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綦江:春風化雨“明前茶”“瀛山春綠”新農村

春光正燦爛,採茶好時節。3月17日,陽光豔豔,綦江區石角鎮新農村的扶貧產業茶園裡一派繁忙景象。清香瀰漫,30餘名村民揹著揹簍,穿行於一簇簇低矮的茶樹之間,採擷嫩芽。翠綠青山、纖纖嫩芽,十指翻飛的採茶人,好一幅美麗的春景圖。

重庆綦江:春风化雨“明前茶”“瀛山春绿”新农村

村民們正在採摘茶葉

重庆綦江:春风化雨“明前茶”“瀛山春绿”新农村

剛採摘下來的鮮葉

新農村,地處石角鎮最南面,轄區內山林高密,雲霧眾多。土層深厚、土質肥沃、雨水充沛,是一方十分適宜茶樹生長的土地。村裡的霧茶種植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產出的高山雲霧茶葉晶瑩剔透、香氣清純,口感醇厚,尤其以清明前採摘的“明前茶”品質為佳,曾一度在綦江當地享有盛名。

重庆綦江:春风化雨“明前茶”“瀛山春绿”新农村

陽光下嫩綠的新葉

重庆綦江:春风化雨“明前茶”“瀛山春绿”新农村

陽光下嫩綠的新葉

該村駐村工作隊隊員曾凡章說,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該村在市、區、鎮各級的關心和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把茶葉產業作為村裡精準扶貧的支柱產業進行打造,由最開始的150畝試驗田發展成現在的300畝扶貧茶葉產業園,併成立了茶葉專業合作社、註冊了“瀛山春綠”商標,將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5戶38人全部納為合作社成員,讓青翠的茶樹為村民開闢脫貧致富的“綠色通道”。

“採茶每天能收入70-80元,春秋兩季採茶,再加上年底分紅,一年下來我能多收入7000餘元。”貧困戶羅開秀說,自從村裡重新種植茶葉後,她的收入每年都在增加,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生活的動力也比原來足多了。

重庆綦江:春风化雨“明前茶”“瀛山春绿”新农村

採摘茶葉

據曾凡章介紹,當前採摘的是今年第三批也是最後一批“明前茶”了,僅這一個春季,扶貧茶葉產業園就產出了330斤幹茶,收益達到了9.8萬元。按照產量計算,茶園今年的幹茶總產量至少能達到1500斤,可收益30萬元,純利潤10餘萬元,而參與合作社的村民每戶可增收8000餘元,貧困戶每人可分紅550元左右。

重庆綦江:春风化雨“明前茶”“瀛山春绿”新农村

鮮葉稱重

他說:“通過這兩年的發展,以及去冬今春的有效管理,今年茶園的新茶長得非常好,相信有了這個扶貧產業的支撐,我們村的貧困群眾一定‘退得出、穩得住、不返貧’。”

(作者單位: 綦江區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