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孩子数学应用题很多不会做怎么办,我也辅导不了,天天遇到不会的就用软件,不动脑筋?

妮维娜


五年级孩子数学应用题不会做,家长无法辅导,怎么办?遇到不会的就查答案解析是很多孩子数学学习的错误方法,在头条经常是分享题目,家长追着要答案解析。其实这是错过了学习过程中最有挑战性的,最有成就感的部分。应用题算出结果,带入到题目里面即可验证是否正确。我是王老师,专注于小学数学,很高兴为您答疑解惑!分享解题策略,推广趣味数学,提供家庭辅导建议,欢迎您的关注。

应用题个人认为重点是解题策略。它决定了思考分析的方向和方法,严谨过程也很关键,特别是面对复杂的应用题型。解题策略不是套路,不是背数量关系公式,而是一种面对问题时建立分析模型,寻找方向,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很多题目从不同角度思考,更是有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这也正是应用题的奥妙所在。

五年级应用题

应用题和计算题构成了数学考察测试中比重最大的两种题型,应用题是研究数量关系的,三年级是个转折点,五年级达到阶段高峰。回到题目,怎么办?今天重点讲图示方法解题策略。

直观图示方法,辅助读题,理解题目,建立分析模型

点,线,图,表在应用题图示中的应用

看着一大推文字,直发呆。首先是没有思考的工具,这个很多家长辅导起来确实有些难度,在我的头条号里很多家长跟着王老师学习辅导方法,在悟空问答,也分享了300多种题型解题策略。思考工具是不止适用于一种题型,这和背数量关系公式有很大区别。

① 比如有倍数关系,分率关系,份数关系的都可以用方块图来表示数量,直观去分析。

② 比如有变化过程的,都可以用过程图,路线图,倒推图等来表示各种数量关系。

展示过程,分析过程,才能让问题化繁为简,才能体会已知和未知数量之间的联系,才能洞察数量关系本质。像复杂行程问题,画出路线图分段进行分析也是必须的。

③ 数量比较繁多的时候,可以列表来进行梳理分析。

图示是孩子进行从抽象到具象转化的重要思考工具,画出示意图,数量关系也就呈现出来了,因为有了分析模型,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以上。(以上原创图片选自我的小升初真题巧解专栏),有了工具,关键在于去用,用多了,解题过程自然就顺手了。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

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50道,供练习巩固之用。


一学堂王老师


可以肯定的说,孩子数学应用题不会做常常借用学习软件,这样肯定是不对的。

学习软件有利弊两面性,但孩子这样用肯定是弊大于利。这样会使孩子形成一种惰性和依赖心理,遇到学习困难,不去积极主动的动脑思考,而是心心眼眼都想借助学习软件。长此以往,孩子就失去了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意识。



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分三步走。

一,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学习软件,教会孩子正确使用学习软件。

遇到困难问题,可以适当借助学习软件。但不能一遇到困难问题,就向学习软件求助,这样的心理就是错误的。学习软件是辅助性工具,不是代替性工具。如果你让学习软件代替了自己的思考和动脑,那你的思维就会停滞,学习就会停滞,能力也会停滞,成绩就更会停滞。只有动脑思考才是真正的学习,任何一种学习工具都无法代替思考和动脑。遇到问题,只有自己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软件可用,但不能滥用,要用在关键处,在必要时,用在需要时,尽可能不要去用,要克制自己向学习软件求助的不良心理。



二,孩子数学应用题比较薄弱,就从最基础最基本做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先不急于让孩子去做比较难的数学应用题。先从最基本最基础的例题学习和课后练习题做起。把孩子课本上学习过的应用题分类整理出来,让孩子先从例题的学习入手,再逐个做课后对应的练习题。这样,让孩子由浅入深得到一个理解、内化和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家长要做好力所能及的帮助和辅导。即便是辅导不了,也应做好陪伴和鼓励。让孩子在由浅入深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不断向上向高探索的信心和动力。



三,帮助孩子进行及时回顾总结和纠错整理,从而不断提高孩子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应用题一般都分为几大类,有很强的规律性。在帮助指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孩子及时回顾总结做题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基本步骤和基本思维。同时,要特别注意克服做题过程中的分析错误,思路错误和方法错误。经过不断反复的总结和纠错,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大大提升,自信心和自主性,也就会有所提升。



总结:小学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主性十分关键。当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他的自信心自然也就会不断提升,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和学习效率也会断提升。当这些能力都提升了,自然而然也就不再依赖学习软件。


教育探微


说到搜题软件,很多家长对这类软件是既爱又恨。

搜题软件确实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或者是不会的知识点,只需要输入关键词,或者是拍照,那么答案就会立马呈现在眼前,正可谓是“一机在手,学习不愁”。

之前看过一份统计,在中小学阶段有接近70%的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会利用搜题软件,其中有接近50%的学生手机中,不止有一款搜题软件。

但搜题软件,在给学生学习提供便利,减轻家长作业辅导负担的同时,要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很多问题。

比较典型的就是,对搜题软件过度“依赖”。

在没有搜题软件之前,大部分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都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遇见不会的题目一般会先尝试查资料,或者是问老师问同学。

而有了搜题软件之后,有一部分学生的作业,主要是依靠搜题软件是完成的,他们在写作业的过程中,遇见不会的题目,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心无旁骛的分析思考,而是不由自主的打开搜题软件进行查找。

