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豐產優質栽培方法,以及病蟲害防治方面技巧

馬蹄又名荸薺,屬沙草科植物荸薺的球莖,多年生草本,狀扁圓,色呈棗紅或深栗色,肉質白嫩,脆嫩清甜,既可作水果又可當蔬菜,喜溫暖溼潤,不耐寒,多生於池沼中或利用水田栽培,適宜於底土堅實、耕層鬆軟的土壤中,要求土壤有20~25cm的耕作層,以利於球莖的生長和發育。當氣溫達到10~15℃,球莖即可萌芽,當萌芽率大於80%,在光照及氣溫條件都滿足生長條件的情況下,球莖向下萌生新根,通過不斷分櫱形成母株叢,側芽向四周萌生匍匐莖,頂端頂芽向上繼續萌生,連續分櫱,不斷形成新的分株,如此反覆分株和分櫱,不斷擴大株叢。至10月上旬,不再產生葉狀莖,所有匍匐莖開始膨大,形成球莖。

馬蹄豐產優質栽培方法,以及病蟲害防治方面技巧

桂林市荔浦市位於廣西東北部,地處北迴歸線北側,屬中亞熱帶溼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夏長冬短,春、秋為過渡季節,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時間1472.4h,無霜期長達316d。作為原農業部授予的“國家級馬蹄標準化生產示範市”,其境內生產的馬蹄以個大、皮薄細嫩、甜脆多汁、化渣爽口、營養豐富、耐貯運等優點而享譽國內外。近年來,荔浦市大力實施主導農產品產業化發展戰略,推進馬蹄產業發展生產訂單化、產品標準化、種植規模化、經營農工貿一體化,把“小馬蹄”做成了“大產業”,摸索出了一條把優質農產品做成強勢產業,確保農民增產增收的新路子。基於此,以廣西桂林市荔浦市為例,對馬蹄豐產優質栽培技術進行探討分析。

馬蹄豐產優質栽培方法,以及病蟲害防治方面技巧

1 馬蹄栽培地和栽培品種的選擇

馬蹄栽培地宜選擇水源和光照充足、表土疏鬆、底土堅實,周圍5km內無環境汙染的水田,水田宜平坦、肥沃,便於灌溉,以種植過水稻或其他農作物的秧田最為適宜。品種宜選擇豐產穩產性好、分櫱分株能力強且經過檢疫無病蟲害的優質品種,如桂蹄一號。因桂蹄一號具有果實個大、高產、生長勢強、種苗無病毒攜帶等優勢,深受當地眾多種植戶的青睞。種薺外觀應光滑、飽滿、完整,具粗壯芽頭。

馬蹄豐產優質栽培方法,以及病蟲害防治方面技巧

2 馬蹄優質栽培措施

2.1 浸種催芽

選好種薺後,應先去除頂端頂芽約0.5cm,再浸種消毒後催芽,通常以清水浸泡種薺1~2d,夏季可適當延長浸種時間,以7d為宜,再以濃度為25%的500倍多菌靈溶液進行浸泡,浸泡12h取出瀝乾水分後催芽。

2.2 播種育苗

將已催好芽的種薺整齊的放入育苗田內,每個種薺間相隔3cm,深度則以埋入土中為標準。播種後應保持土壤溼潤,土壤以泥濘狀為宜。同時還要搭建陽棚以防高溫和強光照射而曬傷秧苗,期間澆泥漿1~2次,大約15d生出新根後,即可拆除陽棚煉苗。當苗高長至20~40cm時,葉狀莖生出4根左右,根系粗壯方可移植。早茬馬蹄宜選擇春季3月下旬至夏初5月上旬育苗,此時氣溫介於15~20℃,苗齡30~50d。

馬蹄豐產優質栽培方法,以及病蟲害防治方面技巧

2.3 整地

移栽前應進行整地,地塊耕作層深度約20cm,同樣選擇表土疏鬆、水源充足、便於灌溉的水田進行移植。移栽前先對田塊進行深耕,深度大約15cm,再施入基肥,每公頃可均勻施放30t腐熟的農家肥、375kg過磷酸鈣、225kg氯化鉀、300kg碳銨,整細耙平。

