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浦:被譽為古陶瓷鑑定的“火眼金睛”

張浦:被譽為古陶瓷鑑定的“火眼金睛”

原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政協委員、中國古陶瓷學會名譽會長、南京博物院研究員、江蘇省古陶瓷研究會顧問張浦生先生,多年來熱心於古陶瓷的研究和教學,並有多部專著出版,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古陶瓷學者,也是位桃李滿天下、可親可敬的老師。

張浦生通過長期對古陶瓷標本的研究考證,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特別是對青花瓷的深入研究,卓有成就,被譽為古陶瓷鑑定的“火眼金睛”,被人尊稱為“張青花”。

一位古陶瓷愛好者在南京採集到一塊唐三彩殘片,張先生拿過一掂就說:“你是在水西門一帶河岸上撿的吧。”那位瓷友大吃一驚:“先生為何判斷這麼準確?!”張先生說,唐宋年間曾有一條官船在河口翻沉,船上裝有不少陶瓷器皿,後被打撈上來,將完整的器皿拿走,破碎的都扔在河岸邊。當時水西門有個鹽碼頭,所以這塊碎片是在鹽碼頭附近採集的,不會有錯!

發現,是張先生生活的動力,他常常沉浸在古瓷發現的愉悅裡。

1964年,南京疏浚明故宮後的珍珠河,此地原為明初御膳房。張先生採集到很多瓷片,經過研究發現洪武年間即有官窯,改寫了陶瓷史上“洪武無官窯”的定論。

1983年,張先生在南京馬府街原太平公園的基建工地,採集到一隻繪有“犀牛望月”紋飾的青花瓷盤標本,碗底上寫有一個“馬”字。張先生據此確認,此地為三寶太監鄭和府邸,因鄭和俗姓馬。張先生的發現和確認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南京太平公園據此改名為鄭和公園。

1983年下半年,揚州文昌樓附近的工地,發現了異樣的青花瓷碎片。其玉璧底是唐代的器型特徵,其圖案為波斯地毯紋樣,張先生和馮先銘先生據此推斷出唐代開放外銷瓷的盛況,並進一步考證出此器物系河南鞏縣窯(唐三彩產地)燒造,青花鈷料系國外進口。這一發現,將青花瓷燒造史提前到了唐代中期。

1996年4月,徐州的瓷友繼南京“名城古瓷集萃展”之後,辦起了他們在徐州各地採集的瓷片標本展。這次展覽辦得十分紅火。瓷片展覽開幕前,主辦單位派車將張浦生先生接到徐州講課。晚上11時才到,剛下車的張先生不顧疲勞立即上樓看展品。在展櫥裡看到瓷友們在戲馬臺工地採集的古窯址出土的碎片及支釘,張先生極感興趣。第二天一大早專程到該窯址考察,經他考證此窯址為隋唐時代瓷窯。這一發現推翻了“蘇北無瓷窯”的說法,江蘇瓷器燒造史也因此而改寫。

慧眼獨具

1995年秋,張先生出訪菲律賓。

該國的東方陶瓷學會會長熱情邀請張先生到他家做客。談話間,張先生髮現主人坐在一隻瓷鼓墩上。張先生請會長站起來說話,他用眼一掃,大呼:“會長先生,你怎麼把古董文物坐在屁股底下?”原來,這隻座墩是明代龍泉窯的瓷鼓墩!會長聞知大喜過望,沒想到他多年前在舊貨市場上買的自認為不值錢的東西,竟會是珍貴文物!真是騎著馬兒找馬兒,寶貝就在自己身邊。

這事被當地的小報炒了一下,中國文博專家“點石成金”的事蹟傳為美談。一個博學多才的中國學者的形象展露在外國人面前。

1992年,張浦生先生應邀赴英國講學,在倫敦大英博物館見有一標為“大明年制”的官窯五彩碗,紋飾為“攜琴訪友”。張先生隔著櫥窗左看右看,英國專家一時不解其意。最後還是張先生自己發話了:“我看此碗是明代弘治年間的器物。”張先生覺得只標大明年制太含混,明代有十六個皇帝,究竟是哪一代造的,必須明確標出。接著張先生介紹了明代成化和弘治兩個年代的陶瓷器物十分相似,素有“成弘不分”之說,便根據多年實踐經驗,發現這兩代的器物有很微小的差別。英國同仁聽得頭頭是道,忙說:“對對對。”這樣,經張先生的點撥,這隻五彩碗身價陡增。

