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按照扣除高额手续费后金额下款,是否合理合法?

财经奥迪特


100%不合法,而且小额贷款公司做法非常非常蠢,一投诉就赢。我,金融专家来实战经验告诉大家,为什么不对的道理和正确应对办法

前期收取费用完全不合法,借款人一投诉就会维护自己的权利

1.在2017年,银保监会,公安部等七部委就联合发出通知。其中提到,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名义和借口,在贷款或者借款发放时,从借款本金中扣除此类费用,都视为砍头息。砍头息的认定标准就是:贷款本金和实际到手金额不一致,在贷款发放提前或者同时收取。砍头息被视为变相收取利息的一种方式,而不是费用。

2.后续到现在,这两年银保监会公安部法院等多次下发通知,最少下了5个文件以上,针对这个行为进行了反复阐述和说明。各类机构砍头息收取不合法。有很多机构,将合同中以利息名义标准都定得很低,规避在24和36之内,但其实前面收了砍头息,实际利率远远高于24和36。这些小花招,其实国家早已做了认定,包括服务费,咨询费,会员费,审核费,征信费,调查费都属于这一类。但是还是有很多机构顶风作案,包括银保监会直接管辖的消费金融公司、某些汽车金融公司。大家还记得“西安奔驰女”最后维护的就是这个权益。

3.小额贷款公司是属于省级和市级金融办进行日常管理,导致一方面他又不属于银保监会发放牌照的金融机构,但是一方面金融办是政府组织,过去不太懂金融监管方法。所以小额贷款公司过去在其中钻了很多空子。但是未来的趋势,小额贷款公司可能都会统一归口到一个部门进行管理,他们也再没有空子可钻。

4.本案例中最蠢的事,小额贷款公司直接将费用从贷款本金中扣除,借款人实际拿到的金额远远小于贷款金额。这严严实实的扣上了砍头息的帽子。

这对借款人来说,维权就太简单了。我告诉大家

怎样又能拿到借款,又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前期不动声色,先去同小额贷款公司签订各种合同,假装默认他们的前期费用合理。但是要求将前期费用直接从贷款本金中扣除,拿到剩余部分贷款。这样坐实证据链条,为之后维权做好准备。

2.在贷款发放之后,留好证据,主要是合同、费用收据、银行转账单(记住,一定要银行转账,不要现金,如果一定现金,要有证人证言,收条写清楚),之后选择在贷款要到期前开始投诉。干货划重点,一定是在贷款到期前开始投诉。

3.投诉到哪里呢?小额贷款公司所在地的金融办是最主要的投诉入口。之后还有互联网金融协会、银保监会。因为现在金融办是小额贷款公司的主管部门,投诉到他们那里,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

4.如果在贷款到期前投诉,觉得不放心。那你就持证据材料直接到法院要求诉讼。诉讼诉求是,撤销借款合同视为无效或者确认真实借款金额为实际到手金额。现在这方面,整顿清理的力度很大,只要你维权,那么你的权益会有很多部门帮你维护。

5.最后善意提醒:借款人还是需要合理还款,本金和正常利率的利息。我们维护的合法权益是去除砍头息和高利率,记得即使法院有判决,撤销合同也是需要你归还本金的。

维护一个公平的借贷环境,才能让双方都生存下去。现在有些机构心恶招狠,那怎么办!拿起法律的武器狠狠的打在他头上,让他灰溜溜的跑走。金融本来是互相需求交换、时间价值交换的公平产物,还给借款人公平!

觉得好,多点点赞,赞不多,平台不扶持啊!多转发,期望能帮助更多人!谢谢


匀枫财技大兜底


小贷公司扣除高额手续费然后放款,这个是典型的砍头息,监管是严令禁止的。

1、小额贷款公司的砍头息合法吗?(不合法)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7年12月1日印发并实施《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各类机构禁止从借贷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以及设定高额逾期利息、滞纳金、罚息等。小额贷款公司也属于监管范围内,所以小额贷款公司按照扣除高额手续费后金额下款,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2、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规定利率范围是多少?(最高24%)

《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规定各类机构以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保护的债务人的利率是24%及以下,因此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规定综合利率(包括管理费、账户费、征信费等)最高为24%。


互金圈


不要听那些催收的说他们合法就怕了……或者说是某些大平台就怕……如果你已经把本金和百分之24之内的利息还够了就不用理他们,留好证据,让他们去法院,他们不一定赢


拖着15米大刀


宜信,恒昌是最猖狂的两大公司,合同金额和到手金额相差悬殊。宜信一天的违约金百分之十,开始还款很好,说你是优质客户,然后邀你续贷,说利息比之前的低,最后被套路


名字2043818171250


宜人贷(宜信)就是,提前扣除费用应该是违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