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夺权可以避免吗?


司马懿夺权是完全没有办法避免的!

其一,司马懿其人城府之深深不可测,心狠手辣,而且能够忍辱负重,甚至连曹操都猜不透他,曹睿去世以后,整个曹魏更是没有一个人能够与你相抗争。


其二,曹魏在当时的天下,仍然需要司马懿,这也是为什么曹丕曹睿害怕他却也不得不用他的原因,以曹睿精明程度恐怕早就担忧司马懿夺权的问题,无奈自己年纪轻轻。


其三,司马懿历经三朝,早就根深蒂固,徒子徒孙遍布朝廷内外,军政大全也已经被他的人控制,所以,动他不是那么容易的,只能进行软禁。这也是为什么司马懿仅仅杀了曹爽就完全获得曹氏一族的兵权的原因。

最后,历史的每一步都是有历史规律的,正所谓曹魏夺汉室天下,而司马氏夺曹魏天下,司马氏最后的下场并不比曹刘好上多少,西晋三世而亡,东晋则完全在世族手里面。


袖白雪背景墙装饰画


如果我们回溯司马懿走向权力巅峰的整个过程,你会发现,其中实际上并没有多少阴谋诡计,所有的变化都是一步步产生的。身处局中的所有人,包括司马懿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最终会演变成高平陵之变这样一个结果。

因此,如果要说司马懿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密谋篡位,我认为这肯定是谈不上的,司马懿不见得有这个能力。

因为,随着历史的走向,司马懿变成了曹家的一个bug。

为什么说司马懿是一个bug呢,我们来看:

如果司马懿没活那么久;

如果司马懿被诸葛亮打败,因此而丧失兵权;

如果曹氏宗亲都能活得再久一点;

甚至于,如果曹丕或者曹叡没有英年早逝……

以上这些如果只要有一个能成立,司马懿就不可能篡权成功。

当然,所有的这些,都只是必要条件,并不是说有这些条件的人,就一定会篡位,但是,当一个人的权位已经如此之高,有了篡夺皇权的可能,那么,有些事自然难免会浮上心头。

对司马懿而言,他在几十年间并没有处心积虑,苦心经营,以篡夺曹氏江山为目的。只是时移世易,当他走到太傅这一步时,突然发现,不自觉中,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本。


无斋公子曰


出题人措词谬误!“夺权”是用词不当。根源是在谬误的天命观。

魏武帝曹操是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不意味着魏武帝曹操的后代始终是真龙天子。

生儿、生女由男人决定的,因此真龙天子——好种子,有男性血脉,也有女性血脉,不要让种子迅速劣化,“培正之术”……

败坏的种子如同瞎眼领路!

潜龙司马懿谦虚克己,交出了一切权柄。那时候已经严重劣化的曹魏皇族自己制造了巨大的政治破绽!埋怨谁呢?!

而且,如果晋高祖司马懿不及时拨乱反正,曹魏必然被蜀汉或者东吴所剿灭!在曹魏国家体系里生存的所有士大夫们都会沦为贱民。事实是,天命所归的司马氏一统天下,曹魏士大夫们皆大欢喜。

第三,司马氏取代曹氏,没有激烈的内战。

FYI


碧海长鲸621


自古弱肉强食,天道也,德才不配位,自取其祸,遗害子孙。面对政权军权财权等利益,如何保全,是历代帝王,现代企业家难解之题。


有好奇心的老顽童


霍光和司马懿其实都差不多,为什么没能夺取江山?看皇帝是谁嘛


梦江南629


能避免,如果曹操当初把他杀了就能避免了,但是会出现司马懿氏族门生故吏谋反,造成曹氏政权动乱


虎范互娱


司马懿夺权是可以避免的,不过要求司马懿和曹爽需要过人的勇气智慧,开阔的胸襟气度,避免陷入囚徒困境,而这个,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

