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王朔骂“骨子里作的人”,白岩松:痛并快乐着

大多数观众已经习惯了在“重大事件”中看到白岩松的身影,他是“讲真话”的代言人,也正是因为此,他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同样也是因为敢说真话,白岩松被许多既得利益者仇视。高处不胜寒的背后,是一颗炙热的心。白岩松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是伴随着“新冠肺炎”的肆虐。


曾被王朔骂“骨子里作的人”,白岩松:痛并快乐着


最近网络上关于王朔评论白岩松的文章再次引起热议,笔者不对传播者的动机做揣测,而这段往事已经是二十年前了,这事还要从白岩松的出书开始。

2000年,白岩松32岁,为了回顾10年新闻职业生涯,他出版了个人第一本书《痛并快乐着》。关于这本书,白岩松在书中回顾了自己十年新闻人的痛苦与快乐的岁月。从1989年大学毕业分配至中国广播报到中央电视台做新闻节目主持人。其中讲述了新闻背后的故事,讲述他身边人们如水均益、敬一丹、方宏进、崔永元等人的生活,讲述自己的爱好、理想、家庭,他一针见血、画龙点睛的评点,像做做的新闻节目,这本自传不是单纯的经历、叙述,而是融感受与思辩于一体的产物。


曾被王朔骂“骨子里作的人”,白岩松:痛并快乐着


比白岩松年长10岁,向来以“敢说”闻名的著名作家王朔在看过“百十页”后,写了评论文章《痛、病--快乐着》,全文如下:


一天早晨,我随手打开电视看新闻,换了几个台,大约是湖南卫视,看到白岩松在
接受访问,谈他的新书《痛并快乐着》和他自己。第一感觉是这个人很得意,虽然眼镜
遮住了他的眼神,使他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暖昧,仍能直观到他的情绪的饱满,若是小说
中人物,便可形容为顾盼自雄。他的眼镜始终是冲画面右上方闪烁的,尽管画外有一个
提问者,应该彼时彼刻跟他同在,他的视线却给人旁若无人的印象,甚至也不看镜头--
观众,假若那不是在电视上,我们完全可以把这当作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
  他称自己是理想主义者,业余足球健将,幸福的父亲,“坐在第一排的人”,简言
之一,一个对自己很满意的人。这满意流露在他的用词上,频繁使用“一定”、“总是


”、“应该”这些不容置疑的句式前辍,我已经不能复述他的原话了,但对他种种突如
其来的断语和始终如一的自信过目难忘,他像是一个早已洞悉了生活真相并具有超常理
解力的能者,几乎对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并能迅速给出当然的解释,这在他谈
到自己的职业时尤甚,那个时候他甚至像一个政府发言人。
  《痛并快乐着》这本书我是在书店买的,这之前有一个朋友曾向我做了热情的推荐
,说白岩松“有真东西”,而且确实是自己写的。我们都知道他们台的某些主持人写的
行销一时的自传是别人代笔,这是公开的秘密,有经历而无书写能力找人代笔,并不违
反出版业的游戏规则,只要传主本人不要冒充作家就好。
  这书我看了百十页就搁下了,搁下的原因不在文字水平,大多数书看不下去是见作
者有话说不出来,说不利索,替他着急。白岩松的文字能力在中等偏上,老实一点就好
看很多。他写自己,个人境遇,无论是“痛”还是“快乐”都算情真意切,遣词造句也
还工整,一进单位,语涉同事和军国大事,话就见大,特别懂事、特别见得人、说到哪

儿都理直气壮的广播词儿就出来了。在这儿,你能感到作者笔风陡转,仿佛摁了切换键
,从正常人变成转播机器。
  我注意到在电视台混的人都爱提大事件和大人物,好像他们知道得更多,离中枢更
近。白岩松也未能免俗,书中照片和行文处处透出得亲天前面的兴奋和沾沾自喜,什么
“我第一个鼓掌”,对不起,我要说这是诌媚,似这等宫闱秘闻,在你固然可喜可贺,
我不关心!
  离什么近,就像什么,质量越重,引力越大,沾边不沾边的都以为自己是其中一部
分。在白岩松自夸的那些方面,我最不明白是“坐在第一排”这句话。我们都进过剧场
。第一排和站在后边的有什么差别,不都是观众吗?只不过你看得更大,听到的锣鼓更
震耳,北京话叫“吃味儿”。什么演出需要第一排观众站起来向后排观众解释剧情?你
能看到什么内幕的后台的东西?怎么委婉怎么客气,也没别的词---自作多情。
  写这篇小文当中,我又看了一次白岩松主持的《东方之子》,采访余华,这是他的

正科,我想这里大概有更多他的本来面目,于是仔细观察此人。过去我还认为他的严肃
和一本正经是对文艺节目主持人的嬉皮笑脸和哗众取宠的有意反拨,以正视听,现在我
认为这仅仅是做作,因错觉导致的拿不准“范儿”,如果他自认为这是真诚,那就是骨
子里的做作。
  他的眼睛始终不看交谈者,对方认真回答他的问题时,他的脸上偶尔浮起一些挂在
嘴角的微笑作为回应,表示他在听。他在哪儿学的这一套?他不是一个学生出身的热血
青年一个热爱运动和音乐的普通人吗?我相信那些问题不是他想问的,何其愚蠢,逼得
余华也只得加倍愚蠢地回答。一个聪明人强迫另一个联盟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他一起露
怯,做肤浅、不着四六的交流,怎么还会有那么强烈的优越感?
  你真有你显得那么重要么?我不相信电视主持人是一个独立观点的表达者,更接受
广播学院学生自己的说法:肉喇叭。白岩松在电视上皱着眉头议论了好几年中国的事儿
,除了“为民请命”、“关心民间疾苦”这些社会共识,我不记得他还有过什么个人观

点。在这样的位置上,做成这样已经是最好,但要当真,既让别人当真自己也当真,就
是存心欺世了。


王朔文章发表后,经由媒体的报道,迅速引起热议,针对此事,媒体当年对白岩松进行了采访,而白岩松也大方的做出了以下回应:

白岩松接受记者采访时,轻松愉快道:“写得挺好,我绝不还嘴,除非骂我妈。”

  白岩松说,到成都签售《痛并快乐着》前,他就知道将挨王朔之“骂”,回北京后才把王朔的点评找来仔细读过。对待批评,白岩松向来是谁的评论他都看,至于该不该照办是另一回事。“其实这本书刚出来时,我就希望大家把批评放大,把表扬缩小,因此,任何批评我绝不还嘴,除非骂我妈。对我而言,王朔只是又一个批评者而已,很正常。更何况王老师曾说够格才批,我以为根本轮不着我,没想到咣当一下离我这么近了,这奖状还发得挺快。”

  随后,白岩松半调侃半认真道:“王朔还表扬我的文字功夫中等偏上,这挺不容易。我一定要让别人批评尽兴。可没 想到大家比我敏感多了。”问王朔批到“点”上了吗?白岩松圆熟地一扬“挡箭牌”:“具体内容我不会作一句评论,我可以不同意你说话的内容,但尊重你说话的权利。”


时间飞逝,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这二十年当中,白岩松陆续出了新书《白说》《幸福了吗》《万事尽头,终将如意》,他也经历了自我的涅槃,从抑郁中走过,到如今已是一个堪当大任的台柱级主持人。

曾被王朔骂“骨子里作的人”,白岩松:痛并快乐着


李宗盛专辑《和自己赛跑的人》中曾说“我们都是和自己赛跑的人,前方没有终点,但是你要不断地超越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