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微信朋友圈不再更新,有些人设置为三天可见,是不是说明我们需要新的社交软件了?

浩然之士


刚有微信功能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天天拍照发朋友圈,记录孩子的成长历程,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每一处风景。

时间久了,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了一条整天晒娃,晒美食,晒风景,炫富,显摆,看到就讨厌。还看过有人在评论里骂喜欢晒可以放QQ空间,过后很多人都不晒娃!不晒幸福了。

有人说一条线和三天见不道德行为什么的。其实人家可能每天发朋友圈,为了不让你们说三道四,怕你们骂他炫富。所以选择三天见,或者直接屏蔽了。

刚开始QQ大家也喜欢,放很多照片,过后微信时代来了,QQ也慢慢淘汰了。现在微信迟早也会淘汰,无论换什么软件,都有被淘汰的结果。我也很少看朋友圈,偶尔会发一下照片。但不屏蔽谁,除非别人屏蔽我。

有经常发照片的会经常聊天,没有发照片的可以说没联系了。我觉得常发照片挺好,大家可以交流。但是不喜欢拼命发广告的。不过这两年真的很少看朋友圈了。


马来西亚日常生活


我不久前也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了。以前我看到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的还不理解,认为不把自己当朋友看,现在多少理解了一些。因为刚开始,微信朋友圈加的确实都是好友,大家都有共同的生活圈子,或是同学,或是好同事,或是工作中结识的新朋友。但是,后来朋友圈的成分越来越复杂,买车加朋友圈,买房加朋友圈,买化妆品加朋友圈,结果,朋友圈每天发布的广告盖过了真正的朋友发的帖子。自己的朋友圈虽然有好几百人,但关注点赞的寥寥无几。久而久之,我对上微信发朋友圈也失去了热情,以前每天发好几条,现在几天也发不了一条,甚至一个月才发一条,反正发了也没更多的人关注。也设置过不看他的,不让他看,最后索性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这样不发帖子的时候,朋友圈什么内容也没有。因为我想,关注你的自然会关注你,不在乎你的更不会在乎你设置成几天。以后我只会把微信当作通信录工具,朋友圈权当打卡记录事件,便于今后查找罢了。我从微博玩到微信,后来彻底放弃了微博,现在真切地感到急需一种新的交友软件来代替微信了,会是什么呢?



老季峻宇


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发朋友圈,或者设置三天可见呢?

01朋友圈不单是私人的朋友圈。

朋友圈里面有同事,领导,家人,还有各种场合认识的人。

很多人不愿意发朋友圈,是因为,有时候发了一条朋友圈,如果是上班时间怕被领导看见,以为太闲刷手机。如果刚好心情不好,发了一条朋友圈,怕被家人看到。

虽然朋友圈有分组可见,但每次分组也挺麻烦的。

所以就很少发了吧。我觉得这个原因是很多人不爱发朋友圈的主要原因。

02设置三天可见。

为什么要设置三天可见呢,我觉得这种人应该是既想记录生活。但是,又比较敏感。

可能会觉得,如果你真的想了解我的状态,肯定会在三天内来看我的朋友圈。超过三天,就不用了解了。

我觉得既然发了朋友圈,就不要设置三天可见了。

03在做更有价值的事。

有的人不发朋友圈是因为,把时间都花在了,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上,所以就没有时间发朋友圈了。

我觉得关于这个问题,不是新软件能解决的。大家发不发朋友圈全看自己的个人需要。



薇说情感


感谢您的阅读!

有人说“微商”毁了朋友圈;我却觉得是“朋友圈仅三天可见”毁了朋友圈。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说是朋友圈三天可见毁了朋友圈呢?

微商可以被屏蔽

我们知道虽然微信的不断发展,一些用户看到了“微商”的有利可图,纷纷加入了微商大军,各种参与者比比皆是,我们确实一打朋友圈,都能看到各种微商信息,这些信息就像鹅毛一样,令我们想除去,却难以除去。

好在我们其实是有方法对于朋友圈的微商进行屏蔽的,这个方法就是“不看对方的朋友圈”:通过设置——隐私——不看他(她),这样我们就看到不道对方的朋友圈了,这就有效的防止了朋友的微信不断刷朋友圈。

“罪魁祸首”——三天可见

我必须先承认一点,朋友圈的三天可见是有好处的,因为它确实可以保住我们的隐私,可是朋友圈从上线了这一项功能之后,微信的朋友圈的特色就像明日黄花了,难以为继之前的荣光了。

每一次打开朋友圈,想去看某个朋友的近况的时候: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在这个时候,本来满腔的热忱,立马消失殆尽了,所谓的想看朋友的心情,立马没有了之前的心情。这就是这几个字的力量。

随着朋友越来越多的将朋友圈进行设置,我们能够看到的内容屈指可数,我甚至已经懒得去打开朋友圈,因为一部分都是无关痛痒的话,有时候,好久么有看朋友圈,他某个时间段的信息已经被隐匿了。

我们需要隐私,可是更需要和朋友进行交流,如果朋友圈都被锁死,那么还叫什么朋友圈?


