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明史·厉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

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阴阳平分(两极除外),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阳气逐渐上升。

春夏之季,阳气发动带动万物的生长。所谓,“卯者,冒也”。春分恰恰是阳气冒出地面的时候,植物也随之破土出苗;惊蛰刚刚醒来的虫子们,在经历了半个月的“赖床”之后,也终于要爬出“被窝”了。

震卦,取象为雷,一阳在下,两阴在上,象征着一阳冒出地面的时节。而十二消息卦中,仲春之月的卦是大壮卦,上震下乾,为天上鸣雷之意,其亦遵循以“中气”为表征的原则。

所以,《礼记·月令》中也说,“是月也,安萌芽……是月也,玄鸟至……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

震卦,表一年之春分,亦表一日之旦。它代表着日之东升,阳之初冒,所以,在春分有祭日的习俗。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节气物候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

一候元鸟至。“元鸟”即“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燕子,它春分而来,从南方飞来,秋分而去,“燕来还识旧巢泥”。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二候雷乃发声。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阴阳相薄为雷,至此四阳渐盛,犹有阴焉,则相薄,乃发声矣。”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三候始电。“雷乃发声天际头,闪闪云开始见电。”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节气习俗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01

春分竖蛋

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02

吃春菜

古人讲:不时,不食。食物的气味只有在生长成熟与节气符合时,才能得天地之精气。

此时应季节的食物,如:荠菜、莴笋、豆芽、香椿、草莓、青梅等。

春分是春菜生长成熟的季节。“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日,人们都会去田野里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做成汤菜,称为“春汤”。民间相传:“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更多相关阅读:北方野菜图鉴:野菜要认清才能吃哦,一饱“嘴”福可不简单

03

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04

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05

祭日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春分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后,宫中祠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

明、清两代,日坛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它是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朝日定在春分的正卯时,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06

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

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节气养生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黄帝内经》

春分时节,天气虽已日渐暖和,但昼夜温差较大,而且仍不时有寒流侵袭,稍不注意,很容易着凉感冒。在此时节,应该如何养生呢?

01

沐浴春阳

如何沐浴春阳?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提醒大家,有两个要点:第一个是晒背,第二个是晒头顶

人的背部皮下蕴藏着大量的免疫细胞,通过晒太阳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的目的。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人的头顶有百会穴,晒春阳时摘下帽子,让阳光从头顶的百会穴进入人体,有助通畅百脉、调补阳气。晒背和晒百会结合起来效果最好,能去百毒。

建议每天在阳光下照射3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有助于骨骼健康。

02

春捂秋冻,添衣防寒

寒已经逝去,天气渐暖,但时不时还会有寒流侵袭,春天多风邪,谚云:“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

外出时,应注意及时增减衣物,热时减,凉时穿,避免穿多汗出受风,又不能穿少着凉受寒。在春分时节宜适当运动,如可以在院子里散散步等。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03

多梳头,通血脉

嵇康《养生论》载:“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

隋代名医巢元方认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使头发乌黑亮丽之作用。春分后尤其适合梳头养生。因为春分时节是大自然阳气萌生、升发之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张,循环系统功能加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

趁着大自然阳气和体内阳气开始升发之时,多梳头以刺激头部诸多经穴,能让体内阳气升发舒畅,可以疏通经络气血,起到滋养和坚固头发、健脑聪耳、散风明目、防治头痛的作用。

益品好物推荐:黄铜梳子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戳我带走黄铜梳子

04

春分坐功图势

每日丑寅时,伸手回头,左右捝引各六七度,叩齿六六(36次),吐纳漱咽三三(9次)。

治病:胸臆肩背经络虚劳邪毒,齿痛、颈肿、寒栗、热肿、耳聋耳鸣、耳后肩臑肘臂外背痛、气满、皮肤殻殻然坚而不痛、瘙痒。

——《遵生八笺》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春分诗歌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春分前一日 其四

宋 韩淲

柳已绿可爱,溪风更摇之。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常年二三月,醉眼不自持。

摩挲此瞢腾,老去今其时。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登鹅湖妙峰亭次韵

宋 刘子翚

偶向妙峰亭上望,一襟寒色近春分。

晴风吹放天全露,吹尽江南江北云。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寒雨

明-林光

斜斜细雨北风吹,正值春分节近时。

绿草贪生偏自得,只愁红紫损花枝。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蝶恋花

宋 葛胜仲

已过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间,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无误顾。绕梁馀韵归何处。

尽日劝春春不语。

红气蒸霞,且看桃千树。

才子霏谈更五鼓。剩看走笔挥风雨。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春分偶饮成醉兀兀坐睡觉而残月在窗矣

宋 舒岳祥

酒熟还成饮,花香忽过墙。

近灯人影大,斜月树身长。

阴洞龙藏雨,春苗麝养香。

閒吟谁与语,醉倚一胡床。

春分 |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国乐经典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