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本人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但学校将结果放在群里公告,学生本人可以要求不放吗?

等是什么


你说的是学校每年的高考录取光荣榜吧。挺好的一件事呀,为什么不同意呢?进光荣榜的都是录取学校比较好的,这对学校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在展示了学校的实力的同时,也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

“今天你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你为荣”。学生考上名校,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学校想要借此宣传,我觉得合情合理!况且这也不算侵犯个人隐私,初中入学、高中录取、包括大学录取都会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示,哪怕是考研录取名单也有三天公示期。你为什么不同意呢?


我记得我们高考后,学校把每个学生录取的学校制成了一个光荣榜,就放在学校门口展示。如果你不同意,当然可以和学校交涉,但是这个光荣榜展示的时间也就一周到一个月左右,你和学校沟通协调的时间都不止一周,等学校同意撤下你的名字的时候,有可能光荣榜也撤下了。而你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实在是划不来。最重要的是你没有什么实际损失,学校也没有用来盈利,就算是告上法庭,也不好判决。

为了这一件小事,去和学校纠缠,实在是没有必要!不就是个公示名单嘛,学校想用就让他拿去用呗!


考研小秘书


不可以。当年我考试全省第一名,清华北大抢着要我去,还在犹豫中。学校就擅自把我的名字写到榜单上,我那个气哈。我这么低调的人会让人知道我能考上清华北大了吗?和学校联系,要求抹掉我的名字。校长亲自提上两个大红鸡公来的我家,注意,是两个哦。我一点面子都不给,让校长坐了冷板凳。校长长叹一声,仰头对天长吼了一句:人才啊,可惜不让我校宣传一下,不然我们也可以比肩黄岗了。但学校还是没有抹掉我的名字,我那个气啊,最后为了和学校赌气,我直接去了山东蓝翔。从此蓝翔在全国名声大噪。国强老师过来看我,顺便免费还给我母校拍了一个广告。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个人再牛,也不能阻止学校用你的名字发榜!


美国50


学生嘛,一直没有任何质疑的权利,谁让你在人家眼皮底下在人家管辖范围之内呢?你的一切荣誉和功劳,都是学校的一份子吧!

我记得中考后,我的成绩属于重点高中上线分数,但是,我自己感觉很不满意,因为恰恰正好卡着分数线,让人感觉“太正好,一分没浪费”。于是,我自己是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

但是,一进学校,那大玻璃窗里,一堆同学的名字赫然在目,气人不,我的名字在最下面。

真是“红榜最末是孙山”啊!

那时候,少年气盛,也容易悲伤,自己感觉好丢人。回家哭了一场。

唉!

现在回想起来,不禁感觉可笑。在咱们周围,在咱们上学的阶段,学校会理直气壮的认为:学生的一切都是属于学校的吧!


Longsuixinyuan


我认为学生可以要求不放,但是不要妄想学校会执行。



每年高考学校都会将结果公布于众,考得很好的学生更是会上榜,上网。从小学到大学,学生的成绩都会排名,公布。这有利于教育公平公正,受监督。毕竟成绩会影响各种荣誉的评比,谁拿“三好学生”奖、“优秀班干部”奖,大家不想看看成绩、名次吗?如果没有公布,有谁信服,又如何保证公平公正呢?上大学也是一样,每次奖学金名单出来,我都会查查他们的成绩、名次,看看多少分才能拿到奖学金。

大家很清楚学校公布名单,成绩都是非常正常,司空见惯的。也没有谁觉得要怎么样,要求不公开。可能考差的学生很难受,可是考好的学生却非常开心,荣耀!对于家长来说,更需要成绩、名次的公布。现在很多家长不是埋怨小学阶段没有具体的成绩、名次吗?有些地方初中都没有。



其实,我偏向于保护个人隐私,但是又不利于教育,公共利益。不得不说,你可以要求,很可能学校出于各种问题的考虑不会去做。

我在辅导班教学的时候,经常看到学生家长在研究考试成绩排名,还发给我看看,特别是在教育学生不努力就会倒退的时候,学生喜欢指着那些考不及格的学生说:还有考十几分的,闭着眼睛考都比他们好。透出满脸的嘲笑。不得不说,对于学习特别差的伤害是有的。大家历来如此,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保护了个人隐私,却伤害了家长的心,公共利益。所以说,你的要求没问题,我很理解,只怕是实现不了。

结束语:在如今网络社会,个人信息在使用在泄露,大家都在默默承受!幸好,在如今法治社会,违法的事情就会受保护!而题主这样的事情,算是道德层面上的,并不会如你所愿。我是这样认为的,大家觉得呢?


