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西長街水產畜禽市場自發形成於上世紀60、70年代,髒亂差問題十分突出……自2019年11月10日零時起依法關停……”


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四處可見的關停通知


還未步入西長街,廣播聲就先映入耳朵,四處粘貼的通知文件,走訪的辦公執法人員,關閉的大門,讓我們清楚地意識到:西長街真的要跟大家說再見了。


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走訪的辦公執法人員,巡視搬遷現場

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人去樓空,略顯寂寥的門牌號


綠色圍欄把西長街劃分出來,路面已有工人開始動工挖建,僅留下擁擠的單人過道。


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大部分商戶皆已搬離,僅剩零星幾家商戶仍在營業,但言語交談之間無不是搬遷這一話題。


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有人云淡風輕,有人愁眉不展。問及搬遷轉移工作,年輕的老闆說"搬到馬王堆去。"但也有老闆從頭至尾,一言不發,一根菸至燃滅。


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站在西長街街道口,左側是摩登現代的萬達大廈,右側是髒亂葷腥的水產海鮮市場,一半是市井,一半是繁華。


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作為老長沙最大的海鮮、水產批發市場,它曾承包了長沙人所需的口味蛇和口味蝦,一筐筐的新鮮活物,從這裡輸送至各個餐桌。


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都說長沙是座不夜城,而西長街就是長沙最夜的街。夜色下,屠羊販狗,宰殺輸送,通宵達旦,人聲鼎沸。


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但隨著長沙的不斷髮展,西長街的“地獄”模樣也日趨嚴峻。


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破舊簇擁的樓層,灰敗的鋪面,雜亂纏繞的電線……在一片高樓大廈中顯得格格不入。


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宰殺的蛇、翻白眼的魚、蝦殼蟹類……夾雜著空氣中的血腥氣,讓每一個行人,都捂住口鼻,快速走過。坑坑窪窪的泥地,雨後就像不定時炸彈,讓人措手不及。


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第一次看到“西長街”這三個字,錯覺是那種在金庸小說裡才有的地方,充斥的是滿滿江湖柔情。可如果地獄能夠描摹量化,這裡,彷彿就是地獄的某個模樣。最後,我想說,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有人說,有一種情懷,叫做老街。一條老街,一個城市故事, 長沙老街的關停改造,是否意味著老長沙的風韻消亡?我覺得不是。


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老街風韻,應該是它背後的文化依託、文化印記,而不是字面意義上的"老"和"街"。


我們愛那條街曾經的繁華熱鬧,它讓外來人口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包容,從此落地生根;


我們愛那條街上辛苦奮鬥的勞動者,“美女,大閘蟹要不?”人來熟的老闆會在你路過的時候,笑呵呵問道;


我們愛那條街的美好時光,追逐打鬧的身影,走街串巷的吆喝聲,無聊的飯後閒談,小小過道里,喧囂但又熱鬧……


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但我們愛的從不是它的髒亂。破舊的街道,坑窪的道路,繁雜的電線,四處亂掛的衣服襪子內褲……


時代變遷,歲月匆匆,老長沙在不停地改造發展中,風韻依存,我們期待西長街下次的盛裝出場。


長沙老街,以另一種方式正在綻放它的異樣風采。


再見了!西長街!長沙人永遠記得你


想去太平街麻石路,一一打卡長沙新地標

想去潮宗街教堂,與耶穌來一場心靈對話

想去坡子街,大快朵頤,安撫那顆幼小的胃

想去化龍池,一壺清酒,一生餘味

……

愛你,長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