LeoGo科技


本人开始一直反对设置为三天可见,本人也不经常发朋友圈,只发外出旅游一天一组或一个大景点一组的九宫格,主要以共享为主。但现在非常支持设置三天可见,朋友圈是用来交流的,也是用来了解情况的,随着各种功能的需要,朋友圈里进来不少的中介商业等人员,这些基本上不让他们看自己的朋友圈。发朋友圈是朋友三天可见足够交流了,也不妨碍点赞和评价,也无需翻看以前的内容。现在设置三天可见的越来越多,为什么?朋友圈内的朋友真应该好好琢磨琢磨,别老强调不应该设置三天可见,这样做已然是很人性的了。


1963流氓兔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种情况,辛辛苦苦要到心仪的女生微信,好不容易加上,想去朋友圈看一看她的生活状态,却被一行字浇了一头冷水——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事实上,微信朋友圈“仅三天可见”不仅仅是单独的个例,根据张小龙透露的数据,有超过一亿人把微信朋友圈设置成了三天可见。

根据微信官方发布的数据,截止到2018年,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已超10亿。也就是说,我们微信好友,大约每10个人就有1个将朋友圈设置成了“仅三天可见”。

这不禁让我们疑问,微信难道也逐渐迈入老年期了?

看到这,大家也许认为朋友圈仅三天可见是微信走的一步臭棋,因为一旦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朋友圈封闭起来,微信朋友圈的氛围必然受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朋友圈活跃用户数的降低。

张小龙(图源:wxn)

但是,张小龙透露在微信公开课上透露“从朋友圈这个功能(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发布至今,每天进朋友圈的人数一直在增长,并且没有下降趋势”。现在每天都会有7.5亿人进入朋友圈,平均每个人每天要看朋友圈十几次,因此,微信朋友圈每天的浏览总量大概在90到100亿次左右。

所以,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微信朋友圈设置“仅三天可见”,但是并没有对朋友圈的氛围、打开率产生实质的影响。

既然越来越多的人微信朋友圈设置“仅三天可见”并没有动摇微信朋友圈“蛋糕”——流量和打开率,我们可以从反面考虑,“仅三天可见”对用户来说是有必要的。

微信几乎承载我们全部社交需求(图源:unwire)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微信的用户数越来越多,我们的选择就越来越少,不论同事、朋友、同学还是家人,都一股脑的塞进了这个统一的社交平台。

带傻气的朋友圈并不适合所有人查看

虽然全部的社交需求都被微信承包可以提高沟通效率,但是这却带来一个弊端,我们在微信发朋友圈的时候是一对多,有些内容并不适合所有的好友查看。

每当我们微信加了新的好友,过往发过的朋友圈也许并不适合自己在这个新朋友面前伪装的人设,所以,过往的朋友圈反而成了不恰当的存在。

此外,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自己也在逐渐成长,现在这个时刻认可的事物,到了一年后、两年后也许会采取排斥的态度,简单来说,以往的朋友圈也许会成为我们不愿回首的“黑历史”。

近三天可见可缓解用户的压力

这时候,一个简单的“仅三天可见”既可以让我们随心所欲的发朋友圈,又可以让不必担心过往的朋友圈被特殊的好友查看,一举两得。

站在微信的角度,虽然微信现在在社交领域只手遮天,但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前段时间三家公司同一天发布社交软件就给微信敲了一个警钟。

如果用户在一个朋友圈顾虑太多,反倒不利于平台的繁荣,所以,“仅三天可见”对于用户和微信是一个双赢的举措。

小技巧:教你破解“仅三天可见”

虽然微信好友可以设置“仅三天可见”,但是如果使用反向思维,我们还是可以查看好友三天之前的朋友圈的。

时间流可以一直下翻

这个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微信朋友圈的时间流,如果我们一直在微信朋友圈下翻,当翻到三天前的时候,不管朋友有没有设置“仅三天可见”,发布的朋友圈都会显示在我们的时间流中。

当然了,如果你有1000+好友,这样翻下去的话,肯定要翻到猴年马月。我们可以打开设置-隐私-朋友圈和视频动态-不让ta看,将除了想查看的朋友外全部都添加到“不让ta看的朋友圈和视频动态”选项中。

虽然设置了三天可见,但是我们通过上述方法依然可以看到全部朋友圈

这时候,你再回到微信朋友圈就会发现,他所有的朋友圈信息你都可以看到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方法也不是万能的,因为这个方法只针对设置后重新发的朋友圈有效。


中关村在线


有些人已经很久没有更新过微信朋友圈,而有些人却设置了三天可见,是否意味着我们需要新的社交软件?