徽乡小居


我当年通过扩招计划进入985高校大学,分数要比正常入学的同学低一些,因为家在农村,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再也没去学校,也没看到这个榜单。想象一下,榜单中,先是一批985,然后是211,再到我的985,是不是有点曲折的感觉?不知学弟学妹们怎么评价我,是幸运还是不屑?

我想无关紧要,这只是作为十二年学习生涯的阶段成果,好也罢坏也罢,对自己对父母,也是对老师和学校的一个交代吧。

发布榜单古来有之,金榜题名传承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们奋发向上、力争上游,我想应该传承下去。


遥远的动力


学校发公告,让学生知道自己录取情况,无可厚非。出个公告也跟隐私挂钩,哪来这么多隐私!学校不出公告,耽误了学生,家长不把学校砸了?有的学生知道了自己录取情况,有的学生不知道,学校并不知道哪些学生知道了,哪些学生不知道,这是在为学生服务!

强调所谓隐私的学生,不过是一种怕被人知道的心理,原因不说也很清楚,无非是考的比较渣,如果换成了考的特好,北大清华录取的,估计那时候也就没有隐私了,巴不得上央视才好呢。说明这不是什么隐私,而是自私!

不过,这个问题的提出,也并非没有一点意义,其意义在于提示后来者,与其怕学校出公告时难为情,不如为这个必将到来的“难为情”早作准备。

两种准备可化解,一种就是练就一副厚脸皮,再低的分也不在乎,油盐不进。一种是奋发努力,把自己的名字排到公告的前面,化所谓的隐私为荣耀。如能如此,还怕什么学校公告,盼望还来不及呢。

现在的人有一个毛病,就是自己不行,就是隐私,于是隐私越来越多,什么都以隐私作为遮羞布,隐私可以为自己的无能为自己的不努力不作为等等作为挡箭牌,于是,很多人在这样的遮羞布和挡箭牌后面,荒废了自己的人生和理想!

少年们,在你们拥有最光鲜的青春时,切莫把青春当作资本挥霍,而应该用汗水浸润这青春,让这青春饱满热情奔放,你才会无悔青春,否则,这青春就被白费了,葬送了!


当代师说


学生可以要求,学校会不会执行就另说了。一方面,学生取得好的成绩不是个人的功劳,其中也有一部分老师和学校的功劳,试想如果老师不重视,不好好教育想成才是很难的,所以军功章也有学校一半。另外老师也是要靠着用心教诲和孜孜不倦培养出人才来评优的,所以要不要公告出来一人说了不算。

另一方面讲,也是为了教育公平,大家出了成绩肯定会要比,比比我哪方面成绩比谁谁低,哪方面又比谁谁高了,往前比比,往后比比,找准自己的定位,假如成绩都不公布,跟谁比去。


酸菜438


我认为:不管放不放,作为学生都没有权利去干预。你不愿意学校将录取结果放在群里,有可能是自己考得太差,不愿意被同学知道罢了。

毕竟在教育的过程来说,学生还是处于弱势群体,不然的话,也就没有必要去学校里面接受教育了。

当然作为老师来说,将录取通知书的结果放在群里面公告,自然有一定的道理,可以让每个学生尽早的知道自己的录取结果,从老师的立场来说,这也是为了更好地方便学生查询。

因为在每年高考当中,都有不少同学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已经下发,或者因为地址填错、遗失等情况,不能够顺利入学。出于为学生考虑,老师将录取通知书放到群里面公告,也可以提醒学生及时查阅,在最后的关头不会出现纰漏。

作为学生来说,既然录取通知书已经下发了,不管考得好与不好,都应该坦然面对。放在群里面公告又怎么了?不会对你入学产生任何影响,因此不要小题大做,认真准备好去上学吧。


大学教育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之前就读的高中将自己大学录取的结果放在群内公告是否合适?