这类学生与其说他们是在写作业,不如说他们是一个“作业搬运工”,写作业只是把搜题软件上的答案,搬到作业上而已。

过度依赖搜题软件的危害

过度依赖数据软件的危害,主要是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掩盖了孩子在学习中存在着的问题。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一方面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作业,进行查漏补缺,及时的找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是,期望学生能通过作业,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巩固复习,达到加深理解,举一反三的作用。

老师在布置作业时,都会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般不会留太难的题目。

所以,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遇见不会做的题目,或者是有些题目做错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作业中暴露的问题,正是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这些问题暴露的越早,那么弥补的可能性就越大。

而如果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遇见不会做的题目,就直接做搜题软件,那最后的结果是,孩子自己都也搞不清楚,自己哪个地方会?哪个地方不会?更何况是老师和家长了。

第二,导致孩子的思维得不到充分的训练。

任何学习的本质都是自学,而要想让自我学习,能够产生比较好的效果,最关键的是面对问题时,要有独立思考的过程。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一道题目你自己独立思考过,没有独立思考过,效果是不一样的。

如果这道题目你独立思考过,下次遇见的时候,即便是你不能够完整的做出来,你多多少少也能够写一部分,而那些你没有独立思考过的题目,即便是你之前听老师讲过,或者是看过答案,下次再遇见的时候,你还是不知道这道题目,是在考察哪个知识点,该用哪种方法进行求解?

这主要是因为,人的大脑中的神经元,遵循最简单的“用进废退”的原则,你思考的越多,你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就越多,信息回路就越丰富。

因此,要想让搜题软件产生比较好的效果,最关键是要做好下面两点。

第一,如果孩子的自制力比较差,或者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眼高手低,那么就建议限制使用搜题软件。

有些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习惯比较好,自觉性比较强,遇见不会的题目,会先要求自己独立思考,如果独立思考不出来,然后再去问老师或者是借助搜题软件。

而有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制力比较差,并且往往会有一些眼高手低的毛病,看见一道题目总觉得自己会做,然后就直接打开搜题软件,其实这些题目他们根本不会做,也不知道在考察哪个知识点。

第二,不论孩子用不用搜题软件,遇见不会做的题目或者错题,家长最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及时的让孩子总结学习中,存在着的问题。

很多家长对于辅导孩子写作业,存在着错误的认识,简单的认为辅导孩子写作业,就是要像老师那样,当孩子遇见不会做的题目,要给他们进行讲解,当孩子出现错误时,要及时的给他纠正。

但是,如果你认真观察一下,就会发觉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孩子,他的父母并不一定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些孩子的数学成绩比较好,他的父母可能并没有接触过高等数学,甚至连初中数学是什么也不太清楚。

之前,就遇见过一个家长。这名母亲的孩子,学习成绩非常好,但这名妈妈小学毕业之后,就辍学了,并且家庭经济条件也并不是很好,并且她每天坚持辅导孩子写作业,当时我就问她:“你是怎么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呢?这些题目你能给孩子讲解吗?”

这名家长跟我说:“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会不会?你看他的表情,看他的动作都知道,如果孩子遇见不会做的题目,一定要先让他思考10---15分钟,思考不出来,可以允许他查手机、查资料,但是查完之后,你一定要问他几个问题,这些题目为什么不会做?哪个地方不会做?以及查完资料,看完答案之后,这道题目现在会做不会?如果孩子现在会做了,就给他一张白纸,让他重新写一遍。孩子写的对不对?你只需要把他原来写的,“照葫芦画瓢”的对一遍就行了。”

因此,陪伴孩子写作业,和父母能不能够辅导得了孩子,关系真的不是很大。辅导孩子写作业,能不能产生比较好的效果,和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也并并不是正相关的。

家长有能力辅导孩子作业,也并不代表就能辅导好孩子写作业。如果父母的教育观念,或者自身习惯上除了问题,家长越来有能力辅导孩子写作业,孩子在学习中的问题,不是越辅导越少,反而是越辅导越多。

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关键的父母在陪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要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而监督和引导的目的,能让孩子能尽早的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好习惯。


我是“升学与考试”---分享学习方法,关注教育时事,指导升学规划。期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升学与考试


这个问题是大部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的一个难题,我有时候是自己先看懂。然后再讲给孩子听。如果孩子自己自觉性比较好,可以自己搜题把它看懂。不要只抄不去深入理解。

现在的搜题软件比较多,看你怎么去运用它。正确运用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祝孩子们学业有成。


衣朵阳光


作业嘛,哪里用天天辅导,授人鱼不如授以渔。会用软件也不是坏事,现在的社会不管从哪里找,能找到答案都是本事。😊

如果真嫌弃他不动脑筋,你就动动脑筋,然后一起分享下动脑筋的好处。

生活是一次次成长的美好体验,别把它当成问题啦。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么?


不丁法师


首先应该了解孩子基本情况,看看根本原因,如果只是基础知识欠缺,那么应该让孩子从基础补起,基本的能做的来就可以了,难的应用题、综合题不单单是考察数学问题,同时也会考察到孩子的理解能力,就本身来说,孩子理解能力有很大差异。有的是不专心,有的属于理解能力弱一些。建议多让孩子读些课外阅读图书,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多给孩子讲讲一些基本题。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墨香书城


找个专业的辅导老师,专门针对应用题部分内容突击一番,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性的练习以求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