于现状”,其实就是说不思进取、不求改变,无论是好是坏,都自愿或是被逼接受现实的一切状况,这就是说向现实低头、妥协;说到底,这样的所谓“安于”,真正并不是满足于现状,而是受消极的心态影响,决定了做人处事的态度,失去了求变的斗志,放弃了进取之心,这样想或不安也难,也就说只能接受现实,这就是人们说的安于现状了。

而我们所说的“知足常乐”,则与“安于现状”完全不同,知足常乐则是表现出人们的一种乐观心态, 含有比较积极的性质 ,它并不是就等于不求上进,不思进取,不图改变的了,而是并非是带着贪婪之心去争夺,更多的积极行动都是为了他人谋,也就是说自我满足、乐于助人的了,这种有着崇高道德品格的人,从古到今都是不少的。

所以说,“安于现状”和“知足常乐”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一个是带有妥协、消极的心态,一个是充满快乐、阳光、积极的态度。


老树时光倒流


安于现状是行动的偷懒,知足常乐是精神上的安逸。

安于現状,是不思进取,知足常乐,无过多奢望。兩者有本质区别。

字面上解释,安于现状指在于不愿改变现在的状态去改变;而知足常乐指在于稍微改变后就已满足,不会再去深究。

世界有三种人,安于现状的人、有动力却起不了大事的人、有动力能成大事的人。

安于现状的人,觉得自己没有多大的能耐,觉得现在的生活已足够,甚至有的养成了“月光族”、“啃老族”,只看当下不看未来。

而有动力却起不了大事的人,知足常乐,有着想改变的动力,并付出了努力,等看到了一点效果后就已经满足,不必再去最求更高的层级。

两个本质在于是否有行动过。

历史为何前进,社会如何进步,正如伟人曾说过的,推动历史前进的是人民大众,而人民群众所以能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背后的动力又是什么?,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说白了是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试想人人都安于現状,小康社会如何实現,远大的理想共产主义,也只好遥遥无期了。安于現状,不仅是不思尽取,而且也是鼠目寸光,仅仅局限于眼前的既得利益,而看不到美好的未来,可能放弃远大理想。因此安于現状,仅是消极的满足,并不可取,也不提倡。

知足常乐,说明一个人通过积极努力后,并没有过多奢望所求,是说的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正如古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试想一个胸怀宽广,奢望不多的人,面对并不过高的期求,就有可能出現满足感。这就恰好与一些私心重,欲望不易满足者,行成鲜明对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又是多么鲜明形象。因此知足常乐,只有思想境界较高的,大多数的劳苦大众具备的正常,积极的心态。

这就是安于现状和知足常乐的根本区别。



当代曹植


我觉得安于现状和知足常乐是同一个答案的正反面。其实他们就是同一个答案,只是看的角度不同罢了。而且运用的场景不同得到的理解也不同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

知足是褒义词:指对某一事物感到已经足够。可以分为精神、物质两方面。
安于现状是贬义词:指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不求进取。

从评价他人来看:我们评价一个人说“那个人很容易满足”一般会出现在:当我们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到一个人明明可以有更多的权利,或许物品,但是他只要一部分。
我们会说这个人很容易知足。或者说别人傻、笨的时候“你怎么这么容易满足哦。”也就是当一个人主动放弃一些权利的时候,我们会用满足来形容。总的来说,容易满足,多是对一个人的正面评价!
我们评价一个人“安于现状的时候”一般会出现在当我们感觉到某个人没有理想,没有目标,不求上进的时候,我们会说“那个人没有追求,总是安于现状”是一个负面评价!

同内心的联系:容易满足的人有度,因此能明显的看出来,不是盲目的追崇。达到自己的目标即可,因此这类人一般都能够正视自己,清晰的认知自己。是一个人内心积极的表现!
安于现状的人,会更贪婪一些,内心也多半是迷茫的,多是安于现状的人一般也是深陷习得性无助的虚无主义者(被过去的阴影笼罩的人)。是一个人内心消极的表现

成因:我想你开始安于现状这个词的时候,一定是在工作以后,成人以后才会去追求一些事务。在追求理想的途中,有坎坷,也有难处。有的人失败了重新来过,有的人因此而垂头散气倒下。所以,安于现状也是很多人追求目标失败后的妥协。

我个人的理解,“知足常乐”说的是,我们在物质上不要太去攀比,我们要知足,我们要和自己之前的物质生活相比。我们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境遇不同、心性不同,没法去横着去比,我们得和自己的以前相比,我们是不是比以前日子好多了?这样一比,我们的幸福感觉就溢满了嘴角。什么是“安于现状”?我个人的理解,这说的应该是精神层面的事。这词儿就是说,我们认为自己目前的存在状态已经只能这样了,没什么奔头儿了,混日子呗,生活没有啥目标了,反正房也有了,车也有了,大不了车子换个豪华的,于是我们在工作上按部就班,两点一线,反正就是不思进取,没更多希望,没想在业务上更多突破限制。我知道,这是我们失去了“我可以变得更好”的信心。我们不相信自己可以变得更加优秀或卓越。可是,我们在评选“优秀”“高级”时,却争得面红耳赤。这是因为我们渴望在物质上“优秀”和“高级”,我们不怎么渴望在行为实践上“优秀”和“高级”。我们人啊,多数都是羡慕成功者手里的果实的,我们从未羡慕过成功者走过的一串串脚印。我觉得这是一种狼狈的活法。我深切体验过这种尴尬。这种争过来争过去的结果,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争到手儿的,暗自庆幸,沾沾自喜。没争到手儿的,暗自伤心,闷闷不乐。这种明争暗斗还衍生出很多闹剧、喜剧,甚至是弄虚作假的剧。