个人觉得,很久没有更新朋友圈,而现在的微信,但凡工作的朋友都知道,上班公司都会建立自己的工作群,会把每一天的工作安排以及员工交流放在微信当中使用,即便是个人有一些感慨想要表达出来,或者因为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发朋友圈,那么,有可能公司领导或者是其他关系一般的同事也会看得到,对于个人的隐私来讲,许多人是不愿意让普通朋友看到

所以就不会再去更新自己的朋友圈

还设置仅能看三天的,大部分也是和个人的隐私有关系,或多或少是不愿意朋友看到自己过去的朋友圈,所发的图片视频

其实说到这里,自从抖音快手的出现,感同身受的就是我身边的朋友,以前可能频繁的更新朋友圈,而现在,会以短视频的形式去拍摄自己所见到的,或者是拍一些自己生活类的短视频配置自己想要的背景音乐,以短视频的形式展现

而现在的微信,从原来仅仅只是作为社交的软件,已经变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支付工具,包括公司单位以及个人建立工作沟通的工具,感觉作用回到了几年前,频繁使用QQ工作群的年代


侠客挨踢数码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我们到底需不需要新的社交软件?答案是,其实我们已经有了新的社交软件了。

微信以及微信的朋友圈是一个封闭的社交圈,它之所以火起来,是它相较于最初的qq空间来讲更加私密,也就是微信的朋友圈只能够是好友才能够看到,并且互相不为好友的用户连评论都不能相互看见。

朋友圈也许会被替代

当我们在一个封闭的社交圈中待得越久,就越向往外面开放的世界。特别是现在的90后、00后更倾向于向更多的人展示自己、表达自己。他们更需要开放的平台,比如微博、抖音、各种小视频APP,他们在这些平台上积极的展示自我,以期望获得更多人的赞同。

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好,无论开放的社交平台多么的炫目,最终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私密的圈子,可以让我们在这个圈子中谈谈心。我们可以在微信朋友圈中尽情的展示我们的喜怒哀乐。

朋友圈中的每条动态都可能代表了我们在某个时期的心情,有开心的、悲伤的、睿智的、傻X的。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或者有限时间内可见,也仅仅是想让自己这个封闭的社交圈子里面的朋友们多记住我们现在的时刻,将过去哪些悲伤的、傻X的时刻淡忘吧。

就我自己来讲,朋友圈确实发得少,但是我也绝不会去设置“三天可见”,你们呢?

非常感谢大家耐心的阅读,本人从事金融行业软件开发15年,如本回答能够帮助到你们,劳请点赞、转发、关注我,如有不同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程序员爱编程


微信还是以前的微信只是用微信的人变了,我们不需要第二个微信也不需要第二个社交软件。社交的意义简单来讲就是让人们能够更加方便的交流。但是现在的社会已经变成商业社会了,商业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方方面面。

简单来说现在的人除了每天工作以外基本已经很少有社交娱乐活动每天忙于工作微信里除了家人和工作上认识的合作伙伴跟客户已经很少再有朋友了。在这样的一个社交基础下朋友圈的功能已经在不知道不觉中重新被定义,以前发朋友圈是给朋友看的内容更轻松且偏向娱乐方面的但是现在的朋友圈是给客户看的内容已经变成一个产品的广告了。所以变的不是微信变的是社交的本身!以前我们多数情况下是跟朋友聊天说的糙点叫唠嗑,现在是跟客户聊天跟同事对接工作跟领导汇报情况。逢年过节也是一句复制过来的群发信息。所以不管出现什么社交软件都会出现这种情况,现在很流行的陌生人社交软件但是想问一下各位难道你的能跟一个陌生人聊的很嗨吗!

我们要革新的不是微信而是现在的商业社会。商业社会已经让我们没有更多自己的空间了,我们成了资本家逐利的工具!



来自过去走向未来


有的人对父母不孝,有的人对儿孙不敬,有的人对国不忠。是不是我们需要更换人类了……万事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才是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