因为,历史只有一个周公,可是也需要周文王保持克制,历史上只有一个诸葛亮,可是也需要刘禅克服权臣逼宫的恐惧。

由于从曹操开始,就不断削弱皇族亲王势力,魏文帝时代就明令禁止诸王辅政。而司马懿为代表的贵族豪门势力不断壮大。等到魏明帝死的时候39岁,他的儿子曹芳只有8岁。谁来拱卫年幼的儿子继承皇位呢?所以,魏明帝临死时候才想起要加强弱势的皇权开应对豪门贵族。第一套辅政方案是计划建立个清一色的皇族辅政班子,只是这个名单遭到豪门贵族的反对,因为全部由皇族霸占帝国权力中枢,以后恐怕就没有其它豪门大佬立足的位置了。而且曹魏的皇族力量就不足以在权力中枢抢占这么多的席位。

在这种背景下,魏明帝只能拟定第二套辅政方案了,那就是让皇族、豪门各派一个代表人物,他们相互制约共同拱卫皇权。这样皇族代表为曹爽,豪门代表司马懿,曹爽排在了司马懿的前面。可见,曹魏皇族一直是对司马懿采取高度警惕防范的态度的。

魏明帝拟定的这个辅政方案,并没有太明显的错误。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它是难以实现平衡的。因为,这个方案要成功执行,需要首席执政官,有着过人的勇气、智慧,才能克服恐惧和不安全感所带来的打压对方、扩大己方势力的行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所谓的囚徒困境。因为,只有双方互相充分信任,克服对对方的恐惧和不安全感,才能互相合作下去。但是现实中确实很难办到的,因为你相信对方,对方却是选择先下手为强,你肯定会后悔的肠也子青了。

而曹爽显然缺乏相关的勇气、智慧,那就难以克服恐惧、贪婪的困扰。

因为恐惧司马懿夺权,所以面对实力强大资历阅历丰富的司马懿,皇帝和皇族实在是一点安全感都没有,从魏明帝死后到高平陵之变,以曹爽为代表的皇族对司马懿为代表的豪门是步步进逼的,不断削弱司马懿的权力和地位,而司马懿对此也是步步退让的。因为,曹爽就是把司马懿当作假想敌来看待的,所谓削亦反,不削亦反,如果不削弱司马懿,那么司马懿必定就会篡权夺位,因为曹魏自身也是篡夺汉室的来的帝位,在那个时代,指望权臣保持忠诚实在是太不可靠了。因为贪婪,所以曹爽不断攫取权力地位,把帝国权力都抓在手上,更让自己的亲信担任帝国各种重要职务,这样才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表面上曹爽一直处于上风,实际上,曹爽一步步的,把自己的权力基础掏空了。因为司马懿代表的是豪门贵族,司马懿都被打压了,其他豪门贵族还有活路吗?于是,其他豪门贵族就慢慢站队在司马懿一边了。


所以,曹爽的所作所为,使得双方就陷入了囚徒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就是想当诸葛亮一样的忠臣,也需要曹魏给予一个刘禅式的皇族,才有机会啊。可惜,曹爽不是刘禅,缺乏刘禅的勇气和智慧。

刘禅如果无法克服恐惧,肯定会想办法削弱诸葛亮的权力,因为诸葛亮太强大了。如果刘禅无法克服贪婪,肯定会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实力,肯定会追求超越自己能力、实力的权力、地位。总而言之,我是皇帝,这个帝国就得我说了算。如果后主刘禅的智力,就是普通人的智力。肯定也会和曹爽的所作所为一样,那就是想把整个帝国的权力都抓到自己手里,更会听信亲信的怂恿,不断排斥、削夺诸葛亮的权力,就如曹爽不断排斥司马懿一样。如果这样继续玩下去的话,诸葛亮难免就成为司马懿第二了。历史上就再无诸葛亮辅佐刘禅的千古佳话了。

  


公子天行健


历史的每一个节点都有不一样的存在,是他们改变了历史,也是他们成就了历史兴衰。司马懿足智多谋,也算是一代枭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