物色实验室


本质区别是,安于现状是一个静态,事已至此,不去竞争,不去创新,不去努力,不进取。不去做积极的改变。

  • 而知足常乐是一个动态,事已至此,该做的努力和认真,回报多少坦然面对。不会贪得无厌!

知足常乐是褒义词,安于现状则是贬义词。

安于现状有点颓废的意思。好像是在说还有很多的潜力没有去开发出来。在经受各种错误的失败后,停滞不前。或者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虽然现在过的不算太好。有点认命,有点消极。

  • 知足常乐虽然也有满足的意味,但是知足常乐的重点是知和足。这就比如努力后能吃到一顿烤肉,而以前对于吃烤肉是奢望,尽心尽力努力到现在,也算是老天给的赏赐。不会再去计较得与失。

安于现状还有空间可以挖,再用力一点,再用心一些,再前进一步,再改变一下策略,会比现在要好的多。

明明可以努力到吃烤肉的地步,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然后就能做到知足常乐。可是安于现状却就不动了。

  • 而知足常乐却是没有可能再进一步的空间,已经用了全部力气,虽然努力的结果不随人愿,有点事与愿违,但是,不贪心,看的比较豁达。淡然一笑而过。

安于现状的状态是葛优躺,没有外部的动力和压力,有点浪费人生,对自己的生活不负责,小有一点成绩,则知足,但是也会常乐。

但这种常乐是没有用尽全力的。明明能扛着纯净水送到六楼,却只是到了五楼,明明能挣一碗麻辣烫,却只是挣了小半碗。

  • 而知足常乐却是即使扛着纯净水水到六楼累的气喘吁吁,虽然能挣到一碗麻辣烫,可是却只给了半碗的钱,微微一笑略过。

其实这两个词积极性都不很高。

安于现状是懒散,半碗麻辣烫不挣,不思进取。

  • 知足常乐是不争,明明还能再多给你放点菜,可是,心满意足!

安于现状再努力点,也体验下知足常乐的滋味可好?


心理情感助理L


都是一种生活态度,心态。不同在于一个是消极的,一个是乐观的。

安于现状是一种消极的不思进取的态度。也没什么不好。我就觉得现在这样很舒服 ,不想瞎折腾,也不折腾别人,

过自己的小日子。也挺好,没必要抨击指责

知足常乐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我有一分钱就过一分钱的日子,而且觉得这是上帝的恩赐,常常为一分钱感恩戴德。有句话叫知足常乐。穷乐和。知足常乐也没什么好褒扬的,这种心态终归是少了强烈的进取心,没事乐和什么呀,知足什么呀,要车没车要房没房要社会贡献没贡献,你再乐和也乐和不出更好生活。

还是脚踏实地,努力努力再努力,才是最好生活心态。


雪小浪


安于现状和知足常乐不是一回事,在本质上的区别是:

一、安于现状和知足常乐的概念

安于现状:是指习惯了目前的情况,不想改变,不求进取。

知足常乐:是指对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满足且无论什么时间、地点、总是有一个积极和快乐的心态。



二、安于现状和知足常乐的不同点

1、在人的性格表现上的区别,通常安于现状的人的性格特征是平淡无为的,因为安于现状便会不思进取,对周围的人、事、物不会积极主动参与和关注,只愿意活在自我的世界里,而知足常乐是积极主动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对于周围的人、事、物积极主动参与和关注,尽己所能,对任何结果都坦然接受并总是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心态来贯穿始终。

2、从能量学的角度来看,安于现状的人他的力比多是内倾型的,也就是能量内收,而知足常乐的人他的能量是积极主动,力比多呈现外倾的状态。

3、在对待事物的方法上安于现状的人呈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状态,对于事情发展的结果麻木不觉;而知足常乐会以积极解决问题为主,并且对与事物发展的结果泰然处之,没有负面的情绪和能量。



三、安于现状和知足常乐在本质上的区别

它们在本质上的根本区别就是心理状态不同:

安于现状呈现平淡无为,导致行事风格不同,不愿意改变,看待结果的态度是无所谓的状态,更多的是随波逐流听由命运的安排。

知足常乐呈现积极面对,尽己所能解决问题,看待结果热情乐观,积极种因,不重结果,潜意识含有我的命运我播种的心理状态,结果就随缘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