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防联控到家 疫情排查不漏

本报记者专访青白江区清泉镇秧田村党总支书记程顺学

联防联控到家 疫情排查不漏

“此次疫情防控,‘启动早、任务多、行动快’是我们村的法宝。”3月17日,在秧田村的一院坝里,青白江区清泉镇秧田村党总支书记程顺学说,在这场远未结束的战役中,“感谢志愿者响应,让我们第一时间就组织了50多人,成为全镇第一个组建起志愿者队伍的;感谢群众配合,取消婚宴、取消寿宴、取消满月酒,我们才取得了疫情防控的良好工作局面。”

启动早

分组挨家排查

对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回忆,程顺学是从农历腊月28开始的。

“就是从那天开始统计外来人员的,名单报上来一看,只有几个人,我的脑袋‘嗡’的一声就炸了。”程顺学说,“秧田村有5526人,本来人口就多,春节期间谁还没有个亲戚走动、没个外地人员回村?这是完全是没有引起重视啊!”于是,程顺学立刻将所有工作人员分成8个小组,分别进行物资采买、场地消毒、疫情宣讲、外来人员跟踪排查等工作,每人每天工作时间达到12小时以上,实行24小时值班制。作为村党总支书记,能第一时间启动排查,减轻村民疫情风险,高度紧绷的工作神经,让程顺学颇为自豪。很快,外来人员名单被明确——195人。

也是在排查中,秧田村群众经常能看到,一位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走村入户时,身后总是跟着一位抱着小奶娃的老人。在这个特殊时期,谁家老人孩子还在外面走动?程顺学介绍,正值哺乳期的秧田村妇女主任周君凤取消了休假,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每天走村入户,而还需母乳喂养的小儿子也不得不跟着妈妈,成了一名编外“志愿者”。“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中,年龄最大的67岁,这个2个月的小奶娃怕是我们村最小志愿者了。”程顺学说。

任务多

不戴红袖套的志愿者

在清泉镇田间地头、村落街巷,有专门的“红袖套”防疫工作队,他们通过设卡立点、入户进门,广泛开展人员排查登记、宣传引导、体温检测、消毒杀毒等重点工作,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筑起了一道“红色屏障”。

“其实我们村还有一批‘不戴红袖套的志愿者’,他们能让我第一时间取得第一手资料。”程顺学介绍,原来,秧田村组建了以村落为单位的联户联动机制,每个村落100多人,就是一个联动小组。“村里风吹草动我都知道。”程顺学笑着说,“村里杨家女儿女婿回家,晚上11点过到家,12点过我就得到了消息。更厉害的是,隔壁村民把车停在我们秧田村,村民都告诉了我,我还赶快打电话到隔壁村,让他们核实是不是有外来人员入村。”

行动快

714份档案助力复工

“我们村有一份大数据统计,都是我们平时收集的。”程顺学介绍说,“防控疫情时,这份大数据能提供群众家庭结构、地址、电话等信息,而在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这份数据就能让我们行动更快,跑在企业前面。”

原来,村委会已经预见企业会有用人缺口,早已专门建立了一份714人的工作档案,每个人的特长、文化程度、此前工作经历都登记在册,普工、技工、电工、水工还分门别类全部筛选出来,作为秧田村第一批复工人员向企业输出。此举得到复工企业高度评价:没想到一个村,对复工工作,能做得这么快、这么早、这么细致!

华西社区报记者 江南 秧田村供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