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中“四員”局長董瑞軍

唐山遷西縣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董瑞軍同志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身先士卒,忘我工作,面對疫情防控和安全防範壓力交織疊加的複雜形勢,精心部署,縝密安排,精準發力,織密全縣疫情防控安全網,打造慄鄉安全生產防火牆。

聞令而動甘當防控物資的“協調員”

疫情就是命令,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級響應後,迅速召開局黨組會議、機關全體會議,啟動一級應急響應,要求全局幹部職工放棄年節休假,全員上崗,全力以赴展開疫情防控狙擊戰。按照縣疫情指揮部安排,縣應急管理局為縣物資保障組成員單位,董瑞軍同志任常務副組長,負責組織協調全縣防控物資的保障工作。車馬未動,糧草先行。縣物資保障組涉及多個單位,他深感責任重大,為保障全縣疫情防控物資供應,多次連夜組織召開小組協調會,從人員配備、人員分工、臺賬建立、倉儲保管、接收配送等方面制定詳細的工作流程圖,一一盯辦,確保了物資收儲清晰,配送及時,工作運轉高效。多次親自帶隊,不分晝夜,第一時間搶運物資。先後13次赴北京、唐山、古冶等地搶運消毒水、N95口罩、防護服等急需物資。每天早晨七點多鐘準時到辦公室研究部署工作,有時深夜一、兩點鐘還在和同志們一起奔波忙碌,親自裝卸車,親自清點物資,顧不上吃飯和休息,家成了旅館,辦公室的燈光陪伴著他度過了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特別是得知N95口罩奇缺,將影響醫護人員正常工作的情況後,他焦急萬分,直赴市政府找市領導協調解決,為我縣爭取到1000個醫用外科口罩和十分珍貴稀缺的200個N95口罩、100套防護服,有力地緩解了當時疫情防控一線物資緊缺的困局。在擦都嶺村防控最緊要關頭,連夜協調運送體溫計、防護服等物資,保障了防護急需。

在疫情防控期間,他舍小家為大局,帶領物資保障組做到了支援物資接收到位、捐贈物資聯繫到位、購買物資運送到位、緊缺物資跑辦到位,確保了全縣疫情防控物資需求,為全縣打贏疫情防控戰役提供了堅強的保障。

立足本職甘當防控工作的“戰鬥員”

作為縣政府的職能部門,疫情防控責無旁貸。為此,及時建立局機關應對疫情工作預案,疫情防控責任制和工作制度,落實機關消殺、體溫檢測等制度,確保了局機關運轉靈活,上通下達。

發揮局各黨支部的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頭雁效應,安排三名副局帶隊,60餘名機關黨員幹部成立志願服務隊,對負責的和福樓、礦源院、民企院三個居民小區進行24小時全方位管控,對小區出入居民嚴格落實檢查點“三查八有一提示”等各項規定,內部防控,外防輸入,有效防範了疫情傳播。期間,他多次深入三個執勤卡點檢查指導工作,帶著方便麵等物品對執勤人員進行慰問,並自掏腰包為卡點執勤人員購買了防護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帶領機關幹部深入所包村瞭解疫情防控情況,與村幹部研究疫情防控具體舉措,發放疫情防控宣傳手冊,引導村民注重衛生習慣,瞭解疫情防控知識,提高戰勝疫情的信心。多方協調,為隔離人員提供一日三餐,累計配送3萬份,保障了隔離人員生活秩序井然。

與此同時,帶頭組織捐款和繳納特殊黨費,全局幹部職工累計捐款13800元,交納特殊黨費9650元,全局幹部職工為全縣抗擊疫情貢獻出了應有的愛心。

緊盯企業安全甘當防控期間的“服務員”

堅持企業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兩不誤,兩手抓。及時調整充實一線執法人員,網格化明確執法人員監管責任。多次帶領執法人員高頻率、無縫隙、全方位深入全縣工礦商貿企業督導檢查幫扶疫情防控工作,瞭解企業疫情防控措施,解決遇到的困難和難題,先後為津西、金信等重點企業提供口罩、測溫槍等物資供貨信息10多條,助力企業疫情防控。督導所有復產或未停產企業嚴格落實體溫檢測、人員排查、疫情報告、隱患整改等各項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製度,嚴格排查企業用工人員,不僅排查在職在崗人員、新進人員,而且排查企業外出人員、離職人員等;不僅排查本人,而且排查配偶、子女等共同生活的人員。先後組織摸排各類企業253家次,摸排人員18831人次,廠區日均消毒面積185萬平方米,無一例企業內部確診病例,未發生企業內部聚集性傳染。

嚴格執法檢查甘當企業安全的“監督員”

面對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科學研判企業存在的安全風險,建立戰時監管機制。疫情期間,他採取不打招呼、不下通知、不聽彙報、不用陪同、直奔基層、直插現場“四不兩直”的方法,先後到津西、中興、保明、金昊等高危企業暗查疫情防控、暗查安全防範。局成立七個督導檢查組,督導生產經營單位全面建立制度健全、職責明晰、運行規範、管控有效的“雙控”機制,形成生產經營單位“風險自查、隱患自改、責任自負”的工作模式,把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了全縣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

董瑞軍同志用點滴行動譜寫了一曲戰 “疫”凱歌,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情懷,唱響了“應急人” 的責任與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