看到这个疑惑,小西就想到每年高考录取期间的另一个争议较大的类似话题:"收到子女的大学通知书后,父母是否能提前打开?"。在我看来,不同的人遇到这2个问题的答案不同,甚至能为这两件事吵起来。

讲原则、说道理,尤其是谈到保护隐私时,高中是无权将毕业学生的大学录取结果放在群内或公告栏进行公示的。但是,之前高考分数查询后的考分公示是没啥问题的。

注:上图是之前浔州高中的一个宣传横幅(放鞭炮)。

录取信息放在群内还是好的,在我们考大学的年代,部分被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镇级高中、多年未见清北)录取的学生。他们的个人照片(或手持通知书的照片)、自我介绍、高三班级和班主任名字、学习心得和寄语等都会放在学校入口的海报栏(1人1个窗口),时间长达1年,直到后续有新的学生高考录取出结果。比如,已过去10余年后,我依然清晰记得有个李××的学姐复读1年后考上复旦大学新闻学。

学校发个类似公告、张榜公示,无非是想借此宣传学校和学生,利于招生和吸引优质生源。相对来说,在宣传上做的比较"高大上"的是复读高中,尤其是对部分艺术类学生的宣传,让我印象深刻。小西读大学时,隔壁就是艺术类复读学校的聚集区,每个学校的墙壁上都是当年被录取的优秀学生(还有作品展)。

不得不谈到的学生隐私,或者学生是否被尊重,小西觉得不是有特别的担忧,自己对录取大学也满意的话,宣传就宣传了吧。毕竟,不少家庭也会给孩子单独举办升学宴,比如2019年小西就看到不少升学宴的照片,二本批次的学校一样敢于展示。

但是,对于部分名校录取的学生来说,还有一个引申的问题:是否要接受高中的邀请,回母校做个分享会或报到?

对于这个问题,小西还是支持学生的,不想去就直接拒绝吧。真没啥问题的,自己的学习经验也不一定适合每个学生。而且,是否选择回去也是你个人的自由。

之前,我就有同学(被南京大学录取)拒绝了学校的报告邀请。暑期她去一家餐厅打工挣学费(家境不太好),总不能开口向学校要点费用吧。除非学校主动给些奖励(如奖学金),学生自己要会被骂"没良心的",而且也会让学校质疑班主任。毕竟一个学生能否取得好成绩,除了学生自己的努力,的确离不开老师和学校的培养。

有点小反转的是,之前我们也曾讨论过类似的话题。比如一个学生考上清华的因素中,也许学生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占比90%,学校和老师5%、运气5%。对于全省前200名,甚至前100名的学生,每个学生的实力都不差,都有冲击状元的能力。关键就是看高考这一次的发挥,这也是为啥不少省状元甚至平时不是高中的第一名。也就说,学校同样不能将一个学生的成功都归结于学校、老师的付出,邀请的时候得讲感情,适当给点奖励。

学校在宣传的过程中,得把握个"度"。

比如,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得公告,什么样的大学不公告,甚至不关注。部分学校是选择一本以上全部公布或仅公布985、211大学,极端的甚至只公告清北。之前,就有不少同学考上二本大学,同样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但是学校不关注,遇到志愿填报疑惑咨询班主任,就是一句"这个分数随便填"。这样的处理会让毕业的学生对学校少了一丝感恩,而且往往成绩中间的学生最容易"富甲一方"。

当然,部分发挥不理想的学生,就算是已录取到某个大学,可却有心复读。我的建议这类学生还是不要公告,毕竟这样的录取对她来说不是荣耀,而是一种负担和压力。也许,她就选择本校复读,每次看到心里总归不舒服的,将心比心。

另外,我们换个思路就好啦。也可以将这件事当成一件荣耀。不管是什么大学,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不是天下掉下来的。把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融汇成一两句言简意赅的话,作为寄语留给后面的学弟学妹,期望他们更好的发挥,弥补自己的一些小遗憾啊。

最后,实在觉得不想作为被公示的对象,也可以找班主任沟通。反对公告不代表自己录取的大学不好,一句"不想、不需要"就可以,毕竟这是每个学生可以争取的权利。遇到这样的事情,别着急,沟通后大部分学校和班主任会尊重学生的意见,公告中不提具体名字或放弃公告。

2019年的你,在学校公告中找到自己的名字了吗?是不是金榜题名的感觉啊?或者,父母在榜单上看到自己孩子的名字,心里是不是更加激动?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帅小西De


学校就像一个农场,忙活三年,打了多少斤玉米,多少斤稻谷...多少优质玉米和稻谷?多少种下无收获?~咋不需要给翘首以盼的公众们(父母,社会,其他学校,下届孩子...)展示,交待,公布一下呢?玻璃心,容易受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