心中自富

張浦生是個閒不住的人。他從南博退休以後,但他的事情仍是那麼多,甚至更忙。他擔任幾個大學的客座教授,光教學任務就夠他忙的。某個遺址、墓葬出土文物要鑑定,某博物館開館,某次文博研究論文發佈會,為一些朋友的陶瓷專著寫序言都要請他參與。他熱愛文博事業,但他認為文物是國家的珍寶,不能被個人當做搖錢樹。如果內心的天平稍有傾斜,勢必被文物販子利用,就可能做下不利於國家民族的事。基於這一點,他自己堅決不搞收藏,發現了珍貴文物都是替博物院買下來。到過他家的人都知道,他家的博古架上擺放的都是仿古器物,書房也被他命名為“仿古齋”。大大小小的盒子裡裝著形形色色的古瓷片,那都是他和學生們從各地收集來作為研究和教學用的標本。因此,他的書房又有個名字叫“片瓷山房”。

張先生在一些大學裡承擔文博教學工作,以瓷片當教具,讓學生們獲得文理結合的實觀感受,是他教學的一大特色。通過瓷片讓大家認識中國古代社會和陶瓷工藝的發展,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張先生大力支持、熱情關注古陶瓷愛好者。他把收集古瓷片提到搶救傳統文化的高度,他組織瓷友切磋交流,為瓷友開辦講座不要報酬,他對南京和外地瓷片收集者的一句口頭禪就是:“拿點片子來看看!”於是,瓷友們常常是把在工地、寺廟、河溝裡採集到的破碗殘碟展現在他面前。他細心地幫瓷友們辨別窯口、糾正斷代,不厭其煩。

由張浦生先生倡導,1995年在南京成功地舉辦了首屆“瓷友雅集”。瓷友們又成立了南京古陶瓷研究會和江蘇省古陶瓷研究會,每年進行一次“瓷友雅集”。南京和江蘇省內外的會員瓷友,把在各地收集來的標本林林總總擺了幾桌。瓷友們像蜜蜂一樣,圍在張先生身旁,聽張先生逐片講解,吮吸陶瓷文化博大精深的豐富內涵。

張先生為瓷友們提出的“拾遺補缺,變廢為寶”的收藏宗旨,以瓷片收藏研究為主。“城市考古”被自然地提到議事日程。對此,張先生大聲呼籲:在城市基建、古河疏浚、地鐵開挖,都有可能使古瓷浮出地面,要不辭辛苦採集標本,千萬不能放過。但地下文物屬於國家,完整器一定要提供給博物館。

張先生到新加坡訪問講學,帶著他編撰的《青花瓷畫鑑賞》一書,那是他和他的學生在各地收集的瓷片照片彙集。張先生生動精彩的講學傾倒了該國的文博界。在報界對他的宣傳上卻頗費斟酌:張浦生先生到底算不算收藏家?因為他的收藏沒有聚斂增值的意味,而且藏品沒有一件完整的器物,但收集的瓷片又確實屬於收藏事業,他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大收藏家。聰明的《聯合早報》記者為採訪他的通訊加了一個別致的標題《無意收藏,心中自富》。張先生對這條標題十分讚賞,認為這標題是對他為人處世“畫龍點睛”式的概括。

在張浦生先生的啟發帶動下,自上個世紀80年代中葉以來,古城南京湧現出一批痴迷古瓷片的收藏群體。他們認為瓷器完整固然保存了當時的風貌,但塵封數百年的殘缺破損的瓷片,則更能體現歷史的滄桑,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在這批瓷片收藏族中,有教授、作家、畫家、記者、工程師、科技人員、機關幹部等;他們樂此不疲地收集殘破古瓷片,既不是以營利為目的,也不僅僅是純粹的個人興趣愛好,而是為了整理研究文化遺存、地域歷史、鄉土資源,進而更好地加以傳承。其出發點是保護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是要將古城名鎮中被人遺忘的陶瓷文化尋找回來,並加以發揚光大。

多少年來,痴迷的瓷片族都有一個美好的心願,就是要將大家手裡林林總總、形形色色的青花瓷片,彙集起來精選其典型、精美、稀有之品,加以整理研究,終於在2007年編纂成《中國古代青花紋飾圖典》五卷,在付梓出版時,張先生專門為之作序。他十分動情地說:經過江蘇省古陶瓷研究會十年時間的精心籌劃,現在終於夙願以償了。因為這裡也有他的一份心血。

溫馨提示:收藏最新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