2.4 移植

整地完成後方可移植,移植時間通常選擇6月上中旬。因健壯馬蹄苗存活率高、生命力頑強、產量更高,因此應選擇葉狀莖健壯的馬蹄苗,連帶母球一起拔出,當天起苗當天移植,種植的株間距為70cm左右,行間距為80cm左右。每個定植穴栽1株,深度大約10cm,過深過淺都不適宜。栽植過深馬蹄成熟採摘時難以挖掘,過淺則馬蹄分株較少,造成結果少、產量低。

馬蹄豐產優質栽培方法,以及病蟲害防治方面技巧

3 田間管理

3.1 施肥管理

馬蹄生長期間需進行追肥以保證其養分需求,追肥以有機肥為主,根據馬蹄的生長過程需分別施以分櫱肥、分株肥、壯苗肥、結薺肥、葉面肥。其中分櫱肥的施放應在定植10天后進行,每667m²施複合肥15kg或尿素7.5kg;分株肥在定植20天除草後進行,每667m²施複合肥20kg或尿素10kg,硫酸鉀10kg;壯苗肥的施放通常在9月初,每667m²施複合肥25kg,腐熟麩肥75~100kg;結薺肥可於9月下旬施放,每667m²施複合肥30~50kg;葉面肥在10月初施放,每667m²施複合肥30~50kg。施肥同時應結合水分管理。

馬蹄豐產優質栽培方法,以及病蟲害防治方面技巧

3.2 水分管理

馬蹄屬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因此既要做到保持充足的水分又要合理控制其不同生長時期水層的深度。幼苗期水層深度控制在4cm左右,以促進其生根。到分櫱分株時期,由於蒸騰量加大,水層深度應逐漸加深,以促進地面莖形成。後期應排水曬田,抑制地上部分生長,加快球莖膨大。再行灌水,水層深度控制在7~10cm,遇高溫乾旱天氣,應酌情加深水層深度。採摘前半個月停止灌水,並排幹水分以便採摘。

馬蹄豐產優質栽培方法,以及病蟲害防治方面技巧

4 病蟲害防治

4.1 病害防治

馬蹄病害主要有稈枯病、枯萎病、莖腐病、灰黴病等。主要表現和防治如下:

1)稈枯病屬真菌性病害,來勢猛、發病快,可使馬蹄稈成片枯死倒伏,產量減少。莖稈染病後初期呈水漬狀,梭形或橢圓形至不規則形暗綠色斑,病莖變軟凹陷,並生有小黑點,溼度大時病斑可產生淺灰色黴層。多與種植過密,通風透光差,早期氮肥施用過多或缺磷鉀肥有關。

2)枯萎病是一種毀滅性病害,受害植株一般不結荸薺,整個生長季節均可發病,尤以成株期受害重,造成植株生長衰弱、矮化、變黃,根及莖部變黑褐軟腐,植株枯死或倒伏,球莖染病薺肉變黑褐腐爛。

3)莖腐病發病部位多位於葉狀莖的中下部,呈暗灰色,後變為暗色不規則病斑,組織變軟易折倒,

溼度大時病部可產生暗色稀疏黴層。多於9月上中旬生長旺盛季節發病,與土質瘠薄、土層淺或缺肥有關。

4)灰黴病主要發生於採收及貯藏期的荸薺球莖上,多在傷口處產生灰色黴層,球莖內部深褐色軟腐,與貯藏期溼度大有關。

馬蹄豐產優質栽培方法,以及病蟲害防治方面技巧

防治措施:清除田間殘萎枯莖,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注意排灌方式,做到排灌分開,防止串灌、漫灌,以防病菌隨水流擴散。可用濃度為25%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250倍液於育苗前浸泡種球莖24h,定植前再浸泡馬蹄苗18h進行預防。如已發生上述病害,可用濃度為5%多菌靈可溼性粉劑250倍液在發病初期噴施,間隔10d噴1次,連續防治3次。

4.2 蟲害防治

馬蹄蟲害主要以白螟為主,幼蟲蛀食莖稈,造成莖稈腐爛,直至整株枯死。防治措施為清理並燒燬病枝病稈,在幼蟲孵化高峰期以濃度為98%的巴丹100g兌水50kg噴施2~3次。

馬蹄豐產優質栽培方法,以及病蟲害防治方面技巧

5 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促使馬蹄實現豐產增收,必須掌握優質的栽培技術,對馬蹄生長期間各個環節加以重視,採取科學合理的種植技術,結合病蟲害防治措施,有效提高馬蹄的品質和產量,從而提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