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9000,公司按4000的工資基數繳納五險一金,合理嗎?

浪漫是我的綽


職場導讀認為:五險一金的“繳納基數”是由“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決定的。想要知道9000元工資按4000元工資基數繳納是否合理?要看你的“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工資結構”“是否是新職工”這幾大因素。

社保繳費基數一般由是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選擇繳納的。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有些地區繳費基數下限以上年度最底工資為標準。

因素一: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

如果你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不足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工資的60%,那麼繳費基數按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工資的60%進行繳納。如果你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高於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工資的300%,那麼繳費基數就是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工資的300%。新職工以足月工資作為繳費基數。

如果題主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是4000元,即使今年工資9000元,是可以按4000的工資基數繳納五險一金的。如果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是9000元,今年按4000元繳納是不合理的。

因素二:是否是新職工

根據社保法規定:新員工按照首月工資收入總和確定社保繳費基數,從第二年起,按上一年應發工資的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
  • 如果你是上年度沒有收入新職工

以新員工首月工資收入總和所確定的基數來確定。低於社會平均工資的60%的,則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當高於社會平均工資的300%的,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

  • 如果你上年度有工作收入的新員工

這種情況是按社會保險的月繳費基數一般是按照職工上年度全年工資的月平均值來確定的,每年確定一次,且一旦確定以後,一年內不再變動。

如果題主是上年度是沒有收入的新入職職工,你首月工資是9000元,按4000的工資基數繳納五險一金是不合理的。如果是上年度有工作收入的新員工,就參照元素一判斷是否合理。

因素三:工資結構

如果你上年度的平均工資是4000元,說明你9000元不是基本工資,工資結構應該是:基本工資+績效工資+津貼補貼+獎金等。如果你的基本工資是4000元的情況下,部分企業為了合理避稅,每個月的打卡工資是基本工資,剩餘的工資以獎金形式發放,這樣是不計入上年度平均工資的。

或者基本工資低,剩餘都是屬於浮動工資的話,某月工資9000元,到年底算整年平均工資很有可能是4000元,這樣的話是合理的,反之不合理。

企業繳納的五險一金繳費基數不合理怎麼辦?

如果你的五險一金繳費基數不合理,可以到當地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經勞動監察或社會保險稽核發現因瞞報、漏報繳費基數而少繳基本社保的單位,經辦機構應當按規定將追繳的單位繳納部分需要補繳。

五險一金繳費比例

養老保險:公司繳16%,個人繳8%
失業保險:公司繳0.5%,個人繳0.5%
工傷保險:公司繳0.2%,個人不繳
生育保險:公司繳0.5%,個人不繳
醫療保險:公司繳10%,個人繳2%
機關、企事業、社會團體、個體工商戶等都是按以上城鎮職工保險繳納五險一金。其中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都是按職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確定繳費基數。

  


職場導讀


【慕客為您解答】這個問題涉及兩個概念:工資基數、保險繳納基數及住房公積金繳納基數,這兩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正好慕客負責單位工資以及繳費基數的核算,在此講解一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慕客所在單位有一位工作30多年的老員工,事業編幹部身份,以2018年工資為例給大家用數據大體概算如下:基本工資4264元、住房補貼1492元、津貼補貼2025元、績效工資1260元、其他補貼640元,這樣每個月應發工資為9600元左右。養老保險(包含職業年金、失業保險)950元、醫療保險160元、住房公積金1080元,加上工會經費以及個人所得稅300元,實際每月扣款2500元左右。這樣算下來實發工資7100元。下面以此為例,我們解釋下為什麼存在工資高,但是保險以及公積金繳費基數低的問題:

工資基數不等同與保險、公積金繳納基數。工資基數嚴格來說並不是個人每月的應發工資和實發工資,從例子我們看到,個人工資構成涉及各個方面,而這僅僅是事業單位的工資構成,涉及企業可能還有公務補貼、車輛補貼、出差補貼、話費補貼、餐補、全勤獎等等各種類型的補助補貼,而這些補貼是不計算在工資基數內的。實際上工資基數僅僅只能計算基本工資外加政策規定的工作性以及生活性補貼等。

五險一金繳納基數是有嚴格的計算方法的。

這裡給出三個計算公式:

養老保險、職業年金、醫療保險(生育保險)繳費基數={ (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績效工資)*12+年終一次性獎金 }/12

住房公積金基數={ (基本工資+住房補貼+津貼補貼+績效工資)*12+年終一次性獎金 }/12

失業保險繳納基數=基本工資*70%

根據以上公式我們可以看出,五險一金的繳納基數與月應發或實發工資存在區別,僅僅是工資組成的一部分金額算入各類繳納基數。根據例子我們很容易算出慕客同事的繳費基數分別為:養老保險、職業年金、醫療保險(生育保險)繳費基數7800元、失業保險繳納基數2350元、住房公積金基數7900元。

根據問題,出現工資高,繳費基數低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兩種可能:

工資雖然高,但是不計入繳費基數的各類補助補貼高。如果是這樣的話,建議大家向單位財務科或工資科詢問詳細的工資明細,查看一下自己的工資組成部分。因為根據慕客所知,很多單位或者企業發放給員工的基本工資較低,主要是靠提成和各項補助來維持高收入的現象,如果這樣的話不妨自己計算下自己的繳費基數,再對比現繳納基數。

單位為減少職工五險一金單位應負擔比例金額,特意按照低基數繳納。眾所周知,雖然勞動法、經濟法規定員工必須享有相應的五險一金福利,但是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規模企業並不執行,當然也有很多企業雖然為了留住人才和技術骨幹,發放較高的工資薪酬,但是由於對於五險一金除了住房公積金單位與員工繳納同等比列,例如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單位負擔比例遠大於員工自身負擔比例。所以也會存在很多企業單位按照各地區規定的最低繳費基數給員工辦理五險一金並繳納。

綜上所述,五險一金繳納基數低於每月實發工資數是正常且合理的,主要依據還要看工資構成部門是否能夠劃入計算繳費基數範疇。由於員工薪酬福利待遇一直屬於勞資關係比較敏感的部分,所以請大家一定要先了解情況,再決定是否反映或者爭取。


松風暮客


工資9000,公司按4000的工資基數繳納五險一金,合理嗎?

當然不合理,但是很多公司都是這麼做的,但是是不是合法,很難講,把你的工資收入切分成若干個項目,基本工資4000元,加一些各種補貼,那也沒有辦法。

從法律上比較難,舉證比較難,但能說明這個公司靠譜不靠譜!


大強聊保障


這個肯定是不合理,更不合法的,但目前很多公司都是這樣做的。你怎麼辦?去告公司?

在社保方面,如果公司不是特別過分,比如根本不上,一般都是差不多就行了。因為,很多二三線的民企,到現在還有連社保都不上的呢。這年頭,公司老闆也不好過,別太矯情了。如果覺得心裡不舒服,要不就選擇離開,直接去國企或效益好的企業。


盧博管窺


這個肯定是不合理,更不合法的,但目前很多公司都是這樣做的。你怎麼辦?去告公司?

在社保方面,如果公司不是特別過分,比如根本不上,一般都是差不多就行了。因為,很多二三線的民企,到現在還有連社保都不上的呢。這年頭,公司老闆也不好過,別太矯情了。如果覺得心裡不舒服,要不就選擇離開,直接去國企或效益好的企業。


農村創業人1996


大多是按這個繳的,雖說現在有稅務代收,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正常最低情況下到手一個月六千多,但是走銀行的只有四千五,超出部分自己到財務拿錢,現在最低五千繳個稅,走銀行的又變成五千了,反正工資總額不少,少報少繳,大公司還好,中小公司大多這樣玩


不死貧道69525045


第一,你的工資是不是平均每月9k.第二,社保基數如果是新入職則以第一個月工資為基數,如是老員工則以上年度平均工資為基數。第三如果以9k為基數,你每月需要多扣5000*10%(個人部分)也就是500的社保費,一年6000左右,所以合不合理你自己說了算。


歐諾諾o貝爾


不合理,至少應按照工資總額的60%繳納社會保險


阿Q109364919


還給你4000基數算,不給你按當地最低標準算就算不錯了,國企裡,工資6000,都是按當地最低1800算五險一金和加班費,企業沒有違法,拿他沒辦法。


135孤獨246開心


肯定不合理的,以下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幫助到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9d7a1909fd1416aa0a39fc1011a1ec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